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尼罗河上的惨案 - 第十章(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章(1)
  星期一早晨,卡纳克号的甲板上,各种各样欣喜和赞赏的话语此起彼伏。此时邮轮正停泊在岸边,几百码外,清晨的阳光照在一座从岩石表面雕出来的大神庙上,悬崖峭壁上凿出的四尊巨像亘久地俯视着尼罗河,迎着正在升起的朝阳。
  科妮莉娅前言不搭后语地说:“啊,波洛先生,多美啊!我是说它们这么巨大,这么安静,看到它们会使人感到自己多么渺小,就像一只小虫,感到什么事都无所谓了,对吗?”
  范索普先生站在旁边,低声说道:“真——呃,令人难忘。”
  “很壮观,是吧?”西蒙·多伊尔先生走过来说道。接着他对波洛悄悄地说:“你知道,我是个对神庙、游览这类事情不怎么感兴趣的人,但是我不得不说,像这样的地方确实令人惊叹,要是你真的了解我的意思。那些古埃及的君王们一定是些了不起的人物。”
  范索普已经走开了。西蒙又放低了声音说:“这次来旅行我真是高兴。它——呃,它消除了我的一些疑虑。奇怪,我也不知怎么——不过,事实就是这样,林内特的情绪已恢复正常了。她说这是因为她终于把事情应付过去了。”
  “这是完全可能的。”波洛说。
  “她说当她在船上看到杰基时,她感到害怕……但后来,突然,这变得无关紧要了。我们俩已说好,不再躲避她,她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会她,并向她表明,她这种可笑的做法丝毫不会使我们烦恼,我们就当她不懂礼貌罢了。不过如此。她以为她已经搞得我们晕头转向了,但现在,咳,我们再也不用惊慌失措了,这点应该让她知道。”

  “是的。”波洛若有所思地说。
  “所以,这方法很棒,不是吗?”
  “哦,是的,是的。”
  林内特沿着甲板走来,她穿着淡黄色纱衣,微笑着。她和波洛打了个招呼,但并不特别热情,不过是冷冷地点了点头,就把她丈夫拉走了。
  波洛脑子里闪过一丝自嘲的想法,他意识到,他那爱批评的态度大概得罪不少人了。林内特已习惯接受别人对她本人及其所作所为的绝对赞美,而赫尔克里·波洛却显然冒犯了这一信条。
  阿勒顿夫人过来和波洛站在一起,低声说道:“这个女孩的身上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啊!在阿斯旺,她看上去很忧愁,不高兴,而今天她显得那么开心,几乎叫人怀疑她是不是发疯了。”
  波洛还没来得及回话,这群人又得集合了。他们一起由导游带队,上岸去参观阿布辛拜勒神庙。
  波洛和潘宁顿走在一起。
  “你第一次来埃及,是吗?”波洛问道。
  “哦,不,一九二三年我曾到过这儿,我是说,在开罗。不过以前我从未到尼罗河来旅行。”

  “我想你是坐卡马尼克号来的。多伊尔夫人是这样对我说的。”
  潘宁顿朝他狡黠地看了一眼。
  “哦,是的,是这样。”他承认道。
  “我不知道你是否碰巧遇到我在那条船上的几个朋友——莱辛顿·史密斯一家人?”
  “他们的名字我都想不起来了,船上坐满了人,天气很糟糕,不少旅客都没露过面。不管怎样,航程很短,你也不知道谁在船上,谁不在船上。”
  “是呀,没错。你碰到多伊尔夫人和她丈夫一定深感惊讶。那时你不知道他们已结婚了吧?”
  “是的,多伊尔夫人给我来过信,但后来信才转来。我是在开罗意外遇见他们几天以后才真正收到信的。”
  “我听说你认识她好多年了?”
  “哦,是的,波洛先生。我认识林内特·里奇维时,她还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呢,就这么高——”他用手比了比,“她父亲梅伊许·里奇维和我家是世交,他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在事业上也很成功。”
  “我听说,他女儿得到了一笔数目很可观的财产……啊,对不起,可能我这样说不太妥当。”
  安德鲁·潘宁顿似乎有点惊奇。

  “哦,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是的,林内特是个有钱的女人。”
  “不过,我想,最近市场价格暴跌,任何股票必定都会受到影响,不管它们曾经多么可靠,是吗?”
  潘宁顿并未立即回答,顿了一顿他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如此,最近很不景气,情况是不乐观。”
  波洛低声说:“不过,我觉得多伊尔夫人办事很精明。”
  “没错,是这样。林内特是个办事讲究实效的聪明女孩。”
  他们的谈话停止了。导游继续在对他们讲述伟大的古埃及君王拉美西斯建造神庙的事。拉美西斯的四尊雕像在入口处两边,每边各一对,是从天然的石头上凿出来的,雕像俯视着下面零零落落的游客队伍。
  里希提先生对导游的话不感兴趣,他正忙着看入口处两边石墩上的黑人和努比亚俘虏的浮雕像。
  这群人一进神庙,就被笼罩在昏暗和安静的气氛中。导游指引大家一起看内墙上栩栩如生的彩色浮雕,但这群人却喜欢各自为伍地观看。
  贝斯纳医生声音洪亮地用德语读着导游手册,时而停下来给科妮莉娅翻译一下,她在他身边不声不响地走着。然而,这种时刻未能持续多久,史凯勒小姐由态度冷淡的鲍尔斯小姐搀扶着走了进来,下了一道命令:“科妮莉娅,过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
西西里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迈克尔-科莱昂站在巴勒莫长长的木制船坞上,望着那艘驶往美国的巨型客轮启航,他原准备搭乘那船的,只是他又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他挥手向小渔船上的人们告别,是他们带他来到船坞,而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护卫着他。小渔船在客轮身后泛起的白浪中颠簸,像一只紧紧追随母亲的勇敢的小鸭。船上的人也在向他挥手道别;他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点击阅读]
诈骗圈套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一某一天黄昏七点过后,在新宿西口车站纷乱的人群中,田关宏看见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从数米远的地方朝田关宏这边走过来。田关瞥了一眼,谈不上对他怀有特别的兴趣,只是觉得老人的神采炯然。老人的额头宽大,胡子灰白发际上有一圈银丝。脸颊上的皱纹似乎是智慧的象征。老人看上去有七十岁了。这个老人真有贵族气派——这一感觉涌上了田关的心头。由于受到老人目光的吸引,田关又看了老人一眼。 [点击阅读]
诺贝尔的囚徒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本书何以成为20世纪的一部经典小说呢?它的主题既不是战争,也不是异化——这两者乃是20世纪里小说的主要题材。卡尔-杰拉西的《诺贝尔的囚徒》(Cantor’sDilemma)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首次真实地描写了科学家的生活和道德观念。而在刚刚过去的那个狂暴动荡的世纪里,科学技术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卡尔-杰拉西是一个极富叙事技巧的作家,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科学家——他自诩为“口服避孕药之母”。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贝姨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八三八年七月中旬,一辆在巴黎街头新流行的叫做爵爷的马车,在大学街上走着,车上坐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胖子,穿着国民自卫军上尉的制服。在那般以风雅为人诟病的巴黎人中间,居然有一些自以为穿上军服比便服不知要体面多少,并且认为女人们目光浅陋,只消羽毛高耸的军帽和全副武装,便会给她们一个好印象。这位第二军团的上尉,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派心满意足的神气,使他红堂堂的皮色和着实肥胖的脸庞显得更光彩。 [点击阅读]
贵宾室的怪客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当浅见光彦决定乘坐“飞鸟”号豪华游轮去作环球航海旅游时,最吃惊的莫过于他自己了。“飞鸟”号是日本最大的豪华游轮,即使只住最便宜的“普通间”,作一次环球旅行所需的费用也大约要花上三百万日元。这是个几乎可以让浅见昏厥的数字。他一直认为这是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的话题,所以,当乘坐“飞鸟”号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浅见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做一个不祥的梦。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0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