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罗杰疑案 - 第十三章鹅毛管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那天晚上应波洛邀请,我一吃完饭就去他家。卡罗琳看着我出门,脸上露出不乐意的神色,我知道她非常想陪我一起去。
  波洛非常客气地接待了我。他事先已把一瓶爱尔兰威士忌(这种酒我不太喜欢)放在一张小小的桌子上,旁边还放着汽水吸管和一只玻璃杯。他亲自调制热巧克力饮料,我后来才知道这是他最喜欢的饮料。
  他彬彬有礼地询问了我姐姐的情况,说她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女人。
  “恐怕是你的拜访使她有点飘飘然。”我非常冷漠地说,“星期天下午你们谈了些什么?”
  他眨着眼大笑起来。
  “我总是喜欢动用专家。”
  此话我不甚理解,但他拒绝加以解释。
  “你一定听到了不少闲言碎语,”我说,“这些谈论既有真的,也有假的。”
  “里面有大量宝贵的信息。”他平静地补充了一句。
  “比如——”
  他摇了摇头。
  “为什么不愿把真实情况告诉我?”他反问道,“在这块地盘上,拉尔夫-佩顿所做的一切必定有人知道。如果你姐姐那天没有路过那片树木的话,其他的人也会看见他们的。”
  “说得不错,”我粗鲁地说,“那么你对我的病人大感兴趣,又是怎么一回事?“他又眨了眨眼。
  “只对一个病人感兴趣,医生。只有一个。““最后一个?”我妄猜着。
  “我认为拉塞尔小姐是有趣的调查对象。”他含糊其辞地说了一句。
  “你是不是相信家姐和艾克罗伊德太太的话,认为她很可疑?”我问道。
  “哦?你说什么?——可疑?”
  我尽可能把自己的看法解释清楚。
  “她们都是这么说的吗?”
  “家姐昨天下午没跟你这么说吗?”
  “C’estpossible(法语:这是可能的)。”
  “毫无根据。”我严肃地说。
  “Lesfemmes(法语:女人),”波洛以概括性的语言说,“是不可思议的!她们毫无根据地随意推测——推测的结果往往是正确的,这确实是一种奇迹。真正的原因还不在这一点。女人能够下意识地观察到许多细节的问题,她们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但她们的下意识会把这些细节组合在一起——人们把这种现象称这为结果直觉。我对心理学是非常精通的,这些事我都清楚。”
  他非常高傲地挺起胸,模样十分可笑,我费了很大的劲才忍住没笑出来。他呷了一小口巧克力饮料,小心翼翼地抹了一下八字胡。
  “我希望你能告诉我,”我冲口而出,“你对这一切是怎么看的?”
  他放下杯子。
  “你想知道我对这一切的看法?”
  “是的。”
  “我看见的东西你也看见了,难道我们的看法不一致吗?”
  “恐怕你是在嘲笑我吧,”我语气生硬地说,“当然,对这类事我是毫无经验的。”

  波洛毫无顾忌地冲着我笑。
  “你真像一个想了解机器工作原理的孩子。你想了解这件事,但不是以家庭医生的身份来了解,而是以侦探的眼光来看待。侦探从来不认识任何人,不管他是谁。对侦探来说,所有的人都是陌生人,都有可能是怀疑的对象。”
  “你解释得太精辟了。”我说。
  “那么我就教你小小的一招。首先你得把那天晚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搞清楚——要牢记一点,说话的人可能是在说谎。”
  我扬了扬眉毛。
  “要持一种怀疑的态度。”
  “这是必要的——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这是非常必要的。第一,——谢泼德医生八点五十分离开那幢房子。我是怎么知道的?”
  “是我告诉你的。”
  “但可能你没有说真话——或者你的手表走得不准。但帕克也说你是八点五十分离开的,这样我就接受了你的说法,确定你说的是真话。九点钟的时候你遇见了一个人——我们暂且把这个称作为神秘陌生人的奇遇——就在宅邸的大门外。这一切我是怎么知道的?”
  “是我告诉你的——”我回答说,但波洛不耐烦地挥手打断了我的话。
  “啊!你今晚有点呆头呆脑,我的朋友。你知道一切——但我是怎么知道的呢?好吧,那我就来告诉你,这个神秘陌生人不是你的幻觉,因为甘尼特小姐的女仆在你遇见他之前几分钟也见到过他,他也是向她打听去弗恩利大院的路。因此我就确定,确有此人。我们对他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第一,他对附近这一带很不熟悉;第二,不管他去弗恩利大院的目的是什么,其中肯定没有什么秘密,因为他问了两次去那里的路。”
  “对,”我说,“这一点我明白了。”
  “目前我的任务就是要打听到更多有关这个人的情况。我知道他在思利博尔喝了杯酒,那里的女招待说他说话带美国口音,并说他刚从美国回来。你有没有注意到他的美国口音?”
  “是的,他说话确实带有点美国口音。”我停了一会儿才回答。在这短暂的停顿中我又回想起那天相遇的情景。“但美国口音并不重。”我又补充了一句。
  “Precisement(法语:确实如此)。还有这个,你可能还记得,是我在凉亭那儿捡到的。”
  他把小小的鹅毛管拿到我面前,我好奇地察看着,突然我想起了小说中读到的那些情景。
  波洛一直盯着我看,当他看到我那领悟的神色时便点了点头。
  “是的,海洛因,白粉。吸毒者是这样拿的,然后从鼻子里吸进去的。”
  “盐酸海洛因。”我不假思索地低语着。
  “在大洋彼岸,用这种方法吸毒是司空见惯的事。这又是一个证据,证明此人是加拿大人或美国人。”

  “是什么东西使你注意凉亭的?”我好奇地问道。
  “我的警督朋友认为任何去艾克罗伊德住宅的人都会抄这条近路,但当我看到凉亭后,我马上就想到任何去凉亭幽会的人也要走这条路。现在可以肯定那个陌生人既没走前门,也没走后门。那么是否有人从家中出来跟他们相会呢?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有什么地方比这小凉亭更方便的呢?我到凉亭搜寻了一番,希望能找到点线索。结果我找到了两件东西,一小块丝绢和一根鹅毛管。”
  “一小块丝绢?”我好奇地问。“是怎么回事?”
  波洛皱了皱眉头。
  “你没有动用你的灰细胞,”他冷冰冰地说,“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块上过浆的丝绢。”
  “我就看不出。”我换了一个话题,“不管怎么说,这人到凉亭来是跟某个人相会,那么要会见的是谁呢?”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波洛说,“你是否还记得,艾克罗伊德太太和她的女儿是从加拿大到这儿来的?”
  “这就是你今天指责大家隐瞒一些事实的含义吗?”
  “可以这么说。现在还有一点,客厅女仆的话你认为怎么样?”
  “什么话?”
  “她被解雇的那番话。解雇一个仆人要花半个小时?有关重要文件的事是否可信?你该记得,虽然她说她从九点半到十点都在自己的卧室里,但没有人能证明一点。”
  “你把我搞糊涂了。”我说。
  “对我来说,情况越来越清楚。但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并且有什么根据。”
  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
  “我只是草草地写了几条看法。”我抱歉地说。
  “非常好——你也有自己的办法,我现在就洗耳恭听。”
  我把写下来的看法读了一遍,从读的声音中可以听出我当时有点尴尬。
  “首先,看问题要带逻辑性——”
  “我那可怜的黑斯廷斯过去也经常这么说,”波洛打断了我的话,“但糟糕的是他从来不按自己说的去做。”
  “第一点——九点半时有人听到艾克罗伊德先生在跟某个人谈话。”
  “第二点——那天晚上拉尔夫-佩顿肯定从窗子里进来过,这一点可以从他的鞋印证实。
  “第三点——艾克罗伊德那晚很紧张,从这一点可看出他要会见的人是他认识的。”
  “第四点——九点半的跟艾克罗伊德在一起的那个人是来要钱的。而我知道拉尔夫-佩顿正缺钱用。”
  “从这四点可以看出,九点半跟艾克罗伊德先生在一起的那个人是拉尔夫-佩顿。但我们知道艾克罗伊德先生九点三刻时还活着,因此凶手就不是拉尔夫。拉尔夫离开时没有关窗,过后那个凶手就翻窗进入了书房。”

  “谁是谋杀者?”波洛问道。
  “那个陌生的美国人。很可能是他跟帕克合谋共同干的。敲诈弗拉尔斯太太的人可能就是帕克,他可能听到了一些风声,意识到这场游戏该结束了。他跟同谋商量后,由他的同谋出面去谋杀,而他向同谋提供那把行凶用的剑。”
  “这也是一种推理,”波洛不得不承认说,“看得出你也有某种细胞。但还有不少地方你没解释清楚。”
  “比如——”
  “打电话的事,被推动的椅子——”
  “你确实认为后者很重要吗?”我打断了他的话。
  “可能不重要,”我的朋友承认道,“可能被意外地推了一下,雷蒙德或布伦特在情绪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很可能无意识地把它推到了原来放椅子的地方。接下来就是丢失的四十英镑。”
  “艾克罗伊德把它给了拉尔夫,”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一开始拒绝给拉尔夫,后经再三考虑就同意了。”
  “仍然有个问题没有解释清楚。”
  “什么问题?”
  “为什么布伦特非常肯定地认为九点三十分的时候是雷蒙德跟艾克罗伊德先生在一起?”
  “你是这么认为的吗?这一点我并不强求。但请你告诉我,拉尔夫-佩顿失踪的原因是什么?”
  “那就更难解释了,”我不慌不忙地说,“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来看,拉尔夫的神经肯定失常了!如果他突然知道他的继父离开后几分钟被谋杀了——很可能他跟他的继父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吵——唉,他很可能是受了惊吓逃走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往往会这么做的——他们的举动好像有罪,而事实上他们完全是清白。”
  “是的,你说得不错,”波洛说,“但我们不能忽略一件事。”
  “我知道你要说些什么,”我说,“动机。他的继父死后他可继承一大笔财产。”
  “那只是一个动机。”波洛在这一点上同意我的看法。
  “只是一个动机。”
  “Maisoui(法语:是的),你有没有意识到,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三个互不相干的动机。有人偷了蓝色信封以及里面的信,这是确定无疑的。这是一个动机——敲诈!拉尔夫-佩顿很可能就是敲诈弗拉尔斯太太的那个人。你应该记得,哈蒙德说过,拉尔夫-佩顿最近没有向他的继父要钱。看来他的钱好像是从其它地方弄来的。接下来就是——你们是怎么说的——穷愁潦倒?——他怕这种情况传到他继父的耳朵里。最后一个动机就是你刚才说的。”
  “天啊,”我惊叫了一声,“这个案件确实对他很不利。”
  “是吗?”波洛说,“这就是你和我的分歧之所在。三个动机——好像太多了点。不管怎么说,我仍然相信拉尔夫-佩顿是无辜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夜半撞车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1在我即将步入成年那遥远的日子里,一天深夜,我穿过方尖碑广场,向协和广场走去,这时,一辆轿车突然从黑暗中冒了出来。起先,我以为它只是与我擦身而过,而后,我感觉从踝骨到膝盖有一阵剧烈的疼痛。我跌倒在人行道上。不过,我还是能够重新站起身来。在一阵玻璃的碎裂声中,这辆轿车已经一个急拐弯,撞在广场拱廊的一根柱子上。车门打开了,一名女子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拱廊下,站在大饭店门口的一个人把我们带进大厅。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
女人十日谈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十位年轻的女人,为活跃无聊的产房生活,十天内讲述了!”00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初恋、引诱、遗弃、强||奸、复仇、婚外情的荒唐、性*生活的尴尬……在妙趣横生兼带苦涩酸楚的故事背后,则是前苏联社会的fu败、男人灵魂的丑陋、妇女处境的悲惨,以及她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烈渴望和执着追求……这便是《女人十日谈》向读者展示的画面及其底蕴。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2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在纽约第三刑事法庭坐着等待开庭,等待对曾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女儿并企图侮辱他的女儿的罪犯实行法律制裁。法官面容阴森可怕,卷起黑法衣的袖子,像是要对在法官席前面站着的两个年轻人加以严惩似的。他的表情在威严傲睨中显出了冷酷,但是,在这一切表面现象的下面,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却感觉到法庭是在故弄玄虚,然而他还不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的行为同那些最堕落腐化的分子相似,”法官厉声地说。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1:暮色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序幕我从未多想我将如何死去,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我有足够的理由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即使我有想过,也从未想到死亡将如此地降临。我屏息静气地望着房间的另一头,远远地凝视着猎人那深邃的眼眸,而他则以愉快的目光回应我。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死法,死在别人——我钟爱的人的家里。甚至可以说轰轰烈烈。这应该算是死得其所。我知道如果我没有来福克斯的话,此刻也就不必面对死亡。但是,尽管我害怕,也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点击阅读]
杰罗德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十月的微风在屋子的周围吹拂着,杰西听到后门不时地嘭嘭作响。秋天里门框总会膨胀,必须猛地一拉才能关上。这次,他们把这给忘了。她想,在他们沉醉于爱河之前,得让杰罗德回去关上门,不然的话,嘭嘭的撞门声会让她发疯的。接着她又想,考虑到眼下的情景,那会多么荒唐,会整个儿破坏情绪的。什么情绪呢?这可是个好问题。 [点击阅读]
死光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中华读书报记者施诺一位当年出版斯蒂芬·金小说的编辑曾预言:“过不了多久,斯蒂芬·金在中国就会像在美国一样普及。”中国出版商认为这位给美国出版商带来巨额利润的畅销书作者也会给中国出版社带来利润,全国有5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斯蒂芬·金,盗版书商也蜂拥而至,制作粗糙的盗版书在市场迅速露面。然而,令出版商失望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惊喜。它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没有出现预想中热卖的高xdx潮。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