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时间简史 - 《时间简史》书评——中文版“硬伤”吓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霍金的《时间简史》中文版“硬伤”吓人
  畅销科普书《时间简史》中文版插图本差错率至少达10/万字
  新华社电(记者张建松)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插图本)中文版竟然差错百出,如果不是一字一句对照英文版原著,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这本装帧精美、畅销全国的科普图书编校质量竟然如此之差。专家呼吁我国的科普图书质量亟待提高。
  一位资深的业内专家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将美国纽约矮脚鸡出版社出版的《时间简史》(插图本)原著与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中文版一字一句 进行了对照,结果发现如按照国家颁布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中文版插图本的差错率至少达10/万字,为典型的“不合格品”。其中,许多差错纯属编校 时粗心大意造成的无可争议的“硬伤”。
  《时间简史》(插图本)是霍金在《时间简史》(十年增订版)的基础上为便于读者理解而重新出版的一本新书。记者从这位专家提供的一份详细 的《勘误表》中看到,这本书从英文封面到英文版权页,从霍金所写的前言到全书的最后一页全都有差错。包括在英文排版时将原出版者名称排错、将原作者名排 错、将中国的标准书号排错等。正文内容方面的差错尤其严重,既有文字、词语、语法、标点符号、数字、计量单位等方面的错误,也有自然科学名词、科学家译名 等翻译上的前后不统一,还有插图、版面格式上的技术失误,甚至将英文版原著中的句子整句“丢失”。
  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低级错误在书中屡见不鲜。例如“运动得比光慢”译成“运动的比光慢”,“20世纪”误写成“20本世纪”,“计算机的 存贮器”译成“计算机的记忆器”,爱因斯坦的名言“上帝不掷骰子”译成“上帝不玩弄骰子”,“矮脚鸡出版社”译成“班顿出版社”等。在书后所附的“小辞 典”最后一页上,“白矮星”误写成“白矮量”,这个明显的错误早在十年前出版的《时间简史》中文版中就已经出现,经过多次印刷至今没有被发现和更改。
  还有一些翻译上的错误如果不是核对原著一般读者很难发现。如“平坦地球”译成“平坦宇宙”,将“成正比”译成“成比例”,“恒星和星系” 译成“恒星的星系”,“引力场”译成“引力”等。相对于英文版原著,中文版插图本中一些数字和年代的翻译也有错误,如书中第26页将“3万米”译成“2万 米”,第28页将“13米”译成“100米”,第46页将“早在1750年前”译成“公元1750年”等,这些错误对于真正研究《时间简史》的读者无疑是 一种误导。
  中文版的《时间简史》(插图本)沿袭了英文版原著的250幅精彩插图,印制也十分精良,但书中的图例序号却十分混乱,不时出现前后颠倒的 现象,有些插图中的英文还没有被删除或翻译。至于书中的标点符号也错误甚多,霍金原著中带有感情*色*彩的大多数惊叹号,不知何故在中文译本中被悉数删除。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或许您还会喜欢:
诺贝尔的囚徒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本书何以成为20世纪的一部经典小说呢?它的主题既不是战争,也不是异化——这两者乃是20世纪里小说的主要题材。卡尔-杰拉西的《诺贝尔的囚徒》(Cantor’sDilemma)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首次真实地描写了科学家的生活和道德观念。而在刚刚过去的那个狂暴动荡的世纪里,科学技术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卡尔-杰拉西是一个极富叙事技巧的作家,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科学家——他自诩为“口服避孕药之母”。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贝姨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八三八年七月中旬,一辆在巴黎街头新流行的叫做爵爷的马车,在大学街上走着,车上坐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胖子,穿着国民自卫军上尉的制服。在那般以风雅为人诟病的巴黎人中间,居然有一些自以为穿上军服比便服不知要体面多少,并且认为女人们目光浅陋,只消羽毛高耸的军帽和全副武装,便会给她们一个好印象。这位第二军团的上尉,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派心满意足的神气,使他红堂堂的皮色和着实肥胖的脸庞显得更光彩。 [点击阅读]
贵宾室的怪客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当浅见光彦决定乘坐“飞鸟”号豪华游轮去作环球航海旅游时,最吃惊的莫过于他自己了。“飞鸟”号是日本最大的豪华游轮,即使只住最便宜的“普通间”,作一次环球旅行所需的费用也大约要花上三百万日元。这是个几乎可以让浅见昏厥的数字。他一直认为这是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的话题,所以,当乘坐“飞鸟”号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浅见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做一个不祥的梦。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追风筝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点击阅读]
通灵女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