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少年,你懂的! - 智慧报志愿,轻松上大学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少年,你懂的!》智慧报志愿,轻松上大学
  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洪成文
  >作者简介
  洪成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导,现任北师大高教所常务副所长、国家教育考试评价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导语
  当分数与志愿填报、当录取结果与未来成功被绝对化对等地理解之时,家长不敢大意,考生也“输不起”,结果心理焦虑陡然升高,焦虑重压之下,岂能做好理性选择。如何能够轻松上大学?智慧报志愿是必经之路。何谓智慧报志愿,简言之,就是将志愿填报放在生涯发展的大规划之中。
  志愿填报为什么这样难?难在一次定终身。很多考生因为看不到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看不到教育过程的可塑性、可变性,因此挑大学、选专业,就成了只能永远正确不能一点错误的决策。“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就是当下社会思想的典型反应。于是乎,谁都不能不关心三个问题:考多少分?能上什么样的大学?能学什么专业?如此,分数与大学或专业是就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考生的全部期待似乎就是以自己的分数与心仪的大学和大学专业相匹配。一旦志愿诉求得到满足,未来成功似乎也就有了胜算。
  当分数与志愿填报、当录取结果与未来成功被绝对化对等地理解之时,家长不敢大意,考生也“输不起”,结果心理焦虑陡然升高,焦虑重压之下,岂能做好理性选择。如何能够轻松上大学?智慧报志愿是必经之路。何谓智慧报志愿,简言之,就是将志愿填报放在生涯发展的大规划之中。如此,焦虑可以消除,轻松可以复得。生涯规划与高考志愿如何相关?生涯规划的那些智慧和理论,可以服务于考生和家长?我们可以从高等教育的改革特点以及生涯规划的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高等教育正在发生变化,专业化教育逐渐被通识教育所取而代之。越来越多的大学实行宽口径招生,或者以大文科和大理科招生,就是最明显的标志。当我们无法准确确定未来的专业时,可以将自己的专业选择,推迟到大学阶段。如此,高考志愿选择的压力和负担至少可以减轻一半。
  第二,高校招生录取的结果其实没想象的重要。高考志愿尽管千变万化,但录取的结果只有三种。第一类是,上线就走,即刚好搭上目标学校的分数线而被幸运录取。从心情上讲,这类考生异常兴奋,那种感觉就是一个字,“爽”!第二类是,高分低就,因为志愿选择失误,第一志愿没满足,而被降档或调剂录取。这类考生的心情不是很好,甚至特别的郁闷。第三类是,介于二者之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正常录取者,既无过度兴奋时的“爽”,也无一落千丈时的“郁闷”。录取结果说明了什么呢?上线就走好,还是高分低就好?这要看一看我们对当前高等学校有多少了解,看一看我们是否了解高等学校所潜藏的很多优质(稀缺)资源。得到资源者,自然是好。反之亦然。
  大学象牙塔内有很多优质(稀缺)资源,从专业奖学金、社团积极分子,到出国交流以及保研保博。这些机会,因为稀缺,不可能面向全体学生。能够享受这些资源的一定是少数派,也是货真价实的“天之骄子”。什么样的考生能得到这些稀缺资源呢?一般是学习成绩优秀的。而优秀学生又与读大学之前的学习习惯以及读大学后的读书动力相关。如果以入学时的成绩相比,高分低就者,更有取得好成绩的可能。而搭线就上者,则正好相反。由此不难看出,“郁闷者”,有必要“郁闷”吗?“爽”者还能“爽”多久呢?

  有一位考生高考成绩很高,冲刺北大未果,最终被山西大学录取。四年后,他很幸运地获得了免推北大读研的机会。这个机会,是不是稀缺资源?本科时被山西大学录取,好与不好,还有意义吗?有学者说,过去上大学是为了获得终生受用的知识和技能,而今天则是获得继续发展的自信。当一个人能够在大学之中获得其他同学得不到的稀缺资源时,他的自信也就在自然升高。
  第三,高考只是人生发展过程的驿站。从志愿填报到未来事业成功,实际上就是取决于你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受教育经历。能否成功,多大程度上能够成功,取决于你是如何设计你的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的。大凡教育规划,主要有六种:(1)只接受大学教育,(2)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3)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博士教育,(4)大学教育+工作+研究生教育,(5)大学教育+工作+研究生教育+博士生教育(硕博连读),(6)大学教育+工作+研究生教育+工作+博士生教育(全非连读)。一旦锚定你的目标,选择好其中的任意一种,就可以走到成功的大道上了。假定目标是学医,那么你所要接受的起码教育是(2)或(4),如果你想读完博士,那么就可以选择(3)或(6)。假定你把本科教育作为终结性教育,那么你需要选择的是(1)。因此,只要目标确定,就可以对应出自己的教育模式。这样的志愿选择,就可以化繁为简了。

  第四,“智慧组合拳”助你形成独特知识结构。何谓独特的知识结构?指的是你所拥有的知识结构与众不同。知识论告诉我们,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不可替代性的知识。你所获得的知识越具有不可替代性,就越具有价值。大家经常所说的“你无我有,你有我强,你强我特”,正是此意。
  知识如何组合呢?其实很简单。知识组合有两大类,第一类是主辅修制度,学生上了大学可以在相邻两个学科同时修读,其中一个学科为主,另一个学科为辅。第二类则是通过本科的专业与研究生的专业相结合来实现。通常情况下都是先理后文,少数情况下也有先文后文、先理后理以及先文后理的情况。依据我个人的生涯规划指导的案例,主要有以下情况:数学(本)+金融(研)、古汉语(本)+中医药(研)、公共事业管理(本)+航空管理(研)、心理学(本)+人力资源管理(研)、外语(本)+教育(研)、经济(本)+法律(研)以及教育(本)+教育测量(研究)等。如此组合之后,考生会发现未来目标方向更明确,高考志愿也更容易选择了。
  高考志愿看起来复杂,其实并不复杂。如果有将其纳入到生涯规划的整体设计之中,辅之于 “组合智慧拳”,再难的志愿选择,也就简单得如探囊取物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果壳中的宇宙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相对论简史霍金爱因斯坦是如何为20世纪两个基本理论,即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是位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发现者,1879年诞生于德国的乌尔姆。次年他的全家即迁往慕尼黑。在那里他的父亲赫曼和叔父各自建立了一个小型的不很成功的电器公司。阿尔伯特并非神童,但是宣称他在学校中成绩劣等似乎又言过其实。1894年他的父亲公司倒闭,全家又迁往意大利的米兰。 [点击阅读]
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优点和缺点.一味去弥补性格缺点的人.只能将自己变得平凡;而发挥性格优点的人.却可以使自己出类拔萃——罗杰·安德生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仍不能成功?你知道吗?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性格格格不入的工作。尽管他们勘勤恳恳、任劳任怨,尽管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点击阅读]
氏族之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当古尔丹召唤他们的时候,他们到来了,那些心甘情愿,甚至饥渴地将灵魂出卖给黑暗的人。他们曾经跟古尔丹一样,是有着坚定意志的生命。他们曾经研究自然世界和兽人在其中的归宿;曾向深林和平原上的野兽,天空中的鸟儿,海洋和河流中的鱼儿学习。他们曾经是这个循环的一部分,不多,也不少。这一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些过去的萨满,现在的术士们,曾极为短暂地品尝过力量,并发现那像舌头品尝到了一大滴蜜糖一样甘美无比。 [点击阅读]
没拼过的青春,不值一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全才学子、《天才知道》第二季总冠军邓楚涵青春励志图书首度问世分享无悔、无怨、无憾的校园奋斗故事和万千中学生一起,用拼搏和汗水谱写青春赞歌【内容简介】邓楚涵的人生履历,和他的脸一样完美无瑕,在看到他的那一刻,你会明白什么叫实力派偶像。他在智力上碾杀一切。《天才知道》中荣耀登顶,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学生竞赛冠军,同济大学全才学子,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他说,成功在于,当别人放弃时,你多忍了一分钟。 [点击阅读]
泡妞秘籍教程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心态篇1、女人爱钱是一种人的本性,这和对你真不真心没有必然的联系,我相信坐在“奔驰”内哭的女人一定比站在天桥底下笑的女人幸福!因为我只听过“贫穷夫妻百事哀”,但没听过“富贵夫妻百事哀”。2、要想泡到超爱的女人你必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否则你最好自*解决。 [点击阅读]
活出全新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分享我灵性成长的体悟二00七年五月,方智出版社发行了我的第一本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晃眼,两年就过去了。这两年间,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在家庭主妇身分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分认同:畅销作家。至目前为止,《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海峡两岸卖出了三十多万本,让很多人跌破眼镜。我也收到无数读者的来信,倾诉他们读书以后的心声,并且表达他们的感谢。而我自己,还是不断地在成长。 [点击阅读]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一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规则……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点击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爱丽丝靠着姐姐坐在河岸边很久了,由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她开始感到厌倦,她一次又—次地瞧瞧姐姐正在读的那本书,可是书里没有图画,也没有对话,爱丽丝想:“要是一本书里没有图画和对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天热得她非常困,甚至迷糊了,但是爱丽丝还是认真地盘算着,做一只雏菊花环的乐趣,能不能抵得上摘雏菊的麻烦呢?就在这时,突然一只粉红眼睛的白兔,贴着她身边跑过去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