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 第一部分 像水一样流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像水一样流淌1942年,他出生于西安东郊灞桥区西蒋村一个普通的农家。1950年,他上学了,从此他便有了刻苦读书、读大学当作家的宏大计划。1955年,他的哥哥要考师范了,但是,以卖树为生的父亲无法继续供养兄弟俩一起读书。无奈之下,父亲只好让年幼的他先休学一年,等他哥哥考上师范后再让他去读书。他知道父亲一向坚强,不到万难之中绝不会如此,便决定休学一年。一年后,哥哥考上了师范,他又回到了学校——一切只是晚了一年。之后,他依然刻苦学习,1962年他高中毕业,“大跃进”造成的大饥荒和经济严重困难迫使高等学校大大减少了当年的招生名额。1961年,他就读的学校有50%的学生考取了大学,一年之隔,四个班能上大学的寥寥无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的他名落孙山。如果不是以前耽搁的一年,他绝对能考取一个不错的大学,然而,就因为这耽搁的一年,命运却仿佛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高考结束后的那两个月,是他所经历的最痛苦的两个月,理想和前途在瞬间崩塌。他只盯着头顶的那一小块天空,天空飘来一片乌云,他的世界便黯淡了。他不知所措,六神无主,记不清多少个深夜,从用烂木头搭成的临时床上惊叫着跌到床下。望子成龙的父亲也为儿子的遭遇感到痛惜,但是儿子冷却的心更令他担忧。在一个寂静的夜晚,父亲问他:“你知道水怎么流出大山的吗?”他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意思,茫然地看着父亲。父亲缓缓说道:“水遇到大山,既不能把它冲垮又不能越过它,就向旁边转弯,绕道而行。”停了一会儿,父亲又说:“即便流动过程中遇见了深潭,即便暂时遇到了困境,只要我们不忘流淌,不断积蓄活水,奔流,就一定能够找到出口,柳暗花明。记住,困难的旁边就是出路。是机遇,是希望!”一语惊醒梦中人。1962年,他去了西安郊区毛西公社将村小学任教,做了两年;1964年,他在西安郊区毛西公社农业中学任教,做了四年;1968年,他在陕西省西安市郊区毛西公社任党委副书记,做了10年。他就像一条溪流,缓缓向前流淌,流不过去,就绕弯继续前进。在艰苦的生活中,他没有忘记自己当作家的梦想,白天忙着教学,晚上则忙着写作。他从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他写的短篇小说《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作品奖,《立身篇》获1980年“飞天文学奖”,中篇小说《康家小院》获上海首届“小说界文学奖”。1980年,他还当上了西安市灞陵区文化局副局长、文化馆副馆长。1982年,流淌了二十年的他终于流出了大山,进入陕西省作家协会工作。但是,他大部分时间都躲在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西蒋村的老家旧屋里,一求读书弥补文学专业上的残缺,二求消化他所拥有的生活资源,以便创作出质量更高的文学作品。1992年,50岁的他写出了大气磅礴、颇具史诗品位的《白鹿原》,皇皇巨著,50余万言。《白鹿原》这本书,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当他为《白鹿原》打上最后一个句号时,忍不住热泪盈眶。他50年的农村生活经历,5年的艰苦写作,全都浓缩在了这一部书中。在他决心动手写《白鹿原》的那年早春,他在自家院子中央栽下了一棵小树。5年后,它长到和大人的胳膊一般粗,可以让它的主人享受到一片绿荫了。在这5年中,这棵小树见证了他所付出的一切心血和努力,见证了他炎炎夏日或寒冬腊月里所忍受的一个个寂寞的夜晚。《白鹿原》一出世,评论界欢呼,新闻界惊叹,读者争相购阅,一时“洛阳纸贵”。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可谓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所罕见。由《亚洲周刊》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作家联合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揭晓,他的《白鹿原》荣登第38位。他就是陈忠实。有人问他:“怎么面对困难与挫折?”老先生淡淡地说:“像水一样流淌。”像水一样流淌,这是岁月积淀的智慧。遇见困难,努力了,却无法战胜它,不如像流水一样,在大山旁边寻找较低处突围,依山而行,借势取径。只要我们不忘努力,不断奔突,也一样能够走出困境,到达远方,实现梦想。【人生感悟】对一个作家而言,他存在的全部意义只有六个字:他写作,他活着。杰作与一般意义上的好作品,无不是在孤独宁静得近于凄凉的状态下写出来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镜·神之右手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这是个空白一片的庭院。纯白的房子,纯白的地面,纯白的摆设,甚至白色的假山,白色的树木,白色的喷泉。一切都是雪白的——那样没有颜色的颜色几乎让空间都不存在。这个深宫重门背后的庭院中没有东南西北,甚至没有天和地,六合宇宙在这里只是一张平展的白纸。水晶沙漏放在棋盘边上,然而里面计时用的白沙、似乎被某种神奇的力量所控制,无法流泻一丝一毫。在这个奇异的空间里,仿佛连时间都凝固了。 [点击阅读]
镜·神寂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目击众神死亡的原野上终将开出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题记一、麾战沧流历九十三年三月一日,叶城之战爆发。在血洗了十大门阀之后,破军终于暂时满足,重新将视线投向了帝都之外。为了击溃以飞廉为首的抵抗力量,夺取对伽蓝城来说至关重要的陪都,打通对外的水底甬道,云焕调集征天军团以半数以上的兵力攻向叶城,从空中包围了这座云荒最繁华的城市。同时,镇野、靖海军团也分别从水路和陆路加以支援。 [点击阅读]
镜·织梦者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白色的别墅、一扇美丽的红色雕花窗……推开窗,窗后是……艾美猛然惊醒。“铛,铛,铛!”醒来的时候,隐约听见楼下客厅里的钟正敲了三下。“唔……三点……该死的……”翻了一个身,迷迷糊糊的嘟哝了一声,她将脸埋在松软的枕头里,继续睡。怎么这几天老是这个时候醒呢?见鬼。半梦半醒中,脑中定格的是梦的最后一个镜头——红色的窗,窗后是什么?想不起来……模模糊糊的,她又想睡着了。 [点击阅读]
镜·龙战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沧流历九十一年六月初三的晚上,一道雪亮的光芒划过了天空。那是一颗白色的流星,大而无芒,仿佛一团飘忽柔和的影子,从西方的广漠上空坠落。一路拖出了长长的轨迹,悄然划过闪着渺茫光芒的宽阔的镜湖,掠过伽蓝白塔顶端的神殿,最后坠落在北方尽头的九嶷山背后。观星台上玑衡下,烛光如海,其中有一支忽然无风自灭。伽蓝白塔神殿的八重门背后,一双眼睛闪烁了一下,旋即黯淡。 [点击阅读]
长相思1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0
摘要:那一日,和以往的上千个日子一模一样。几声鸡鸣后,清水镇上渐渐地有了人语声。回春堂的老木赶早去杀羊的屠户高那里买羊肉。两个小伙计在前面忙碌,准备天大亮后就开门做生意。医师玟小六一手端着碗羊肉汤,一手拿着块饼,蹲在后院的门槛上,稀里哗啦地吃着。隔着青石台阶,是两亩半种着草药的坡地,沿着中间的青石路下去,是一条不宽的河。 [点击阅读]
长相思2诉衷情
作者:佚名
章节:131 人气:0
摘要:神农山位于中原腹地,风景优美,气势雄浑,共有九山两河二十八主峰,北与交通军事要塞泽州相连,南望富饶的燕川平原,东与天然屏障丹河守卫,西是著名的城池轵邑(ZhiYi)。轵邑曾是神农国的王都,在轩辕和神农的战争中受到重创,繁华烟消云散,百姓生活困顿。一百多年前,神农族的小祝融受黄帝委任,成为轵邑城主,掌管中原民生。他说服青丘涂山氏的太夫人,再次把轵邑作为涂山氏生意的中心。 [点击阅读]
长相思3思无涯
作者:佚名
章节:132 人气:0
摘要:请将我的眼剜去,让我血溅你衣,似枝头桃花,只要能令你眼中有我颛顼来小月顶看小夭时,小夭正坐在廊下绣香囊,黑色的锦缎,用金线绣出—朵朵小小的木樨花,一针一线十分精致,已经快要绣完。颛顼等她绣完最后一针,稀罕地问:“你怎么有性子做这些东西了?”小夭说:“一举两得。针法也是医技,可以用来缝合伤口,多练练,能让手指更灵活些,病人少受点苦。”“还有一得呢?”小夭笑说:“我打算绣好后,送给璟。 [点击阅读]
雨夜里的星星沙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早晨的阳光总是美好的,一点也不假。和煦的日光散发出柔和的金色,金色的花,金色的草,万物都笼罩在一片朦胧而又柔美的金色之中。空气中弥漫的花香气息充溢着整个旭初高中,清新飘逸。明晓溪深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哈!舒服极了。最爱夏天,最爱阳光。可以吃棒棒的冰糕,可以穿凉快的衣服,如果一年四季都可以这样就好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在脸上漾开,她乐此不彼地拍拍手中的书。书呀书呀,你要是能变成冰淇淋就好了。 [点击阅读]
雾都孤儿
作者:佚名
章节:70 人气:0
摘要:小说描写了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赞扬了人们天性*中的正直和善良,也揭露抨击了当时英国慈善机构的虚伪和治安警察的专横。同时,作品又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充满着人道主义情怀。作者狄更斯(1812-1870),生于英国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海军小职员,10岁时,狄更斯全家被迫迁人债务人监狱,11岁就开始承担繁重的家务。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点击阅读]
靠自己去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六月二十五号,吃完中饭,我照例躺在沙发上看报,一边用眼角余光注意大门,好迎接放学回家的女儿。但是突然心头一震,今天不用等女儿了,因为前天我已经把她送进离家三百多哩的集中营。那不是真的集中营,而是有六十年历史的“草山(Meadowmount)音乐夏令营”。每年暑假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在那儿接受魔鬼训练;世界顶尖大师伊萨帕曼(ItzhalPerlman)、马友友和林昭亮、简明彦都是那里出来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