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你在高原 - 我的田园 第七章 思念 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3
  我当然想到园艺场、到她那里去。有时不是想,而是渴望。但奇怪的是,越是渴望,越是要一个人闷在这里。实际上与肖潇的每一次接触都会留下长久的愉悦。她的面容和神情令人无法回避也无法躲闪,她的声音会长时间地留在心上,使我稍稍不安起来……当年第一次见到肖潇,曾惊讶于她一个人远离家人生活在这里,并由此想到了人们常常忽略了的一种权利——自由择居。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环境,这当然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这在凡人和智者那里都同样不会是一件小事。居于此而不居于彼,这好像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其实不然。这不是一个容易作出的决定。在一个人基本上丧失了这种选择的权利时,他会是一个幸福的人吗?又有谁为了捍卫这个基本的权利而抗争?我,我们许多人,都在苟活。我们活出了耐心和惰性,还收获了一种畸形的顽强。我们只好歌颂自己的悲剧,宣扬一种奇特的自豪感。
  择居真的只是换个地方居住而已?果真如此简单?好像每个人都在忽视这种选择的勇敢,非同寻常的勇敢。人的肉体匍匐于大地,人的心灵失去了自由。一个人追寻这自由,有时就要深深地埋藏起一个沉默,然后开始无声的拒绝……
  四哥掮着枪,踱着步子。这个夜晚他望着星空叹息:“我有时间还要给你讲讲东北哩,讲讲那个古怪地方。我告诉过你,我是在那儿出生的。他妈的,我把自己的年轻时候埋在那里了,值不值得?我算不清这个账哩。我越过越糊涂了。不过我一想起那段日子还是觉得挺有滋味儿。那时候我背着一支小枪,颠颠地跑来跑去,无忧无愁。我跟你讲过,我喜欢过一个比我大的姑娘。那时我十六七岁,就像肖明子一样,细细高高,浑身软软和和的。那些大一点儿的姑娘知道事情也多,她们给你好东西吃,抱你,把你当成她们自己的小弟弟什么的。她们扯着你的手去看电影,嗑瓜子的时候也忘不了你。她们剥出瓜子仁塞到你手里,其实你自己还不会剥吗?那是爱护你哩。她们身上有一种好气味,我很早就知道这是姑娘的气味。有一个姑娘偷着亲我,那会儿,嗯,可真不错!我还记得她们嘴里的那股青草味儿——告诉你吧宁伽,好姑娘身上都有一股青草味儿。等到这股青草味儿没了的时候,你可要远远躲开她了。”
  他的话让我忍俊不禁。这可算他的一个奇怪发现。我这样想着,终于忍不住笑起来。
  他说下去:“我经历事情多了才慢慢长大。告诉你,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要长起来可不那么容易。他要长大,就得经受事情。我自己扔下的一段好日月就是在兵工厂那会儿。那时我有很多朋友,男的女的,很多;我有自己尊敬的首长,我为他背着枪……你想一想,首长一句夸奖会让我高兴半天,觉得什么都有了。这么规规矩矩火火爆爆的一大块日子,总算没有糟蹋过。可后来又怎么样?日子过得太快了,一眨眼什么都没了,就像抽了一袋烟一样,烟嘴从口中一拔,一股烟冒了就没了,嘴巴空空的……后来我就找了老婆,你知道男人最后还是得找老婆啊,那才是个牢靠东西。开始我挺犟,发誓不找她们,要一个人利利索索过下来。后来才知道不行,男人没有老婆麻烦大哩,比如说,半夜会心慌。男人要治心慌病,离了老婆不行。你想想,老婆会告诉你好多东西,会把自己经过的那些古怪事儿一样一样向你说出来。她为你缝袜子、钉扣子,一边拉着针钱,一边把什么都拖拖拉拉地讲出来。这就治好了你的心慌病。她跟你讲过的故事你千万要相信哪,那没有错的,都是些好故事。冬天来了,她们热喷喷的身子就像黑乎乎的开花大馍,是揭开锅盖时喷着白汽的一锅红皮地瓜。哎呀,她们做的那种稠嘟嘟的菜叶饭喝起来又咸又香。这就是过日子哩!这就是一种牢靠!别的东西拴不住人,她们能拴住人。是啊,任谁都得被她们拴住。只可惜我是个心眼儿会活动的古怪东西,会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想个不停。想来想去,我就拍拍这条拐腿,大喊一句:‘糟!事情要糟啦。’有时真想一抬手把好端端的窝毁了。可转念又一想,毁了窝,毁了土屋,再往哪儿去?还出去游荡吗?游荡到什么年头?要知道人老了,脸皮上有了黑斑,胡子也白了,还往哪儿去?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是你迎着我喊了一声,把我招呼到这片葡萄园里来。好家伙,你可能不知道,你这等于是救了我!老伙计,我这一辈子又想从头儿重新过下来了,我想好好地过下来了……”
  四哥说着,声音有些发颤。我偷偷瞅了他一眼,看见他眼角上有什么晶亮的东西……
  我低下了头,靠在了葡萄树上。我又记起了他在我小时候讲的那些奇奇怪怪的故事。那时他讲了多少闻所未闻的故事啊!当时有的能理解,有的压根儿就听不懂。我虽然记不住那些故事的具体内容,可突然间好像什么都明白了:那全是心中的焦渴化成的啊,那是一些永不安分的故事……
  我们在园子里走走停停,直走了很久。斑虎在茅屋那儿急不可待地发出了哼唧声。
  茅屋里飘来了饭菜的香味,万蕙又在为我们准备一桌夜餐了。每到夜里,我们这一大家子人坐到一块儿,什么忧愁都会忘掉……
  万蕙不敢召唤自己的男人,只把碗筷弄出啪啪的响声,她用这种声音呼唤我们回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中国在梁庄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姦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中国在梁庄》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 [点击阅读]
五个苹果折腾地球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4
摘要:这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狗年的一天,使它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它的果实把地球折腾得喘不过气来。现在是春天的午夜。一个飞碟在夜色的掩护下接近地球,飞碟上的外星人是路过地球,想休息一会儿。“下边是一座苹果园,着陆比较合适。”担任观察的宇宙人对机长说。“同意在苹果园着陆。”机长发令。飞碟缓慢地在那闷果树旁着陆。飞碟舱门打开了,几个宇宙人走出飞碟,在果园里活动筋骨,呼吸空气。 [点击阅读]
经典小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1409 人气:2
摘要:目录页■蒋廷松《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6期通俗文学-超短小说一天,我陪乡长到县城找西郭局长办事。到西郭局长家时,他儿子小西郭也在,这小西郭是前不久被西郭局长安排到咱芳塘乡工作的。西郭局长见我们上门,递烟、敬茶、让坐,挺热情。小西郭呢,望着我们便是傻乎乎地笑。我们与西郭局长谈话时,小西郭便小心翼翼地往乡长的脸上“呼呼”地吹气。我想,他大约是在替乡长吹灰尘吧。 [点击阅读]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我从一些人的世界路过,一些人从我的世界路过。陆陆续续写了许多睡前故事,都是深夜完成的。它们像寄存在站台的行李,有的是自己的,有的是朋友的,不需要领取,于是融化成路途的足迹。但我觉得它们很漂亮。一旦融化,便和无限的蓝天白云不分彼此,如同书签,值得夹在时间的罅隙里,偶尔回头看看就好。其实这本书中,一部分连短篇都算不上,充其量是随笔,甚至是涂鸦。 [点击阅读]
厚黑学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最初的厚黑学并不像后来流传的各种版本,也没有所谓的厚黑经和厚黑传习录,而是一篇文言文体的文章,其中不少句式都是套用的儒家经典的句式,由此也可看出李宗吾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时,传统文化的基因没有完全消除贻尽。这篇文言文体在李宗吾所有文章为唯一一篇,以后的各种厚黑学著作以及1949年之后坊间各种粗制滥造的厚黑学,均以此为蓝本,兹抄录如下:“吾自读书识字以来,见古之享大名膺厚实者,心窃异之。 [点击阅读]
黄雀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简介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点击阅读]
南方有嘉木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此书为第5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茶人三部曲之第一。这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主角是忘忧茶庄的三代传人杭九斋、杭天醉以及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衷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庭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衷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衷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点击阅读]
鬼车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4
摘要:这已经是苗我白近几天第4次在深夜3点钟被楼下的汽车报警器的鸣叫声吵醒了。他怒不可遏。从30岁起,苗我白的夜间睡眠改为一次性的:醒了当夜就再也睡不着,不管几点醒。这个毛病已经困扰苗我白6年。为了能睡一个完整的觉,苗我白每天下午从5点起就停止饮水,以防夜间膀胱骚扰大脑。和苗我白睡在一张床上的,是他的妻子鲍蕊。鲍蕊不是苗我白的原配妻子。苗我白的第一任妻子是崔文然,那是苗我白的至爱。 [点击阅读]
国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画家李明溪看球赛的时候突然大笑起来,怎么也止不住。朱怀镜说他是不是疯了。平时李明溪在朱怀镜眼里跟疯子也没什么两样。当时朱怀镜并没有想到李明溪这狂放的笑声会无意间改变他的命运。那是国家女子篮球队来荆都市举行的一次表演赛,并不怎么隆重,门票却难得到手。李明溪也不是球迷,总是成天躲在美术学院那间小小画室里涂涂抹抹。所谓画室也就是他自己的蜗居。那天他突然想起很久没有见到朱怀镜了,就挂了电话去。 [点击阅读]
骚动之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鹰在头顶威严郑重地巡视了两圈,忽然一紧翅尖,以极其轻盈优雅的样子滑上峰顶,飘过黝森森的山林梢头,沉没到湖泊似的深邃清澈的天空中了。谷地上,那只天真灵秀的小布鸽,还在扑楞着翅膀,发出惊惧凄婉的呼救。“真他妈倒霉!”一丛枝叶张扬的山桃树后,跳起一个三十五六岁的男子,不胜遗憾的目光朝着鹰去的方向望了几望,侧转身子,向旁边的一方草地,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手势。草地极小,处在乱石棘棵之中。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