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莫罗博士的岛 - 第十二章 诵祷法律的人们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不知是什么冰冷的东西碰着了我的手。我猛然一惊,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红色东西紧挨我身边。看起来,与其说这像是世界上的任何别的什么生物,还不如说像个剥了皮的小孩。这个怪物的那种温和冷淡的容貌,活像是一只树懒①,同样低低的额头,同样迟缓的动作。由于开头光线变换引起的猛然不适之感已经过去,周围的一切,我看得更清楚了。那个小小的象树懒一样的怪物站在那里,盯视着我。我的引路人早已不见了。
  【①树懒:南美产的一种哺乳动物,栖于树枝,行动迟缓。】
  这个地方,是高高的熔岩壁之间的一条狭窄通道,这是在熔岩下流的一块的凝岩中形成的一道缝隙,两边交织混杂着一堆的纲贝,岩石上爬附着棕榈树叶子和芦苇丛,于是就形成了这个粗陋的、光线透不进的,漆黑的洞窟。在岩壁之间,自深谷盘旋而上的小路,还不到三码宽,这条路被一堆一堆腐烂的野果果肉和其他垃圾废物弄得不成个样子,而这些就更促使这个地方产生令人作呕的恶臭。
  那个树懒似的粉红色小怪物还在眨巴着眼睛看着我。这时,我的那个猿猴一样的同伴(就叫他猿人吧),又在最靠近洞窟的缝隙中出现了,并招手要我进去。就在这时,一个把头垂下来的怪物,从这一条小路再向上一些的一个地方,蠕动着向前爬了出来,并且站起身来,注视着我,在远处耀眼的绿色衬托下,呈现出一个毫无特色的黑剪影。我犹豫了一下——有几分想从来路跑开——后来又决心冒险到底。我攥住狼牙棒的中间,跟着我的那个带路人,爬进了小小的、恶臭难闻的、一面坡的小洞。
  这个半圆形的空地,形状颇像一半蜂房。靠着构成此洞内壁的石墙边,堆着一堆各样颜色的野果、椰子果和其他一些什么东西。地上四处放着一些用熔岩和木头做成的精糙的容器,一个粗陋的凳子上放着一个罐子。洞里没有火。在小屋最黑暗的一个角落里,坐着一个分辨不出形状、黑呼呼的一团东西,当我走进来的时候,只听见这个东西哼哼地说:“晦!”。猿人站在门口昏暗的光亮中,待我爬进另一个角落里,并且蹲坐下来时,他递给我一个劈裂开的椰子果。我接了过来,开始尽可能从容地啃了起来,尽管我已经紧张得痉挛不止,而且这个洞窟憋闷得使人简直难以忍受。那个树懒似的粉红色小怪物,站在洞窟的缝隙中;此外、还来了个什么东西,淡褐色的脸,闪亮的睛睛,侧着脸凝视着我。
  “嗨,”对面那一堆神秘的东西又喊了一声。“这是个人!这是个人!”我的带路人急促地说——“是个人,是个人,一个活人,像我一样。”
  “住嘴!”黑暗之中的声音说道,并且哼哼了起来。在令人难以忘怀的寂静中,我啃着椰果。我使劲向黑暗之中窥视着,可是什么也分辨不出来。
  “这是个人,”那个声音重复说道,“他来这儿和我们一起过活吗?”
  这是个深沉的声音,嗓音中好像有什么东西,发出一种嘶嘶地吹口哨似的声调,这使我尤为奇怪,可是他说话的重音却是令人奇怪地好。
  猿人看着我,好像是期待着什么。我觉察到这一停顿是等待着我的回答。
  “他上这儿来和你们一起过日子,”我说。
  “他是个人。他一定懂得法律。”
  这时我渐渐能在黑暗中分辨出一个更深暗的黑影了,那是一个耸着肩的身影的模糊轮廓。我又注意到,洞口又被另外两个人头遮暗了。我更紧地攥着木棒。黑暗之中的那个东西以更大的声音重复道,“背诵信条吧。”我没有听清它最后的话。“不要四脚着地走路;这是法律”——它节奏单调地重复唱着。
  我简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背诵信条吧,”猿人说道,重复着,门口的几个人唱和着,他们的声调中都带有一种恐吓的味道。我觉察到,我也不得不重复地唱起这个呆头呆脑、白痴般的信条来。接着,又开始了无比疯狂的仪式。

  黑暗中的那个声音开始一行接一行地吟诵一首着了魔似的连祷文,我和其余的又重复着这连祷文。他们一边唱着,一边左右摇晃着,并且用手拍打着膝盖。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这情景使我满可以认为我已经死了,已经身如隔世了。这黑暗的茅屋,这些古怪模糊的身影,被一闪一闪的亮光照得到处出现的一些斑纹,所有这一切都左右一致地摇摆着,一起吟唱着:
  “不要四脚着地走路;这是法律。我们不是人吗?
  “不要吸啜地喝水;这是法律。我们不是人吗?
  “不要吃兽肉或鱼;这是法律。我们不是人吗?
  “不要用爪抓搔树皮;这是法律。我们不是人吗?
  “不要追逐其他人;这是法律。我们不是人吗?”
  就这样,从禁止这些愚蠢的举止,一直到禁止我那时认为应该禁止的,都是极度疯狂、人们绝无可能想象的最为猥亵下流的事情。
  一种抑扬顿挫、有韵律的热诚劲儿落在了我们大家的身上;我们越来越快地急促地念着,左右摇摆着,复诵着这个惊人的法律。表面上,这些兽人的情绪也传染给了我,但我内心深处却混杂着嘲笑和厌恶。
  我们念诵了一长串的禁令、随后这反复吟唱的圣歌又转到了一种新的格式:
  “刑罚痛苦屋是他的。
  “那创造的手是他的。
  “那受伤的手是他的。
  “那治愈的手是他的。”①
  【①在早期艺术中,常用从云中伸出的一只手来表示上帝或神,且多用于祝祷时。此处是莫罗以此自喻,蒙蔽兽人。】
  还有其他一长串关于这个他的话,对我来说,大多是十分莫名其妙的、没有意义的话。我也满可以把这想象是个梦,可是以前我从来没有在梦中听到吟唱圣歌的。
  “闪电是他的,”我们唱着,“深深的咸海是他的。”
  我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恐怖的想象,莫罗把这些人动物化了以后,已经在他们萎缩不健全的脑子里,传播下了一种神化他自己的概念。可是,我时刻警觉到周围的那些白牙利爪,因此不敢停止吟唱圣歌。“天空中的星星是他的。”
  圣歌终于结束了。我看到猿人的脸上汗涔涔地闪着亮光。这时我的眼睛已经习惯了黑暗,我更清晰地看到了从角落里传来声音的那个人形。那个人形高矮和人差不多,可是好象长满了暗灰色的头发,几乎就像是一只长毛短脚的猎狐狗(又叫做)一样。那是个什么东西?他们又都是些什么东西?如果你自己也被这些所能想象出来的无比恐怖的瘸子残废,狂人疯子所包围,你可能会稍许理解到我和周围的这些奇异的很象是人的怪物在一起时的感受了。
  “他是一个五——人,一个五——人,一个五——人:和我一样。”猿人说道。
  我伸出手来。角落里的那个灰色的怪物,向前倾着身子。
  “不要四脚着地跑路;这是法律。我们不是人吗?”他说。他伸出一只古怪畸形的爪子,抓住了我的手指。这所谓的手几乎好像是被搞成了爪子的一只鹿蹄子。我简直吓得并且疼得嚎叫起来。他把脸伸向前来,盯着我的指甲。他又向前走到茅屋开口的光亮中,我恶心得混身战颤地看到,这既不像是张人脸,又不像是张兽脸,只不过是在一堆长满乱蓬蓬灰白头发中间,有着三个模模糊糊的可怕的窟窿,标志着眼睛和嘴。
  “他的指甲很短,”这个相貌可怕的怪物噘着毛呼呼的胡子喃喃地说,
  “很好。”
  他扔下了我的手,我立到攥起木棒。
  “吃草根和草叶——这是他的意志,”猿人说道。
  “我是诵法律的人,”那个灰白的人形说。“所有上这儿来的人都是新手,是来学习法律的。我坐在黑暗之中,诵说法律。”
  “正是这样,”门口处一个兽人说道。
  “邪恶是对那些违犯法律人的惩罚。没有人能够逃脱。”
  “没有人能够逃脱,”兽人们鬼鬼祟祟地彼此偷视着说道。
  “没有人,没有人,”猿人说。“没有人能够逃脱。你们要留神!有一次我做了件小事,一件错事。我像猴子一样吱吱喳喳叫着,叫着,而停止了谈话。谁也听不懂。结果我的手被烙上了火印。他是伟大的,他是善良的!”

  “没有人能够逃脱,”角落里的灰发怪物说。
  “没有人能够逃脱,”兽人们说着,彼此斜楞着眼睛对望着。
  “对每个人来说,欲望都是邪恶的,”那个诵说法律的灰发怪物说。“你想要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我们将会知道。一些人想要追踪活动的东西,盯视、溜走、等待、跳跃、残杀、撕咬,深深地、有滋味地撕咬,吸啜鲜血,这是邪恶的。不要追逐其他人,这是法律。我们不是人吗?不要吃兽肉或鱼,这是法律。我们不是人吗?”
  “没有人能够逃脱,”一个站在门口的有斑纹的兽人说道。
  “对每个人来说,欲望都是邪恶的,”诵说法律的灰发怪物说。“有一些人想要用牙和手脚插进一些东西的根部,把鼻子拱进土里去,上一些地方去扯东西,??这是邪恶的。”
  “没有人能够逃脱,”门口的兽人们说。
  “有一些人抓扯树木;有一些人去用爪子刨死人的坟;有一些人用额头或脚或爪子打架;有一些人突然地咬了起来,而毫无来由;有一些人喜欢肮脏。”
  “没有人能够逃脱,”猿人说着,搔了搔腿肚子。
  “没有人能够逃脱,”树懒似的粉红色小怪物说道。
  “惩罚是苛刻严厉的,必定无疑的。因此去学习法律,背诵信条吧,”
  随即他就不能自制地又开始吟唱起那奇特的法律连文来,于是乎我和所有这些兽人们也开始吟唱,摇晃起来。我被这些吱吱喳喳的诵唱声和这个地方透不过气来的恶臭,弄得头昏眼花,天旋地转,可是我还继续坚持着,相信一会儿又会有机会看到新的发展。“不要四脚着地走路,这是法律。我们不是人吗?”
  我们发出了如此嘈杂的喧嚣,要不是有个人——我想这就是我曾经看到过的四个猪形人中间的一个——从树懒似的小怪物身上探进头来,激动地叫喊着一些我没有能领会的什么话,我根本就没注意到外边的骚乱。那些在洞门口的人、制止不住地全没影儿了,猿人也冲了出去,黑暗中坐着的那个怪物紧跟着他——我仅仅能看到这个怪物身量高大,粗陋笨拙,满身都是银白色的长毛,——我一个人被撇在了这后来,在我走到洞口之前,听见了一只猎鹿狗的吠叫一转眼,我已经站在小洞的外边了,手里提着狼牙棒,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在战颤哆嗦着。我面前,是大约十几个兽人粗笨的背影,他们难看的畸形脑袋,都半缩在肩胛骨里。他们在那里兴奋地打着手势。在小洞外面,另外一些半动物样的脸上,都闪出了疑问的神气。向他们面对着的方向望去,我看到穿过茅屋小路尽头树林下的朦胧雾色,走来了莫罗的黑影和可怕的白脸。他往后拽着向前奔东的猎鹿狗。蒙哥马利紧踉在他的身后,手里拿着枪。
  有一会儿,我吓得瑟瑟发抖地站在那里。
  转过身来,我看到身后的小路被另一个大灰脸、小亮眼的大块头兽人堵住了,他正一步步地向我走来。我四周望了望,看到我的右前方大约六码远的地方,石壁之中有一道窄缝,一线亮光就从这个窄缝中斜射下来,照进阴暗之中。
  当我大步向那窄缝奔去时,莫罗喊道:“站住!”接着又喊道:“抓住他!”
  听到这叫声、开始一张脸,接着其他的脸都转向了我。可是值得庆幸的是,他们那兽性的头脑反应太慢了。
  我用肩膀朝着一个正转身探问莫罗是什么意思的粗笨怪物猛撞过去,直撞得他向前栽去,又撞在另一个兽人的身上。我觉得他的手四下飞舞着,想要抓住我,可又没抓住。那个树懒似的粉红色小怪物向我冲来,我把它砍翻了,用狼牙棒上的钉子,狠狠地在它的脸上砍了一道深口子,一转眼,我已经向一条陡峭的侧路爬了上去。这条小路简直就像是从深谷中伸出来的一个斜斜的烟囱。

  我听到身后狗的嗥叫声和人的叫喊声:“抓住他!”“截住他!”
  我身后闪出了那个灰脸的大怪物,只见他那巨大的身躯挤进了裂口。
  “快追,快追!”他们嗥叫着。
  我沿着石头间狭窄的裂缝向上爬去,最后爬了出来,站在兽人村西侧的硫磺岩上。
  这个裂缝对我真是太幸运了,因为这条侠窄的小路越往上越斜,对于越来越近的追逐者来说,肯定是个阻碍。我跑过一块白色的空地,跑下一段陡峭的山坡,穿过稀疏分散的树林,来到了一片低低爬伏着的芦苇丛中。我穿过芦苇,钻到一片黑压压的浓密的灌木丛里,这块灌木丛踩在脚下又黑又湿。当我钻进芦苇丛里时,身后最先头的追捕者才从狭缝中露了出来。我花了好几分钟,破路而行,穿过了灌木丛。身后和周围的空中,很快就充满了威吓的叫喊。
  我听到追捕者们在陡坡上狭缝中骚乱的声音,一会儿又稀哩哗啦地进了芦苇,不时地传来的折断枝叶的响声。有一些怪物吼叫着,就好像极度兴奋的被追捕的野兽一样。猎鹿狗向左面吠叫而去。我听到莫罗和蒙哥马利的叫喊声也向左面而去。我机警敏捷地转向右边跑去。甚至后来在我的一生中,我还好像一直听到蒙哥马利找我的叫喊声。
  不一会儿,地面陷了下去,我的脚下油乎乎的,像软泥一样,可我不顾死活,迳直卤地奔了进去,在齐膝深的泥浆中挣扎着,就这样来到了高高的藤丛之中的一条婉蜒弯曲的小道上。追捕者乱糟糟的声音,在我的左边哄了过去。在一个地方。三个奇怪的蹦跳而行的粉红色动物,身量大约象猫一样,在我脚前跳开了。这条通向山上的小路,穿过另一块覆盖着白色硬壳的空地,又伸进了一片藤丛之中。
  随后,这条小路突然来了个出乎意外的急转弯,和一个两边都是岩石壁的陡峭山峡的边缘并行,通向了一个方向,可是那儿又没有像英国公园里凹低处的暗墙或隐篱那样的提醒注意的标志。当时我还在拼命奔跑着,根本就没有看见小路尽头猛然出现的这个悬崖,突然间我头朝下倒栽葱似地跌落在空中。
  我是两个前臂和头先着地,跌落在荆棘之中。站起身来时,一个耳朵被挂破了,满脸流着血。我原来跌落在一个两边是悬崖绝壁的险峻的山涧里,山石嶙峋,荆棘丛生,朦胧迷漫的烟雾,一缕一缕地在我身边飘荡,山涧中间曲折婉蜒地流着一条涓涓小溪。朦雾就是从这条小河里冒出来的。在耀眼的阳光下竟然出现薄薄的云雾,使我感到惊讶不已,可那时我没工夫站在那里惊叹。我向下沿着小溪掉头向右走去,希望能顺着这个方向走向大海,以便能找到一条能淹死自己的通途。走了好一会儿才发觉,在坠落山涧时,我把那根狼牙棒丢掉了。
  一会儿,峡谷的间隙变得越来越窄了。我毫不踌躇地涉入了小溪,但是我很快又从小溪中跳出来,因为那溪水差不多已经沸腾了。我还注意到,就在那打着旋儿的水面上,还飘着一层薄薄的含硫磺的浮渣泡沫。几乎就在此处,峡谷又转了一道弯,朦胧的蔚蓝色大海在望了。越来越近的大海,像无数颗宝石的小镜面那样,闪耀着太阳的光辉。我眼看死在临头了。我又热又喘,热血从受伤的脸上滴滴渗出,在周身的血管里汩汩地流动着。甩掉了我的那些追逐者,我又觉得有些欣喜若狂了。那时我还没有走出峡谷淹死我自己的胆量。
  我回头凝视着走来的路。我倾听着。除了荆棘丛里飞来飞去的蚊虫的嗡嗡声和一些小昆虫唧唧的啁叫声,万籁俱寂。接着依稀传来了一只狗的吠叫声,喋喋不休、叽哩咕噜的谈话声,鞭子猛然抽打的劈啪声和杂乱的声音。这些声音一会儿越来越响,一会儿又渐渐地远去了。杂乱的声音迎着溪流而上,消失了。过了好一会儿,我想,这场追逐算是过可是现在我很清楚,在这些兽人中间,我能有多大希望得到救助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寻羊冒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星期三下午的郊游从报纸上偶然得知她的死讯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他在听筒旁缓缓读了一家晨报的这则报道。报道文字很一般,大约是刚出大学校门的记者写的见习性文字。某月某日某街角某司机压死了某人。该司机因业务过失致死之嫌正接受审查。听起来竟如杂志扉页登载的一首短诗。“葬礼在哪里举行?”我问。“这——不知道。”他说,“问题首先是:那孩子有家什么的吗?”她当然也有家。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小老鼠斯图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向北,再向北,直到永远——译者序“我希望从现在起一直向北走,直到生命的结束。”“一个人在路上也可能遇到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修理工说。“是的,我知道,”斯图亚特回答。——《小老鼠斯图亚特》不管朝什么方向走行路,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方向,就该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结束。斯图亚特是这样想的,怀特是这样想的。我也是。不过,行路可能是枯燥的,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但行路也是有趣的,有意义的。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小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卢贡——马卡尔家族》应当是由20部小说组成。1896年此套系列小说的总体计划业已确定,我极其严格地遵守了这一计划。到了该写《小酒店》的时候,我亦如写作其他几部小说一样①完成了创作;按既定的方案,我丝毫也未停顿。这件事也赋予我力量,因为我正向确定的目标迈进。①《小酒店》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小说的第七部。前六部小说在此之前均已如期发表。 [点击阅读]
小银和我
作者:佚名
章节:142 人气:0
摘要:——和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严文井许多年以前,在西班牙某一个小乡村里,有一头小毛驴,名叫小银。它像个小男孩,天真、好奇而又调皮。它喜欢美,甚至还会唱几支简短的咏叹调。它有自己的语言,足以充分表达它的喜悦、欢乐、沮丧或者失望。有一天,它悄悄咽了气。世界上从此缺少了它的声音,好像它从来就没有出生过一样。这件事说起来真有些叫人忧伤,因此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为它写了一百多首诗。每首都在哭泣,每首又都在微笑。 [点击阅读]
少女的港湾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这是在盛大的入学典礼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学生们从四面八方的走廊上涌向钟声响彻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作乐的声音;在樱花树下的长凳上阅读某本小书的人;玩着捉迷藏游戏的快活人群;漫无目的地并肩散步的人们。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们热热闹闹地从下面的运动场走了上来。看样子是刚上完了体操课,她们全都脱掉了外衣,小脸蛋儿红通通的。高年级学生们俨然一副遴选美丽花朵的眼神,埋伏在树木的浓荫下,或是走廊的转弯处。 [点击阅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坐在桌旁早餐,他除了时常彻夜不眠之外,早晨总是起得很晚的。我站在壁炉前的小地毯上,拿起了昨晚那位客人遗忘的手杖。这是一根很精致而又沉重的手杖,顶端有个疙疸;这种木料产于槟榔屿,名叫槟榔子木。紧挨顶端的下面是一圈很宽的银箍,宽度约有一英寸。上刻“送给皇家外科医学院学士杰姆士·摩梯末,C.C.H.的朋友们赠”,还刻有“一八八四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