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洛丽塔 - 下卷 第18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读者现在应该忘掉“栗树”和“柯尔特左轮手枪”,继续伴我们西行。以后的几天一直是暴雨滂沱——或许,仅有一次横穿全国的暴雨是我们无法摆脱掉的,就象我们无法摆脱侦探特拉普:因为正是在这阵日子里,“阿兹特克红色敞篷车”的问题向我暴露了,较之洛的情人事件更为重要。
  奇怪!我会对路上碰到的每个男性都嫉妒——奇怪!我是怎样误解了恶运的意义啊,或许我是被洛在冬天时谦逊的行为弄得完全平静了下来,但无论如何,即使是一个大傻瓜,要假设另外一个亨伯特正带着木星的烟火贪婪地追踪着亨伯特和亨伯特的性感少女,跟着他们穿过辽阔又贫瘠的平原,也是愚蠢之至。我因而猜度到,一程又一程小心跟在我们后面,保持一定距离的那辆红亚克是由一名侦探操纵,此人是为某个好管闲事者所雇以监视亨伯特·亨伯特对他的小继女的所做所为。由于这是发生在雷鸣电闪之际,我出现了幻觉。
  甚或比幻觉更严重。我不知道她或他,或二人往我的酒里放了些什么,有天夜里,我确信有人敲我们的房门,便葛地拉开门,看见了两个东西——一个是我,赤身裸体,另一个是在雨丝绵绵的暗夜中白光照出的一个男子,戴一副额骨突出的鬼脸面具,象是笑话里的一名丑怪侦探。他爆发一声低沉的怪笑,然后疾步窜掉了。我摇摇晃晃回到屋里,重又睡着,即使到今天我仍不能确定,这次拜访是否是药物激起的梦:我仔细研究过特拉普的幽默形式,这可能是较为可信的一个例证。噢,残酷又无情!我想象到,有些人正是靠制做这整流行的鬼怪和痴傻儿面具赚钱的。难道次日清晨我没看见两个在车厂厕所里乱翻乱搜的男孩儿就戴了一副“鄂骨突出”的面具吗?我怀疑。或许这一切都只是巧合——由于大气情况而产生的,我想。
  作为一个感觉敏锐、但无完整、系统记忆的杀人犯,女士们先生们不能告诉你们,究竟是哪一天我第一次确定那辆红色敞篷车正在尾随我们。但我确实记得,我第一次一清二楚看见车子驾驶人的那一天。有天下午我正在倾盆大雨中缓缓前进,不住盯着我照后镜中那个摇来躲去的红色幽灵,后来大雨减弱,淅淅沥沥,再后来便风停雨歇了。瑟瑟声中,太阳也挤出云隙,洒向高速公路。我需要一副新太阳镜,就停在一家供应站。那时发生的事是疾病,是癌症,叫人无能为力,因此我只能略去这一事实:即我们不声不响的追随者,也改变了主意,停在我们后边不远的一家咖啡店或酒馆边,那儿有这么个蠢招牌,巴期特尔:骗人的地方。注意到满足了我汽车的需求,我又走进屋买了太阳镜,付了汽油费。

  正在我签一张旅客支票,并疑惑自己究竟身在何处,我偶然从侧窗往外瞥了一眼,便看见了一幕可怕的景象。洛从车里探出身正急火火地对一个阔背、秃顶,穿一件灰黄色上衣和深褐色长裤的男士说着什么,还伸出一只手上上下下一通比划,只有她讲到严肃处想强调什么的时候,才这样举止。几欲将我击昏的是——我该怎么讲呢?——是她口若悬河的熟识样,好象他们早就彼此相知——唉,总有很多星期、很多星期了。我看见他挠脸,点点头,而后掉转身,又回到他的敞篷车上。这男人的肩阔胸厚,年龄与我相仿,酷象我父亲在瑞士的一位表亲古斯塔夫·特拉普——同样光滑,日光浴过的脸,比我的丰满,一小撇黑色八字胡,一张小口如衰败了的樱桃。等我回到车上,洛丽塔已在看一张公路地图。
  “那男的问你什么,洛?”
  “男的?噢,那个。噢,是的。噢,我不知道。他问我是否有地图。迷路了,我猜。”
  我们继续赶路,我说:
  “听着,洛。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在撒谎,我也不知道你是不是疯了,我这会儿也不在乎了;但那个人一整天都跟在我们后头,他的车昨天也停在了汽车旅店,我想他必是警察。
  你非常明白如果警察发现了这一切,我们的下场是什么。现在我要知道他究竟问你些什么,你又告诉了他什么。”
  她笑起来。
  “如果他真是警察,”她尖声地说,但并不合逻辑,“我们做的最糟的事莫过于告诉他我们害怕。别理他,爸。”“他问你我们去哪儿了吗?”
  “噢,他知道。”(嘲弄我)。
  “无论如何,”我说,投了降,“我已看见了他的脸。他不漂亮,他长得非常象我的一个亲戚,叫特拉普。”
  “没准他就是特拉普。如果我是你——噢,看那,几个九一下子变成一千了。我小的时候,”她出人意料继续道:“我总想只要母亲同意把车倒开,它们就会停下来,再变回几个九字。”
  我想,这还是她第一次自然谈起她在姓亨伯特之前的童年;或许,是演戏教会了她这套把戏;我们又静悄悄继续赶路,不再受人追踪。
  但第二天,就象一场要命的疾病在药力和希望消磨掉以后,疼痛重又袭来,我们后边,那个光亮亮的红色畜生再次露面。那天高速公路上交通松闲;没人超车;也没人试图挤进我们谦恭的蓝汽车和它傲慢的红影子——两辆车之间的空隙象是受了符咒的定戒,那是充满恶意欢笑和魔法的地域,其象暗雨表一样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几乎是很有美感的。我后边的司机有副宽厚的肩膀,特拉普式的八字胡,看上去象是作陈列样品的人像模型,他的敞篷车移动着好象全靠一根无形的银丝绳连在我们的老破车上。我们的机器常常不如他那漆得辉煌的机械强壮,因此,我也根本不想在速度上取胜。

  夜间的马儿啊,你慢慢地跑,噢,轻轻地跑吧,恶梦!我们爬上长长的坡,又朝坡下滚去,留心路边的时速限,让过慢悠悠的孩子,又象扫荡一般在黄色公路上重划一条黑线。不管我们怎样开或朝哪儿开,那段着了魔的空隙都丝毫未见改变,几何学中的一条边线,那片如菌绿草的相傍路线。一路上我对我右边隐秘的光焰明燎非常:她快乐的双眸,她火烧火燎的脸颊。
  一位交通警身陷交叉路口的一团恶梦中——四点半时在一座工厂城——正可以凭机会的手解除那符咒。他招手向我示意,而后用同样的手势剪断了我的影子。二十部汽车插进我们中间,我加大油门,敏捷地转向一条狭窄的小径。一只麻雀带着一大块面包片飞落下来,不料又被另一只捉住,还叼走了它的面包。
  又经历几次可怕的阻塞和几条舒缓婉蜒的小路,我才终于返回高速公路,那时我们的影子消失了。
  洛对对此嗤之以鼻,她说:“如果他就是你想的那种人,给他溜了多愚蠢。”
  “我现在另有打算,”我说。“你应该——蔼—制止它们——蔼—和那人保持联系,亲爱的父亲,”洛说,讽语连珠。“噫,你真是卑鄙,”她用原来的嗓音加上一句。
  我们在臭气熏天的栈房里度过了可怕的一夜,上方狂雨大作,近有一种史前的雷鸣震响在我们的头顶,不绝于耳。
  “我不是个太太,也不喜欢打雷,”洛说,她对雷暴的畏惧给了我一些同情的安慰。
  我们在1001公共食堂吃了早饭。
  “从尽那头那个身影判断,”我说,“胖脸已经到了此地。
  “亲爱的父亲,”洛说,“你的幽默真让人捧腹大笑。”
  说这话时,我们已行驶在山艾树农区,有一两天很是悠闲美妙(我真是发傻,一切都很好,那种不舒服不过是一阵风很快就飘散了),此时,丘陵地已渐变成真正的高山,我们按时赶到了瓦斯。
  噢,灾难!混乱发生了,她误读了旅游书上的一个日期,魔洞的仪式已经结束!她对此倒非常勇敢,我应该承认——幸好我们在奇异的瓦斯发现了一家夏季剧院正十分活跃,便很自然就于这六月中旬一个美好的夜晚朝它驶了过去。我真无法告诉各位我们观赏的那出戏的情节。很平常,毫无疑问,灯光效果很刺激,领衔女士貌不惊人。唯一使我高兴的一个细节是七个虽然略显呆板但装束漂亮、四肢裸露约小女神——七位罩在彩色薄纱中木木呆呆的青春少女,都是从本地招募来的(根据观众中此起彼伏的一阵阵亢奋声可以作此判断),意在象征一道生命的彩虹,在最后一幕里,那彩虹一直荡来荡来,又似困恼地消失在多重帏幕后边。我记得我曾想过,这种将儿童着色的想法是作者克莱尔·奎尔蒂和维维安,达克布鲁姆抄自詹姆斯·乔伊斯某小说的某一章节,其中有两种颜色相当可爱,又令人恼火——橙色那个自始至终都在搞小动作,而翠绿色那个,她的眼睛刚刚适应剧场后部的漆黑,就立刻朝她母亲或她的保护人微笑,而我们就沉重地坐在剧场中间。

  全剧刚一结束,掌声——那种响声我们的神经真承受不了——就从我的四周爆晌,我开始连拉带推领着洛往出口去,在一种自然又多情的冲动下,急于领她回到昏沉沉、繁星之夜中我们那间蓝色霓红灯的小屋:我总说,自然被她目睹的景致破坏了。然而,多丽一洛却落在后面,处于玫瑰色的晕眩状态,她愉悦的眼睛眯起来,她的注意力淹没了她其它的感觉,那么深切,她纤细的手在仍然持续的机械鼓掌动作中根本无法合拢。以前我也曾在小孩身上见过这种情形,但是,上帝,这是个特殊的孩子,她的眼睛象近视一般望着渐远的舞台熠熠闪光;我瞥见台上联合作者的一些情况——一个男子的晚礼服,一个老鹰脸、黑头发、魁伟高大女子的赤裸双肩。
  “你这禽兽,你又伤了我的手腕。”洛丽塔钻进汽车时,小声说道。
  “我真该死,对不起,我亲爱的,我的紫外线亲爱的,我说,没能抓住她的臂肘,我又加了一句,要改变话题——改变命运的方向,噢上帝,噢上帝:“维维安真是个女性。
  我肯定昨天我们在那家公共食堂里见过她。”
  “有时候,”洛说,“你真是笨得让人吃惊。首先,维维安是男作者,女的是克莱尔;其次,她已经四十了,已婚,有黑人血统。”
  “我想,”我逗她说,“在甜美的老拉姆斯代尔你爱我的日子里,奎尔蒂是你古老的情焰。”
  “什么?”洛反抗道,身子动了动。“那个胖牙医?你一定把我和哪个忠贞的小人儿弄混了吧。”
  我于是暗自思忖,那些忠实的小人儿如何能忘掉一切,一切,当我们这些老情人对她们的每一寸美好都仍那般珍爱的时候。
或许您还会喜欢:
波洛圣诞探案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我亲爱的詹姆斯:你一直是我最忠实最宽容的读者之一,正因为这样,当我受到你一点儿批评,我就为此感到极大的不安。你抱怨说我的谋杀事件变得太文雅了,事实上是太贫血了。称渴望一件“血淋淋的暴力谋杀”,一件不容质疑的谋杀案:这就是特别为你而作的故事。我希望它能让你满意。 [点击阅读]
波罗探案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正站在波洛房间的窗户旁悠闲地望着下面的大街。“奇怪呀!”我突然脱口而出。“怎么啦,我的朋友?”波洛端坐在他舒适的摇椅里,语调平静地问。“波洛,请推求如下事实!——位年轻女人衣着华贵——头戴时髦的帽子,身穿富丽的裘皮大衣。她正慢慢地走过来。边走边看两旁的房子。二个男子和一个中年女人正盯捎尾随着她,而她一无所知。突然又来了一个男孩在她身后指指点点,打着手势。 [点击阅读]
泰坦尼克号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一艘船。梦幻之旅。巨大、气派、豪华。彩带飘舞、彩旗飞扬。鼓乐喧天、人声鼎沸。画面所具有的色彩只存在于我们的感觉里,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单一的黄颜色,仿佛是过去多少岁月的老照片、经过无数春秋的陈年旧物。我们似乎可以拂去岁月的灰尘,历数春秋的时日,重新去领略那昔日的梦里情怀。《我心永恒》(《MyHeartGoOn》)—一曲女声的歌,似从九天而来,带着一种空蒙、辽阔的豪放之感,在我们耳际回响。 [点击阅读]
活法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97年起任名誉董事长。此外,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2001年起任最高顾问。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同时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的陨落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海顿斯坦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海神庙完成了,耸立在玫瑰如绣的花园里,旁边站着建造者,臂膀上,靠着他年轻的妻.她用孩童般的愉悦之声说:“我的杯中溢满了快乐,把我带到纳克萨斯①海滨的人,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光辉的神庙,这是他不朽的故土。”她的丈夫严肃地说:“人死后,他的名字会消失,而神庙,却永远如此屹立。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在看到自己的精神为人传颂时,他就永远活着,行动着。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