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109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改良型UH-60直升机低空盘旋在卡拉洛马高地住宅区开阔的屋顶上,轰鸣着飞向支援部门提供的坐标。西姆金探员头一个发现黑色凯雷德随意停靠在一栋豪宅前的草坪边。车道门是关着的,宅子里又黑又静。
  佐藤指示飞机降落。
  前门草坪上停着好多辆车,其中一辆是安保巡逻车,警灯和前灯都大亮着。
  飞行员艰难地降下飞机。
  西姆金率领他的小分队跳出机舱,举起枪械直冲门廊而去。西姆金发现前门锁住了,他双手拢在玻璃窗上往里瞧。门厅里很暗,但西姆金可以依稀分辨出地板上的身体。
  “见鬼,”他低声咒骂一句,“是哈特曼。”
  一名探员抓起门廊上的一把椅子,朝着凸窗玻璃砸下去。因为有直升机还在身后轰鸣,玻璃的粉碎声几乎听不到。数秒钟之后,他们都进入了大宅。西姆金冲到门厅,跪在哈特曼身边,查了查脉搏。没有。血流得到处都是。接着,他便看到了插进哈特曼喉咙口的螺丝刀。
  天埃他站起身,指挥手下人开始地毯式搜查。
  探员们分散到底楼各处,用镭射瞄准器在黑漆漆的豪宅里细细搜索。他们在起居室和书房里都没发现什么,却在餐厅发现一具女尸,是一名被扼死的保安警员。这让他们吃惊不已。西姆金立刻觉得希望破灭,估计罗伯特·兰登和凯瑟琳·所罗门也难逃一死。这个心狠手辣的杀手显然布下了圈套,如果他能轻而易举地把中央情报局探员和身带武器的保安警员杀死,那么教授和科学家显然断无机会生还。

  底楼查完了,没有埋伏,西姆金又派两名探员去楼上搜查。这时,他在厨房里发现一道阶梯,通向地下室和地窖。到了楼梯最下面,他扭亮照明。宽敞的地下室一尘不染,好像从没用过。锅炉,光秃秃的水泥墙,几只箱子。这儿什么也没有。西姆金上楼梯返回厨房,就在这时,手下从二楼下来了。大家都摇摇头。
  房子已被弃置。
  没人在家,也没见更多尸体。
  西姆金用无线电对讲机通知佐藤解除警报,也汇报说发现了恐怖的新情况。
  等他回到门厅时,佐藤已经踏上了门廊阶梯。还能看到她身后的沃伦·巴拉米,孤零零地呆坐在直升机里,脚边放着佐藤的钛合金手提箱。安全部部长的机密电脑能连通秘密卫星信道,让她在世界各地进入中央情报局电脑系统。今晚早些时候,她就是用这台电脑让巴拉米看了些资料,那男人当场惊呆了,转而完全配合他们的行动。西姆金不知道巴拉米看到了什么,但不管是什么,任何人都能一眼看出建筑师自那之后一直显得失魂落魄。

  佐藤迈进门厅时愣了一下,朝哈特曼的尸体低下了头。之后,她抬起眼睛,盯住西姆金。“没发现兰登或凯瑟琳?彼得·所罗门呢?”
  西姆金摇摇头。“如果他们还活着,一定被他挟持了。”
  “你有没有发现这屋子里有电脑?”
  “有,夫人。在办公室里。”
  “带我去。”
  西姆金带着佐藤走出门厅,进了起居室。长毛绒地毯上满是凸窗的碎玻璃碴。
  他们经过壁炉、一幅大画和几排书架,朝办公室的门走去。办公室里嵌着木壁板,古董书桌上搁着一台大显示器。佐藤绕到书桌后,看了一眼屏幕,立刻眉头紧锁。
  “该死的。”她竭力压住怒火。
  西姆金也绕过来看了看屏幕。一片空白。“有什么不对吗?”
  佐藤指了指书桌上空荡荡的电脑扩展机座。“他用的是手提电脑,随身带着了。”
  西姆金没明白。“他有什么资料是您想看的吗?”
  “不。”佐藤的声音更冷峻了。“他有的资料,我不想任何人看到。”
  楼下隐蔽的地下室里,凯瑟琳·所罗门听到了直升机螺旋桨的轰鸣,紧接着是砸碎玻璃窗的声音,靴子在她头顶的地板上踏出重响。她很想高呼求救,可堵在嘴里的布阻碍了一切可能。她几乎发不出任何声响。她越使劲。肘部的血也就流得越快。

  她感到气短头晕。
  凯瑟琳明白,自己该冷静下来。动动你的脑子,凯瑟琳。倾尽全力之后,她哄劝自己进入冥想状态。
  罗伯特·兰登的神智飘荡于虚空。他窥向无垠的虚无,寻找任何可以参照之物。什么也没找到。
  彻底黑暗。彻底寂静。彻底祥和。
  甚至没有地心引力能告诉他何谓上天。
  他的身体不见了。
  这准是死亡。
  时间仿佛被重迭、被拉长又被缩短,仿佛在这地方没有定向。他不知道究竟过了多久。
  十秒钟?十分钟?十天?
  突然,仿佛无限遥远的星际在剧烈爆炸,记忆开始显形,如冲击波一般飞穿浩瀚的虚无,又如巨浪般向兰登滚滚而来。
  霎那间,罗伯特·兰登有了记忆。图像疾速在他大脑飞掠……生动而恼人。
  他正仰面瞪视一张纹满图案的脸孔。一双强有力的手搬起他的头,重重地砸向地板。
  痛苦如火山般爆发……继而是黑暗。
  灰色的光。
  疼痛抽搐。
  记忆点滴汇集。兰登被拖着走,半昏半醒,被拖下去、下去、下去。拖着他的人在吟诵什么。
  真言有意……真言有为……真言能毁①……『注①:原文为拉丁文。』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
个人的体验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鸟俯视着野鹿般昂然而优雅地摆在陈列架上的精美的非洲地图,很有克制地发出轻微的叹息。书店店员们从制服外衣里探出来的脖颈和手腕,星星点点凸起了鸡皮疙瘩。对于鸟的叹息,她们没有给予特别注意。暮色已深,初夏的暑热,犹如一个死去的巨人的体温,从覆盖地表的大气里全然脱落。人们都在幽暗的潜意识里摸摸索索地追寻白天残存在皮肤上的温暖记忆,最终只能无奈地吐出含混暧昧的叹息。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丰饶之海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0
摘要:同学们在学校里议论日俄战争的时候,松枝清显询问他的最要好的朋友本多繁邦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事情。繁邦也是往事依稀,只是模模糊糊还记得被人带到门外看过庆祝胜利的提灯游行。战争结束那一年,他们都已经十一岁,清显觉得理应有更加鲜明的记忆。同学们津津乐道当年的情景,大抵都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再添加一些自己隐约含糊的记忆罢了。松枝家族中,清显的两个叔叔就是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祖母因此至今还享受遗属抚恤金。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
人性的优点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1、改变人一生的24个字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作为一名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怎样才能通过期末考试?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什么地方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谋生?他拿起一本书,看到了对他的前途有着很大影响的24个字。这24个字使1871年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医学家。 [点击阅读]
人性的记录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公众的记忆力是短暂的。曾几何时。埃奇韦尔男爵四世-乔治-艾尔弗雷德-圣文森特-马什被害一案引起巨大轰动和好奇,而今一切已成旧事,皆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轰动一时的消息。人们谈起这案子时从未公开说及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我得说,这全都是由于他本人的意愿。他自己不想出现在案子里。也正如他本人所希望的,功劳就算到别人头上。更何况。按照波洛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案子是他的一个失败。 [点击阅读]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坑地阵亡战士纪念碑四周长满了玫瑰。这是一片茂密的灌木林。杂乱丛生,小草透不过气来。白色的小花开着,像纸一样卷起。花儿簌簌作响。天色破晓,就快天亮了。每天早上独自穿过马路去往磨坊的路上,温迪施数着一天的时光。在纪念碑前,他数着年头。每当自行车过了纪念碑后的第一棵杨树,他数着天数,从那儿他骑向同一个坑地。夜晚,每当温迪施锁上磨坊,他又数上一遍年头和天数。他远远地看着小小的白玫瑰、阵亡战士纪念碑和杨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