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七钟面之谜 - 第二章 闹钟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章 闹钟
  “我们把它们放哪里?”
  晚餐已过。库特夫人再度受吩咐担负任务。欧斯华爵士不出所料地适时提议打桥牌——说提议是不正确的。欧斯华爵士已经成了“我们的工业头子”电影中的头头之一(第一集里的七号头目),只要他说出他较喜欢什么,他周围的人就急忙照办。
  鲁波特·贝特门和欧斯华搭档对抗库特夫人和杰瑞·卫德,这是个皆大欢喜的安排。欧斯华爵士的桥牌打得非常好,就像他做任何其他事情一样,喜欢一个配合得上的搭档;贝特门打起桥牌来就像当秘书一样效率十足。他们两个都神情专注地看着手中的牌,只以简捷明快的声音叫牌。“无王牌两蹬”,“加倍”,“黑桃三磴”,库特夫人和杰瑞·卫德一副安闲散漫的样子,年轻人在库特夫人每一手牌结束之后都不忘说:
  “啊,搭档,你打得实在是好极了。”钦佩的语气令库特夫人感到极为受用。他们手中握着很好的牌。
  其他的人本来都该到大舞厅里去和着收音机的音乐跳舞。实际上他们却全都聚在杰瑞·卫德的卧房门口,空气中充满了压低的吃吃笑声和闹钟走动的声响。
  “在床底下排成一列。”杰米回答比尔的问题说。
  “那么我们该把它们设在几点?我是说,几点让它们响?
  一起响个够,或是隔开来响?”
  这一点热烈地争论着。一方认为对杰瑞·卫德这种睡觉大王来说,八个闹钟一起响是必要的,另一方则偏好持续的效果。
  最后后者得胜,闹钟被设定一个接一个响,从早上六点半开始。
  “我希望,”比尔纯洁地说,“这将给他个教训。”
  “好,好!”袜子说。
  藏闹钟的事正开始进行时,突然起了警觉。
  “嘘!”杰米叫道,“有人上楼来了。”
  一阵恐慌。
  “没事!”杰米说,“只不过是黑猩猩。”
  贝特门先生利用他做庄家的空档正要走向自己的房间去找手帕。他中途暂停下来,瞄了他们一眼。然后做了个简单、实际的评论。

  “他上床时会听到它们滴答的声音。”
  他们一群阴谋者面面相觑。
  “我告诉过你们什么?”杰米肃然起敬地说,“黑猩猩总是很有头脑!”
  有头脑的那个继续走过去。
  “不错,”龙尼·狄佛鲁克斯头偏向一边,承认说,“八个闹钟一起走的声音的确是很吵。甚至像杰瑞那样的老笨蛋也不可能听不见,他会猜出有人在搞什么鬼。”
  “我怀疑他是不是——”杰米·狄西加说。
  “是不是什么?”
  “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一个笨蛋。”
  龙尼瞪大眼睛注视着他。
  “我们都了解老杰瑞。”
  “是吗?”杰米说,“我有时候认为——哦,不可能有任何人让自己象老杰瑞那样笨。”
  他们全部瞪大眼睛注视着他。龙尼脸上出现一本正经的表情。
  “杰米!”他说,“你有头脑。”
  “第二个黑猩猩,”比尔添油加醋地说。
  “哦,我只是偶然想到,如此而已。”杰米为自己辩护说。
  “噢!我们不要都这么微妙好不好,”袜子大叫说,“这些钟该怎么处理?”
  “黑猩猩又回来了。我们问问他。”杰米提议说。
  黑猩猩在众人催促下,费尽心思地想了之后,做出了决定:“等他上床睡着,然后悄悄进房里,把闹钟放在地上。”
  “小黑猩猩又说对了。”杰米说,“时候一到,一声令下,大家都把闹钟放下,然后我们下楼去,脱离嫌疑。”
  桥牌戏仍然继续进行着——局面有点不同。欧斯华爵士现在跟他太太一伙,好心好意地指点她每一手所犯的错误,库特夫人心情开朗地接受他的指责,毫无真正的兴趣。她不只一次地反复说着:
  “我懂,亲爱的,谢谢你告诉我,”而她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杰瑞·卫德不时地对黑猩猩说:
  “打得好,搭档,打得妙。”
  比尔·艾维斯里正在跟龙尼·狄佛鲁克斯计算时间。

  “比如说他大约十二点上床——你认为我们应该先给他多少时间——大约一个小时?”
  他打起呵欠。
  “奇怪——通常我半夜三点才会想睡,可是今晚就因为我知道我们得熬夜,反而就想做个乖孩子,现在马上上床。
  每个人都说有同感。
  “我亲爱的玛莉亚,”欧斯华爵士有点愤慨地扬声说,“我一再地告诉你,不知道是否该偷牌的时候不要犹豫。你这样一来,全桌人都知道了。”
  库特夫人对此有个非常好的回答——那就是,既然欧斯华爵士是庄家,他没有权利下评论。不过,她没把这个回答说出来。她只是和蔼地微微一笑,把个大胸脯倾过桌面,真盯着坐在她右手边的卫德的一手牌。
  她的焦虑在知道他有张Q之后安定了下来,她打出J,偷牌成功,同时摊下牌来。
  “四圈外加三战两胜,”她宣称,“我想我四圈全胜,实在非常幸运。”
  “幸运。”杰瑞·卫德喃喃地说道。他把椅子往后一推,过去到壁炉那边加入其他人,“幸运,她说是幸运。那个女人需要好好看住。”
  库特夫人正在收集着纸币和银市。
  “我知道我打得不好。”她以掩饰不住喜悦的心情说,“不过我真的玩起牌来非常幸运,”“你永远不会是个桥牌手,玛莉亚,”欧斯华爵士说。
  “是的,亲爱的,”库特夫人说,“我知道我不会。你一向都这样告诉我,而我是这么的卖力尝试。”
  “她的确是卖力,”杰瑞低声说,“这是骗不了人的。如果她没有其他的办法看到你的牌,就干脆直接把头探到你的肩膀上看。”
  “我知道你卖力,”欧斯华爵士说,“只是你毫无打牌的细胞。”
  “我知道,亲爱的,”库特夫人说,“你一直都是这样告诉我。你还欠我十先令,欧斯华。”
  “是吗?”欧斯华爵士显得惊讶。
  “是的。一千七百分——八镑十先令。你只给了我八镑。”

  “啊呀,”欧斯华爵士说,“我的错。”
  库特夫人惨然地对他微微一笑,接过一纸十先令币。她非常喜欢她丈夫,不过她无意让他骗她十先令。
  欧斯华爵士走到一张桌前,开始热心地调起威士忌酒加苏打。十二点半时,大家互道晚安。
  跟杰瑞·卫德邻房的龙尼·狄佛鲁克斯被指派担任探视的任务。两点过一刻时,他悄悄溜过去敲每个人的门,一群人穿着睡衣睡袍聚集在一起,发出各种磨擦的声音、吃吃笑声和低语声。
  “他房里的灯光大约二十分钟前熄掉,”龙尼以粗嘎的低语声报告说,“我还以为他永远不会熄灯哩。我刚刚打开门,探头进去看,他好像睡得很熟。怎么样?”
  所有的闹钟再度聚集起来。这时另一个难题产生。
  “我们不能一起挤进去。站都站不下去。得由一个人进去,其他人把那个玩意儿递给他。”
  接着开始热烈讨论该选那一个人比较恰当。
  三个女孩子被以她们会发笑的理由否决掉了。比尔·艾维斯里被以他的身高、体重、脚步声重,还有他的笨手笨脚(这一点他激烈否认)否决掉。杰米·狄西加和龙尼·狄佛鲁克斯被列入考虑,不过最后大多数通过决定由鲁波特·贝特门来担任这个工作。
  “黑猩猩那小子适合,”杰米同意说,“不管怎么说,他走起路来就像猫一样——一向都是。再说,如果杰瑞醒过来了,黑猩猩能想出一些话来搪塞他。你们知道,一些合理、让他安静下来不会起疑的话。”
  “一些微妙的话。”叫做袜子的那个女孩若有所思地提示说。
  “正是。”杰米说。
  黑猩猩手脚利落地进行他的工作,小心翼翼地打开卧房的门,他带着最大的两个闹钟消失在里头的黑暗中。一两分钟之后他又出现在门槛上,另外两个闹钟递给了他,然后再往返两次。最后他冒了出来。每个人都屏住气息,仔细地听着。杰瑞·卫德有节奏的呼吸声仍然听得见,不过显得昏沉、窒闷,掩盖在莫加洛先生八个闹钟喧嚣的滴答声下。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牙医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吃早饭的时候,莫利先生的心情绝称不上极佳。他抱怨熏肉的味道不好,不明白咖啡为什么非要给弄得象泥浆似的,而他对面包的评价是每一片都比上一片更难以下咽。莫利先生个头不高,却有一副给人决断感的颚和好斗感的下巴。他姐姐身材高大,颇有女手榴弹兵的气度,她料理着他的生活。她若有所思地看着弟弟,问他洗澡水是不是又该冷了。莫利先生勉强回答了一声没冷。 [点击阅读]
牛虻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迭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