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魔鬼搭讪学 - 45 性情在约会中的重要性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45性情在约会中的重要性
  这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跟她相遇是在我朋友的经纪公司,她是前来试镜的模特。当时的我还不是职业搭讪犯,但好在天时地利,我眼前一亮脑袋一热脸皮一厚,就跟她认识了。
  可恼的是她已经有男友了,而且还是个青年才俊,我贼讨厌贼讨厌的那种人。但也恰恰由于才俊们都很忙,所以寂寞的她有时会找我聊聊天,一来二去,我们成了不错的朋友,但始终泾渭分明。
  其实,不是我不想跨越界线,只因那姑娘太出色了,所以我在心态上始终放不开。跟她在一起,虽然我幽默也有、才学也在,但就是缺少一点点东西,是什么呢?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
  那是5年前一个夏天的晚上,我们两人坐在仙踪林的吊椅上,不知不觉已经消磨了有一个小时。
  忽然间,我发现桌上的账单上除了记下我们点的两杯饮料之外,还在右上角写着“sb-bt”。这两个缩写代表什么想必大家都明白(傻逼变态)。当时的我倒没生气,我估计服务生这样写肯定不是冲着我们,其中应该有个有趣的原因。
  我给她指了一下,问:“知道为什么吗?”她也摇摇头,我招手把服务生叫过来,拿着账单问:“这什么意思?”
  服务生笑了:“您点餐的时候不是要求‘少(shǎo)加冰(bīng)不(bú)要糖(táng)’么,就是这个意思,您还挺细心的,呵呵。”
  我和她也笑了,无聊工作中的小小宣泄,很机智,仙踪林的服务员了不起,我向你们致敬!

  就在此时,她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你平时说脏话吗?”
  第23章 搭讪技巧(11)
  我自豪地回答:“偶尔也说点儿,但只当着哥们的面,有女孩在场的时候绝对不说。”
  她忽然顽皮地一笑,“其实我觉得有时候说点儿脏话挺有意思的。”
  我:“是吗?那你跟谁说呀,你的女朋友还是男朋友?”
  她:“有时候跟男朋友在家里说,还挺过瘾的。”
  我:“那咱们今天也试试?我还不知道跟女孩说脏话是什么感觉呢。”
  她:“那咱们小点儿声,别让其他人听见啊……”
  我压低嗓门:“好的,什么规则?”
  她:“别太复杂,每句话只带一个他妈的就可以了。”
  我:“没问题,你他妈先来吧。”
  她:“呵呵,你他妈不是已经开始了么。”
  我:“我他妈的再怎么着也排你后面了。”
  就这样我们聊了起来,看着从美丽的嘴唇蹦出一声声“他妈的”,感觉就像吃麻辣香锅一样刺激。不知不觉,我也感到从未有过的放松。
  “认真问你个问题,你他妈的为什么一直不答应我呢?”
  我惊讶地发现,压抑已久的困惑竟然这么容易地被讲了出来。
  “我有男朋友了呀,人家比你先到,再说他他妈的人也不错。”
  “这他妈的就是命呀!算了,服务员,买单。”

  我们俩走出门外,晚风拂面很是惬意。
  我忽然心一横,典见着脸说:“要不你他妈跟我回家吧?”
  她给了我一拳:“别他妈的做梦,送我回去。”
  就这样,游戏结束了,我们依旧没有跨越朋友的界线,但从此以后关系却变得像哥们一样。我们可以在街边喝啤酒,在大排档啃鸡爪子,彼此完全不用做作和掩饰。唯一不能逾越的只是她的道德原则。虽然这不是我的原则,但是既然她有,那我就不勉强,我的原则在这里。
  是什么使我们的关系在这个游戏之后发生了变化呢?按照通行的泡妞理论,安全感早已建立,高价值也都展露了,那么最后起着关键作用的一点是什么呢?我把它解释为“性情”。
  其实说脏话的游戏只是一个契机,让我们换了一套更接近生活的语言来交流,在这种说话方式的掩护下,我终于带出了自己的性情。而性情的流露,才使得我们在彼此的心目中成为有血有肉的人。她,不再是个高不可攀的美女;我,也不再是一尊四平八稳的价值堆砌物了。
  为此我还去查了一下“性情中人”的定义——“是指感情丰富,率性而为的人。”
  显而易见,性情中人从来都是受欢迎的,但为什么我们跟钟情的异性交往时却往往做不到呢?原因就是那时的你太注重如何带给她美好的感受,却在不觉中完全压抑了自己感受的表达,从而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没有性情的人。在这种状态下,即使你的硬件很优秀,也很懂得关心她,她还是很难对你来电。

  说白了,你在她眼里不是“人”。
  作为一种矫枉过正的应对措施,有的泡妞指南提倡通过“打压”给她施加不好的感受来提高你在她心目中的位置。对此,我是非常不赞同的,因为这种做法既不勇敢也不绅士而且还无效。我觉得在两个人的交往中,只要保持基本的礼貌和尊重,别让她有不好的感受就可以了,有了这个保证,你不妨去真实地表现一些你的情绪和情感。并且这些情绪和情感不一定是针对她的,可以指向生活中的任何事物。如果她有共鸣,你们自然就能越走越近;如果她没反应,那么正好赶紧撤出,因为也许你们真的就是不合适的。
  在搭讪理论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真实自我的重要性。这里指的不仅是完整地表达你对事物的看法,更包皮括自然地表现事物带给你的情绪感受。但我们的文化一直提倡的却是“喜怒不形于色”,尤其在重要的事情上更要如此。那些平时还是谈笑风生的人一旦面对自己在意的对象就立刻死气沉沉,这个观念绝对是罪魁祸首之一。
  好好自省一下,为什么给女孩讲笑话仅仅是为了把她逗笑?而跟哥们讲笑话却可以是为了自己过瘾?
  结果,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受哥们欢迎的宅男。
  因为我们从来不缺乏性情,只是在最该表现性情的时候变成“无性人”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鬼医傻后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2
摘要:第001章夜半惊魂晚霞似血,笼罩了整个天际。苍穹一片暖色,晚云轻拂而过,好似层层翻滚的浪海,无穷无尽的变幻。翻卷如云的宫墙,层层迭迭的瓦檐,精致的亭台楼阁,山石排列有序,奇花异草数不胜数,轻风吹过,到处是馥郁诱人的香气。雕梁画栋的殿阁中,微微敞开的窗户,暮色的青白光芒笼罩着宽大空荡的宫殿,显得苍凉而凄惨。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号性格:完美型自白:我觉得凡事都应该有规有矩,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标准;我理性正直、做事有原则、有条理、有效率、事事力求完美,但别人说我过于挑剔、吹毛求疵。性格特点:(1)对错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原则必须遵守和坚持,不可以协商,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真理;(2)高标准、高要求、认真、原则多,自己出错则会自责、内疚、愤怒;(3)自律,也严于律人,对人也对己,别人出错会进行指正, [点击阅读]
云中歌2
作者:佚名
章节:125 人气:2
摘要:云歌被宦官拖放到一旁。拖动的人动作粗鲁,触动了伤口,她痛极反清醒了几分。隐约听到一个人吩咐准备马匹用具,设法不露痕迹地把她押送到地牢,拿什么口供。不知道是因为疼痛,还是大火,她眼前的整个世界都是红灿灿的。在纷乱模糊的人影中,她看到一抹影子,疏离地站在一片火红的世界中。四周滚烫纷扰,他却冷淡安静。 [点击阅读]
人类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前言汉斯及威廉:当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那位引导我爱上书籍和图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做一次永难忘怀的探险——他要我跟他一起上到鹿特丹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去。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教堂司事拿着一把足以与圣彼得的钥匙相媲美的大钥匙,给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等你们下楼出来时”他说,“拉拉铃就行啦。 [点击阅读]
伊索寓言
作者:佚名
章节:454 人气:2
摘要:农夫替牛解下犁套,牵着它去喝水。这时,有只穷凶极恶的饿狼正出来觅食,看见那犁,开始仅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觉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觉地将脖子慢慢地伸了进去,结果再无法拔出来,只好拉着犁在田里耕起田来。那农夫回来后,看见了它,便说:“啊,可恶的东西!但愿你从今弃恶从善,回来种田吧。”这故事是说,尽管有些恶人做了一点善事,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无奈。 [点击阅读]
塔木德智慧全书
作者:佚名
章节:451 人气:2
摘要: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分贵贱的。在犹太人的赚钱观念中,他们从来就不把蹬三轮、扛麻袋看成是低贱的事,也不认为做老板、经理就高人一等,钱不管在谁身上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点击阅读]
存在与虚无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