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青春咖啡馆 - 第九章 金鱼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们一起走回大宅,警督已不知去向。波洛在露台上停了片刻,背朝房子,慢悠悠地东张西望。
  “多么美丽的庄园原文为法语。,”他赞叹不已,“会由谁来继承呢?”
  这句话令我震惊不已。说来也怪,直到刚才我都没往财产继承权那方面想过。波洛目光犀利地盯着我。
  “看来你是刚想到这一点,”最后他说,“之前你难道从未考虑过——呃?”
  “没有,”我实话实说,“要是早点注意到就好了。”
  他又一次好奇地打量着我。
  “我不明白你何出此言,”他若有所思地说,“噢!不,”我刚欲开口,他又喊道,“没用原文为法语。!反正你也不会把真实想法告诉我的。”
  “每个人都有所隐瞒。”我笑着援引他先前说的话。
  “一点儿不错。”
  “你现在依然这么想吗?”
  “越来越有把握了,我的朋友。但想要瞒过赫尔克里·波洛可没那么容易。他自有妙法能查清一切。”
  他边说边走下通往荷兰式花园的台阶。
  “咱们去散散步,”他扭头招呼我,“今天的空气多么怡人啊。”
  我紧跟上来。他领着我拐进左侧一条紫杉树篱夹道而立的小径,两侧举目皆是普通的花圃,小径的尽头有一处凹形的小天地,地面铺得十分平整,设有座椅,还有一眼金鱼池。波洛并未步往尽头,而是朝侧面绿树掩映的小山坡盘旋而上。坡上有一去处,树木已被伐去,设有一张椅子,端坐此处,便可饱览乡野风光,俯瞰下方,正是那处凹形所在与金鱼池。
  “英国真是美不胜收,”波洛玩赏着眼前景致,不由得笑道,“英国的姑娘们也很美,”他压低了嗓门,“别出声,我的朋友,瞧瞧下面那派美景。”
  这时我才发现了弗洛拉。她正沿刚才我们经过的小径款款行来,口中吟唱着一支小调。她蹦蹦跳跳的,与其说是走路,毋宁说是翩然起舞;虽然一身黑色长裙,浑身上下却难觅一丝一毫哀伤之情。她踮起脚尖轻快地一旋,霎时间乌黑的裙角曼妙飞扬。与此同时,她把头一转,银铃般的笑声飘洒而出。
  一个男人从树后应声而出,来者是赫克托·布兰特。
  姑娘顿时一惊,微微变色。
  “你吓死我了——我刚才没看见你。”
  布兰特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凝望着她。
  “你身上让我喜欢的特征,便是那令人愉悦的谈吐。”弗洛拉语中带刺。
  我仿佛觉得布兰特黧黑的面庞竟也泛起了红晕。他甫一开口,说话的声音也有些不同了——糅进了某种奇特的谦卑感。
  “我历来不善言词,自年轻时起就是如此。”
  “那想必是很久很久以前了吧。”弗洛拉一本正经地说。
  我捕捉到了她话中潜藏的笑意,但布兰特就未必能听出来了。
  “是啊,”他简洁地对答,“没错。”
  “那当玛士撒拉Methuselah,《圣经》中非常长寿的人。是什么感受呢?”弗洛拉又问。
  这次她的笑意更加明显了,但布兰特只顾自说自话。
  “还记得那个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的男人吗?换来的就是重获青春。有一出歌剧就是以此为主题的。”
  “你是指《浮士德》吗?”
  “对。故事情节十分离奇。如果真能永葆青春,我们之中多半也有人会做那种交易的。”
  “跟你这人讲话简直是对牛弹琴。”弗洛拉又好气又好笑。
  布兰特一时语塞,目光从弗洛拉身上游移开去,对着邻近的一棵树叨念着:该是回非洲去的时候了。
  “你又要远行了吗——去打猎?”
  “是这么打算的。通常,嗯——我是说通常都是去打猎。”
  “大厅里那个兽头就是您的战利品吧?”

  布兰特点点头,随即脱口而出:
  “你喜不喜欢漂亮的兽皮?如果中意的话,我可以带几张来。”他的脸涨得通红。
  “噢!那可太妙了,”弗洛拉轻呼,“真的吗?你不会忘记吧?”
  “忘不了。”赫克托·布兰特说。
  接着他又慌慌张张连珠炮似的说了一堆:
  “我该走了。我不适合这种生活,不会应酬。我是个大老粗,不适合社交圈,总也记不住该说些什么。对,我确实得走了。”
  “可你不能说走就走呀,”弗洛拉嚷嚷着,“不行——我们被这种麻烦缠身的时候你可不能走。喔!求你了。要是你离开的话……”
  她略略转过身子。
  “你想让我留下?”布兰特问。
  他明知故问,却也言简意赅。
  “我们都这么想……”
  “我是问你个人的想法。”布兰特单刀直入。
  弗洛拉又缓缓转回身,二人四目相对。
  “我想让你留下,”她说,“假若——假若这有什么区别的话。”
  “这让一切都不一样了。”布兰特说。
  片刻的静默后,二人在金鱼池畔的石凳上坐了下来。似乎他们俩都拿不准接下来该说什么好。
  “多么——多么迷人的清晨啊,”最后还是弗洛拉打破了尴尬局面,“不瞒你说,我忍不住喜上眉梢,尽管——尽管出了这么多事。这太不妥当了,你说呢?”
  “其实这也很自然,”布兰特说,“你是两年前才初次和你伯父见面对吗?悲痛之情不太强烈也在情理之中。总比装模作样假惺惺来得好。”
  “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宽慰了不少,”弗洛拉说,“再复杂的事情一经你解说,就变得简明多了。”
  “世上的事情本来就简单得很。”大名鼎鼎的猎人说道。
  “那也不尽然。”弗洛拉又说。
  她的话音渐渐低落下去,只见布兰特扭头望着她,仿佛是把目光从遥远的非洲海岸(显而易见)又收了回来。他显然自以为明了她语气突转的因由,因为没过多久他就冒冒失失开口说道:
  “嘿,我说,你也没必要担心。我是说没必要为那个小伙子担心。那警督就是个饭桶,人人都心知肚明——居然认为他是凶手,荒谬之极。是外人下的手,强盗之类的。这是唯一可能的答案。”
  弗洛拉又转过脸望着他。
  “你果真这么想?”
  “难道你不这么认为吗?”布兰特立刻反问。
  “我——喔,当然,我也有同感。”
  又一阵沉默,随后弗洛拉突然没头没脑地说:
  “我——我想告诉你今早我为什么这么开心。不管你觉得我有多么没心没肺,我都非说出来不可。因为我们家的律师——哈蒙德先生通知了我遗嘱的内容。罗杰伯父留给我两万英镑。|福@哇$小!说%下&载*站|想想看——那可是花花绿绿的两万英镑呀。”
  布兰特有些吃惊。
  “这难道对你那么重要?”
  “对我重不重要?哎,这能给我一切。自由——人生——不必再处心积虑,不必再锱铢必较,不必再谎话连篇——”
  “谎话连篇?”布兰特厉声打断。
  弗洛拉一时有些震惊。
  “你该明白我的言下之意才对,”她闪烁其词,“阔绰的亲戚们把淘汰下来的脏东西施舍给你,去年的外套啦,裙子啦,帽子啦什么的,你还得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
  “女士的服饰我是不太懂,但你总是穿得挺漂亮啊。”
  “可那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弗洛拉低声说,“不提这些不愉快的事了。我自由了,我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以不必……”
  她突然收声了。
  “不必干什么?”布兰特连忙问道。
  “我忘了。没什么要紧的。”

  布兰特把手杖伸进鱼池里,好像在戳什么东西。
  “您在干什么,布兰特少校?”
  “水底有东西一闪一闪的,不知是什么呢——好像是一只金胸针。哎,水被我搅浑了,看不见了。”
  “没准是一顶皇冠,”弗洛拉打趣道,“就和梅丽珊德在水中发现的那顶一样。”典出德彪西的著名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珊德》(PelleasetMelisande)。
  “梅丽珊德,”布兰特想了想,“是歌剧中的角色吧?”
  “对啊,你似乎对歌剧挺熟悉的。”
  “偶尔会有人带我去看戏,”布兰特垂头丧气地说,“多么可笑的娱乐方式啊——那声音简直比土著人的鼓声还要吵闹。”
  弗洛拉忍不住大笑起来。
  “我记得梅丽珊德嫁给了一个老家伙,”布兰特继续说道,“年龄足够当她的父亲了。”
  他朝金鱼池里扔了一片小石头,然后转身面对弗洛拉,神情也为之一变。
  “艾克罗伊德小姐,有什么我可以效劳的吗?我是指佩顿的事。我知道你一定心急如焚了。”
  “多谢了,”弗洛拉冷冰冰地答道,“还真是没什么可做的呢。拉尔夫会没事的。我已经请来了全世界最出色的侦探,他一定能让真相大白。”
  身处我们这个位置真让我有点不自在。严格说来我们也不算是在偷听,因为下面花园里这两位只要一抬头就能看见我们。更何况,要不是我的同伴用力拧我手臂,提醒我不要出声的话,我早就提醒他们隔墙有耳啦。波洛显然是想让我保持沉默。可现在他自己倒手脚麻利地先动弹起来了。
  只见他迅速起身,清了清嗓子。
  “请原谅,”他喊道,“不曾提醒两位我就在近旁,何况这位小姐的谬赞我如何当得起呢。人人都说偷听时总听不到人家说自己好话,这次却是个例外。为免再出洋相,我不得不现身向两位郑重致歉了。”
  他快步沿小径下坡,我紧随其后来到鱼池旁。
  “这位是赫尔克里·波洛先生,”弗洛拉说,“我想您应该听说过……”
  波洛鞠躬致意。
  “久闻布兰特少校大名,”他客客气气地说,“幸会幸会,先生。我正亟需向您请教一些情况。”
  布兰特以探询的目光望着他。
  “您最后一次看见艾克罗伊德先生活着,是在什么时间?”
  “吃晚饭的时候。”
  “后来就再也没见到他,或是听到他说话了吗?”
  “没再见过他,但听到过他的声音。”
  “此话怎讲?”
  “我在露台上散步来着……”
  “不好意思,当时是几点钟?”
  “大约九点半吧。我在客厅的窗外抽着烟,走来走去,听见艾克罗伊德在书房里说话……”
  波洛拔了根细细的嫩草,打断了布兰特。
  “在露台的那个位置,您肯定听不见书房里的说话声。”他低声说。
  波洛并没看布兰特,我却正盯着他,令我讶异不已的是,布兰特竟刷地涨红了脸。
  “我溜达到拐角时听见的。”他不情不愿地解释道。
  “啊!真的吗?”波洛问。
  他那无比和善的口气,令人觉得他还想了解更多情况。
  “我还以为我看见——看见一个女人钻进了树丛。也就是一道白光闪过,哎,多半是我看花了眼。当时我正站在露台拐角处,听见艾克罗伊德和秘书谈话的声音。”
  “他在和杰弗瑞·雷蒙德谈话?”
  “正是——当时我是这么认为的,现在看来好像是搞错了。”
  “艾克罗伊德先生没喊对方的名字吗?”
  “喔,没有。”
  “那么,请问您凭什么认为是……”
  布兰特结结巴巴地解释说:“我想当然以为是雷蒙德,因为我去露台之前,他说要送几份文件给艾克罗伊德。我从没想过还会是其他什么人。”

  “你可还记得听到他们说什么了?”
  “怕是记不得了。只是些平常琐事而已。我也就零零星星听了些只言片语,当时脑子里在琢磨其他事情。”
  “平常琐事啊,”波洛嘀咕道。“发现尸体后,您进书房时可曾把一张椅子移到墙边?”
  “椅子?没动过。我为什么要去动椅子?”
  波洛耸耸肩,却没有回答。他又转向弗洛拉。
  “有件事想向您打听一下,小姐。当您和谢泼德医生一起观赏银桌里的藏品时,那柄短剑是否还在原处?”
  弗洛拉小嘴一撅:“拉格伦警督刚盘问过我这事,”她气呼呼地说,“我已经告诉过他了,现在又得再对你重复一遍。我完完全全肯定短剑当时已不在桌里了。他却以为当时还在,过后拉尔夫溜进来偷走了。而且——而且他根本不相信我,认定我那么说是为了——为了包皮庇拉尔夫。”
  “你没有包皮庇他?”我正色问道。
  弗洛拉急得直跺脚:“谢泼德医生,怎么连您也……!喔!真要命!”
  波洛巧妙地把话题岔开了。
  “布兰特少校,刚才听您说池子里有东西闪闪发亮,果然不假。我看看能不能够得着。”
  他在池边跪下来,将袖子挽到肘部,把手缓缓伸入水中,生怕搅动池底的淤泥。但尽管他再三留心,泥浆还是不免打着旋儿泛了起来,他只得把手缩了回来,什么也没捞到。
  他可怜巴巴地盯着手臂上的泥浆,我递上自己的手绢,他再三推辞后才接过去。布兰特看了看手表。
  “差不多该吃午饭了,”他说,“咱们最好还是回屋里去吧。”
  “您也来和我们一起吃饭吧,波洛先生?”弗洛拉问道,“我想请您见见我母亲,她——她特别喜欢拉尔夫。”
  小矮子略一欠身:“不胜荣幸,小姐。”
  “您也留下来怎么样,谢泼德医生?”
  我踌躇了一会儿。
  “噢,您就答应吧!”
  我其实也正有此意,就顺水推舟,不再客套了。
  我们朝大宅走去,弗洛拉和布兰特走在前头。
  “多美的秀发呀,”波洛压低嗓门,对我点头示意前方的弗洛拉,“至纯的金色!她和黝黑俊朗的佩顿上尉,真乃一对璧人。依你看呢?”
  我好奇地看着他,他却没了下文,开始掸掉衣袖上的几颗小水珠。我觉得这家伙有时有点像一只猫:那碧绿的眼珠,还有他那些过分挑剔的习惯。
  “白忙活了一场,”我深表同情,“我还在寻思池子里究竟是什么宝贝呢。”
  “你想看看吗?”波洛问
  我瞪大了眼,他则点了点头。
  “我的好朋友,”他好声好气地责怪我,“赫尔克里·波洛绝不会甘冒弄脏衣服的风险还落个空手而归的。要不那就太荒唐可笑了。我从不出这种洋相。”
  “可你把手抽出水面时什么也没有。”我抗议道。
  “有些时候慎之又慎是必不可少的。难道你对病人们一概都知无不言吗,医生?我看不见得吧。即便是你那位好姐姐,你也未必就对她言无不尽了,对不对?我把空手亮给你们看之前,早就将拿到的东西藏在另一只手里了。你来看看这是什么。”
  他伸出左手,手掌一摊,只见一只小巧的金戒指躺在掌心。是一只女式婚戒。
  我从他手心里拿起戒指。
  “看里面。”波洛指点。
  我依言看去,里圈刻了一行细细的字样:
  R.赠,三月十三日。
  我瞧了瞧波洛,但他正忙于对着一面袖珍镜子打理自己的形象,尤其对那两撇胡子上心得很,完全把我晾在一边。看得出来他这会儿懒得再交谈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最后的莫希干人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美国才开始摆脱对英国文学的依附,真正诞生了美国的民族文学。而书写这个文学《独立宣言》的代表人物,是欧文和库柏,他们同为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而库柏则是“美国小说的鼻祖”。库柏的长篇小说《间谍》(一八二一),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蜚声世界文坛的小说。他的代表作边疆五部曲《皮裹腿故事集》,影响更为广远;而《最后的莫希干人》则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部。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
清洁女工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从维拉饭店出来,迈步朝索霍区走去。他竖起大衣领护住他的脖子,他这样做,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如说是处于谨慎,因为这时的夜晚并不太冷。“不过,在我这种年龄,一个人还是别冒什么风险的好。”波洛习惯这样说。他心情愉快,两眼睡意朦胧。维拉饭店的蜗牛实在是美味极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地道的小餐馆,这次总算是找对了。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睡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客栈的女人叮嘱江口老人说:请不要恶作剧,也不要把手指伸进昏睡的姑娘嘴里。看起来,这里称不上是一家旅馆。二楼大概只有两间客房,一间是江口和女人正在说话的八铺席宽的房间,以及贴邻的一间。狭窄的楼下,似乎没有客厅。这里没有挂出客栈的招牌。再说,这家的秘密恐怕也打不出这种招牌来吧。房子里静悄悄的。此刻,除了这个在上了锁的门前迎接江口老人之后还在说话的女人以外,别无其他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