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啤酒谋杀案 - 第五章安姬拉·华伦的话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亲爱的白罗先生:我遵照对你的承诺,在此写下我对十六年前那段可怕时间所记得的一切。可是直到提笔之际,我才发现自己所记得的实在非常少。你知道,现在写这些已经没什么依据了。
  我对夏季只有很模糊的记忆──不过我说不出是哪个夏季发生的。安雅的死像是晴天霹雳,我一点都没有想到,而且我似乎对导火线并不清楚。
  我试着回想,这件事到底是不是很出入意料之外。是不是大多数十三岁的女孩子都像我看起来那么迟钝?也许是的。
  我想我很容易体会别人的心情,不过我从来不花脑筋去想造成那些心情的原因。
  而且我当时忽然开始发现文字迷人的地方。我所看过的文章、诗篇──莎士比亚的作品──经常萦绕在我脑海里。我还记得自己漫步在厨房后小径上,用一种狂热的心情重复念着“在那透明如镜的绿色波涛之下”…那些诗句实在太可爱了,我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吟咏。
  除此之外我记得我最爱做的事还有游泳、爬树、吃水果、对马房的男孩恶作剧,还有喂马。
  凯若琳和安雅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可是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他们的事,或者他们的思想和感觉。
  我并没有特别留意爱莎-葛理的来临,我觉得她很笨,甚至一点都不好看。我只认为她是个有钱却惹人烦的女人,正请安雅替她画像。
  事实上,我初次得知这件事情,是有一次吃完午餐溜出去的时候,在阳台上听到的一段话──爱莎居然说她要嫁给安雅!我觉得真是太可笑了。还记得我曾经在汉克斯庄园的花园里问过安雅,我说:“爱莎为什么说要嫁给你,不可能嘛!谁都不能娶两个太太,那是重婚罪,会坐牢的。”

  安雅很生气他说。
  “你怎么会听到的?”
  我说我是从书房窗口听到的。
  他变得更生气了,说我应该上学校去,改掉偷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我还记得他这么说的时候我非常恨他,因为那太不公平了,彻彻底底的不公平。
  我生气地结巴说道,我并不是有意偷听的。何况无论如何,爱莎又有什么资格说那种蠢话?
  安雅说他只是开玩笑。
  我应该对这个答案满足了,不错──是差不多,但却不是百分之百。
  回家途中,我对爱莎说:“我问安雅,你说要嫁给他是什么意思,他说那只是开玩笑。”
  我觉得这应该使她觉得受到奚落,可是她只微笑了一下。
  我不喜欢她那种微笑的样子,回家之后,我上楼到凯若琳房间去。她正在穿衣服准备吃晚餐,于是我就坦白问题,安雅有没有可能娶爱莎。
  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凯著琳的回答,她的口气一定相当强调。她说:“只有我死了,安雅才会娶爱莎。”
  他的话让我信心十足,死亡仿佛离我有好几世纪那么远。
  不过我对安雅下午说的话还是非常生气,晚餐时我非常激烈地攻击他,我记得我们吵得很厉害,最后我冲出房间上床去了,一直哭到入睡。

  我不大记得在麦瑞迪-布莱克家那个下午的事了。不过我记得他念了一段描写苏格拉底的死的文章。以前我从来没看过,我觉得那是我所看过的最可爱、最优美的文字。我记得这件事──但却记不得时间,可能是那年夏天的任何一天。
  我想了又想,但却不记得第二天早上的事,我仿佛觉得去做过日光浴,也似乎听话去缝补什么东西。
  不过一切都很模糊,只记得后来麦瑞迪喘息着跑上阳台,脸色灰白而奇怪。我记得桌上一个咖啡杯掉在地下打碎了──是爱莎打破的,她飞快地拼命沿着小径向前跑──脸上的表情好可怕。
  我一直对自己说:“安雅死了。”可是看起来还是那么不真实。
  我记得佛赛医生脸色严肃地到来,威廉小姐忙着照顾凯若琳,我寂寞地四处游荡,看看别人在做什么。我有种不愉快的感觉。他们不肯让我下去看安雅。不过等警方来了,在记事簿上写下一些事之后,他们还是把他盖上白布。用担架抬上来。
  后来威廉小姐带我到凯若琳房里。凯若琳坐在沙发上,脸色非常苍白难看。她吻吻我,要我尽快离开,说那一切太可怕了,可是我并没为这事太烦心。他们要我到崔西良夫人家和卡拉会合,让家里的人尽量减少。
  我缠着凯若琳,说我不想离开,要跟她在一起。她说她知道,可是我还是离开比较好;可以便她减轻不少心理负担,威廉小姐也说:“安姬拉,你帮你姊姊忙最好的办法,就是乖乖听她的话,不要替她再增加麻烦。”

  于是我说我愿意照凯若琳的意思去做,凯若琳说:“这才是我亲爱的安姬拉。”然后抱抱我,说没什么好担心的,要我尽量别去想或者说这件事。
  我必须下楼去和警察局长谈谈。他很亲切,问我最后一次看到安雅是什么时候等等,当时我觉得那些问题根本无关,不过我现在当然明白他的用意了,他认为我所能告诉他的事,别人都已经说过了,所以他告诉威廉小姐,不反对我到崔西良夫人家去。
  我去了,崔西良夫人对我很好,可是我当然很快就明白了事实。凯若琳几乎立刻被捕,我受惊过度,病得相当重。
  后来我听说凯若琳非常担心我,坚持要我在审判之前离开英国,不过这一点我已经告诉过你了。
  你看到了,我所写的这些都实在没什么价值。跟你交谈之后,我尽力从记忆中搜索一些片段──某甲的表情。某乙的反应等等。但是看不出任何人可能是凶手,爱莎疯狂而激动,麦瑞迪脸色灰白忧虑,菲力浦悲痛而愤怒──看来都非常自然。不过我想这些人当中可能有人是在演戏吧?
  我只知道一件事──凯若琳不是凶手。
  我非常肯定这一点,可是我没办法提出什么证据。完全是凭着我对她个性的深入了解。
或许您还会喜欢: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1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既然野人①已经死了,”眼看周围的树林逐渐黯淡,盖瑞不禁催促,“咱们回头吧。”“死人吓着你了吗?”威玛·罗伊斯爵士带着轻浅的笑意问。盖瑞并未中激将之计,年过五十的他也算得上是个老人,这辈子看过太多贵族子弟来来去去。“死了就是死了,”他说,“咱们何必追寻死人。”“你能确定他们真死了?”罗伊斯轻声问,“证据何在?”“威尔看到了,”盖瑞道,“我相信他说的话。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5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人味在夜空中飘荡。狼灵停在一棵树下,嗅了嗅,灰棕色毛皮上洒满了斑驳阴影。松林的风为他送来人味,里面混合着更淡的狐狸、兔子、海豹、鹿,甚至狼的气味。其实这些东西的气味也是人味:旧皮的臭气,死亡和酸败的气息,且被更浓烈的烟、血和腐物的味道所覆盖。只有人类才会剥取其他动物的毛皮毛发,穿戴起来。狼灵不怕人,就和狼一样。他腹中充满饥饿与仇恨,于是他发出一声低吼,呼唤他的独眼兄弟,呼唤他的狡猾小妹。 [点击阅读]
厄兆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从前,但不是很久以前,有一个恶魔来到了缅因州的小镇罗克堡。他在1970年杀死了一个名叫爱尔玛·弗莱彻特的女服务员;在1971年,一个名叫波琳·图塔克尔的女人和一个叫切瑞尔·穆迪的初中生;1974年,一个叫卡洛尔·杜巴戈的可爱的小女孩;1975年,一个名叫艾塔·林戈得的教师;最后,在同一年的早冬,一个叫玛丽·凯特·汉德拉森的小学生。 [点击阅读]
名士风流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柳鸣九文学的作用在于向别人展示作家自己所看待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一个人物曾经这样认为:“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这个人物这样思忖着。 [点击阅读]
嘉利妹妹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当嘉洛林.米贝登上下午开往芝加哥的火车时,她的全部行装包皮括一个小箱子,一个廉价的仿鳄鱼皮挎包皮,一小纸盒午餐和一个黄皮弹簧钱包皮,里面装着她的车票,一张写有她姐姐在凡.布仑街地址的小纸条,还有四块现钱.那是!”889年8月.她才!”8岁,聪明,胆怯,由于无知和年轻,充满着种种幻想.尽管她在离家时依依不舍,家乡可没有什么好处让她难以割舍. [点击阅读]
地狱镇魂歌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没有人知道创世之神是谁,但他(她)创造了整个世界,创造了神族和魔族,还有同时拥有两个种族力量但是却都没有两个种族强大的人族,也同时创造出了无数互相具有不同形态的异类族群,在把这些族群放置在他的力量所创造的领地中之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创世之神便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下落。 [点击阅读]
天使与魔鬼
作者:丹·布朗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清晨五点,哈佛大学的宗教艺术史教授罗伯特.兰登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电话里的人自称是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的首领,名叫马克西米利安.科勒,他是在互联网上找到兰登的电话号码的。科勒急欲向他了解一个名为“光照派”的神秘组织。他告诉兰登他们那里刚刚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他把死者的照片传真给兰登,照片把兰登惊得目瞪口呆。 [点击阅读]
失去的胜利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前言1945年我曾经讯问过许多德国将领,他们一致的意见都是认为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被证明为他们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他们都希望他能出任陆军总司令。非常明显,他对于作战的可能性具有一种超人的敏感,对于作战的指导也同样精通,此外比起任何其他非装甲兵种出身的指挥官,他对于机械化部队的潜力,又都有较大的了解。总括言之,他具有军事天才。在战争的最初阶段中,他以一个参谋军官的身份,在幕后发挥出来一种伟大的影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