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莫罗博士的岛 - 第十七章 大难临头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大约又过了将近六个星期,我才逐渐恢复常态,对于莫罗的这些不光采的试验,我感到厌恶,一直难以忘却。我有个想法,就是逃离开造物主凭想象所制造的这些可怕的鬼脸,回到甜密的、健全的人类交往中去。我的那些分隔到今的人类伙伴们,在我的记忆中渐渐地显得像是田园诗一样的优美和漂亮。我和蒙哥马利最初结识的友谊,并没有增进他长期隔绝于人类,他不为人知的痛饮的怪癖恶习,他对于兽人的明显的同情,影响了我对他的看法。有好几次我都让他一个人到兽人中去,我尽一切可能避免和他们交往。
  我越来越多的时间是在海滩上度过的,期望着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给我带来解放和自由的航帆,直到有一天骇人听闻的灾难降临到了我们的头上。这一场灾难把我周围奇特的事物,全都变得面目全非了。
  大约是我上岛后的第七个或第八个星期——尽管我没记录下了准确的时间,但肯定是在我上岛很久以后,——大难临头了。
  这场大灾难发生于清晨——大约六点钟。我被往围场里扛木头的三个兽人的嘈杂声吵醒,很早就起床,吃早餐。
  早餐后,我走到围场的敞着门的门口,站在那里吸着雪茄烟,享受着清晨的新鲜空气。一会儿,莫罗绕过围场的墙角走了过来,还向我打了个招呼。他从我身边走过,从身后我听见他打开试验室门的锁,走了进去。那时,我对于这个地方的厌恶,已经变得麻木了,所以听到那头美洲山豹又开始经受新的一天的酷刑折磨时,我竟然丝毫不动声色,无动于衷。那头山豹,简直活象是一头愤怒的母老虎一样,尖叫了一声,迎来了给他带来无比苦痛的人。
  随后就出了事。直到今天我也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只听到身后一声尖叫,接着是什么东西跌倒的声音,待我转过身去,只见一张可怕的脸朝着我冲了过来,这张脸非人非兽,但是凶恶得令人毛骨悚然,棕褐颜色,满是鲜红的累累交错的伤痕,从伤口处还流着鲜红的血滴,两只没有睑缘的眼睛喷射着火焰。我挥起胳膊防护,可是这一冲击还是撞折了我的前臂,把我一头撞倒在地上,而那个缠裹着纱布棉花、混身飘舞着血污绷带的大怪物,从我身上一跃而过,冲了过去。
  我顺着海滩滚了下去,试着坐起身来,可是因为被撞折了的手臂支撑不住,又倒了下去。一会儿,闪出了莫罗的身影,他那宽大的白脸上显出一副更为惊恐的神色,前额还在一滴一滴地流着鲜血,一只手里提着手枪。他几乎连看也没看我一眼,立即冲出去追踪那头山豹。

  我试着用另一只胳膊支撑着坐起来。前面那个缠裹着绷带的影子,沿着沙滩大跨步地一窜一跳地跑着,莫罗紧追在她后面。
  她回转头看见了莫罗,随后猛然加快了步伐,朝着灌木丛的方向跑去。每向前一跃,她就又把莫罗抛后几步,我看到她一头扎进灌木丛中。莫罗一面斜插过去想阻截她,一面开了枪,但是枪未打中,随即山豹就消失在密丛深处了。莫罗随后也隐没在青枝绿叶的乱丛林中。
  我朝着他们的方向凝视着。一会儿工夫,我的伤臂火烧火燎地痛起来,我呻吟了一声,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蒙哥马利穿好了衣服,手里提着手枪也出现在围场门口。
  “哎呀,普兰迪克!”他说,并没有觉察到我受了伤。“那个畜牲没有捆紧!把钉在墙上的镣铐和绑带都给扯断了。你看到他们了吗?”说着,猛然看到我紧握着伤臂,”怎么了?”
  “我正站在门口,”我说。
  他走上前来,扶起了我的胳膊。
  “袖子上都是血,”他说着,卷起了我的法兰绒衣袖。他把手枪插在衣袋里,触摸了一遍我的伤臂,这使我感到非常疼痛,随后他把我领到屋里。
  “你的胳膊骨折了,”他说,随后又说道,”告诉我这究竟是怎么搞的——发生了什么事?”
  我把目睹的情况告诉了他。说着说着,我疼得直吸气,因此语句支离破碎,时断时续。一会儿工夫,他就灵巧敏捷地把我的伤臂包扎好了。他把我的伤臂吊在肩膀上,往后退了几步,看着我。
  “可以了,”他说。“现在该怎么办?”他思虑着。说着,他走了出去,把围场的大门上了锁。一会儿工夫,他就不见了。
  当下,我主要是关心我的伤臂。这一事件看来只不过是许多恐怖事件之后的又一新案。必须承认,我坐在躺椅里,心里恶狠狠地咒骂着这个小岛。胳膊刚受伤时,还只是感到麻木,可是当蒙哥马利又露面时,已经是象火烧一样地疼痛难熬了。
  他的脸色相当苍白,比平时更往下撇着下嘴唇,露出了更多的下牙床。
  “我找不见他,也听不到他的一点响动,”他说,“我一直在想,他可能需要我的帮助。”他毫无表情地盯着我。
  那是头非常有力气的畜牲,”他说,“她干脆把捆绑她的镣铐从墙上拧断了。”
  他走到窗户前,又走到门前,站定在那里,朝我转过身来。

  “我得去找他,”他说,“这儿还有支手枪,我可以留给你。说真的,不知怎么我有点儿担心。”
  他拿出那支手枪,把它放在桌上我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然后走了出去,留下了带有传染性的惶恐不安的气氛。他走之后,我没有再坐多久,拿着手枪走到门口。
  那天的清晨,像死一样的寂静。一丝风也没有,大海就像是一面抛光了的镜子,天空万里无云,海滩荒凉枯寂。处于我这种半兴奋、半发热的状态,这种万籁俱寂的气氛压得我透不过气来。
  我试着吹吹口哨,可是什么曲调也吹不下去。我暗暗地又骂了一声——这是那天早晨我第二次咒骂了。随后我又走到围场的拐角处,朝着岛内深处吞掉了莫罗和蒙哥马利的密林绿丛中凝视着。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到底怎么样了呢?
  一会儿,有上方远处的沙滩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灰兽人,只见他向下跑到水边,开始乱踢乱溅起水来。我漫步踱回到门口,又踱回到拐角,就象个值勤的哨兵一样开始踱过来踱过去。有一次,我突然被远方蒙哥马利喊叫的声音吸引住了。
  “喂??莫罗!”
  我的伤臂不象开始那么疼了,但是热辣辣的。我感到又热又渴。照在地上的身影越来越短。我注视着远方隐约可见的人影,直到他又走开了。莫罗和蒙哥马利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
  三只海鸟开始为一些搁了浅的宝贝争斗了起来。
  一会儿,从围场后面的远方,我听到了开枪的声音。随后是长长的寂静,接着又是一声枪响。随后又传来了越来越近的嚎叫声,接着又是一段沉闷可怕的寂静。我开始不停地往坏处想,这使我感到非常苦恼,说话间,就在附近又突然响了一枪。
  我走到围场的拐角处,大吃一惊地看到了蒙哥马利,只见他的脸色绯红,头发纷乱,裤子的膝盖也被挂破了。他一脸极度惊慌失措的神色。身后,垂头弯腰地跟着兽人姆令,只见他的下巴上满是一些不祥之兆的棕褐色的污点。
  “他回来了吗?”他说。
  “莫罗?”我说,“没有。”
  “天哪!”蒙哥马利气喘吁吁地,几乎是在抽抽噎噎地喘着气。“进屋去,”他扶着我的胳膊说,“他们简直疯了。他们全都疯了,到处冲来冲去。到底出了什么事呢?我不知道。等我喘口气再告诉你。白兰地,在哪儿?”
  他一瘸一拐地走在我前面,进了屋子,坐在躺椅里。姆令一屁股就坐在了门口外边,像狗一样地喘起气来。我给蒙哥马利拿来了白兰地和水。他坐在那里,两眼发直地呆视着前方,渐渐地不喘粗气了。过了几分钟,他开始对我讲起了所发生的事。

  他尾随着他们的踪迹,追了一程。起初寻迹辨踪,非常容易,因为他们走过的路上,灌木丛和草都被踩倒或折断了,还有被扯碎的山豹身上绷带的白色碎布片,间或还可看到灌木丛枝叶上染着的血污。
  可是,就在我曾经看到兽人啜水的小溪那边。因为遍地是石头,蒙哥马利失去了他们的踪迹,于是他呼喊着莫罗的名字,漫无目的地向西边奔去。那时,姆令已经拿着把发亮的斧头来到了蒙哥马利的身边。姆令对于山豹事件毫无所知,他一直在伐木,是听到他的叫喊声才来的。他们俩一起边喊边走。两个兽人跑来蹲在灌木丛中向外窥视着他们。他们那种举态表情和偷偷模摸的样子,蒙哥马利过去从未看到过,所以这次把他吓了一大跳。他朝着他们高喝了一声,他们自觉有罪地跑掉了。以后他又站在那里喊了半天,后来又举止不定地转了一阵,才决定去到兽人们居住的洞穴去看看。他发现峡谷那里空无一人。
  这时,他越来越惊慌失措了,开始折回原路。不一会儿,这回他亲身遇见了我初到岛上的那天晚上曾经看见大跳其舞的那两个猪人,只见他们嘴边满是血污,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他们辟开茂密的羊齿丛叶跑来,一眼看见了蒙哥马利,猛然止住了脚步,露出了一脸凶气。
  蒙哥马利手足有些发抖地抽响着鞭子,他们立刻朝着他扑来,过去没有一个兽人胆敢如此。蒙哥马利一枪打穿了一个家伙的脑袋,姆令纵身扑到了另一个猪人的身上,两个滚打成了一团。
  姆令一下把那个猪人压在身下,一口就咬进了他的喉咙。当这个猪人在姆令的抓握之中乘死挣扎时,蒙哥马利也给了他一枪。他费了好大劲才引着姆令一起又上了路。
  这样,他们就急急忙忙地赶回到我这儿来了。在路上,姆令突然冲进一处密林,撵出了一个小个子的豹猫人,这家伙也是满身血污,一只脚受了伤,跑起来一瘸一拐的。这个畜牲还没跑远,因为被穷追而陷入绝境,竟做困兽之斗,凶野地转过身来。蒙哥马利,我想是有些粗暴鲁莽地开枪打死了他。
  “这一切都是怎么回事?”我说。
  他摇了摇头,又求救似地抓起了白兰地。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涯过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天黑前的夏天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个女子双臂交叉,站在自家后屋台阶上,等待着什么。在想事儿吗?她可不这么认为。她是在试图抓住某个东西,让它赤条条地躺在跟前,好让她细细端详,看个真切明白。最近一段日子里,她脑海里的种种想法多如衣架上的衣服,她一件件取下“试穿”。任凭自己嘴里冒出童谣般老掉牙的话语,因为遇到重要事件,人们总是习惯套用老话表明态度,而老话却多为陈词滥调。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失去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她的父亲亨格顿先生是世界上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心肠好,但绝对是以愚蠢的白我为中心。我毫不怀疑他心里深信,我每周来三次是因为陪着他是一种快乐。想到将有这样一个岳父真叫人扫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与格拉迪斯分开。那天晚上有一个小时或者还多一点,我听着他那单调的谈话。最后他跳了起来,说了些关于我平时不动脑筋的话,就进他的房间换衣服,出席会议去了。终于我单独和格拉迪斯一起了。 [点击阅读]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0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女妖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庄司武彦是个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他父亲是银座有限公司的京丸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京丸是战后发迹的美术古董商,他为了扩大经营,组建了京丸股份公司。武彦的父亲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武彦去年毕业于大学的文科,至今也没有找工作。他也不愿在父亲的公司做事,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辈,所以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他可以说是个文学青年,但只爱好一般的文学作品,尤其对推理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是文学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迷。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