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人类群星闪耀时 - 第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章
  柯马格莱酋长的屋子
  从进入柯马格莱酋长的石屋的那一刻起,巴尔沃亚的生命已经不仅仅属于他自己,而是发生了超越时空的巨大转变。
  巴尔沃亚竟然在短短几个星期就成了这个岛屿的主宰者,登上了达连的权力巅峰,这对投资者恩西索是非常不公平的。他怒不可遏,后悔自己没将那只没装食品的箱子扔进海里。但这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事已至此,也只能这样了。
  恩西索千方百计想夺回自己的权力。为了使达连对西班牙王室发挥更大的作用,他自封为未来行政长官,并制定了严明的纪律和秩序。他固执地每天坐在简单的草屋里签发自定的法令,就像他以前在塞维利亚的工作一样一丝不苟。并且他认为,只有尊敬的西班牙王室才有权处置这里的黄金,所以他禁止士兵抢夺土著的黄金。
  但可惜的是,恩西索的法律对这群亡命之徒来说毫无用处。他们相信只有刀枪才能获得一切,包括权力、金钱和生命。与此同时,巴尔沃亚强大的势力决定了他已经容不下任何反对他的人。为了保命,恩西索只得带上控诉信,离开了这块伤心之地。
  恩西索走后不久,达连又来了一位新总督尼古萨。这个可怜的人满怀激情,却连岸都没上就被巴尔沃亚赶走了,最后不幸在回国的途中遇难。就这样,巴尔沃亚不费吹灰之力就保住了自己的权力。
  虽然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威胁巴尔沃亚的权势,但他仍然对堂而皇之地违抗国王的命令而惶恐不安。新总督因他而丧命,再加上恩西索的控告,这次他化险为夷的几率几乎为零,甚至还可能受到严厉的审判。不过他又想,西班牙远在天涯海角,即使恩西索回到西班牙,国王再派船来,也要横渡两个大洋,这可是一段不短的时间,他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也许,只要给自己的叛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并向王室进贡大量的黄金,就可以化险为夷,说不定还可以捞个一官半职呢!要知道,黄金就代表着权力和生机!为了这个美好的梦想,巴尔沃亚和弗朗西斯科?皮扎诺在岛内展开了大规模的血腥屠杀,巴尔沃亚的命运由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巴尔沃亚开始巩固自己在岛内的势力。有一次,心怀鬼胎的巴尔沃亚到一个名叫卡雷塔的印第安酋长家中恣意妄为。酋长深知自己在劫难逃,就请求与巴尔沃亚联盟去征服其他部落,为他建立强大的权势铺路。
  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酋长还将自己的女儿双手奉送给巴尔沃亚。对当时的巴尔沃亚而言,结识一个可靠而有权势的土著朋友百利而无一弊,他欣然应允了这个令他满意的请求。出人意料的是,巴尔沃亚竟然对这个印第安姑娘钟爱一生。
  正如巴尔沃亚和卡雷塔酋长料想的那样,附近所有的部落很快都臣服在他们脚下。他们建立了至高无上的权威,连当地权势最大的部落酋长柯马格莱也毕恭毕敬地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次做客,奇迹般地将巴尔沃亚的命运与世界历史联系在了一起。
  在一幢宽敞的石屋里,满屋的金银财宝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让巴尔沃亚和他的伙伴们大吃一惊。他们贪婪的表情被柯马格莱酋长看在眼里,不等巴尔沃亚开口,他就慷慨地将4000盎司黄金双手奉上。这区区4000盎司黄金,就让酋长见识了一出“精彩绝伦”的好戏——那些所谓的文明人的行为,简直就是对“文明”二字的亵渎。
  在金灿灿的黄金面前,这群自命不凡的“文明人”迫不及待地脱下虚假的面具,像一群穷凶极恶的疯狗一样撕咬成一团。什么礼义廉耻,什么伦理道德,都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现在他们眼里只有黄金。为了多分一点黄金,他们不惜兵戎相见。这种疯狂的场面是酋长始料未及的,他被惊得目瞪口呆,之后便是满脸的鄙夷。这些生活在原始状态的人疑云密布:这些再普通不过的黄色金属到底有什么魅力,竟然使这些“文明人”创造的精神上和技术上的成就全都黯然失色。

  虽然他们最终在酋长的制止下暂时平静下来,但他们狰狞的脸上浮现的贪婪的神情让人不寒而栗。酋长无法理解的是,只是为了一种金属,他们竟然反目,甚至自相残杀。
  酋长接下来的一句话,让巴尔沃亚和他的伙伴们张大了嘴:山后面的海里到处都是黄金,那里的土著就有带帆和桨的船,他们的国王连平常用的杯盘都是用黄金做的。酋长说,如果你巴尔沃亚能到那里,多少黄金都是手到擒来。酋长忠告巴尔沃亚:尽管从达连到那里只需要几天的时间,但那些与他能力相当的酋长一定会想方设法阻挡他们,所以这将是一条非常艰难的路。
  巴尔沃亚非常兴奋,他们苦苦寻觅的黄金国终于浮出水面了。
  先辈们千辛万苦地到处寻觅,却一无所获。但现在,传说中的黄金国近在咫尺,也就几天的路程。据酋长所说,那里确实存在另一个大洋,就是包括哥伦布、卡博特在内的所有著名的航海家一生的目标。只要找到那个大洋,就能发现一条环绕地球的新航线,而第一个看见这个大洋的人将会彪炳史册,这是何等的荣耀啊!遗憾的是,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憧憬而已,他们谁都没有成为那个伟大的人。
  但现在,巴尔沃亚即将完成这个伟大的壮举。他非常清楚,只要他最先横渡巴拿马地峡,找到去印度的“南海”,并以西班牙的名义占领黄金国,就一定能将功赎罪,并且名留青史。
  从进入柯马格莱酋长的石屋的那一刻起,巴尔沃亚的生命已经不仅仅属于他自己,而是发生了超越时空的巨大转变。
  来自西班牙的坏消息
  智者千虑还有一失,他——巴尔沃亚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胆大妄为的莽夫,他总有一天会为自己的鲁莽和贪婪付出沉重的代价。
  巴尔沃亚终于找到了奋斗的方向,他在上断头台或名留青史这两难的境地中最终选择了后者。
  他先是收买了西班牙王室,使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合法化。在这点上,古板的法学家恩西索远远不是巴尔沃亚的对手。巴尔沃亚不仅用大量的黄金贿赂王室,还暗地里用一大笔黄金收买了财务大臣,终于名正言顺地成了达连的司令官。
  为了得到一纸临时承认文件,他不惜用从柯马格莱那里得到的全部黄金的五分之一贿赂伊斯帕尼奥拉岛的皇家财务总管帕萨蒙特。但他不知道,他绞尽脑汁得来的这个文件其实毫无价值。
  接下来,巴尔沃亚又派两名亲信回到西班牙邀功,并把柯马格莱酋长的话悉数禀报给国王。按照巴尔沃亚的安排,这两个人在国王面前保证,只要有一千名士兵,巴尔沃亚就能为西班牙做出更大的贡献——找到新的大洋。并且,巴尔沃亚还能超越哥伦布,找到富得流油的黄金国,这可是西班牙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啊!
  截至目前,一切都按照巴尔沃亚的计划顺利地进行着。但是,从西班牙回来的亲信却带回来一个坏消息:恩西索抢先一步,控诉了巴尔沃亚掠夺他达连行政长官权力的事实。对此,法庭判处巴尔沃亚赔偿恩西索的损失。而此时,巴尔沃亚对新大洋和黄金国的好消息还没有传到西班牙,形势对他非常不利。西班牙法庭人员很快就会到这里宣判对巴尔沃亚的处罚,不是就地正法,就是强行押解回国。无论哪种结局,巴尔沃亚的人生都将彻底完蛋。

  巴尔沃亚的第一仗代价惨重,他变得一无所有。
  巴尔沃亚简直罪无可恕:他不仅驱逐了国王派来的总督并使他丧命,还掠夺了行政长官的权力。这两项罪名加在一起,最乐观的结果是被判处监禁。如果真是这样,他就可以偷着乐了。但是,他将永远告别自己的梦想,他提供的信息反而会成为别人实现这不朽的事业的指向灯。
  以黄金作为自己的最佳辩护人的时机还太不成熟,力量不够强大,不能为巴尔沃亚免除罪责,但如果没有黄金,他就真的什么希望都没有了。
  看来无论结局如何他都得赌一把了。
  到伟大的事业中去寻求庇护
  精明的政治头脑,高超的外交手段,使巴尔沃亚站在了新大陆权力的顶峰,同时也为他带来了灭顶之灾。
  看来贪欲未必能催生高超的智慧,在这场赌博中,巴尔沃亚又输了一场。王室的1000名增援士兵已经成为幻想,也不能就这样等待法庭人员的审判,坐以待毙。他盘算着:与其死路一条,倒不如去冒险一次,带着虽然为数不多但勇敢坚决的伙伴们去开辟一片新天地。即使为此付出生命也是死得其所,这可比耻辱地死在断头台上光荣多了。
  在巴尔沃亚慷慨激昂的号召下,达连几乎所有的武装人员都愿意和他一起去横渡巴拿马地峡。由于他们一直都忙碌于战争,武器、装备都是现成的,所以只需要做简单的准备工作就可以上路。很快,他们就浩浩荡荡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为了逃避牢狱之灾,获得重生,那个勇敢的探险家、叛乱者巴尔沃亚带着190名忠心的西班牙士兵和1000名印第安人,包括向导、搬运工和仆人,开始了他的又一次冒险之旅。那天,是1513年9月1日。
  巴尔沃亚把探险开始的地点定在考伊巴地区,并决定在那里横渡巴拿马地峡。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巴尔沃亚的探险智慧非常值得怀疑:考伊巴地区并不是巴拿马地峡最狭窄的地段,这使横渡的距离大大增加,巴尔沃亚做了几天无用功。
  幸运的是,这里是巴尔沃亚的岳父卡塔雷酋长的地盘,是巴尔沃亚探险的补给站和坚强的后盾。并且,一旦巴尔沃亚失败了,这里将是他最安全的避风港。
  9月6日,由190名全副武装的勇士——佩着剑,拿着矛,背着弓,握着枪,拉着一群剽悍的狼狗和1000多名美洲印第安人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往巴拿马地峡,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探险由此开始。
  虽然这些士兵都有丰富的征服大自然的经验,勇敢顽强,但他们还从来没有经历过像横越巴拿马地峡这么伟大的事业,这注定是一场生死搏斗。他们首先要经受荆棘丛生的低洼地的考验,再加上丛林里的参天大树,树顶上的炎炎烈日,这些都足以使他们精疲力竭。宛若穹顶的巨大树冠遮去了部分炽热的阳光,却也将地上笼罩得严严实实,沼泽里被蒸发的水分无法消散,树下的有毒藤萝丛林更是将森林剩余的空间填得满满当当。整个丛林里雾气缭绕,令人窒息。
  漫天的热带雨林就像一张无边无际的网,要想活命,就必须打开一个缺口。这群探险者一路披荆斩棘,硬是在有毒的藤萝丛林中开辟了一条小路。之后,1000多人排成一条长队,挨个沿着刚挖出来的道路小心翼翼地前进。赤道的湿热气候原本就容易让人虚脱,而为了提防当地土著的突然袭击,他们不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沉重不堪的武器更是从不离身。

  如果再下大雨,道路就更难走了。小溪顿时变成奔涌的大河,他们只能游泳渡河,或者是让印第安人搭一座临时索桥,小心翼翼地走过去。
  就这样,整个队伍带着沉重的装备,疲惫不堪地慢慢移动自己的腿。更糟的是,他们带的干粮根本就不够,连续的行军使他们饥渴、困累难忍。他们的眼睛里满是血丝,衣衫褴褛,脸被有毒的蚊子咬肿了,脚也受伤了,而他们身边还有一群不知名的可怕的吸血虫对他们虎视眈眈。他们白天要行军,晚上也无法睡觉,很快他们就几近虚脱了。更恐怖的是,可怕的疟疾正在队伍中蔓延,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事。这种传染病非常可怕,即使是在数百年后修建巴拿马运河时,也有几千人因这种可怕的疾病而丧命。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前面还有很多无法预知的危险,要想带这群病弱的人到达目的地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因此,巴尔沃亚做了一个理智的决定:所有生病和不能行走的人一律留在原地,只带那些健康的人继续他们的探险之路。
  直到地势升高后,他们才逐渐走出困境。沼泽洼地里浓密的热带丛林越来越少,更多的是直射下来的白花花的阳光。这群疲惫的人拖着沉重的步伐,慢慢地爬上直达前面高山的斜坡。绵绵不绝的山岭高得望不见顶,为了活命,他们只能不停地爬着。地势越来越高,空气越发清新,豁然开朗。经历了十几天的痛苦煎熬,他们终于清除了前进路上最大的障碍,只剩下眼前这条高耸的山脊了。
  按照印第安人的叙述,只要登上山顶,就能看见两个一望无际的大洋,一个是大西洋,另一个就是当时还不为人知的太平洋。
  胜利仿佛就在眼前,但新敌人的出现打扰了他们的美梦:数百名土著印第安武士在酋长的率领下攻击他们,挡住了他们的路。这根本不足为虑,因为巴尔沃亚多次与印第安人作战,经验丰富,他三下五除二就让他们知难而退了。一排印第安人没见过的火炮,就使巴尔沃亚成了印第安人眼中制造雷电的魔鬼,再加上剽悍的狼狗,那些见识少的土著被吓得抱头鼠窜。
  但是,赶走土著并不是巴尔沃亚的最终目的,他要用鲜血来祭奠自己连日来的劳累和就在眼前的胜利。被俘的土著被捆住手脚,失去了自卫能力,只能任凭饥饿凶悍的狼狗将他们活活撕裂、嚼碎、吃掉。他们血肉模糊、惨叫连连,却引来了那些所谓的胜利者的阵阵叫好声。巴尔沃亚用这种惨绝人寰的手段,不仅给土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更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永久的耻辱。而第二天,就是他成就辉煌事业的日子,这实在有些讽刺!
  事实上,西班牙殖民者中像巴尔沃亚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残暴的性格和行为是我们无法理解的,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一方面,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是上帝忠诚的信徒,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打着尊重上帝的旗帜,制造了无数惨剧。他们凭借非凡的勇气,为世界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却又在给其他民族带来不可饶恕的灾难的过程中,体现了自己的荣誉感和历史使命感。
  巴尔沃亚也是如此。他让狼狗将毫无还手之力的俘虏活活咬死,满意地看着狼狗带着鲜血的嘴唇,就像自己饱餐了一顿一样满足。在这些残暴的行为中,他明白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对人类历史产生莫大的影响,并真切地感觉到自己就要名垂千古了。
  的确,巴尔沃亚让平凡的1513年9月25日成了世界历史上万众瞩目的一天,也使他自己的名字成为世界历史上一个永恒的字符。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黄色房间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疑云(1)陈述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的这段奇妙经历时,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激动。时至今日,他还在坚决反对我讲出这段仍然留有谜团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确实可以称为过去十五年中最为奇妙的悬疑故事。如果不是著名的斯坦森教授最近在晚间杂志《荣誉军团》的一篇文章中提议,我甚至认为大家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件著名的黄色房间案件的全部事实了。 [点击阅读]
黄金假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人世间,每隔五十年,或者一百年,要发生一次异常怪的事情。这如同天地异变、大规模战争和瘟疫大流行一样,比人们的恶梦和小说家变的凭空臆想要怪诞得多。人间社会不啻不头庞然巨兽,不知什么时候患上莫名其妙的怪病,脾气会因此变得乖戾反常,不可捉摸。因而,世上往往会突如其来地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关于“黄金面具”的荒唐无稽的风情,兴许可算作这每五十年或者每一百年发生一次的社会疯狂和变态吧。 [点击阅读]
黄金罗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这个狂乱的深渊是“自然”的胎盘,恐怕也是坟墓既不是海也不是地,不是风不是火所构成,而是这些元素的纷然杂陈产生了原子,因此必然不断纷争、战乱一直到那万能的创造主把它们用做黑色的材料去建造新世界。那时那深思熟虑的魔王站在地狱的岸边,向那狂乱的深渊观看了一会儿,思虑前去的航程。——约翰?米尔顿《失乐园》第二卷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点击阅读]
黑书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不要引用题词,它们只会扼杀作品中的神秘!——阿德利尽管扼杀神秘,杀死倡导神秘的假先知!——巴赫替如梦在甜蜜而温暖的黑暗中趴着熟睡,背上盖一条蓝格子棉被,棉被凹凸不平地铺满整张床,形成阴暗的山谷和柔软的蓝色山丘。冬日清晨最早的声响穿透了房间:间歇驶过的轮车和老旧公车;与糕饼师傅合伙的豆奶师傅,把他的铜罐往人行道上猛敲;共乘小巴站牌前的尖锐哨音。铅灰色的冬日晨光从深蓝色的窗帘渗入房里。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三:荒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荒原》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三部。这部长篇小说的灵感来自于,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依赖于罗伯特·布朗宁的叙事长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第一部小说《枪侠》说的是罗兰,这个已经“转换”的世界里惟一幸存的枪侠,如何一路追踪并最终赶上了黑衣人,那个名叫沃特的魔法师。当中世界尚未分裂之前,沃特曾虚伪地与罗兰的父亲交好。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二:三张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三张牌》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二部。《黑暗塔》的故事灵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罗伯特·勃朗宁的叙事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其实这部作品亦受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的影响)。《黑暗塔》的第一部《枪侠》,交代了罗兰作为一个“转换”了的世界的最后一名枪侠, [点击阅读]
黑暗塔首曲·枪侠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0
摘要:“对我来说,最佳的效果是读者在阅读我的小说时因心脏病发作而死去。”——斯蒂芬·金金用他那魔鬼般的手指一拨,所有紧绷的心弦都为之轰响,在一阵惊悸又一阵心跳中,带你进入颤栗的深渊……让我们开宗明义:如果还有谁不知道这斯的为何方怪物, [点击阅读]
黑暗的另一半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砍他,”马辛说,“砍他,我要站在这儿看。我要看血流出来。快点,别让我说第二遍。”——乔治·斯达克:《马辛的方式》人们真正的生活开始于不同的时期,这一点和他们原始的肉体相反。泰德·波蒙特是个小男孩,他出生在新泽西州伯根菲尔德市的里杰威,他真正的生活开始于1960年。那年,有两件事在他身上发生。第一件事决定了他的一生,而第二件事却几乎结束了他的一生。那年,泰德·波蒙特十一岁。 [点击阅读]
黑麦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1.今天轮到索玛斯小姐泡茶。索玛斯小姐是资历最浅、效率最差的打字员。她年纪不小了,面孔温驯多虑,像绵羊似的。水还没开,索玛斯小姐就倒水去冲茶叶,可怜她一向搞不清壶水有没有沸腾。她一生有许多烦恼,这也是其中之一。她倒好茶,将茶杯放在每个茶碟上,各加两片软绵绵的甜饼干。 [点击阅读]
鼠疫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用另一种囚禁生活来描绘某一种囚禁生活,用虚构的故事来陈述真事,两者都可取——丹尼尔-笛福①——①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十八世纪名作家,著有《鲁滨孙飘流记》等。故事的题材取自四十年代的某一年在奥兰城发生的一些罕见的事情。以通常的眼光来看,这些不太寻常的事情发生得颇不是地方。乍看起来,奥兰只不过是一座平淡无奇的城市,只不过是法属阿尔及利亚沿海的一个省城而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