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目的地不明 - 第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
  在圣路易旅馆的小客厅里坐着三位女士,每一位都在做着自己的事。矮小、丰满、头发染成蓝色的卡尔文-贝克夫人正在用她从事任何活动所用的那种旺盛的精力写信。卡尔文-贝克夫人是一位正在旅行的美国人,这是谁都不可能搞错的。她生活优裕,如饥似渴地想准确地知道天地间的一切事物。
  赫瑟林顿小姐坐在一把很不舒服的帝国式椅子里。她是一位正在旅行的英国人,这也是谁都不可能搞错的。她正在编织一件许多英国妇女似乎总在编织的那种式样难看的毛衣。她长得很高且瘦,脖子瘦骨嶙峋,头发乱蓬蓬,而表情呢,似乎在精神上对整个人类都感到失望。
  珍妮-马里科小姐派头十足地坐在一把竖椅上,望着窗外打呵欠。她是一个把黑头发染成金黄色的女人,脸蛋并不好看,但却打扮得十分引人注目。她的衣着入时,对这个客厅里的人毫无兴趣。她从心眼里鄙视她们,认为她们只不过是一些寻求刺激的旅游者。此刻她正在思考着她的性生活的一个重要变化,没有工夫理睬这些像畜生一样的旅游者。
  赫瑟林顿小姐和卡尔文-贝克夫人已经在圣路易旅馆住了两夜,彼此已经熟了。具有美国人的爱交际性格的卡尔文-贝克夫人,她和每一个人都谈得来。赫瑟林顿小姐虽然也同样地急于寻求友谊,却只和她认为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英国人和美国人交谈。至于法国人,除了那些作风正派、在餐厅里和自己的儿女同桌吃饭的过着家庭生活的人以外,她是不与任何其他人交往的。
  一个样子像富裕商人的法国人往客厅里瞥了一眼,被那几个妇女的团结一致的神气吓住了,于是带着对珍妮-马里科小姐留恋和悔恨的脸色走开了。
  赫瑟林顿小姐开始低声地数起针数来:
  “二十八针、二十九钉——我怎么搞的——哦,我明白了。”
  一个长着一头红发、个子高高的女人往客厅里窥视,并且踌躇了一下才又继续沿着走廊往餐厅走去。
  卡尔文-贝克夫人和赫瑟林顿小姐立即活跃起来。贝克夫人从写字台转过身来,用激动的声音说:
  “赫瑟林顿小姐,您注意到那个往客厅里窥视的红头发女人吗?他们说,她是上周那可怕的飞机失事的惟一幸存者。”
  “我看见她是今天下午到达这里的,”赫瑟林顿小姐说,由于激动她又漏织了一针。“坐救护车来的。”
  “旅馆经理说,她直接从医院来。我不知道,她这样快就离开医院是否明智。据了解,她有脑震荡。”
  “她脸上还扎着绷带——也许,那是被玻璃割破的。幸好,她没有被烧伤。据说,飞机失事所引起的烧伤很可怕。”
  “简直不堪设想。这可怜的年轻女人,不知道她丈夫是否和她在一起,他是否也死了?”
  “据说她丈夫没有和她在一起,”赫瑟林顿小姐摇摇她那灰黄色的头,“报上只提到一个妇女乘客。”
  “不错,报上登了她的姓名。一个叫做贝弗利的夫人——不对,是贝特顿夫人。”
  “贝特顿,”赫瑟林顿小姐沉思地说:“这个姓名好像使我想起了什么?贝特顿。对了,我在报上看到过这个姓名。哦,哎呀,我敢肯定就是那个名字。”
  “皮埃尔见鬼去吧,”马里科用法语自言自语地说,“他真叫人受不了。但小朱尔斯,他真可爱。而且他的父亲在社会上有地位。我最后决定了。”

  接着,马里科小姐就迈着优美的大步子走出了客厅,从我们的故事中消失了。
  2
  托马斯-贝特顿夫人在飞机失事后第五天的下午离开医院。一辆救护车把她送到了圣路易旅馆。
  她显得苍白而有病容,脸上贴着膏药和扎着绷带。她立刻就被领到专门为她保留的那个房间里,那位富有同情心的经理紧紧地跟在她周围侍候她。
  “夫人,您经受了多大痛苦啊!”那位经理在亲切地询问了这间为她保留的房间是否中她的意,并且毫无必要地把所有的电灯都打开之后,说:“死里逃生多险啊!真是人间奇迹啊!多幸运啊!据说,只有三个幸存者,而其中一个现在还处于危险状态呢!”
  希拉里困乏地一屁股坐到一把椅子上。
  “是的,的确如此,”她咕哝道,“我自己几乎不能相信这件事。甚至现在我也记不起什么东西。飞机失事前二十四小时的情况现在对我来说,也十分模糊。”
  “哦,是的。那是脑震荡的结果。我的一个妹妹也得过一次脑震荡。战争时期她在伦敦。一颗炸弹落下来,把她震得不省人事。但是,她马上就爬了起来。她在伦敦乱转,在尤斯顿车站搭上一列火车。您想想看,她在利物浦醒来以后,有关炸弹的任何事情她都记不得了,怎样在伦敦乱转也记不得了,搭火车的事或怎样到达利物浦的事也不记得了。她还能记得的惟一的一件事是她把她的裙子挂在伦敦的衣柜里,这些事情都非常奇怪,是不是?”
  希拉里同意经理的意见,认为这些的确很奇怪。那位经理鞠了个躬,就走了。希拉里从椅子站起来,到镜子跟前去照一照自己。她现在是如此浸透着她所扮演的新人的精神,以致于她感到四肢一点劲都没有,这对一个遭受了一番严厉的折磨之后刚从医院出来的人来说,是十分自然的。
  她已经在旅馆服务台查问过,但那里并没有她的电报或信。看来,她扮演这个新角色的头几个步子必须在一无所知中迈出。奥利夫-贝特顿可能被告知,在卡萨布兰卡她应当拨某某个电话号码或同某某人联系。但是,关于这一点却毫无线索。她目前能够据以行事的东西只是奥利夫-贝特顿的护照、信用卡、和库克斯旅行社的票卷本。在这些票卷上注明着她在卡萨布兰卡住两天,在非斯住六天,在马拉喀什住五天。当然,现在这些预定的日期都过时了,需要加以处理。护照、信用卡和随身携带的身份证明信都已经妥善处理过了。护照上现在已经换上希拉里的照片,信用卡上的签名也是希拉里亲笔写的奥利夫-贝特顿几个字。总之,她的凭证已经齐全。她当前的任务就是恰如其分地扮演这个角色并等待指示。她手中掌握的王牌就是飞机失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记忆力丧失和迷迷糊糊。
  飞机失事是真的,奥利夫-贝特顿也真乘坐了这架飞机。而脑震荡则能恰当地把她未能采取任何措施来获得指示这件事掩盖过去。因此,糊涂、迷惘、虚弱的奥利夫-贝特顿就只好等待命令。
  当前要做的事自然是休息。因此,她就躺在床上。她用两小时的时间把人们教给她的事情在脑子里又过了一遍。奥利夫的行李已经在飞机上烧毁了,希拉里只带着医院里供应她的很少几件东西。她梳了梳头,在嘴唇上徐点口红,就下楼去旅馆餐厅吃饭了。

  她注意到,某些人带着某种好奇心看着她。有几张餐桌上坐着一些商人,他们几乎是不看希拉里一眼的。但是在另外几张显然是由旅游者占用的餐桌上,她意识到人们正在窃窃私语。
  “哪个女人,那个红头发女人,是这次飞机失事的一个幸存者,亲爱的。她是从医院坐救护车来的。她到达的时候我正好看见。她看起来仍然非常虚弱。我不知道,他们这样快就让她出院是否太早了。多可怕的经历啊!能逃出来多幸运啊!”
  吃完晚饭,希拉里在这个小小的客厅里坐了一会。她不知道会不会有人以某种方式来接近地。客厅里只零零落落地坐着一两个人。突然一个把白发染成蓝色的、小个子的丰满的中年女人转移到希拉里旁边的一把椅子上。她用活泼而令人愉快的美国口音说:
  “我希望您能原谅,我感到非说一两句话不可。您就是那位前几天从那架失事飞机上奇迹般的逃出来的人吗?”
  希拉里把正在阅读着的那本杂志放下。
  “是的。”她说。
  “哎呀!多么可怕!我是说那次坠毁。他们说。只有三个幸存者,对吗?”
  “只有两个,”希拉里说,“三个中有一个在医院里死了。”
  “天哪!是这样的吗!现在,小姐──夫人,您姓……”
  “我姓贝特顿。”
  “喂,如果我这样问,您不反对的话,请告好我,您在飞机上是坐在什么位置?您是坐在飞机头部还是坐在尾部?”
  希拉里知道应当怎样回答这个问题,于是马上就回答说:
  “坐在尾部。”
  “人们总是说,那是最安全的地方,对不对?我每次坐飞机时总是要坚持得到一个靠近后门的位置。您听见没有,赫瑟林顿小姐?”她把头转向另一个中年女士。这是一个态度非常生硬的英国人,具有一张像马一样的长脸。
  “我前几天就这样说过。您每次坐飞机的时候,可千万不要让机上女服务员把您带到机头的地方。”
  “但是总有人必须坐在飞机头部啊。”希拉里说。
  “对,但我不坐。”那个美国人斩钉截铁地说,“顺便说一句,我的名字叫卡尔文-贝克夫人。”
  希拉里表示愿意相识。接着贝克夫人就开始攀谈起来,并且很容易就垄断了整个谈话。
  “我刚从莫加朵到这里,而赫瑟林顿小姐则是从丹吉尔来。我们在这里才认识。您准备游览马拉喀什吧,贝特顿夫人?”
  “我已经作好了游览的安排。”希拉里说,“当然,这次飞机失事把我们的整个计划都打乱了。”
  “那当然啦,这一点我明白。但是您可绝不能不游览马拉喀什呀。赫瑟林顿小姐,您说对不对?”
  “游览马拉喀什花钱太多,”赫瑟林顿小姐说,“这点可怜的旅行津贴使得一切都很难办。”
  “那里有一个非常好的旅馆,叫马穆尼亚旅馆。”贝克夫人继续说。
  “那个旅馆贵得要命,”赫瑟林顿小姐说,“对不起,当然,对您来说,那就不一样了,贝克夫人,您有的是美元。有人给我写了那里的一家小旅馆的名字。那旅馆很好,很干净,而且据说,吃的也挺不错。”
  “另外,您还计划去哪些地方,贝特顿夫人?”卡尔文-贝克夫人问。

  “我还想游览非斯,”希拉里谨慎地说,“当然,我必须重新预订旅馆房间了。”
  “是的,您当然也不应该不游览非斯或拉巴特。”
  “您到过那里吗?”
  “还没有到过。我计划很快就去,赫瑟林顿小姐也一样。”
  “据说,旧城的景色一点也没有破坏。”赫瑟林顿小姐说。
  谈话又东拉西扯地继续了一段时间。希拉里借口说刚从医院出来有些疲倦,就上楼去卧室了。
  这一晚就这样什么决断也没有做出来。跟她谈话的那两个女人是那种人们熟知的旅游者,她几乎不敢想象她们还可能是别的什么。她决定,如果明天还接不到任何电话和文电,就亲自去库克斯旅行社,提出在非斯和马拉喀什重新预订旅馆房间。
  第二天早晨她也没有接到任何信、电报或电话。大约在十一点钟,她动身去旅行社了。那里已经有一些人在排队办理手续,当她终于走到柜台,开始和办事员谈话的时候,突然有人打断了他们的谈话。一个带眼镜的职位高一些的办事员用肘把那个青年人推到一边。他透过眼镜看着希拉里,笑嘻嘻地说:
  “您是贝特顿夫人吧?我已经把您的一切预订手续都办理好了。”
  “我怕,”希拉里说,“那些预订都过时了。我一直住在医院,并且……”
  “是的,这我知道。让我来祝贺您得以还生吧,夫人。但是我接到了您的重新预订旅馆房间的电话。我们已经给您办理好了。”
  希拉里觉得自己的脉搏跳得快起来。据她所知,没有人向旅行社打电话。这肯定是奥利夫-贝特顿的旅行安排已经受到监视的信号。她说:
  “我不敢肯定他们打过电话没有?”
  “但是,的确有人来过电话,夫人。我就拿给你看。”
  他拿出火车票和预订旅馆房间的收据。几分钟后,手续就办理好了。希拉里将于翌日动身去非斯。
  卡尔文-贝克夫人既没有在旅馆吃午饭,也没有在旅馆吃晚饭。赫瑟林顿小姐则午、晚饭都在旅馆吃。当希拉里经过她的餐桌向她点头的时候,她向希拉里还了礼,但是并不想和她谈话。第二天,在买了一些必要的衣服和内衣之后,希拉里就坐火车去非斯了。
  3
  在希拉里离开卡萨布兰卡那天,当卡尔文-贝克夫人像往常一样活泼愉快地走进旅馆时,赫瑟林顿小姐走上前来和她谈话。赫瑟林顿小姐细长的鼻子因激动而轻微地颤动着,她说:
  “我已经记起贝特顿这个名字了——他就是那个失踪的科学家。所有的报纸都登过这件事。大约是两个月前失踪的。”
  “哦,我现在也想起点什么来了。他是一个英国科学家——是的。他去巴黎参加一个什么会议。”
  “对了,就是这么一回事。我不知道,您是否认为,这个女人可不可能是他的妻子。我查看了登记本,她的通信地址是哈韦尔——您知道,哈韦尔是原子试验站的所在地。我认为,所有的原子弹都非常邪恶的。而钴,——一颜料盒上的钴是多么美啊!我小的时候常用这种颜色。最坏的是,据说,没有一个人能幸存。我们并不应该做这种试验。前几天有人告诉我,她的一个表弟——一他是一个非常机灵的人——说过,整个世界都可能沾染上放射性。”
  “哎呀,哎呀,”卡尔文-贝克夫人叫道。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涯过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天黑前的夏天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个女子双臂交叉,站在自家后屋台阶上,等待着什么。在想事儿吗?她可不这么认为。她是在试图抓住某个东西,让它赤条条地躺在跟前,好让她细细端详,看个真切明白。最近一段日子里,她脑海里的种种想法多如衣架上的衣服,她一件件取下“试穿”。任凭自己嘴里冒出童谣般老掉牙的话语,因为遇到重要事件,人们总是习惯套用老话表明态度,而老话却多为陈词滥调。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失去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她的父亲亨格顿先生是世界上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心肠好,但绝对是以愚蠢的白我为中心。我毫不怀疑他心里深信,我每周来三次是因为陪着他是一种快乐。想到将有这样一个岳父真叫人扫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与格拉迪斯分开。那天晚上有一个小时或者还多一点,我听着他那单调的谈话。最后他跳了起来,说了些关于我平时不动脑筋的话,就进他的房间换衣服,出席会议去了。终于我单独和格拉迪斯一起了。 [点击阅读]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0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女妖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庄司武彦是个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他父亲是银座有限公司的京丸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京丸是战后发迹的美术古董商,他为了扩大经营,组建了京丸股份公司。武彦的父亲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武彦去年毕业于大学的文科,至今也没有找工作。他也不愿在父亲的公司做事,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辈,所以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他可以说是个文学青年,但只爱好一般的文学作品,尤其对推理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是文学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迷。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