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 第一部分 司马迁的孤独人生(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司马迁的孤独人生(1)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无数的文人墨客、贤人圣者,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自己的大名镌刻于中国古典文化的长卷之上。其中,西汉司马迁绝对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自古文章憎命达,这句话也应在了司马迁身上。中年司马迁曾遭受宫刑,此后,他满身的光辉化为了彻骨的心寒,只在孤独、寂寞中挥洒自己的才情,为后世留下了皇皇巨著《史记》。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公元前145年生于龙门山下(今陕西省韩城县),卒于公元前87年,他的一生,大约和汉武帝相始终。司马迁的家族世代掌管太史的官职,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朝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但是,司马迁和他的父亲都以此为荣,在他们的心目中,修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司马迁幼年时聪明、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古文,后来,又跟着大儒董仲舒、孔安国学习《公羊春秋》和《古文尚书》。为了搜集史料和开阔眼界,二十岁那年,司马迁开始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长沙,在汨罗江边凭吊过爱国诗人屈原;他到过曲阜,考察过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情况……通过对众多历史遗迹的实地调查,司马迁不仅开阔了视野、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也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这些都为他后来著《史记》打下了基础。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了父亲司马谈的职位,当上了太史令。这份工作让他可以从皇家藏书馆中阅读到很多外面看不到的书籍和重要资料。所以,尽管当时的藏书杂乱无序,甚至连一个可以查考的目录也没有,司马迁还是几年如一日费尽心血地整理史料。与此同时,司马迁还作为汉武帝的侍从官,跟随汉武帝巡行各地,还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带视察。司马谈在世时曾打算编写一部通史,但还没有开始写就死去了,临死前,他嘱托司马迁一定要写出一部规模空前的历史巨作。司马迁一直记得父亲的遗志,在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大约在公元前104年,司马迁正式动手写他的伟大著作——《史记》。此时的汉朝,正值汉武帝在位时期,这是整个汉朝的巅峰时期,经过前几朝的积蓄力量之后,汉朝终于有实力和匈奴正面交锋。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汉朝也在进行对匈奴的反击战争。公元前99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后世称为李陵事件——这是司马迁一生的转折点。在那一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李广利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自己逃了回来。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也奉命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山,准备与其他几路大军会合,合兵攻打匈奴。后来,李陵孤军深入浚稽山,被匈奴单于率领八万骑兵团团围住。李陵本人英勇善战、箭法超群,手下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死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但是,汉朝军队深陷重围,孤立无援,而匈奴兵却越来越多,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汉军虽然斩杀了一万多匈奴兵,但终因寡不敌众,除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外,其余全部被杀,李陵本人也不幸被俘。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传到长安后,震动了朝廷。汉武帝听说李陵投降,愤怒万分,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都下了监狱,并且召集大臣商讨李陵的罪行。尽管满朝文武官员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但看到汉武帝龙颜大怒,他们便见风使舵,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群起指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当问到司马迁时,耿介正直的他说了如下这番话:“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又深入到敌人的腹地,以五千步兵抵抗几万敌人,还斩杀了一万多敌军。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自古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这一段话,应该被历史永远铭记。在此之前,李陵和司马迁并没有见过面,只是相互敬佩罢了。然而,在满朝文武群起指责李陵之时,司马迁却为他说了一番公道话。但是,司马迁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没有哪个皇帝愿意看到有人跟他唱反调。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为李陵辩护,而贬低战败而归的李广利,这显然是他所不愿意听到的,因为李广利是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于是,汉武帝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交给廷尉审问。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受尽了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但是,他始终不屈服,不认罪。不久,有传闻说李陵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下令处死了李陵全家老小,司马迁被判死刑。但是,据汉朝的刑法,死刑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减免: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于是,他只能在腐刑和死刑上作选择。死还是生?有尊严地死去还是卑微地活下去?这个在一千多年后困扰了哈姆雷特的问题,也困扰着监狱中的司马迁。中国古代的高人志士们,在求生不能的时候,也很重视死亡的权利和方式。他们将死亡看做是一种意志和尊严的使命,倘若不能保持自己的信念和意志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就像乌江自刎的项羽。
或许您还会喜欢: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序:说话干吗要“之道”啦!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有人天天上健身房,练出漂亮肌肉,可惜课堂报告或公司开会,未必能让你脱衣展示成果;有人唱歌非常?听,可惜想向男友道歉,或想提醒老板加薪时,用唱的会显得你很古怪,说不定加薪不成,反遭遣散。 [点击阅读]
血酬定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血酬”和“命价”这两个词,来自本书两篇文章的题目。这两篇文章排在前边,却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谈到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描绘了一些凭借暴力建立的规矩,提到了计算血价和命价--钱与命的兑换率--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点击阅读]
诱婚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楔子医院头等病房床前,站着年过半白,头发花白的中年男子、一名十五、六岁的美丽少女,最后,是挺直腰杆、沉稳伫立床尾的年轻男子,只为了病床上那名昏迷了三天,甫清醒的女子。不难想见,这三人必是她生命中最亲密、也最重要的三个人。她看起来极年轻,约莫二十多岁,白皙肌肤原是水嫩无瑕,或许是因意外之故,略略失了血色,仍不减清丽姿容。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0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谁动了我的奶酪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001年7月13日,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办105年之后,中国申奥终获成功;2001年底,中国将加入WTO……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人民币;198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964.4亿元人民币;199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552.8亿元人民币;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2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0
摘要:2009年6月11日凌晨2时41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终于完稿了。从2006年夏完成《货币战争》以来,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酝酿《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近三年以来,仔细梳理了德、英、法、美两百多年来的所有重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以及他们与各国的战争、革命、政变、危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从1723年开始到2024年结束,中间涉及欧洲、美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金融运作,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