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 第8章 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发育差异(6)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8章 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发育差异(6)
  同性恋是有机会改变的。虽然放弃同性恋行为绝非易事。假如青年已经有同性恋行为且开始认同同性恋的生活型态,他们反比以前更迫切需要父母与亲友的爱与接纳。不要让这种异常的行为疏远你们之间的关系。只要家人尽力得帮助、鼓励,就会早日恢复正常状态。
  在辅导同性恋倾向青年的同时,医生也协谈他们的父母与亲友。建议他们祷告、忍耐,用永不放弃的爱对待他们。相信迎接他们的,会是一个心智健全的孩子。
  男性青少年吸烟饮酒心理
  吸烟饮酒现象,已逐渐成为我国青少年中较严重的行为问题。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在校男大学生中吸烟率已在27%以上。多种迹象表明,初、高中生的吸烟、饮酒率有大幅度上升。吸烟饮酒,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危害很大,而且因酒后滋事后青年犯罪率也在不断上升,因此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青少年吸烟饮酒不是天生的,主要是受了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一)模仿。随着身心的逐渐发育成熟,青少年处处要求以成人自居,于是模仿大人吸烟喝酒,认为吸烟喝酒是成熟的标志。
  (二)好奇。看到成年人吞云吐雾、怡然自得的样子,出于好奇心青年人便想亲自体验一下吸烟喝酒的滋味。
  (三)社交。吸烟与喝酒确实是社交中必不可少的,递一支烟可融洽气氛,喝酒可缩短距离,于是男性基于社交的需要,不会吸烟与喝酒的也学会了,会的呢?就变本加厉的厉害起来。
  (四)哥们义气。青少年重友情,讲义气,朋友都抽烟,若自己不应酬,对不住朋友,于是在你来我往中就吸上了,慢慢的就养成了习惯。
  (五)逆反心理。青年人很有逆反心理,越是不让座的事情,越是跃跃欲试。
  (六)寻求解脱。一些青少年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承受很大的压力,遭受到挫折,如失恋、考试落榜、待业无助、人际关系等,就借饮酒来寻求解脱,以此消愁解忧,逃避现实,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抽烟喝酒的毛病。
  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很多青少年养成抽烟喝酒的习惯,就会常在无聊时喝酒或“抽支烟解解闷”;上厕所时抽支烟熏熏臭气;看书、写作时,尤其是开夜车时借抽烟来“提提神”;或满足一时乐趣、刺激,以获得充实感等。久之则成为陋习。因此说青少年吸烟饮酒习惯,是一种习得的不适应和行为模式。以后为了满足其生理和心理的依赖,这种陋习就被维持下来。家庭和社会中年长者的行为模式,对青少年的的影响尤深刻。
  青少年仍处于发育完善期,尼古丁和酒精对人体和各种器官都会产生有害影响。由于饮食不良,常会患维他命营养缺乏症。不断地摄取尼古丁和酒精易导致肝硬化、内分泌腺损伤、心力衰竭、高血压、胃内粘膜萎缩、炎症以及毛细血管溢血、肺部器质性病变,造成对疾病的整体抵抗力降低,甚至缩短寿命。不少青少年瘾君子还可能发展成为自杀或犯罪,或由于传染病并发,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造成肝脏和心脏功能的衰竭而死亡。

  青少年烟酒成瘾,可以引起思维过程的严重退化和智力功能的严重损伤,严重者会出现思维中断、记忆检索障碍等症状。由于运动机能失调,人际交往、言语感觉和理解能力方面的退化,青少年在运动行为、人际交往、求学就业方面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无论是家庭,还是青少年个人,都应对此有正确的认识。
  一般吸烟饮酒,虽然不被视为病态,但对青少年的健康影响却是极大的。对于吸烟饮酒成瘾并导致中毒症状的青少年,则应采取系统治疗措施。除了采用药物治疗,如用戒烟、酒药,戒烟茶、糖外,一下还介绍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厌恶疗法。以重复惩罚性的刺激,建立起条件反射而革除不良弊习。如患者可以服戒酒丸、柠檬酸之类药物。如果病人喝酒,这类药就会引起紧张症的发作,从而达到戒酒的目的。再如在烟酒里抹上或掺上可以使其中生恶心和呕吐的物质,从而培养患者对烟酒的厌恶情绪,重复强化对烟酒产生条件反射性反感。
  (二)认知领悟疗法。当患者已停止吸烟饮酒时,医生就开始对患者进行个别或集体心理治疗,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行为,发展更有效的调整方法,认识其行为可能导致的恶果,使患者认识或明白不吸烟不喝酒生活比完全沉溺其中的生活更舒适,这也会取得很好的疗效。
  (三)社会支持性治疗。这种治疗涉及到环境的改变,态度的变化和提供健康的社交活动。需劝说患者的家长、亲人和朋友,帮助患者在家庭、学校和其他社会组织中重新调整。通过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来恢复其正常的社会交往,培养有益兴趣,增强自信心,这对青少年烟酒中毒者是很有效的。
  (四)跟踪治疗。对烟酒的青少年进行治疗的持续时间一般较长,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其意志品质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如果他们有5年滴酒不沾,一烟不吸,一般可以认为他们痊愈了。旧病复发的可能通常是在头两年以内,所以在最初治疗后,应对患者及时随访和跟踪治疗。
  男女青春期都会出现的特征
  青少年逆反心理
  近几年来,常见报端出现以中小学生为主角的家庭悲剧:有中小学生砍杀父母、爷爷奶奶的,也有中小学生自杀、自残的,也有与学校老师发生矛盾的……一宗宗骇人听闻的报道,让读者触目惊心,让家长、教师、教育者大感寒心。青少年学生可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啊,他们究竟怎么了?
  青少年学生出现上述不可理喻的行为,源于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调试,进而发展成与家长、教师、教育者之间的矛盾,当矛盾得不到化解时,它会逐步上升,最终酿成悲剧。
  当今的青少年,往往虽未进入社会,但却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然而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距离,表现出一种不适应,常常处于一种困惑的矛盾胶着状态。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有:
  (一)年龄与生理条件。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可能产生,但青少年时期逆反心理是最重的。这主要是由青少年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与家长、老师对他们不合实际的角色期待发生激烈冲突所致。同时,也和青少年知识经验不足以及思维的片面性有关。当人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第二性征,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他们不久之前毕竟还是小孩,许多家长、教师的观念还来不及或不愿转变,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对于青少年的烦恼、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给予积极引导。于是,青少年因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自然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

  (二)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青少年时期,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往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情感、意志的发展先于认知的发展。在认知问题上,又容易出现非理性的认识。同时,许多青少年,由于他们的学习目的不同、需要不同、动机不同,在认知过程中,受每个人内部环境的不同影响,造成青少年在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转到社会所要求的行动上来,因而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三)好奇心的驱使。青少年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过强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上的认知需要可以转化为学习活动的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促使和推动学习者去探索有关的事物和认知信息。青少年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正是他们好奇心的具体表现。一般说来,人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就是所谓“禁果逆反”。我们有些老师、家长禁止青少年做某事,却又不说明为什么不能做的理由,结果适得其反,使“不要吸烟”、“不要早恋”之类禁令达不到应有的预期效果;对于被禁止、批判的电影、文学作品、理论文章却怀着极大兴趣去观看、查阅……“被禁的果子是甜的”,好奇心驱使青少年有时甘冒受惩罚的风险去尝也许并不甜的“禁果”。
  (四)思维品质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质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社会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在论证不足的情况下,固执己见,走向极端。这些青少年往往自尊心、虚荣心很强,但却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把教育者的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管、卡、压”,看成是对自己自尊心的损伤。因而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对立面上,出现了在口头上加以回驳,在行动上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反心理。
  (五)身心发展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青少年的需要,已由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开始跃进式地大幅度向高层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成就需要、审美需要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与阻碍,从而产生难以自解的挫折感。挫折和心理冲突是人的心理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由于各人的承受能力不同,反映出来的强度大小也不尽相同。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人,能够正确对待一切事物,比较容易调节自己的情绪,有能力把自己心理冲突的频率减弱,保持正常平静的心理状态。然而,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有时难于正确对待一切事物,调节不了自己的情绪,没有能力把心理冲突平息下来。结果,挫折所带来的消极心理影响不断扩大,“反控制情绪”膨胀,逆反心理就会随之而来。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理解。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长辈,知晓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批评都是善意的,看到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出于对你的关心。而老师、父母也是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也会误解人,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也就不会有逆反心理了。
  (二)把握自我。经常提醒自己,要虚心接受老师父母的教育,遇事要尽量克制自己,要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突显自己的个性并非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抗来实现的。另外,还要主动与他们接触、向他们请教,这样多了一份沟通,也就多了一份理解。
  (三)学会适应。青少年要提高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如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展现自我价值,这样,逆反心理也就克服了。
  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要学会用积极、鼓励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灵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能把摇摆不定的青少年拉入教育者期望的行列。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为此,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不啻是个好办法。
  青少年早恋心理
  早恋是青春期或青春期之前的少男少女所产生的过早恋爱的现象,一般发生于20岁之前。这个时期,由于年龄局限、涉世不深,缺乏必要的思考能力,而更多的是跟着感觉走。感觉到异性的突出表现及特长,如学习好、长相好、有特长等,往往都会使他(她)们产生倾慕之情。这时如果把握不住自己,便会走进情感误区,产生早恋。
  有位作家说过,早恋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我们常常被它的芬芳所吸引,然而,一旦情不自禁地触摸,又常常被无情地刺伤。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生凉薄
作者:佚名
章节:86 人气:2
摘要:1.轮回从来不相信有,所以睁开眼睛的琪安,对着满天血雨,只觉得是荒唐一梦。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发生的,不过是眨眼的瞬间,却换了个世界。固执的闭上眼睛,却干涩无泪。上天真是待她不薄,连死亡都要安排得这般曲折。前世,父母离异,各组家庭,只有她,是多余的。别人都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她只能低着头,任风吹干脸上早已凝结的泪;从来没觉得委屈,只是遗憾她成为了父母的拖累。 [点击阅读]
重生之夏日倾情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夏曦茫然的走在大街上,她只觉得眼前的这一切明明那么熟悉,可是却陌生的让她感到害怕和颤栗。10月的天,路上的行人多还是短袖打扮,可夏曦只觉得冷,她伸出双手试图环抱住自己,可是触眼所及的这双白皙纤细毫无瑕疵,缀着漂亮甲绘的手陌生的让她简直想尖叫。 [点击阅读]
炒股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5
摘要:股市给那些缺乏经济基础的人带来了以小钱赚大钱的机会。对那些才高志大者来说,股市简直就是一块经济福地。然而这个“有经验的人获得很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很多经验”的地方杀机四伏,偶有斩获虽然不难,要频频得手并非易事,而以此为生则更是对自我和人性的挑战。 [点击阅读]
30岁前别结婚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4
摘要:序言剩女: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中国教育部,2007生活中万事皆有定时。我拥有了梦寐以求的事业,我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丈夫,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孩子们。我是38岁结的婚。而我之所有能够拥有这一切,都得益于我的晚婚。我亲爱的父母一度因为我这个“剩女”而忧心忡忡。 [点击阅读]
你可以看透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3
摘要: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作者:[美]大卫·李柏曼【内容简介】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书中的技术被广泛使用在美国FBI、海军部、全球500强企业以及至少25个国家的政府和公司。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能够迅速准确的清楚对方的心理,看透对方的本意,必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一个无意识的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能反映出深藏不漏的本意。 [点击阅读]
他与月光为邻
作者:佚名
章节:148 人气:2
摘要:第一卷他从心上来第1章他的来意淡薄的日光,照亮了山脊。绿意葱茏的树林,折射出大片碎金般的光泽。一座寺庙静静矗立在山巅,俯瞰着不远处的城市。寺门是暗黄色的,石板路老旧而干净,院子里还种了些花草。时间尚早,一眼望去,清净无人。谢槿知穿着薄薄的春装外套,黑色长裤下是双运动鞋,一路走上来十分轻快。她掏十块钱买了张门票,跨进寺门。抬头就见层迭洁白的阶梯,以及上方的大雄宝殿。她在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点击阅读]
回到汉朝当诸侯
作者:佚名
章节:14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英雄落难时张和在大街上走着,已经饿了两天的他,再也支撑不住,就要跌倒在地。。这时,他猛然看见左手边的一家店铺,正是酒楼。饭菜的香味,如同魔鬼之手一般,在诱惑着他的步伐。他不由之主地循着香味走进了这家酒家。店小二见有客人上门,自然热情地前来招呼着:“客官里边请、要吃点什么?我这的大厨手艺不错!南菜北肴都会做些。”小二领着张和来到一张桌子前,一面介绍道。“来碗面吧,再来两道小菜。 [点击阅读]
只有医生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编辑推荐张羽: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上市之前,网络上已聚集了超高人气和口碑!六百本试读本发出后,更受到各界知名人士大量的赞誉!“哪怕你是个知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了解程度也可能不到5%”如果你阅读的是惊涛骇浪,读完后也请放慢呼吸……你要知道一些只有医生知道的……--冯唐(作家)作为一名求知欲“过度”的妈妈, [点击阅读]
柜中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窃丹从现如今往上推算,距今天一千一百八十三年前,天下正是大唐宝历二年,当朝的皇帝自然姓李,单名一个湛字,是为唐敬宗。这一年,这位皇帝恰满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少,人也生得精神漂亮。据大明宫的老宫女说,当她们的陛下在大明宫别殿里呱呱坠地时,六月的火烧云正一望无际,太液池的白鹤竟一起飞上云霄,翩翩展翅环绕住整座宫殿,悠扬的鹤唳声就连太极宫都能听见。 [点击阅读]
虎妈战歌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耶鲁教授育儿经第一部分第1节:译者序(1)本书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母亲、两个女儿和两条狗。伴随着钢琴激越的音符和小提琴悠扬的旋律,她们又是怎样荣登卡内基音乐圣殿,演绎莫扎特和门德尔松的经典之作。你或许以为,这个故事想告诉读者—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中国父母比西方父母更优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