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魔都 - 第01回 加十郎举头望月 初窥见美人娇态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昭和九年(1934 年)是甲戌年,最后的十二月三十一日那天,装饰得绚彩夺目的东京会馆大玄关,出现了一位神情慨然的人物。他用力捏着白色的棉手帕,不断在脸上擦了又擦,大 步奔下了上下车的石阶,粗鲁的脚步声在步道上一路响着,一直往水沟边走去。抬头往上看,可以看到大内山的翠松上除夕夜朦胧的月亮,就像是柳眉悲泣般挂在那 儿。
  前面提到的人物,突然在“富国保险”的建筑工地角落停下脚步,仰望着天空,不久冒出一句:“呸!什么月亮,把我当笨蛋吗?”
  他自言自语般地吐出这句话,又重新转向板墙,用水枪乒乒乓乓地射出一道道水柱。仔细观察他,可以看出他正为了什么事情怒气未消。
  光说什么人物人物的,想必难以了解,就让我稍微卖弄一下文笔,描述一下这个人物吧。
  他二十八、九岁,中等身材,三十二号的成衣大小正好合身,完全不需修改,是现在正流行的身材。身上别致的外套是单排扣长大衣,不过若翻开衣领内侧仔细检 查,就会看到上面的尺寸标签,有点像是知名二手批发商“东京裁缝店”的商标。其他的稍加推测即可得知。他的容貌平平,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就像午餐时间 常见的那种上班族,看着不笨但也难称优雅,一副心胸狭隘的相貌。不过紧闭形成V字形、看似固执的嘴唇,却仿佛要表现出某种磅礴的气宇。
  这样一说,好像是个什么出类拔萃的人,其实不然,这位人物是四页报纸《夕阳晚报》的社会版记者古市加十郎。正如读者诸君己经观察到的,虽不知他为何郁郁寡欢,但从他迁怒月亮的举动来看,恐怕他当平面记者的年资尚浅。
  这份报纸并没有深入到每个家庭,所以,应该有些人没有听过吧,不过如果去看报纸年鉴,《夕阳晚报》确实是存在的。四页晚报每天傍晚发行,总公司位于日本 桥的末广大厦三楼,另外还发行了《化妆品新报》作为副业。不过实在分不清楚哪边是本业。但依据各方评价,这份新报的销售较佳,据说比本业还要赚钱,可是在 这里我们不需要去深究它。
  另一方面,本业的部分正如其名,社运日渐衰退,宛若秋天已经落西山的夕阳一般,令人担心它终究还是要完全沉没的。
  今天在东京会馆,举行同业尾牙晚会,古市加十郎代表《夕阳晚报》出席,不过记者席上,却找不到古市加十郎的座位。逐一搜寻之下,才发现在远处不显眼的末 座,加十郎的名牌就被扔在暧昧的花柳报纸《银座通》的隔壁。这位老兄既没有度量,却又正值血气方刚,一看到这样,就光火地提起名牌往上座走去,打算在《朝 日新闻》旁占个位置。不过,“朝日”旁边硬要挤上个“夕阳”,实在不像话。不一会儿就被匆匆赶来的干事一把拎起,连人带牌丢回原本的座位上,还被人家用下 巴比了比说化妆品店的位置在这里。平常在警视厅新闻记者室之类的地方,就不被当成一回事,应该很习惯这种屈辱的古市加十郎,在众目睽睽之下,受到这种耻 辱,也实在无法忍受。他气愤地一甩袖子就离开了东京会馆,不过,心口的气愤仍是难以平息。毕竟,他只是一介微不足道的社会版记者。本来这种时候,并没有太 过复杂的感慨,只是一股脑的气愤。就连仿佛被擦得光亮的新月,看起来也像花王的肥皂广告一样,更让他心烦意乱。先前我们已经提到过,他斥责月亮小看他的情 形了。
  不一会儿,加十郎收起枪简,迈着摇摇晃晃的步伐,正想离开,突然背后响起震天的掌声,欢呼声四起。他不经意回头-看,会场里正酒宴方 酣,映照着皎洁月光的窗户玻璃另一头,四五个同行正手舞足蹈地走过去。加十郎满脸怨怼地看着那方说道:“可恶!给我等着瞧!到了明天保准让你们个个都吓破 胆,你们一定想不到我们《夕阳晚报》异想天开的计划吧。我们公司社长兼总编辑幸田节三,可不是个省油的灯。等明天天一亮……”
  他意味深长地喃喃念着,接着,加快脚步往有乐町的方向走去。笔者接下来要把古市加十郎带到银座里去。因为某种机缘,加十郎将会在那里邂逅某位奇异的人物。而这即将成为这次波澜万丈、诡异事件的开端,详情请待下回分解。
或许您还会喜欢: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谢泼德医生在早餐桌上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罗杰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罪与罚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点击阅读]
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本书记载的是大约四年前发生的事。本人以为目前的情况已经发展到必须将实情公诸于世的阶段,曾经有一些最狂妄、最可笑的谣传,都说重要的证据已经让人扣留了。另外还有诸如此类很无聊的话。那些曲解的报道尤其在美国报纸上出现得更多。实际情况的记述最好不是出自考察团团员的手笔。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大家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假定他的记述是有偏见的。因此,我便建议爱咪-列瑟兰小姐担任这项任务。她显然是担任这工作的适当人选。 [点击阅读]
翻过平城山的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细雨无声湿佛颔,恍觉春至奈良坡。——会津八一人们把位于奈良县和京都府交界即古时的大和国与山城国交界处的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称为平城山。从前在女子学校广泛传唱的一首歌中有过这样的歌词:“思恋何等苦,直叫人神伤黯然,踟蹰情难诉,不觉竟至平城山,心中悲情何以堪。”这首歌曲的歌名就叫平城山。翻过平城山往来于奈良与京都之间的道路被称作奈良坡。 [点击阅读]
老处女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五十年代的老纽约,屈指可数的几家人在单纯和富有方面居统治地位,其中就有罗尔斯顿家。强健的英国人和面色红润、身体笨拙的荷兰人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繁荣谨慎,却又挥金如土的社会。“办事要办得漂亮”一直是这个谨小慎微的世界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世界全是由银行家,与印度做生意的商人、造船厂家和船具商的财富建造起来的。 [点击阅读]
老母塔之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下午,当我和我的随从们听到一个情况后,便决定在将要参加的审判会上采取强硬的态度。我们动身去“法庭”的时候,天色已晚,只见路上人很多。这些人在院子里找不到座位,只好站着,以便能看见我们走过来。我们刚刚走进院子,大门就关了起来。对我们来说,这可不是好兆头。看起来,穆巴拉克施加了影响,而且产生了效果。我们从人群中挤到听众广场上。那里本来只有一张椅子,现在增加了一条长板凳,笞刑刑具还放在那里。 [点击阅读]
老铁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杰斐逊城是密苏里州的州府,同时也是柯洛县的县府,它位于密苏里河右岸一个风景优美的山丘地带,从这里可以俯视到下面奔腾不息的密苏里河和河上热闹繁忙的景象。杰斐逊城的居民那时候比现在少多了,尽管如此,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由于地区法院定期在这里举行会议,这赋予它一个重要的地位。这里有好几家大饭店,这些饭店价格昂贵,住宿条件还过得去,提供的膳食也还可口。 [点击阅读]
舞舞舞
作者:佚名
章节:117 人气:0
摘要:林少华一在日本当代作家中,村上春树的确是个不同凡响的存在,一颗文学奇星。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的作品便风行东流列岛。出版社为他出了专集,杂志出了专号,书店设了专柜,每出一本书,销量少则10万,多则上百万册。其中1987年的《挪威的森林》上下册销出700余万册(1996年统计)。日本人口为我国的十分之一,就是说此书几乎每15人便拥有一册。以纯文学类小说而言,这绝对不是普通数字。 [点击阅读]
艳阳下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罗吉-安墨林船长于一七八二年在皮梳湾外的小岛上建造一栋大房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那是他怪异行径的极致。像他这样出身名门的人,应该有一幢华厦,座落在一大片草地上,附近也许有一条小溪流过,还有很好的牧场。可是安墨林船长毕生只爱一样:就是大海。所以他把他的大房子——而且由于必要,是一栋非常坚固的大房子——建在这个有风吹袭,海鸥翱翔的小岛上。每次一涨潮,这里就会和陆地隔开。他没有娶妻,大海就是他唯一的配偶。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