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日本的黑雾 - 朝鲜战争的策划 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六
  再回过头来谈谈朝鲜战争。开战仅仅三天之后的六月二十八日,北朝鲜军队已经占领了汉城,七月三日强渡汉江,四日攻下水原,以排山倒海之势在中部攻下了春川;在东部拿下了三陟。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在开战的第二天(二十六日)就命令麦克阿瑟将储存在日本的美军武器提供给韩国使用;美国国会还决定追加五千万美元的对韩援助。二十七日,在汉城以南的水原成立了美军前线指挥所。二十九日,麦克阿瑟亲赴前线指挥。三十日,由日本出发的美军先遣部队急速开往前线。七月二日,廸安少将被任命为派遣到朝鲜的美军总司令。五日,美军就在大田以北地区同北朝鲜军发生了冲突。当时,美军被认为是强大无敌的。但是七月五日双方在乌山初次交锋,仅仅一天,美军就惨败溃退。
  北朝鲜外务相向联合国发出了谴责美国的声明: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根据可靠的情报,在一九五〇年六月中旬就已经获悉对北朝鲜的武装进攻即将开始。因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预先采取各种对策,以便击退李承晚军队的进犯。
  “李承晚集团及其美国主子由于确信‘很容易就可以取得胜利’而作了错误的估计。对于李承晚军的进犯,人民军当即予以毁灭性的打击。美帝国主义者看到自己在朝鲜的爪牙这么快就完全败退下来,就假借既成事实的名义,盗用联合国的旗帜,公然对朝鲜人民进行武装干涉。”
  十三日,美军迎来具有“坦克战能手”之称的瓦克中将,增援的一五五毫米大炮也运到了朝鲜,再一次揭开了美朝决战的序幕。锦江南岸一线被称作开战以来美韩军最坚固的防御阵地,但是北朝鲜军队在七月十六日一举渡河,美军又向大田方面败退。

  老实说,在战争的最初阶段,北朝鲜军队以破竹之势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士气旺盛,斗志昂扬。此外,在火力配备和军队编制上,他们也比南朝鲜军队要优越得多。比方说,美军的二。五寸口径反坦克炮就打不穿北朝鲜军队的T—43型坦克的装甲。从炮击力这一点来说,美韩军队的主力使用的是一〇五毫米炮,北朝鲜军队的主力使用的则是一五五毫米炮。有人评论说,南朝鲜的兵力远不如北朝鲜,但是南朝鲜方面的弹药和小型武器大概要比北朝鲜充实得多。当时,北朝鲜方面还没有火箭炮。再说,南朝鲜方面汽车多得要命,美军又偏重空军,地面部队也似乎配备了过多的机械化重装备。空军方面,美军的主力是喷气式战斗机,这是时速九百三十公里的高速飞机;而北朝鲜军队则使用时速三百十一公里的雅克型螺旋桨飞机应战。双方飞机在速度上的差距,反而使美军感到速度太快的困难,慌忙又把V—51、F—52等型速度较慢的旧式螺旋桨飞机拖了出来。
  联合国军声言要迎击乘胜追击的北朝鲜军队。但是北朝鲜军队则以主力突破了锦江的不撤退防线,同时在东线上迅速推进,试图迂回全面包皮围不撤退防线。北朝鲜军队终于“像秋风吹过高粱地一样毫无声息地通过了”联合国军火力交织的不撤退防线。然而这时美军又补充了一五五毫米大炮,北朝鲜坦克的威力也不再能像战斗初期在乌山作战时那样形成单方面的威胁了。加以北朝鲜军队的飞机急剧地减少,不论在哪一场重要的战斗中,北朝鲜空军出动的飞机都寥寥无几,地面部队的机动力也逐渐不如从前迅速了。
  然而从这个时期起,北朝鲜军队在调遣兵力、战术运用、指挥及作战方面都显示了高明的手腕。

  渡过锦江突破对方防线的北朝鲜军队主力,没有立即攻入大田,却南下迂回到西面,从西面威胁大田的侧面,造成包皮围大田的形势。
  在此情形下,美军连炊事员、技术员、事务员都加入步兵队伍,如在瓮中作战,拼命想赢得一点时间,一方面企图至少牵制东面的威胁,出动F—80型、B—26型以及海军飞机,开始猛烈轰炸。就在这时,第一骑兵师在甫江登陆了。
  看到这种情况,东线的北朝鲜军队突然开始南下,从忠州攻向咸昌的企图就明显了。针对这一局势,美军宣布这一带是决战之地,而北朝鲜军队却再度转移,又从大田西面进行猛烈的炮击,在第二天(二十日)占领了大田。就在大田防御战中,前线司令官廸安少将失踪了。,另一方面,沿西海岸南下的北朝鲜部队显示了惊人的速度,每天平均挺进三十公里。也就是说,十八日从大田战线开拔,经过礼里、全州、光州、顺天、晋州,沿西海岸长驱南下。据说这比当年山下(山下奉文,太平洋战争期间侵略马来亚的日军司令官。——译者注)兵团在马来半岛南下时的大运动战的速度每天还要快上二十公里。
  这时人们才知道美军原先把北朝鲜军队的实力估计得过低了。比方说,美军在乌山地区战败时,路透社记者曾报道说:“北朝鲜军队善战得出乎意外。”《纽约先驱论坛报》说:“如今可以看得很清楚,美国人把敌人的力量估计得过低了。在接连两天的激烈战斗中,北朝鲜军队显示出他们训练有素,在炮火下也保持严格的纪律,而且有优秀的指挥员指挥。”华盛顿方面则评论说:“谁也没有料到北朝鲜军队竟拥有这样的军事知识。”
  北朝鲜军队首先从西边对最南端的晋州、马山施加压力。也就是说,北朝鲜军队从疲劳较少的中部战线南下,突破秋风岭、金泉,逼近洛东江西岸,以迂回西海岸的部队,在七月三十一日攻下晋州,窥伺马山,将匕首插向釜山的咽喉。

  美军又把新增援的部队全部投入马山,用空军、炮兵、坦克部队的一切火力展开摊牌战。
  北朝鲜军队看到晋州告急,就近从北面发动猛烈攻势,孤立了大丘;攻击大丘的部队同时又试图在倭馆附近渡河。在这里展开了渡河、被击退、再渡河、又遭到反击的几十次激烈战斗。
  美军出动了九十九架B—29型飞机,在方圆仅仅二十一哩的倭馆战线上进行密集轰炸,投下了五千枚炸弹。
  另一方面,北朝鲜军队在东部开始行动,攻陷景州,迫近蔚山。于是美军方面放弃了整个洛东江第一线阵地,被追逼到太白山脉南麓最后的阵地上,全线只有二百多公里,形成眼看就要被赶到海里去的局面。正在这时候,据说大家都把它比作第二个敦刻尔克(法国最北端、临多维尔海峡的港口。一九四〇年夏,英法联军被纳粹击败后,主力曾从这里撤退。——译者注)。
  但是从九月初起,美军火力显着加强,同时北朝鲜方面攻击的威力也略微减弱了。美军在东线上一点点推回去,给陷于孤立的大丘解了围,逐渐扭转了局势。就在九月十五日,美军在仁川登了陆。
  总之,战争开始时势如破竹的北朝鲜军队,到了洛东江战斗快结束时被阻住了,形成双方势均力敌的对垒局面,最后出现了略微逆转的征兆。战争初期,北朝鲜军队的火力占优势,但是在遭到敌军以更强大的火力反击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后退。由于美军在仁川登陆,北朝鲜军队拉得过长的补给线就处于被截断的状态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相约星期二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点击阅读]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3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天灰灰的,冷得怕人,狗闻不到气味。黑色的大母狗嗅嗅熊的踪迹,缩了回去,夹着尾巴躲进狗群里。这群狗凄惨地蜷缩在河岸边,任凭寒风抽打。风钻过层层羊毛和皮衣,齐特也觉得冷,该死的寒气对人对狗都一样,可他却不得不待在原地。想到这里,他的嘴扭成一团,满脸疖子因恼怒而发红。我本该安安全全留在长城,照料那群臭乌鸦,为伊蒙老师傅生火才对。 [点击阅读]
古拉格群岛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在专政时代,在处于敌人四面八方包皮围的情况下,我们有时表现出了不应有的温和、不应有的心软”克雷连科:在审理“工业党”案件时的发言第一章逮捕这个神秘的群岛人们是怎样进去的呢?到那里,时时刻刻有飞机飞去,船舶开去,火车隆隆驶去——可是它们上面却没有标明目的地的字样。售票员也好,苏联旅行社和国际旅行社的经理人员也好,如果你向他们询问到那里去的票子,他们会感到惊异。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