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日本的黑雾 - 朝鲜战争的策划 八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八
  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一日,麦克阿瑟突然被杜鲁门免职。
  一周前(即四月三日),麦克阿瑟视察了朝鲜前线,在襄阳对韩国军队还进行了一番鼓励。当时,美军在西线突破三八线,收复了汉城,正在乘胜追击。听说神只般的、“比天皇还伟大”的麦克阿瑟被免职而大吃一惊的,只有日本国民;而蒙在鼓里不知道他被免职的原因的,也只有日本国民。
  事先的会谈是在太平洋中的孤岛威克岛上举行的。那是一九五〇年十月十五日(星期日),地点就在威克岛上的民航局宿舍,一座简陋的建筑物里。
  “会谈的气氛是融洽的。杜鲁门同麦克阿瑟先单独交谈了一小时左右,然后由双方的随员参加,进行了两小时的商谈,会谈一结束就起草公报。二人俨然外国政府首脑似的,各自在公报上签了字。签字后,元帅显出心神有些惶惶不安的样子,似乎巴不得赶快离开那里。他曾一度从衣袋里取出金表,看了一眼,然后用手指慢慢抚摸表面,又放回袋里。这次会谈在这样短的时间内结束,几乎使任何人都感到意外。最初的计划是,杜鲁门在当天傍晚动身回去,可是他在中午就出发了。麦克阿瑟比他迟五分钟,也走上了归途。”(约翰·根室)

  在朝鲜战场上,当时正是把北朝鲜军队推回三八线以北的时刻。正当接近“胜利”的时候,杜鲁门却把麦克阿瑟免了职,这是什么原因呢?
  直接的原因是,一名共和党议员就一项一般意见向麦克阿瑟提出了质询。这项意见说,应当把在台湾的国民党军队送到中国大陆去,开辟战场,把共军从朝鲜赶走。麦克阿瑟书面回答说,他尊重这项意见。可是这位议员却在众议院里宣读了这个书面答复,因而发生了问题。这表明麦克阿瑟完全不顾杜鲁门要把这场战争局限于朝鲜的政策。
  “如果事件只是这样的话,美国政府恐怕还不至于考虑把麦克阿瑟免职。但那是一连串事件的开始。元帅不听杜鲁门总统的指示,不顾政府的反对,决心要迫使杜鲁门采纳根据他自己对形势的判断而认为最适合的军事政策。他考虑的是把战争从朝鲜转移到中国去,封锁中国沿海、对中国大陆展开空军活动,轰炸在中国东北的军事经济基地,大概还要让国民党军队从台湾侵入中国大陆——这些想法后来才公诸于世。总之,元帅认为采取这些政策是绝对必要的。而且他相信即使强迫执行这些政策,也会得到美国大部分舆论的支持。他认为舆论既已促成‘贴红标签的’决议在议会里通过,只要得到舆论的支持,他就能够使政府按照他的意志行事。”(英国《曼彻斯特卫报》主编盖·温德:《朝鲜战争回忆录》)

  麦克阿瑟所希望采取的是什么方针呢?他认为美国把战争局限于朝鲜是错误的。美国所夸耀的优良武器在朝鲜的地势上不适用。这个半岛山岳太多,进行机械化战争太狭窄了。空军轰炸目标也太少。
  因此,麦克阿瑟认为应当鼓励蒋介石进攻中国大陆。不要让他的军队光是睡大觉,应该充分有效地予以使用,采取“收复大陆”的行动。如果采取这样的手段,战争就会在不蒙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迅速结束,而在朝鲜的有生力量的消耗也可以停止。如果按照迄今为止的作战方式把战争继续下去,只会徒使伤亡人数增加而成功的希望是很少的——这是麦克阿瑟实际上讲的话。而且据他看来,即使美军把北朝鲜军队赶到鸭绿江沿岸,中国也不会出兵,苏联也不会干涉(当时中国军队还没有出现)。
  在委员会里进行讨论时,持反对意见的有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他说,如果按照麦克阿瑟的意见行事,美国势必把美军投入没有希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地区,美军要撤退都非常口难。一旦进行这样的冒险,国背后的苏联就可以在其他地方——大概是在欧洲出击。在这种情况下,就无从有效地使用能够与之对抗的美军。杜鲁门终于站到布莱德雷这一边。

  不言而喻,麦克阿瑟虽然没有明白讲出来,他一定考虑到在侵入中国大陆的情况下使用原子弹。就以杜鲁门本人而论,当中国军队席卷而来的时候,他也会发表过声明说:“不排除使用原子弹的可能性。”英国外相看了这个声明大吃一惊,当即赶往华盛顿加以制止,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华盛顿政府、英国和法国都没有像麦克阿瑟那么乐观。如果美军侵入中国,就必然会像当年日本军队尝过的滋味一样,陷在泥沼里战斗,苏联必定会在什么地方越过国境出击。那样,世界大战必然爆发。而且像布莱德雷所担心的那样,当美军在中国的广大地区寸步难行的时候,苏联很可能从欧洲的一个角落出击。这对英法来说是最可怕的事态。
  杜鲁门之所以罢免麦克阿瑟,不单是由于他支持布莱德雷的看法,还由于友邦竭力制止的缘故。
  可是在这里所要谈的不是杜鲁门和麦克阿瑟之间的争执,而是如果麦克阿瑟所持的见解是他一向的计划,那末这会给作为他的基地的日本带来什么样影响的问题。
或许您还会喜欢:
恐怖的隧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金秋10月,天气分外晴朗。一辆公共汽车正在沿着关门公路向南行驶。秋田直治坐在车中最后一排的座位上,他知道车马上就要驶到关门隧道了,透过宽大明亮的车窗玻璃,他看到深秋时的天空湛蓝而高远,没有一丝浮云。往日,北九州市因为是一座工业城市,所以上空总是被浓烟笼罩着,空气污染的十分厉害。就连与它相邻的部分地区也被污染了,香川县的坂付市,远远望去,它上空墨色的污浊气体象一片拖着长尾的薄云。 [点击阅读]
情书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下雪了,就在藤井先生结束致词的一刻。"就此,多谢大家的到来。我肯定,阿树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渡边博子参加了藤井树逝世三周年的纪念仪式。藤井树的父亲正站在墓碑前讲及他儿子生前的点滴。博子?如果阿树多留一点时间便好了。三年前的事就像在眼前。当时,她跟阿树正准备结婚。就在婚期之前,阿树参加了一个攀山探险旅程。山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迫使探险队改行一条少人使用的路。 [点击阅读]
无影灯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01“今晚值班不是小桥医师吗?”做完晚上7点的测体温、查房,返回护士值班室的宇野薰一边看着墙上贴着的医师值班表一边问。“那上面写着的倒是小桥医师,可是,听说今晚换人了。”正在桌上装订住院患者病历卡片的志村伦子对阿薰的问话头也没抬地回答说。“换人了,换的是谁?”“好像是直江医师。 [点击阅读]
道德情操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自从很久以前即1759年初《道德情操论》第一版问世以来,我想到了其中可作的一些修改,以及有关该学说的种种很好的说明。但是,我一生中的种种偶然事件必然使我全神贯注于各种工作,直到现在都妨碍我常想以小心谨慎和专心致志的态度进行的修订这一著作的工作。读者将在这一新版中,在第一卷第三篇的最末一章中,以及在第三卷第四篇的第一章中,看到我已作出的主要改动。第六卷,正如它在新版中呈现的那样,完全是新写的。 [点击阅读]
1408幻影凶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一迈克·恩斯林还站在旋转门里面的时候就看到了奥林——多尔芬旅馆的经理——正坐在大堂里厚厚的椅子上。迈克心里一沉。要是我让律师一块儿来就好了,他想。哎,可现在为时已晚。即使奥林已经决定设置重重障碍,想办法不让迈克进入1408房间,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总有办法对付他的。迈克走出旋转门后,奥林伸出又短又粗的手走了过来。 [点击阅读]
1Q84 book3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3》内容简介“你為什麼死的?”“為了要这样再生。”“再生需要有什麼?”“人无法為自己再生。要為别人才行。”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超过30年创作履歷中,自我期待最重要的一部!《1Q84Book3》突破性*完结!少年时代的爱恋,分隔二十年后再重逢&helli;天吾和青豆,两个孤独的灵魂同样的十二月,终於在这1Q84年的世界, [点击阅读]
修道院纪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王室名录上第五位叫唐·若奥的国王今天晚上要去妻子的卧室。唐娜·马丽娅·安娜·若泽珐来到这里已经两年有余,为的是给葡萄牙王室生下王子,但至今尚未怀孕。宫廷内外早已议论纷纷,说王后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仅限于关系亲密者之间的隐隐低语,以免隔墙有耳,遭到告发。要说过错在国王身上,那简直难以想象,这首先是因为,无生育能力不是男人们的病症,而是女人们的缺陷,所以女人被抛弃的事屡见不鲜。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
妖窟魔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当山冈圭介来到琴川河的上游地区,已是时近中午。山冈行走在岩石地带时,极为小心谨慎。如果从同上次一样的道路上通过,则很容易留下足印。山冈圭介连那足印也极力避免留下。他每一步都尽量地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方,以及草地,把步子尽可能踩在土质坚硬的路面上以及岩石上,以免留下走过的痕迹。他的整个行动都小心翼翼。他深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山冈进入到岩石地带的中心部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