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三家巷 - 37观音山防御战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那天晚上,赤卫队第一联队整个调到观音山战线上去接原来第二联队的防线。第一百三十小队布防在观音山顶“五层楼”旁边。这五层楼本来叫做“镇海楼”,是五百年前明朝的建筑,现在已经破破烂烂,空无一物了。五层楼以西,一直到大北门,由赤卫队防守;五层楼以东,一直到小北门,由警卫团防守。原来古老的城墙,就建筑在这观音山脊上。他们利用了倾倒的城墙,废弃的石块,和城头上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构筑了许多防御工事。城墙之下,是一道弯弯曲曲的山沟,对面有几个接连在一起的小山冈,那里就是敌人的阵地。敌人使用了主力部队进攻这个山头,集中了缪培南师,吴奇伟师,周定宽团,陆满团的兵力约莫有七、八千人的样子,企图攻占这个制高点,控制全城。周炳跟着大家在黑暗中摸上城墙,摸索着走进他们小队的阵地,他心里想道:“好大的规模呀!这是正规作战了!”他为自己已经成为一个正规战士而自豪。他向东边望望,又向西边望望,觉着到处都是黑魆魆的人影,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他望望天空,黑云密布着,一颗星星也看不见,那古老空洞的五层楼高耸入云,看来比天上的黑云还要黑。小队长孟才对大家讲明了目前的情况和他们的任务,以后又宣布了一些注意事项和纪律,最后问大家道:
  “咱们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但是敌人在数量上占了优势。敌人七拼八凑的人数有七、八千之多,而咱们才不过一千多人的样子。咱们这个小队的信心怎么样?咱们守得住这阵地么?”经他这么一问,整个小队登时活泼起来。手车夫谭槟首先开口道:“孟大哥,这样的事情,你倒用不着担心!别说他只有七、八千敌人,就是他有七、八万敌人,我也全不当一回事儿!”铁匠杜发接着说:“我是个打铁的,我就给他们安上一道铁闸吧!”汽车司机冯斗拍着胸膛说:“让我睡上一刻钟,我就是一堵铜墙;不让我睡上一刻钟,我就是一堵铁壁!要想把我撞倒,那可是没有的事儿!”迫击炮工人冼鉴说:“咱们跟观音山是长在一达里的!谁想搬开咱们,那除非他连观音山一道搬开!”最后,周炳也说:“别说缪培南、吴奇伟要通过我这个关口,是一定办不到,就是蒋介石他本人来,我可也不买账呢!”大家一人一句,说了一通。小队长孟才代表中队到五层楼里面开会去了。大家公推周炳放哨,监视着敌人的动静,其余的人都利用这战争中的空隙,闭一闭眼睛养神。
  周炳在石头工事后面来回走了几遍,就站定下来。他聚精会神地透过臃肿的黑夜,想看清楚别的工事后面,人们都在干着什么。平时,他的眼睛有一种惊人的本领,能在黑暗中看一样东西,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今天晚上却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加上他又整整两天两晚,没有睡过觉,眼睛有点发涩,简直看不清楚。他只看见许许多多的人,在黑暗中缓缓移动。就这样,他也觉着很称心。他从来没有在一个像这么黑的冬夜跑上过观音山,更加没有在一个像这么黑的冬夜看见过观音山上有这么多的人。接着,他想起今天下午在珠江边上牺牲了的何锦成,从他的身上又想到何多多跟何老太,就自言自语道:“可怜无父无母的红色孤儿!可怜无依无靠的老人家!”他又想起今天上午在西濠口和日本鬼子作战牺牲了的杨承辉表哥,还听到他的快人快语的声音在说话:“老表,你的枪太多了,把那支驳壳借给我使一使吧!”周炳用手去摸一摸大腿后面的驳壳,枪还在,借枪的人可是没有了。他由此又想起他舅舅杨志朴,舅母杨郭氏,十二岁的表弟杨承荣,和今年才三岁的另外一个表弟杨承远。郭掌柜一定已经把不幸的消息告诉了他们。那中医生杨志朴对于革命和反革命,一向是采取中立态度的。但是反革命那一边却抢走了他最心爱的大儿子,——医科大学生杨承辉!如今他们全家,不知忧愁悲伤到什么程度!往后,他自然而然又回忆起自己爱戴崇敬的张太雷同志,又由张太雷同志引出第一百三十小队的大个子海员李恩,家住莲花井、在第一公园前受伤身亡的失业海员程仁,他的大哥周金,他的表姐区桃。他把这些人想了又想,这些人都围绕着他,用期望的眼光望着他,用赞许的神态对着他,用安慰的心情信任他,用鼓舞的手势勉励他,除此之外,区桃还加上一种脉脉含情的微笑,使他永远也忘记不了。他又自言自语起来道:

  “这么多英雄人物,都让我一个、一个地亲身接触过,真没白活!”
  想着,想着,周炳信步走到山顶一块草坪的南沿,把广州全城迅速地瞟了一眼。广州城好像一群黑羊似地卧在他的脚底下,灯光稀少,寂静无声。他先用眼睛测量着,仿佛望见何多多跟何老太住着的,跟黄群的妈妈黄五婶住着的,从西来初地到志公巷那一带地方,随后又望见他家爸爸、妈妈跟胡杏他们住着的三家巷,程仁的儿子程德、程嫂子和程大妈住着的莲花井那个方位,以后又转到四牌楼师古巷杨志朴舅舅家,维新路工农民主政府所在地,南关珠光里他三姨爹、三姨、区苏、区细、区卓所住的那些地方,最后还远远地眺望着河南凤安桥德昌铸造厂的那个区域。所有这些地方,这时候都隐藏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但是他觉着他自己的确能够隐隐约约地辨认出来。他快步跑回工事后面,端起枪,警惕地监视着对面山头上的敌人。他知道他的责任非常重大。刚才他想起的那许多可亲的、善良的、无辜的人们如今正处在凶恶的敌人的重重围困之中,情况十分危险。正像闹水灾的时候,那泛滥的洪水把一个村子包皮围起来一样。四面虽然有堤围,但那水位已经涨得比村子里最高的屋顶还要高。万一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个缺口,全村的人都会性命难保。想到这一层,周炳的雄心突然奋发起来。他咬紧牙关,瞪大眼睛,摸摸枪膛,摸摸刺刀,摸摸驳壳枪,又摸摸手榴弹,觉着有浑身的劲儿要使出来。
  对面山头上的敌人还是没有什么动静。他不想离开自己的工事,但是又想把整个广州城再仔细看上一遍。刚才只不过匆匆忙忙地把那将他养育大了的城池看了那么一眼,而在这冰凉的、黑沉沉的冬夜里,从观音山顶俯瞰自己的可爱的、美丽的家乡,在他也还只是第一遭。他记不清楚刚才自己是否看见了那从小就非常熟悉的花塔,那砖砌的、上面长着小树的光塔,那像两个圆锥似地、一直插上天空的天主教堂“石室”,那巨大的方形建筑物大新公司和亚洲酒店,还有那白茫茫、一年四季都闪着银光的珠江。……这一切,如今都想重新仔仔细细地再看上一遍。“不错,”他又想起来了,“如今珠江里面有强盗。那些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和国民党强盗正在那里对准广州的胸膛开炮……就在他的对面,如今也有强盗藏在那些荒冢后面……那些矮小的……灌木丛……。他的思想逐渐连贯不起来,他的意识逐渐模糊,他的眼皮逐渐沉重,他的嘴巴逐渐张开,站着打了一个瞌睡。他过于疲倦了。这时候,敌人像开玩笑似地,从对面山头上叭、叭、叭打了一阵枪。周炳突然惊醒,冼鉴,冯斗,谭槟,杜发一齐跳起来,抢到工事后面,端起枪就打。往后,敌人就是这样搞法:打一阵枪,停下来,到四围都非常寂静的时候,又打一阵枪,又停下来,把大家搞得都十分生气。孟才师傅开完会回来之后,周炳就向他提议道:

  “孟大叔,难道咱们不能冲到对面山头上去,打他一个痛快淋漓么?”
  冯斗、谭槟两人首先表示赞成。他们差不多异口同声地同时说:
  “冲进敌人的公安局,咱们也不作难,倒怕他几个鸟兵油子?”
  孟才轻轻哂笑了一声,说:“怕倒没有什么可怕的,只是不到时候。明天乡下农民的红军一到,咱们就来一个里外夹攻!你们说怎么样?”大家都没再吭声。一夜过去,到了一千九百二十七年十二月十三日的拂晓。周炳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用又脏又黑的手指搓了搓发红的眼睛,对大家说:
  “咱们的苏维埃——咱们的小婴儿,‘三朝’了!唔,要是能够搞点井水来冲一个凉,该多么好!”
  天刚麻麻亮,敌人又展开了全面的进攻。这回敌人的打法也很奇怪:这里打一阵机关枪,几十个人冲过来,可是没冲上,一下子就退了。那边又打一阵机关枪,又有几十个人冲过去,也没冲上,又退了。一共有那么十几个地方,敌人都只是冲一冲,就退回去,好像小孩子玩耍一般。周炳心里觉着好笑,可是看见孟才和冼鉴都绷着脸孔,像十分忧虑的样子,也就没有做声。过了一下子,敌人又在东、西两头打起来,机关枪声很密,好像要从两翼包皮抄的样子。可是突然之间,情况又起了变化。那敌人的机关枪像冰雹似地向五层楼打过来。整个第一百三十小队被敌人的优势火力压住,不要说抬不起头来,那沙石火烟,简直逼得人连眼睛都睁不开。周炳想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莫非敌人的全部火力,都集中到咱们小队的头上来了?混账东西!”他的眼睛也睁不开,他的呼吸也非常困难,喉咙叫那些硫磺气味刺激得呛咳不止。这时候,枪声突然停止,喊杀的声音差不多同时爆发出来。孟才命令大家道:

  “上刺刀!拼!”
  周炳使力睁开眼睛,迅速上好刺刀,看见离他们不到十公尺的地方,已经叫敌人冲开一个缺口。那些穿草黄色破军装的敌人,约莫有一二百个,正从那缺口像洪水一般流进来。赤卫队员们正赶紧跑过去堵塞那个缺口,展开一场激烈的肉搏战。他们这个小队正准备跳上前去,却不提防他们的工事前面,也有敌人冲到了。就在孟才师傅和铁匠杜发的中间,有十几二十个敌人插了进来,整个小队立刻和他们展开白刃战。“缴枪!”“缴枪!”“丢你老母!”“日你妈的!”“含家铲!”“打死你!”“契弟!”彼此互相骂着,同时互相砍着。金属的东西和金属的东西撞碰着。刀锋划破棉布和肌肉,发出嗤嗤的声音。短促的、呼吸突然阻塞的声音,恐怖的尖叫声,低沉的咒骂声,肉体倒地声,石头滚动声,痛楚的呻吟声,和满山遍野的枪声混成一种奇怪的音响。周炳还没有这样接近过敌人,因此怒火如焚,举枪就刺。天色还不太亮,敌人的面目都看不清楚,甚至衣服的颜色也不好分,但是他凭感觉就能准确地找到刺杀的对象。开头,他觉着有三个人围住他,攻击他,但是他挥动刺刀,左右迎战,后来经过几次比较凶猛和沉重的撞击,那些敌人就倒下去,不见了。他也没工夫去看敌人倒下以后怎么样,就又去攻击另外的敌人。一边打,一边往前走,一直走到离他们小队二十公尺以外,他自己都还不知道。经过三十分钟的肉搏,敌人死的死,跑的跑,缺口终于又堵塞起来了。
  敌人退去以后,周炳拖着疲倦的、带了点轻伤的、浑身肌肉跳动不宁的身躯回到第一百三十小队的工事后面。因为刚才用力过猛,两手都在发抖。但是他忽然发现小队长孟才和自己的老伙计杜发都躺在地上,身边流出大摊的鲜血,他整个儿就愣住了。程仁的老婆程嫂子带了两副担架来,把孟才和杜发抬到五层楼下面去。第三大队的大队长来宣布由冼鉴代理第十中队的中队长兼第一百三十小队的小队长。又过一会儿,程嫂子又走过来,在冼鉴耳朵边说了几句话。冼鉴点点头,直挺挺地站了起来。冯斗,谭槟,周炳三个人,也跟着直挺挺地站了起来。大家都不做声,可是都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周炳觉着又是兴奋、又是疲倦,头脑非常麻木,那眼泪直往下淌,要不是冯斗和谭槟一左一右夹住他,他一定已经站立不牢了。冼鉴对周炳说道:
  “刚才我看见了,阿炳,你是很勇敢的。”
  周炳努力点点头,说:“我现在才又懂得了‘视死如归’
  是什么意思。我要学他们的榜样,死得其所。”
  冼鉴说:“斗争没有不流血的。血债总得用血来还。”
  周炳擦了擦眼睛,说:“这两天,我经历了多少事情呵,仿佛比二十年还多!”
或许您还会喜欢:
北平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简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 [点击阅读]
村子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祝永达在村口那棵松树下碰见马秀萍是很偶然的事情,当时,他不可能产生这样的念头:有朝一日娶马秀萍为妻,从此甜甜美美地活人过日子。那是!”979年早春二月的一个晌午。走在田地里的祝永达觉得明媚的春天仿佛是从他脚底下生长出来的,解冻了的土地酥软而仁慈,从枯萎的色泽中挣脱出来的麦苗儿扑面而来。远远近近的村庄里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鸡鸣狗吠声和空气中逸散出的各种细微的声音在表示大地苏醒了活跃了。 [点击阅读]
第二个太阳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一列火车向南急驶。其中一节平板车上装载着一辆小吉普和一辆中型吉普。兵团副司令秦震坐在小吉普司机旁边他的坐位上。雨水在风挡玻璃上狂泻奔流,风把雨水旋进吉普车厢里面,凉渗渗的大雨点扑在秦震的脸上,他的美式军大衣和微微敞开的军装上衣的领口,都淋湿了,雨水聚汇起来,顺着脖颈流注到胸膛上。参谋、警卫员几次请他搬到后面中型吉普电台车上去,他却断然拒绝了。因为在这种历史转折关头,他宁愿在暴风雨里猛进。 [点击阅读]
红塔乐园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皮皮鲁属虎,他的同学也都属虎。他们盼望在虎年能有一番奇特的经历。果然,在虎年中,属虎的皮皮鲁和他的同学们经历了一场难忘的故事--皮皮鲁上课的时候盼放学。下课铃响了,他又怕放学。放学以后干什么去呢?“皮皮鲁,咱们找个地方玩吧!”这天下午放学后,苏宇在学校门口等着皮皮鲁。“玩什么?”皮皮鲁两手一摊,感到没什么可玩。一群麻雀落在电线上。“要是有个足球场就好了。”苏宇叹了口气。“少年宫有!”田莉眼睛一亮。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三家巷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公历一千八百九十年,那时候还是前清光绪年间。铁匠周大和他老婆,带着一个儿子,搬到广州市三家巷来住。周大为人和顺,手艺精良,打出来的剪刀又好使,样子又好,真是人人称赞。他自从出师以后,就在西门口一间旗下人开的正岐利剪刀铺子里当伙计,几十年没换过东家。他老婆也贤德勤俭,会绣金线,手艺也很巧。夫妇俩省吃俭用,慢慢就积攒下几个钱来,日子倒也过得满欢喜。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