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神秘的西塔福特 - 第11章艾密莉开始行动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验尸确定在星期一上午进行。从哗众取宠的角度来看,它显得有些败胃口。因为才刚开始就又决定推迟一周,这就使得许多好奇者,深感失望。从重期六到星期一这段时间,埃克参顿这个地方突然名噪一时。死者与外甥和谋杀有牵连而被拘留的消息,使整个事件变成了特号新闻,报纸的报道由原来火柴盒般大小的位置出现在偏僻角落一跃而到了显目的地位。
  星期一这天,大批记者涌到埃克参顿。查尔斯-安德比先生暗自庆幸自己原来只是因足球竞赛这个偶然的机缘结识了布尔纳比少校,而得到现在这样优越的地位。
  记者们象蝗虫一样缠着布尔纳比少校,借口要拍摄他的小平房,实际是想获得西培福特居民的独特新闻和了解他们与死者的关系。
  吃午饭时,安德比先生看到靠近门口的一张小桌子被一位十分迷人的女子独占着,安德比先生感觉奇怪,她到埃克参顿来干什么?她穿着淡雅而又引人注目。看不出她和受害者有什么关系,更说不上是个无聊的猎奇者。
  “不知她要在这里住多久?”安德比暗自想,“真可惜!今天下午要到西塔福特去,运气总是这么坏。唉,有所得就有所失,此事古难全。”
  可是午饭后不久,喜从天降——安德比先生正在三皇冠的石阶上欣赏迅速融解的积雪,领略珊珊来迟的各阳,、突然听到有人对他说话:“请问,埃克参顿有没有可供游览的地方?”
  查尔斯-安德比反应敏捷,对答自如:
  “噢,有个城堡,不远,就在那儿,要我带路吧?”
  “那太好了!”女子说,“要是你不太忙……”查尔斯-安德比立即否认“忙”的概念。
  他们并肩走着。
  “你叫安德比先生,是吗?”
  “对,你怎么知道?”
  “贝令太太把你指给我看。”
  “哦,原来如此。”
  “安德比先生,我叫艾密莉-策列福西斯,我要你帮助我”“帮助你?什么事?当然要帮助的…-但,帮什么?”
  “我与吉姆-皮尔逊订了婚。”
  “啊!”安德比先生说,内心泛起了一种职业敏感。
  “警察局要逮捕他,我料想他们会这样干的。安德比先生,我知道吉姆并没有干这种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证明这一点一旦必须有人帮忙。没有男人的帮助,女人什么也干不了。男人懂行而且能通过各种渠道弄到情报,而这些对于女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啊…我…不错,这倒是真的。”安德比先生洋洋自得地说。
  “今天上午我观察了那群记者,”艾密莉说,“他们都是笨头笨脑的,我看得出只有你是真正聪明的人。”
  “啊!未必吧。”安德比自我陶醉地说。艾密莉-策列福西斯说:“我打算做的是互助互利。我认为这种互助双方都有好处。有几件事我要进行调查——弄个水落石出。你以记者的声望是能帮助我的,我要……”
  艾密莉把话带住。她真正想要做的是雇佣安德比为她自己作侦探,到她需要去的地方,查问她需要查的事情,总的来说,就是做她的走卒。但她注意到在托出这些打算时。必须以奉承的言辞使人听起来惬意,总之要处理得恰到好处。

  艾密莉说:“我以为我可以依仗你。”她说话的声音悦耳、柔和、诱人,当她讲出最后一句话时,安德比的胸中涌起一股子异样的感情——这可爱而又无依无靠的女子要至死依靠他了。
  “那太可怕了!”安德比先生热烈地紧紧抓住她的手。“但你知道,”他以记者的本能继续说:“我的时间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我的意思是我还要被委派去其他地方。”
  “对!”艾密莉说,“我早就考虑到这层了,同时你也明白我的想法。其实,我这个人就是你们所谓的‘抢先刊载的独家新闻’,是不是?你可以每天跟我会晤,我可以对你说你认为读者想知道的任何细节,诸如吉姆-皮尔逊的未婚妻,真诚相信他的清白的女子。她提供的他儿童时代的回忆等等。”她又说,“实际上,我并不真正了解他的童年,但这关系不大。”
  “我认为。”安德比先生说。“你是了不起的,真了不起。”
  艾密莉进一步抓住有利的时机说:“而且我可以很自然地接近吉姆的亲戚,我还能够把你作为我的朋友带到那里,不然你完全有可能在那里吃闭门羹的。”
  他眼前展现着壮丽的前景。在搞这种不正当的恋爱方面,他是走运的。首先是足球赛的机缘,其次就是这一回事。
  “这是一场交易。”他心里热乎乎地说。
  “真走运!”艾密莉显得生气勃勃而思维清晰地说:“第一着棋该怎么走呢?”
  “今天下午我去西塔福特。”
  他向她说明,因一次侥幸的机遇他结交了布尔纳比少校,从而使他今天处于有利的地位。
  “听着,由于他是那种顽固古板的老朽,所以他恨透了记者,但他总不能当面把刚交给他五千镑的人推开呀。”
  “这真是有些棘手。”艾密莉说,“喂。
  要是你去西培福特,我也跟你去。”
  “好极了!”安德比先生说,“但我不知道那儿是否有地方睡觉,据我所知那儿只有一间西塔福特寓所和几间属于象布尔纳比那样的人的小平房。”
  “我们到时候再想办法。”艾密莉说,“事在人为嘛。”
  安德比对此是相信的,艾密莉具有征服一切困难的性格。
  这时他们走到那个倒塌了的古城堡,暖暖的冬阳下,他们坐在一堵残垣断壁上,艾密莉继续阐发她的想象。
  “安德比先生,我绝对不感情用事。因此,你首先应该踉我一样看待这事,吉姆并没有谋杀行为。我说这话并非仅仅因为我爱他,或因为相信他的善良性格等等,只不过呢……凭常识吧,你知道我从十六岁起就一直凭自己的力量生活。我很少跟女人接触,我对女人了解不多,但对男人却很了解。一个女子,除非她能正确地估计一个男子,并且懂得对付他的办法,不然她永远不会生活得好,我是过来人,我在露西家做时装模特儿。安德比先生,我可以这么说,去到西诺福特是一种技巧。喂。正如我所说的,我能够正确估计男人。吉姆在许多方面是个意志薄弱者。”艾密莉说着意忘记自己是崇拜意志坚强者的角色。“我说不准,喜欢他的是不是这点。我可以驾驭他,如果要逼他的话,我没想,很多事甚至犯罪的事他也做得到。当然除了谋杀。他简直不可能拿一只管子去打一个老人的颈背。如果硬要做,他准是;

  个坏射手,根本打不中要害。安德比先生,他是斯文人,他甚至连马蜂也不愿杀死,总是不加伤害就把它们丢出窗外,反而常常挨螫。虽然我老是怨他,但也没用。你一定要相信我的话,以吉姆无恶为根据而开始工作吧。”
  “你认为有人蓄意把罪名强加于他吗?”
  查尔斯-安德比用记者的拿手方式问她。
  “我不是这么想的,没有人知道吉姆去看他舅舅。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排出这种可能。当然,我总把这归因于偶合和倒霉,我们所要找的是怀有杀害策对维里安上尉动机的人。警察当局完全确信这不是所谓的‘外部的罪行’。也就是说,不是夜盗,开着的破窗门是伪装的。”
  “警察是这样告诉你的吗?”
  “简直如此。”
  “你说的‘简直’是什么意思?”
  “那个女服务员对我说的,她妹夫是警长格雷沃斯。所以,她当然知道警方的想法。”
  “完全对!”安德比先生说,“不是外部,而是内部罪行。”
  是的!”艾密莉说。“我觉得那个侦探拿尔拉柯特是很稳当的人,他已开始调查因策列维里安上尉死亡而得利的人。显然,对吉姆他们不会费心去做深入的调查了。所以说,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了。”
  “这将会是多么惊人的头号新闻啊!”安德比先生说,“如果我和你发现了真正的凶手,我就将被说成《每日电讯报》逮罪犯的行家里手了。但好事求必都会实现!”他又有些泄气地说,“这种率只是小说里才有的。”
  艾密莉说:“胡说!我身边就有。”
  “你简直了不得。”安德比说。
  安德比拿出小笔记本。
  “让我们来作个系统的分析、吉姆本人、他弟弟、妹妹,还有他的姑母珍妮弗都是策列维里安上尉死亡同等的得益者。舒尔维娅——
  吉拇的妹妹,当然连一只苍蝇都不伤害,但我相信她的丈夫可能会干得出这种事,他是卑鄙的人面兽心的人物,你知道——艺术界搞女人之类的卑事,往往会造成经济上的穷困不堪。
  实际上,将分得的那笔遗产,是归舒尔维娅的,但这并无妨碍,他终究会从她手上搞走的。”
  安德比先生说;“听起来他是极令人讨厌的家伙。”
  “哎!对了,略有几分潇洒,女人们暗地和他乱来,品质高尚人都恨他。”
  “啊。这是头号嫌疑犯!”安德比先生边说边记在小本子里,“调查他星期五的活动。
  用采访作掩饰,这不是很容易办到吗?”

  “好极了,”艾密莉说,“还有吉姆的弟弟白里安,人们认为他在澳大利亚,但完全可能早已回来了,人们有时不宣而战。”
  “我们不妨发个电报给他。”
  “要发的。我认为珍妮弗与此无关,据我所知,一她是个相当好的人。她有名望,而且毕竟住得不远,就住艾息特嘛。当然,她也可能去看过她的兄弟,而她兄弟又讲过她崇拜的丈夫的坏话,她可能就发火拿起管子打了他。”
  安德比半信半疑地问:“你确实这样看吗?”
  “不,不真正这么看。还有不为人知的那个男仆,遗嘱只给他一百镑,他若无其事。但他妻子是贝令太太的侄女。贝令太太管着那个三皇冠。她显得相当仁慈,富于浪漫色彩,她可能因我那个年轻人快要坐牢而为我难过,看来等我回去时,得当她的面痛哭一场,也许会告诉我一些有用的情报,此外还有关于西诺福特寓所方面,使我产生疑问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不知道,什么东西使你感到奇怪?”
  “就是威尔里特一家。她们在仲冬时节租用策列维里安的带家具的房子,这样做是非常奇怪的。”
  “真的奇怪!”安德比先生表示同意,“可能和策列维里安以往的生活有关系。另外,转桌降神那件事也是奇怪的。”他又说,“我准备把这件事给报纸写篇文章,征求阿里佛-洛奇勋爵,阿瑟-柯南-多尔勋爵和一些女演员的意见。”
  “什么障神会?”
  一安德比先生兴致勃勃地详细描述了这件事,与凶杀有关的新闻无论哪一件不是令人不感兴趣的。
  讲完后他说:“有点古怪,是不是?也就是说,它迫使你进行思考,这事可能有蹊跷。
  开始我遇到的一切事情我也以为都是真实的。”
  艾密莉微微一颤说;“我厌恶这种神神怪怪的东西,象这一次,如你所说,似乎有些道理,但太可怕啦!”
  “这个降神的事看来永远不会是真实的,对吗?如果死了的老头真能以神的面目还世,为什么不能说出谋杀者呢?多简单的事呀!”
  艾密莉沉思着说:“我觉得在西增福特可能会找到线索。”
  “对,我看我们应彻底地调查。”安德比说,“我租了一部车子,大约半小时后出发,你最好跟我去。”
  “当然,”艾密莉说,“布尔纳比少校怎么办?”
  “他步行去,”安德比说,“验完尸马上出发,你刚才问的,告诉你吧,他不想跟我同路去,他宁愿在泥地里跋涉。”
  “路上可以行车了吗?”
  “呵,可以,第一天就有一部去过了。”
  “好!”艾密莉站起来说,“现在该回三皇冠了,我得检检箱子,还要在贝个太太肩上表演一幕哭泣短剧呢。”
  他有些魂不守舍地说:“不要担心,把事情交给我吧。”
  艾密莉虚伪地说:“完全与我吻合!得到你这样可靠的人帮助,真是太幸运了。”——
  克里斯蒂小说专区扫校
或许您还会喜欢:
乞力马扎罗的雪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3
摘要: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马塞人①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奇怪的是它一点也不痛,”他说。“你知道,开始的时候它就是这样。”“真是这样吗?”“千真万确。可我感到非常抱歉,这股气味准叫你受不了啦。”“别这么说!请你别这么说。 [点击阅读]
别相信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如果你怀疑,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你虚构了一个人生,你还能相信谁?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更何况是别人要你看的。20年来,克丽丝的记忆只能保持一天。每天早上醒来,她都会完全忘了昨天的事——包皮括她的身份、她的过往,甚至她爱的人。克丽丝的丈夫叫本,是她在这个世界里唯一的支柱,关于她生命中的一切,都只能由本告知。但是有一天,克丽丝找到了自己的日记,发现第一页赫然写着:不要相信本。 [点击阅读]
地精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梦每个人都会有,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敲击键盘将梦化为一个个字符。做梦的人多了,写梦的人也多了,看梦的人更多了。当一个个梦想列于书站之中,我们不禁会发现许多的梦是那么相似。在金戈铁马中争霸大陆是我曾经的梦,但此时却不是我想要的。当“我意王”如天上的云朵随处可见后,英雄们早已失去光泽,那些豪言壮语怎么看都像是落日的余辉,虽然美,但已是黄昏时。对于什么题材流行我并不感兴趣,我最喜欢的还是西式奇幻。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大西洋底来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0 人气:2
摘要:阴云密布,狂风怒号,滔天的大浪冲击着海岸。海草、杂鱼、各种水生物被涌上海滩,在狂风中飘滚、颤动。一道嶙峋的峭壁在海边耸起,俯视着无边无际的滔滔大洋。一条破木船搁浅在岸边,孤零零地忍受着风浪的抽打。船上写着几行日文。孤船的旁边,一条被海浪选到沙滩上的小鲨鱼,发出刺耳的哀叫。在任暴的风浪里,野生的海带漂忽不走,有些在海浪里起伏深沉,有些被刮到海滩上,任凭酷热的蒸腾。 [点击阅读]
孤独与深思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生平1839年3月16日,普吕多姆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便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据《泰晤士文学副刊》说,他很小时名字前就加上了家人用于他父亲的昵称“苏利”。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可是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师的一切希望。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沉默的羔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沉默的羔羊》还不能算是经典,可“名著”的殊荣它还是当之无愧的。一部书,印到四百万册以上,无论如何其影响力不能低估。《纽约时报》一九九二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沉默的羔羊》稳稳地坐着第一把交椅,而根据它改编的同名电影又在本年度一下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大奖,这一来更是推波助澜,使这部以悬念及恐怖著称的小说在全球范围内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我大约三年前在一个朋友的家中看到了《沉默的羔羊》。那是原版录像。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