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气球上的五星期 - 第三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四章
  飓风——被迫启程——损失一只锚——忧心忡忡——下定决心——龙卷风——骆驼商队被沙漠吞没——逆风和顺风——回到南方——肯尼迪在哨位上
  早晨3点钟时,刮起了狂风。风一阵猛似一阵,“维多利亚号”已不可能安全地停在原地。芦苇来回剧烈地晃动,怞打着气球的气囊,好像威胁着要撕裂它似的。
  “肯尼迪,不能不走了。”博士说,“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再待在这儿。”
  “但是,乔怎么办,弗格森?”
  “我决不丢掉他!决不!就是飓风把我们往北吹100英里,我也要回来!但是,现在再等在这儿,我们也不安全。”
  “我们把他抛下先走吗?”苏格兰人万分痛苦地喊道。
  “你以为我的心情比你好受吗?”弗格森答道,“如果不是非起飞不可,我会这么做吗?”
  “我听你的,咱们动身吧。”肯尼迪无可奈何地说。
  但是,要飞起来也不那么容易了。锚深深钩在芦苇中,无论如何用力也拔不出来。而气球却被风刮得直往外挣,使得锚勾得更牢了。肯尼迪折腾来折腾去就是摘不下锚。从眼下的情形来看,取锚已变得十分危险,因为“维多利亚号”很可能会在肯尼迪爬进吊篮前就飞走。
  博士不愿冒这个险,他把肯尼迪喊回吊篮里,然后,无可奈何地砍断了锚索。“维多利亚号”挣脱羁绊,一下子往空中腾起了300尺,随后径直向北飞去。
  弗格森只好任凭这股风暴的摆布。他双手交叉抱着胳膊,开始苦苦地思索起来。沉闷了一会儿,他把身子转向默默无言的肯尼迪,说:
  “也许我们太胆大妄为了。这样的旅行就不是人可以做的!”
  说完,他十分痛苦地深深叹了口气。
  “几乎就在几天前,我们还庆幸躲过了那么多的危险呢!”肯尼迪答道,“我们3个人当时还紧紧地握手祝贺!”
  “可怜的乔!多么善良的一个人啊!又诚实,又坦率!尽管一时被财宝迷昏了眼,可是他毕竟主动牺牲了他的财富呀!唉!现在,他已离我们很远了!还有这风,速度那么快,不知会把我们吹到哪儿,想停也停不下来!”

  “弗格森,你听着,假定他在沿湖的哪个部落里找到了避难的地方,他就不能像在我们以前来拜访过他们的那些旅行家一样幸运吗?就像丹纳姆、巴尔特,他们最后不是都回到了祖国吗?”
  “唉!可怜的肯尼迪。乔连一句当地话也不会说呀!他孤单单一个人,又没有带点钱什么的。你说的那几位旅行家每到一个地方都给酋长送了大量的礼物,而且他们的探险都是事先做了充分准备的。他们的身边配有武器,每走一步又都有卫队护送。即使这样,他们也免不了在这恶劣地区吃苦受罪!你想想,可怜的乔还会怎么样?真叫人越想越可怕。我觉得,我还从来没有这么难受过呢!”
  “弗格森,我们回去怎么样?”
  “我们一定回去,肯尼迪!哪怕必须抛弃‘维多利亚号’,哪怕不得不步行重返乍得湖,或不得不和博尔努的苏丹打交道,我们也在所不惜!那些阿拉伯人对最初来此地的欧洲人大概不会有什么坏印象。”
  “弗格森,我跟着你。”猎人语气有力地说,“你就瞧我的吧!我们宁愿一直找下去,不见到乔决不回去!他为我们献出了自己,我们也要为他牺牲性命!”
  这个决心使俩位旅行家恢复了几分勇气。一致的看法使他们更加坚定。弗格森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寻找能把他们带回乍得湖上空的反向气流。但是,一切尝试都失败了。在这片光秃秃的大地上,在这狂暴的飓风中,就连把气球降下去也成了空想。
  “维多利亚号”就这样掠过提布人居住的地区,飞越苏丹边境上长满带刺灌木的荒原地带(巴拉德-埃尔-杰里德),进入由无数骆驼商队留下一条条连绵印迹的沙漠。最后一行植物很快溶入了南方的天际中,紧接着而来的是非洲这一带最重要的沙漠绿洲。枝繁叶茂的树木遮蔽着绿洲上的五十口水井。但是,风那么大,气球根本没法停下。之后,下面出现了一个阿拉伯人的宿营地。地上支着几顶条纹布的帐篷。一些骆驼伏在沙上伸着它们蝰蛇一样的头,给这块孤寂的沙漠增添了几分生气。然而,“维多利亚号”如同流星般在空中一闪而过,哪里还谈得上降落。弗格森已经无计可施,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气球疾飞。3个小时过去后,“维多利亚号”竟飞了整整60英里。

  “我们要停停不了,要降降不下。地上没有树,连个土丘也没有。难道说,我们又要穿越撒哈拉大沙漠不成?看来,老天是铁了心和我们作对了!”
  博士正在万分绝望地哀叹时,突然看到北面沙漠中尘沙飞扬,空中升起云雾般的沙尘。在两股对流气团的冲击下这柱沙尘急速旋转。一支骆驼商队恰巧这时走在那里,他们立即被裹入这股旋风里。顷刻间,好端端的队伍被吹得七零八落,人仰驼翻,完全隐没在了沙暴之中。乱成一片的骆驼发出暗哑、悲哀的声吟。从这片令人透不过气的尘雾中不断传出人的凄惨叫声和动物的哀鸣声。混乱中,一件花花绿绿的衣服时隐时现,在昏黄的沙尘衬托下分外醒目。此时此刻,呼啸的风暴肆无忌惮地左右着这幅毁灭的场面……。不大一会儿,黄沙聚成密集的沙团,在原本几乎平展展的沙原上隆起了一个变幻不定的沙丘,形成一个埋葬着整支骆驼商队的大坟墓。
  博士和肯尼迪眼睁睁地望着这可怕的一幕,脸色变得苍白。现在,他们的气球已无法控制。“维多利亚号”在对流气团中不停地打转,变换氢气的膨胀也不起任何作用了。卷在空气涡流中的气球急速地旋转着。吊篮在空中大幅度地荡来荡去。挂在帐篷里的仪器互相碰撞,几乎破碎。蛇形管弯曲得快要断裂。水箱滑来滑去轰隆作响。两位旅行家虽然相距只2尺远,却无法听清对方的话。他们一只手死命抓住绳索,尽力抵抗飓风的肆虐。

  肯尼迪头发散乱,两眼凝视着,一言不发。危险关头,博士恢复了他以往的英勇本色。他的脸上看不出来有丝毫急躁不安。甚至在气球突然停止打转,周围出乎意料地平静下来时,他也保持着高度镇定。北风占了优势,肯尼迪感觉到气球在顺着原路返回,而且飞行速度不比早上来时慢。
  “我们这是去哪儿?”肯尼迪问。
  “听天由命吧,亲爱的肯尼迪。我错怪了上帝,这太不该了。其实,什么合适什么不合适,他比我们更清楚,这不,我们又在返回我们不愿再看见的地方去。”
  上午走过时还是平平展展没有变化的地面,现在已经被飓风折腾得犹如暴风过后的汹涌大海。沙漠中隆起一个个几乎一动不动的小沙丘。风依然猛烈地刮着,“维多利亚号”也仍在这片上空飞行,但是这一次,旅行家走的方向与早上路过时有些不同了。9点钟左右,他们没有看见乍得湖岸,却发现眼前又是连绵不断的沙漠。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博士说,“重要的是回到南岸。看到博尔努城,乌迪城或库卡城时,我会毫不犹豫地把气球停下来的。”
  “既然你满意,我也没什么意见。”猎人答道,“只是,但愿老天爷千万别让我们落得和那些不幸的阿拉伯人一样穿越大沙漠!我们看见的那一幕实在太可怕了。”
  “肯尼迪,这种事常常发生。与横渡大西洋比起来,过沙漠更危险。大海里可能发生的意外,沙漠里都有,包括被淹死。此外,沙漠中还有难以忍受的疲劳和饥渴。”
  “我觉得好像风在渐渐小下去。”肯尼迪说,“沙尘不那么厚了,沙浪也小了,天边看上去发亮了。”
  “那可太好啦!应该用望远镜仔细查看查看。别错过任何东西!”
  “这事就交给我吧,弗格森。一看见树,我就告诉你。”
  说完,肯尼迪手拿望远镜站到了吊篮的前端。
或许您还会喜欢:
迷恋
作者:佚名
章节:104 人气:2
摘要:“喂??…喂????”…嘟嘟…嘟嘟嘟…二零零三年,成南。…又来了…又来了,该死的骚扰电话,今天是十八岁的我的第十七个生日…是我喝海带汤的日子没错了,偏偏接到这狗屎味儿的无声电话…^=_=已经一个星期了,“喂…嘟,喂…嘟”(?誄每次都是一样)那边也不说话,就是偷听我的声音然后就断了…今天早晨我居然在生日餐桌上又被涮了一次…^-_-凭我出神入化的第六感, [点击阅读]
飞鸟集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泰戈尔1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straybirdsofsummercometomywindowtosingandflyaway.andyellowleavesofautumn,whichhavenosongs,flutterandfalltherewithasign.2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点击阅读]
1408幻影凶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一迈克·恩斯林还站在旋转门里面的时候就看到了奥林——多尔芬旅馆的经理——正坐在大堂里厚厚的椅子上。迈克心里一沉。要是我让律师一块儿来就好了,他想。哎,可现在为时已晚。即使奥林已经决定设置重重障碍,想办法不让迈克进入1408房间,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总有办法对付他的。迈克走出旋转门后,奥林伸出又短又粗的手走了过来。 [点击阅读]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伊利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伊里亚特(ΙΛΙΑΣ,Ilias,Iliad,又译《伊利昂记》,今译《伊利亚特》。)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Homer,800BC-600BC)的叙事诗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也是整个西方的经典之一。 [点击阅读]
双城记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内容提要1757年12月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梅尼特(Dr.Manette)散步时,突然被厄弗里蒙地侯爵(MarquisSt.Evremonde)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中,他目睹一个发狂的绝色*农妇和一个身受剑伤的少年饮恨而死的惨状,并获悉侯爵兄弟为了片刻婬*乐杀害他们全家的内情。他拒绝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写信向朝廷告发。 [点击阅读]
古拉格群岛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在专政时代,在处于敌人四面八方包皮围的情况下,我们有时表现出了不应有的温和、不应有的心软”克雷连科:在审理“工业党”案件时的发言第一章逮捕这个神秘的群岛人们是怎样进去的呢?到那里,时时刻刻有飞机飞去,船舶开去,火车隆隆驶去——可是它们上面却没有标明目的地的字样。售票员也好,苏联旅行社和国际旅行社的经理人员也好,如果你向他们询问到那里去的票子,他们会感到惊异。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名士风流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柳鸣九文学的作用在于向别人展示作家自己所看待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一个人物曾经这样认为:“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这个人物这样思忖着。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