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气球上的五星期 - 第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气球上的五星期--第六章
  第六章
  一位难得的仆人——他能瞧见木星的卫星——肯尼迪和乔争论——怀疑和相信——称重——乔-威灵顿——乔得到半克朗
  弗格森博士有位仆人,他一听到喊“乔”这个名字,就马上殷勤应答。他的脾气随和,对博士绝对信任而且无限忠诚。他善解人意,甚至不等博士发话,就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了。乔是弗格森博士的加列布①。不过,他并不时时怨天尤人,相反,心情总是那么快活。他是个非常称职的仆人,很难再找到比他更好的了。弗格森博士把生活中的一切杂事全交给了他。博士这么做很对,乔的确少见,的确诚实!他为你准备饭,而且,饭菜非常合你的口味;他为你收拾箱子,既忘不了袜子,也落不下衬衣;他有你的钥匙,但从不滥用;他了解你的秘密,但从不多嘴!同样,在这位忠实的乔的眼里,博士可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总是恭恭敬敬,无比信赖地接受主人的每一项决定。他认为,弗格森说的话,只有疯子才去顶嘴;只要博士想到的,就一定对;只要博士说的,就一定有道理;只要博士吩咐的,就一定办得到;只要博士干的,就一定能干成;而且,只要博士干成的就一定令人赞美。即便把乔大卸八块,他也丝毫不会改变对主人的看法。这一点,确实让人喜欢。
  ①英国作家查里斯-狄更斯的小说《炉边蟋蟀》中的人物。
  所以,当博士开始制定这个空中飞越非洲大陆的计划时,乔就认为这事已成定局,困难已不复存在。弗格森博士决定出发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已经到达了目的地,当然是带着他忠心耿耿的仆人。因为,这位诚实的小伙子很清楚自己会参加旅行的,尽管他从未提过此事。
  再说,一路上,乔的聪明才智和他无与轮比的敏捷能帮上大忙。假如必须为动物园里那群够聪明伶俐的猴子找个体躁教师的话,乔肯定能胜任。跳跃、攀登、疾驰、不可思议地原地旋转上千周,这些对他来说易如反掌。
  如果说弗格森是头,肯尼迪是臂,那么乔就是手。他已经跟随主人旅行过多次。他用自己的方式掌握了一点肤浅的但实用的科学知识。然而,尤其与众不同的,是他温和的处世哲学和乐观主义精神。他认为天下事都是容易的、合理的和自然的,因此,他不知道有什么可值得抱怨和不满。

  除了这些优点以外,乔还有一种令人称奇的本能和异常敏锐的视觉。他有同凯普勒①教授、默斯特林②教授一样的罕见才能,不用天文望远镜就分辨得出木星的卫星,数得出昴星团中的十四颗小星,其中后面几颗属九等星。他并没因此表现得更加骄傲,相反很谦逊,懂礼貌,远远地看到人就打招呼。而且只要有机会,他很会察言观色揣摩人。
  ①1571-1630,德国天文学家和占星家,行星三大定律的发现者,近代光学的奠基人。
  ②德国天文学家。
  既然乔对博士那么信任,那么肯尼迪与诚实的仆人发生没完没了的争论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争论归争论,乔始终还是恭恭敬敬的。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
  一个怀疑,一个相信;一个顾虑重重,谨小慎微,一个盲目乐观,信心十足。博士恰恰夹在怀疑与相信之间!不过,应该说,不论怀疑,还是相信,他都不关心。
  “怎么!肯尼迪先生,您……?”乔开了口。
  “怎么!我的小伙子?”
  “动身的时间就要到了。看来我们将坐上气球到月亮那儿去了。”
  “你是想说去月亮山吧!那根本没有去月亮远。不过你放心,月亮山一样有危险。”
  “危险,和弗格森博士这样的人在一起会有危险?”
  “亲爱的乔,我不想打破你的幻想。可是他着手做的事,的确只有疯子才会干。不管怎么说,他走不成的。”
  “他走不成?您难道没看见博士的气球就停在波鲁夫①的米切尔工厂里?”
  ①轮敦的南郊——原注
  “我才不愿去看呢!”
  “先生,这么壮观的场面您竟错过!多么了不起的大家伙!外观漂亮极了!吊篮迷人极了!我们呆在里面有多自在啊!”
  “看来,你当真打算陪你的主人去?”
  “我吗?”乔满怀信心地肯定道,“他就是到天涯海角,我也陪着!这没有什么可说的!我们已经跑遍了全世界。这次怎么能让他自己去!我不在,他累了谁来搀扶他?跳过悬崖时,谁向他伸出有力的手?假如他病了,谁来照顾?不,狄克-肯尼迪先生,我永远待在博士的身边,一辈子服侍弗格森博士。”

  “多好的小伙子!”
  “再说,还有您和我们在一起。”乔又说。
  “毫无疑问!”肯尼迪证实道,“换句话说,我愿意始终和你们一起阻止博士干这种荒唐事!我甚至一直追他到桑给巴尔,为的是还有朋友的一只手阻止他继续实施他那发疯的计划。”
  “请恕我冒昧,肯尼迪先生,您丝毫阻止不了他的。我的主人根本不是爱冒险的狂热徒。凡是他想做的事,都是经过他长期考虑的。他一旦打定了主意,九头牛也拉不回头。”
  “是吗?我们倒要瞧瞧!”
  “请您别抱这个希望。再说,重要的是您去。对于一位像您这样的猎手来说,非洲是块神奇的土地。不管怎样,您去了,决不会对这趟旅行后悔的。”
  “不,当然不后悔,尤其是这个固执的家伙最终向事实低头时。”
  “对了,”乔猛然想起了什么,“您知道今天称体重吗?”
  “什么,称体重?”
  “当然了。我的主人,您和我,我们三人都要称称体重。”
  “像赛马师一样称体重?”
  “正是。只不过,请放心。即使您太重,也不会让您瘦去几斤。不管您有多重,都认了。”
  “我决不让人给我称体重!”苏格兰人坚定地说。
  “但是,先生,对于他的机器来说,这似乎是必不可少的。”
  “行了!他的机器不需要我的体重。”
  “啊!假如计算不准确,我们就无法升空了!”
  “那当然罗!我要的就是这个!”
  “得了,肯尼迪先生,您瞧好吧,我的主人马上就要来找我们。”
  “我不去!”
  “您不会让他不高兴的。”
  “我就是要让他不高兴。”
  “好极了!”乔笑着说,“您这么说是因为他不在。不过,只要他当面对您说:‘肯尼迪,(请恕我冒昧)我需要知道你的确切体重。’我敢保证,您会去称的。”

  “那我也不去。”
  说话间,博士走进了他的工作室。肯尼迪和乔的谈话就在那儿进行。博士注视着肯尼迪。后者顿时觉得全身不自在。
  “肯尼迪,”博士开口,“和乔一起来吧。我需要知道你们俩有多重。”
  “可是……。”
  “称重时你可以不摘下帽子。来吧。”
  于是,肯尼迪去了。
  他们三人一起去了米切尔先生的工厂。那里早已准备好一台磅秤。为了安排气球保持均衡状态,博士确实需要知道伙伴们的重量。他先让肯尼迪站到磅秤的平台上去。肯尼迪乖乖地做了,嘴里嘀咕着:
  “好吧!好吧!这也挡不住我不去。”
  “153斤①”博士边说,边把这个数字记在他的笔记本上。
  ①法国的古斤,约合半公斤,下同。
  “我太重了吧?”
  “噢,不,肯尼迪先生。”乔接过话头,“再说,我很轻。咱俩的体重正好可以均衡一下。”
  话刚说完,这个耍贫嘴的乔就兴奋地蹦到了刚才猎人站的位置。他的动作那么猛,甚至险些弄翻磅秤。他站在上面,摆出的架式活象威灵顿②仿效海德公园入口处阿喀琉斯③像的姿态。即使手中少块盾牌,乔依然显得威风八面。
  ②1769-1852,英国陆军元帅,以在滑铁卢战役中指挥英普联军击败拿破仑而闻名。
  ③又译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
  “120斤。”博士记下。
  “嗨!嗨!”乔满意地微笑着说。他为什么笑?连他自己也无法说清楚。
  “现在该我了。”弗格森说。随后,他把自己135斤的体重记了下来。
  “我们三人加在一起,体重不超过400斤。”博士说。
  “可是,我的主人,”乔说,“为了您的试验,假如有必要,我不吃东西还可以瘦下去20斤左右。”
  “我的小伙子,这没用。”博士答道,“你尽可放开肚皮吃。给你,拿着这半克朗,你爱怎么吃,就怎么吃吧。”
或许您还会喜欢:
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序那些想获得精神分析知识的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适用的教科书可用以开始他们的研究。这些人从前可在三类课本中进行选择,但由初学者看来,每一类都各有它的缺点。他们可通过弗洛伊德、布里尔、费伦齐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论文,寻找他们的前进道路,这些论文不是依照任何连贯性的计划来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写给那些对这门学问已有所知的人阅读的。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裸冬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 [点击阅读]
褐衣男子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使整个巴黎为之疯狂的俄籍舞者纳蒂娜,正一再的向台下不断喝彩赞好的观众鞠躬谢幕。她那细窄的双眼,此时显得更加的细眯,猩红的唇线微微上翘。当布幔缓缓下落,逐渐遮盖住五彩缤纷的舞台装饰时,热情的法国观众仍不停地击掌赞赏。舞者终于在蓝色和橘色的布幔旋涡中离开了舞台。一位蓄须的绅士热情地拥抱着她,那是剧院的经理。“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叫喊着。“今晚的表演,你已超越了自己。”他一本正经地亲吻她的双颊。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