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 第七章 对抗不确定性,重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七章 对抗不确定性,重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3.要对抗不确定性,我们必须重建心灵秩序,重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对于有洁癖和过分讲究秩序的人,他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卫生和整齐,而是为了消除焦虑、消除恐惧。外面的世界给他造成威胁,他无法控制,于是便通过一种替代性的方案来挽救自己风雨飘摇的自我。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会与不确定性相遇。
  (1)我们干了一件可以影响我们的利益甚至命运的事情,但结果未知时
  请想一下,假如你参加了高考,或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在还未录取时,除非你考得太差,或是确信自己考得太好,否则是不是感觉自己被绑到了希望和无望的大火上烧烤?
  从内心来讲,在走出考场后,你最希望的就是自己能“范进中举”。因此,你会暗示自己借助此次考试而一举改变命运。但不幸的是,你并不知道结果,而结果有摧毁你这一希望的可能。这就给你带来了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寻求心理保护,告诉自己不要去想结果0如果焦虑很严重,以致对你来说已经是一种残酷的心理折磨,那么,为了维护心理的生存,你就有可能干脆预想自己考得很差,从而确定一个结果,消除不确定性对你的威胁。
  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就产生了:你本来希望自己考得好的,但在焦虑的驱使下,干脆把它想到最坏,因为这样你可以在心里告诉自己不需要再去想,你可以解脱了。
  (2)在作出重要的人生选择时
  在存在主义哲学大佬萨特眼中,人是一种“无用的激情”,对人类的希望越大,恐怕失望越多。不过,作为人道主义者,他还是一再提醒,人们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你们没有不自由的自由。这意思是,你铁定是自由的,因为你有自由意志。这么说吧,就算你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奴隶,那也说明了你有想变成奴隶的自由。而且,生活随时都在向你展示多种可能性,有接二连三的选择在等着你,除非你从一出生就完全像一部机器一样,有一个神秘的东西在控制你,叫你走就走,停就停,否则你还是有自由,因为你一直在作选择。
  从存在上讲是这样的。人这个物种不像动物,他走的不是“专门化”的道路。我们知道,每一种动物都有一种器官非常厉害,比如狗的嗅觉、狼的牙齿、兔子的腿,这种“专门化”使动物能自动适应外部特殊的环境,它嵌在自然的链条中,没有什么不确定性,就像一个开关控制一盏灯一样。
  人在这些器官上都干不过动物,他最厉害的地方是大脑、是意识。但上帝是公平的,好处哪儿能都让人给占了。人要为他的“非专门化”付出代价,代价之一,就是他在心理上要感受世界的不确定性,一定要作出诸多选择。
  就算是在被迫的情况下,人都有选择的问题,都有选择生和死、吃饭和吃屎的自由。从事地下工作的革命者被反动派给抓了,反动派都还要先喊美女来考验一下革命者,看他们是不是特殊材料造成的,能不能抗拒糖衣炮弹的袭击,最后才是拿来烧红的烙铁,考验他们坚强的革命意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面临的选择就更为普遍,小到穿哪一件衣服,大到在两个各有优劣的工作机会面前,选择哪个工作机会。以后者来说,这种情况让我们非常痛苦,因为在两个工作机会不是那么高下立判的情况下,选择哪一个都有风险,它们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你又会碰到什么麻烦,这一切都是未知的。
  (3)在社会大潮中随波逐流,感觉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
  在这个时代,对我们来说,最困难的就是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原因有两点:一是一个人坚持做一样事情,在社会浮躁、变化很快的情况下,有和社会“脱节”的心理后果,这是很多人恐惧的;二是做一件事情能否成功,或能否取得标志着成功的利益,在风险和变数很多的情况下,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心理预期。我们被抛入了一个充满变数的世界,只能被社会的潮流裹挟而走。

  如何对抗不确定性对我们的威胁呢?
  在前面我们讲过,在人与外部世界“自我—对象”或“主体—客体”这一方向性结构中,只要力是由外部世界指向我们软弱无力的“自我”,只要外部世界显得神秘陌生、无从预知,或变得太快、无从把握,不确定性就吃定了我们。要对抗不确定性,我们必须重建心灵的秩序,重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我们看一下,人们为对抗不确定性都采用了哪些方法:
  (1)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攫取权力
  在现有的利益分配规则下,权力除了可以带来物质利益之外,还可以给人一种控制他人和局势的快感,这种对人和物的控制,能让权力者产生一种他可以控制这个世界的幻觉。而一个人一旦感觉到他可以控制他的心理情境所置身的那个世界,就获得了一个秩序,他就感觉他能主宰和自己有关的一切,不确定性给他的威胁就消失了。
  我无意评价很多人攫取权力的伟大抱负。但必须说,这种对付不确定性的策略在逻辑上是自毁的,而且会有可怕的心理后果,所以,要注意,心态要放好。一个人的权力从来不是独立的,而是深嵌在组织或整个社会的系统里面,他能控制别人同时也就意味着他会被别人控制。处长在他的地盘确实可以威风八面,什么都能摆平,那个秩序由他控制。但是,按照这种逻辑,在处长以上的官面前,他又把自己投入到了不确定性之中,因为他控制不了什么东西,相反,只能被人控制,他的权力取决于上级的评价,而这是他无法准确把握的。另外,一个人如果要以权力来确立一个秩序,他就会变成一个施虐狂,因为他只有施虐于他人,在心理上才能体验到自己确立了一个秩序并具有主宰地位。
  (2)还有一种常见的方法,就是玩洁癖,非常地讲究秩序
  比如,一个人在家里,一定要把家里弄得一尘不染,什么东西都要摆放有序,整整齐齐,搞脏了一点,搞乱了一点,他就非常不舒服。
  讲卫生和把东西放整齐当然是很好的习惯,但弄得这么夸张,就已经背离了它的目的,而发展成一种心理问题。准确地说,对于有洁癖和过分讲究秩序的人,他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卫生和整齐,而是为了消除焦虑、消除恐惧。外面的世界给他造成威胁,他无法控制,于是便通过一种替代性的方案来挽救自己风雨飘摇的自我。毕竟,在家里,在他的小世界,他还是可以通过自己打造一个秩序,来获得一种确定性,一种对生活的控制感的。
  这种对抗不确定性的策略当然也不太成功。道理很简单,它是一种逃避,一种鸵鸟战术,一走出家门,这一招就不灵了。
  另外,前面已经说过,知识是用来驯服不确定性的,很多人也这样干。在对抗不确定性的战斗中,这是最不坏的一种武器了,因为一个人了解得越多,他对未来的判断就越可靠。但奇怪的是,很多有知识的人,为什么在变化和混乱面前仍然空虚迷茫、惊慌失措呢?
  原因有三。
  (1)他所掌握的那些知识,只是“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及“未来可能是什么样子”意义上的,没有涉及“是什么让它是现在这个样子,而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个层面,说穿了仅仅是对世界表层的一种浅显描述,不是对世界本质的深层探究。而世界是变化的,所以情况一变,他的知识就不管用,用知识建立起来的心理秩序就瞬间瓦解。

  对未来的预测仅仅是预测,仍然是从外部猜想这个世界的趋势。我们不可能靠预测把确定性嵌入我们的心理结构。
  一个人如果希望用知识来摆平不确定性,只有一条路,就是进行哲学思考。
  (2)现代社会和古代极不一样,古代人的生活范围很小,世界基本没变,他的经验和知识都是鲜活的,他面对的是一个具体的世界。他知道什么,不仅仅是头脑知道,而且可以用心去感受。但现在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现在的世界对于人来说很抽象、很碎片化,人以知识去和这样的一个世界进行联系,那只是头脑的联系,在心理上,他不像古代人那样,和世界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3)每一个人的知识都是极为有限的,就是“专家”也如此。“专家”除了知道他专业领域的事情,在其他领域基本上也是一个白痴。当然,在现在的中国,“专家”就是“砖家”,他们在一些领域还不如普通人,因为他们连常识都不懂,或者,为了利益,他们装得好像连常识都不懂。
  正因为一个人不懂很多领域的知识,所以在抽象而充满风险的现代社会,大家成了迷失的羔羊,为了趋利避害,很多人便需要一个“专家”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事务。也正因为这种情况,很多人在心理上丧失了自己的独立。
  组织靠不住,兄弟靠不住,领导靠不住,同事靠不住,专家更靠不住。
  能够靠得住的只有两样东西:理性和自我的修炼。
  关于理性,前面我已经讲了一些,在这里也无法讲得太多,毕竟不是在专门讲哲学。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思考一样东西的时候,最好有点逻辑。为什么我们能认识这个世界?是因为这个世界有一种“客观逻辑结构”,它和我们大脑里面的逻辑结构是同构的。你要是看待很多事情时,是尊重逻辑而不是尊重你的情绪的话,你就会有强大的心理力量,因为你触摸的是世界强大的规律,而不是它流逝变化的那些东西。
  除了理性,对抗不确定性,我们有一个更重要的方法:静观。
  在印度,在喜马拉雅山,灵性大师、宗教隐修者们普遍采用静观的方法来训练自己跳出这个纷扰的世界,让自己变得很警觉,逼近存在的真相。我们还要在这个世界上混,没有必要搞得那么极端和夸张,但借用它的一些原理以及心理学、哲学的一些深刻洞见改变我们自己,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需要澄清的是:我们对抗的不是不确定性本身,也对抗不了,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是防止、阻止它在我们的心理结构里产生作用,掠起情绪。根据“一种东西如果不在人的心理上存在,就等于不存在”这一心理规律,我们可以消除不确定性对我们的威胁。
  假如你走在一条小路上,像法国哲学家卢梭那样玩“孤独漫步者的遐思”,抬眼一看,前面有一个人,你是不是只是在感觉他,而不是在思考他?而假如几秒钟后,你开始琢磨他是什么人,为什么出现在这里,你的那种感觉是不是消失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样的一个规律:感觉和思考不能共存!当你在感觉的时候,你的思考即已中止;而当你思考某种东西时,你就不再感觉到它。
  与此类似,当你静观一种东西,你就会觉知到它;而当你觉知到它,你对它的感觉就会消失。
  所以,当不确定性袭击我们时,当空虚迷茫、恐惧焦虑涌上我们心头时,当人生要我们作出艰难的选择时,我们要训练自己静静地看着它们,一方面,看穿它们的各种幻象;另一方面,保持强大的心理定力。
  为什么我们会有空虚迷茫、焦虑恐惧这些情绪呢?根据感觉和思考不能共存的原理,原因正如我们在前面章节中所讲的,我们的思考不能瞬间启动,对刺激我们的那些东西,比如不确定性,我们没有觉知,丧失了防御,任由外界刺激进入我们的心理结构。在外界的刺激下,情绪在我们的心理结构生长,像污水一样,把我们的心理结构弄得混沌不堪。

  需要继续阐明的是,情绪是携带着心理能量的。事实上,像我们的欲望、我们的追求、我们的志向等,都携带着一定的心理能量,它们一定要投注到某一点。我们的欲望、追求和志向都投注到外在的世界,但情绪投注的地方,恰恰就是我们的整个身体,它一旦产生,就会携带着心理能量冲撞我们的心理结构、智力结构,以及手、脚等身体器官。
  所以,只要你的心理能量不被激起,情绪就会消失。或者,在你被外界刺激有了情绪的情况下,只要你的心理能量能够得到转移,情绪也会消失。在这两种情况下,置你于心理弱小的不确定性都被驯服了。
  为什么一个被情绪笼罩的人,在心理结构上处于混乱之中?因为他只是感觉到情绪,却没有思考、觉知到它。但是,只要我们静静地看着它,就可以洞穿它。原因是,当我们静观、思考这些情绪时,我们的心理能量已经转移到了静观、思考上来了,情绪的心理能量被夺走,它就会消失。
  我相信你一定还记得中学物理上有一个“能量守恒定律”。我已经说过,我们的欲望、追求、志向等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中都是一种心理能量,它投注入外部世界。而能量只要被激起,就不会消失。但它可以转移。
  灵性大师奥修举过一个例子,大意是假如你是个男人,在一个房间看到有位祼体美女,是不是有性冲动?性是一种巨大的能量。但是,假如你只是静静地看着她、思考她,你还有性冲动吗?没有了!能量都从身体的某个部位,转移到大脑、心理那儿去了。为什么有的男人和女人,觉得彼此在很多方面有共同语言,非常谈得来,却无法产生爱情的火花呢?问题就是,他们彼此的心理能量已经被大脑层面的交谈夺走,在心灵上没有了爱的感觉。
  知道了原理后,在技术层面上,我们可以这样来做。
  第一步,当不确定性的情境出现时,在内心里告诫自己,一定要冷静。这一步的目的,是提醒自己关闭心理结构的大门,阻止自己体验到那种焦虑恐惧和自我的软弱无力感。
  第二步,很不幸,在不确定性的袭击面前,我们在劫难逃,我们不得不体验情绪对我们身体的冲撞。这个时候,马上静观它,不要压抑。
  在这一步,一个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我们总是去想后果会是什么,担心这担心那。比如,当对自己的考试没有把握时,就会想象、推理自己会不会考好。错了!一定要斩断情绪的推理、想象之链,因为在结果最终没有确定前,它通向的恰恰是自我折磨。
  我们要做的恰恰相反,是追溯情绪的源头,思考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情绪,是什么引起的,这种情绪意味着什么。一旦这样做,一方面,我们的心理能量就得到了转移;另一方面,我们的理性探触到了产生情绪的那些事情上,在心理上远离了它们!
  第三步,打破固有的心理模式。第二步很艰难,因为一个人在一开始很难静下来,你会感觉到头脑混乱、情绪繁杂、焦虑不安,你产生的那个情绪在你的心里到处冲撞。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是因为静观的训练,正要打破你以往的心灵秩序和你与世界的联系方式。而要打破它们,在开始的阶段肯定有某种程度的心理紊乱。但只要坚持,慢慢地,一个新的心灵秩序和与世界的联系方式就会得以重建,使你在心理上变得强大。
或许您还会喜欢:
鬼医傻后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2
摘要:第001章夜半惊魂晚霞似血,笼罩了整个天际。苍穹一片暖色,晚云轻拂而过,好似层层翻滚的浪海,无穷无尽的变幻。翻卷如云的宫墙,层层迭迭的瓦檐,精致的亭台楼阁,山石排列有序,奇花异草数不胜数,轻风吹过,到处是馥郁诱人的香气。雕梁画栋的殿阁中,微微敞开的窗户,暮色的青白光芒笼罩着宽大空荡的宫殿,显得苍凉而凄惨。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号性格:完美型自白:我觉得凡事都应该有规有矩,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标准;我理性正直、做事有原则、有条理、有效率、事事力求完美,但别人说我过于挑剔、吹毛求疵。性格特点:(1)对错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原则必须遵守和坚持,不可以协商,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真理;(2)高标准、高要求、认真、原则多,自己出错则会自责、内疚、愤怒;(3)自律,也严于律人,对人也对己,别人出错会进行指正, [点击阅读]
云中歌2
作者:佚名
章节:125 人气:2
摘要:云歌被宦官拖放到一旁。拖动的人动作粗鲁,触动了伤口,她痛极反清醒了几分。隐约听到一个人吩咐准备马匹用具,设法不露痕迹地把她押送到地牢,拿什么口供。不知道是因为疼痛,还是大火,她眼前的整个世界都是红灿灿的。在纷乱模糊的人影中,她看到一抹影子,疏离地站在一片火红的世界中。四周滚烫纷扰,他却冷淡安静。 [点击阅读]
人类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前言汉斯及威廉:当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那位引导我爱上书籍和图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做一次永难忘怀的探险——他要我跟他一起上到鹿特丹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去。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教堂司事拿着一把足以与圣彼得的钥匙相媲美的大钥匙,给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等你们下楼出来时”他说,“拉拉铃就行啦。 [点击阅读]
伊索寓言
作者:佚名
章节:454 人气:2
摘要:农夫替牛解下犁套,牵着它去喝水。这时,有只穷凶极恶的饿狼正出来觅食,看见那犁,开始仅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觉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觉地将脖子慢慢地伸了进去,结果再无法拔出来,只好拉着犁在田里耕起田来。那农夫回来后,看见了它,便说:“啊,可恶的东西!但愿你从今弃恶从善,回来种田吧。”这故事是说,尽管有些恶人做了一点善事,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无奈。 [点击阅读]
塔木德智慧全书
作者:佚名
章节:451 人气:2
摘要: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分贵贱的。在犹太人的赚钱观念中,他们从来就不把蹬三轮、扛麻袋看成是低贱的事,也不认为做老板、经理就高人一等,钱不管在谁身上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点击阅读]
存在与虚无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