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尼罗河上的惨案 - 第一章(8)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一章(8)
  “她没有脱下。我是亲眼看见的。那女人是个傻瓜,在这种十二月天,偏要神气活现地朝海里跑,还假装说海水很暖和,简直是傻瓜,其实只是那时候凑巧阳光比较强罢了。不管怎么说,应该不准胖女人游泳,她们穿上泳衣的样子真叫人倒胃口。”
  阿勒顿夫人低声说:“那我觉得我似乎不该再游泳了。”
  蒂姆放声大笑。
  “你?你比许多年轻女孩漂亮得多。”
  阿勒顿夫人叹了口气说:“我倒希望你能在这里多遇见些年轻女孩。”
  蒂姆坚决地摇头。
  “我可不希望。没有外人来打扰,你和我两个人相处得很愉快。”
  “如果乔安娜在这里,你就高兴了。”
  “我不会高兴。”他的声音出乎意料的坚决,“你全弄错了,乔安娜能逗我开心,可是我并不是真的喜欢她,她老是在旁边会使我心烦。谢天谢地她不在这里。如果要我再也不和乔安娜见面,我也无所谓。”
  接着他低声地说:“世界上只有一个女人值得我对她尊敬和赞美;我想,阿勒顿夫人,你一定知道这个人是谁。”
  他母亲脸红了,似乎有些慌乱。
  蒂姆认真地说:“世界上真正完美的女人并不多,你正好是其中之一。”
  在一间俯瞰纽约中央公园的公寓里,罗布森夫人高声地说:“这简直太完美了!科妮莉娅,你真是个最幸运的女孩。”

  科妮莉娅·罗布森的脸马上红了。她是一个身材高大,有点笨手笨脚的女孩,一双棕色眼睛像小狗似的。
  “哦,这真是太好了!”她喘了口气说。
  老史凯勒小姐头斜在一边,看到穷亲戚出现这种反应深感满意。
  “我一直梦想到欧洲去旅行,”科妮莉娅叹了口气说,“以前我还觉得永远没有机会到欧洲去呢。”
  “当然,鲍尔斯小姐跟我一起去,”史凯勒小姐说,“但是让她陪我到交际场合去,我就发现她见识有限——十分有限。我想,有许多小事情科妮莉娅倒是可以帮忙。”
  “我很愿意帮忙,玛丽表姐。”科妮莉娅急切地说。
  “好吧,好吧,那就说定了。”史凯勒小姐说,“去找鲍尔斯小姐,亲爱的,喝蛋酒的时间到了。”
  科妮莉娅走开了。她母亲说:“亲爱的玛丽,我非常感激你!我想你是知道的,科妮莉娅的社交生活不太顺利,因此她感到很难过。我知道她心里委屈,如果我有钱能带她去旅行该有多好。可是自从奈德死了以后,我们的情况你也知道。”
  “我很高兴带她同行,”史凯勒小姐说,“科妮莉娅做些琐事倒很不错,她愿意跑腿,不像现在有些年轻人那样自私。”

  罗布森夫人站起身来亲吻她那阔亲戚微黄且发皱的脸。
  “我太感激了。”她说。
  在楼梯上她遇见了一位干练的高个儿女人,手上端着一杯有泡沫的黄色饮料。
  “啊,鲍尔斯小姐,这回你要到欧洲去?”
  “是呀,罗布森夫人。”
  “多美妙的旅行啊!”
  “是呀,我相信一定会很有趣的。”
  “你曾到国外去过吗?”
  “哦,是的,罗布森夫人。去年秋天我陪史凯勒小姐到巴黎去,可是我从来没有去过埃及。”
  罗布森夫人犹豫了。
  “我希望,不会出什么——事情。”
  她放低了声音。鲍尔斯小姐仍然平静地回答:“哦,不会的,罗布森夫人;我会留神那种事的,我总是非常小心的。”
  可是当罗布森夫人缓步继续走下楼梯时,似乎仍有一片阴影笼罩在她脸上。
  安德鲁·潘宁顿先生在他市区的事务所里,正在打开他的私人信件。突然他紧握拳头,砰的一声打在办公桌上;他涨红着脸,前额上的两根青筋暴起。接着他按了写字台上的电铃,一个漂亮的速记员马上出现。
  “请罗克福先生到这里来。”
  “好的,潘宁顿先生。”

  几分钟后,潘宁顿的合伙人史坦达尔·罗克福走进办公室。这两人颇有相似之处,都是瘦高身材,头发开始变白,胡子刮得很干净,脸上一副精明的样子。
  “出了什么事,潘宁顿?”
  潘宁顿正在读第二遍信。他抬起头来说:“林内特结婚了……”
  “什么?”
  “你听见了我的话!林内特·里奇维结婚了!”
  “怎么结的婚?什么时候结的婚?为什么我们没有听说?”
  潘宁顿朝办公桌上的日历瞥了一眼。
  “她写这封信时还没有结婚,但是她现在结婚了。四号上午,就是今天。”
  罗克福倒在一张椅子里。
  “啊!事先完全没有通知!没有消息?那男的是谁?”
  潘宁顿查阅那封信。
  “多伊尔。西蒙·多伊尔。”
  “他是怎样的人?你听说过他吗?”
  “没有。她没怎么提……”他扫视信上一行行整齐而清晰的笔迹,“我觉得这事有些古怪……但这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她结婚了。”
  两个人目光交会,罗克福点了点头。
  “这件事需要好好想一想。”他轻轻地说。
  “我们该怎么办?”
  “我正要问你。”
或许您还会喜欢:
翻过平城山的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细雨无声湿佛颔,恍觉春至奈良坡。——会津八一人们把位于奈良县和京都府交界即古时的大和国与山城国交界处的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称为平城山。从前在女子学校广泛传唱的一首歌中有过这样的歌词:“思恋何等苦,直叫人神伤黯然,踟蹰情难诉,不觉竟至平城山,心中悲情何以堪。”这首歌曲的歌名就叫平城山。翻过平城山往来于奈良与京都之间的道路被称作奈良坡。 [点击阅读]
老处女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五十年代的老纽约,屈指可数的几家人在单纯和富有方面居统治地位,其中就有罗尔斯顿家。强健的英国人和面色红润、身体笨拙的荷兰人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繁荣谨慎,却又挥金如土的社会。“办事要办得漂亮”一直是这个谨小慎微的世界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世界全是由银行家,与印度做生意的商人、造船厂家和船具商的财富建造起来的。 [点击阅读]
老铁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杰斐逊城是密苏里州的州府,同时也是柯洛县的县府,它位于密苏里河右岸一个风景优美的山丘地带,从这里可以俯视到下面奔腾不息的密苏里河和河上热闹繁忙的景象。杰斐逊城的居民那时候比现在少多了,尽管如此,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由于地区法院定期在这里举行会议,这赋予它一个重要的地位。这里有好几家大饭店,这些饭店价格昂贵,住宿条件还过得去,提供的膳食也还可口。 [点击阅读]
艳阳下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罗吉-安墨林船长于一七八二年在皮梳湾外的小岛上建造一栋大房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那是他怪异行径的极致。像他这样出身名门的人,应该有一幢华厦,座落在一大片草地上,附近也许有一条小溪流过,还有很好的牧场。可是安墨林船长毕生只爱一样:就是大海。所以他把他的大房子——而且由于必要,是一栋非常坚固的大房子——建在这个有风吹袭,海鸥翱翔的小岛上。每次一涨潮,这里就会和陆地隔开。他没有娶妻,大海就是他唯一的配偶。 [点击阅读]
花儿无价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一过晚上八点,商业街上营业时间最长的中华荞麦店也打烊了,小城顿时漆黑一片,复归寂静。夏季里,商家的经营对象是从东京、大阪等地回来省亲的人们,因此,常常会有许多店铺营业到很晚。可是,自秋风初起,东北小城的夜幕就开始早早降临了。晚上十点,城边的卡拉OK快餐店也关了门。几个手握麦克风、狂唱到最后的男女客人走出来,各个怕冷似地缩着身子,一面商量着接下来去何处,一面钻进停在路边的汽车。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茶花女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小姐,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 [点击阅读]
荒原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本书内容是一个我们称之为“荒原粮”的人留下的自述。他之所以有此雅号是因为他多次自称“荒原狼”。他的文稿是否需要加序,我们可以姑且不论;不过,我觉得需要在荒原狼的自述前稍加几笔,记下我对他的回忆。他的事儿我知道得很少;他过去的经历和出身我一概不知。可是,他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不管怎么说,我对他十分同情。荒原狼年近五十。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