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 第二十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厄休拉的陈述厄休拉一言不发地看着波洛,不一会儿,她就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她点了点头便嚎啕大哭起来。
  卡罗琳从我身后急步跨上前,搂着她,而且轻轻地拍着她的肩膀。
  “好了,别哭了,我的宝贝。”她用安慰的口气说,“不会有什么事的。等着吧——一切都会好的。”虽然卡罗琳是个好奇心重而又喜欢传播流言蜚语的人,但她还是挺善良的。看见这个姑娘如此悲痛欲绝,即使波洛的到来也勾不起她的兴趣了。
  不一会儿,厄休拉挺起身子,擦干了眼泪。
  “我这个人太脆弱、太愚蠢。”她说。
  “不,不能这么说,我的孩子,”波洛很和气地说,“过去这一周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非常可怕的考验。”我说。
  “结婚的事你已经知道了,”厄休拉接着说,“请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是拉尔夫告诉你的吗?”波洛摇了摇头。
  “我今晚来这里的原因你肯定是清楚的,”她继续说,“这——”她拿出一张皱成一团的报纸,我一眼就看出,这就是波洛刊登那条消息的报纸。
  “报上说拉尔夫已经被捕,现在做什么都无济于事了,我没有必要再隐瞒下去了。”“报纸上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真的,小姐,”波洛的脸上露出一丝惭愧的表情,“不管怎么样,你把知道的一切都讲出来,这对你有好处,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事实。”厄休拉犹豫了一会儿,疑惑地看着他。
  “你不信任我,”波洛彬彬有礼地说,“然而你又特地跑来找我,是吗?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不相信拉尔夫会杀人,”姑娘低声说,“我想你这个人非常聪明,一定能弄清事实真象。而且——”“往下说吧。”“我认为你这个人很善良。”波洛频频点头。
  “说得好——是的,说得好。我可以告诉你,我完全相信你丈夫是清白的——但事态的发展对他很不利。如果要我救他的话,你必须把一切事实真相告诉我——即使是那些看上去对他更为不利的事实。”“你这个人真善解人意。”厄休拉说。
  “这么说你想把所有的事都告诉我,是吗?那么从头开始说吧。”“我希望你不要把我撵走,”卡罗琳一边说,一边往扶手椅上坐,“我想弄清楚这孩子为什么要装扮客厅女仆?”“装扮?”我追问道。
  “对,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孩子?是为了打赌?”“为了谋生。”厄休拉非常干脆地说。
  接着她鼓起勇气,开始讲述自己的身世。下面我用自己的话扼要地复述一遍。
  厄休拉·伯恩家有七口人——是破落的爱尔兰上流人家。父亲死后,家中的大多数女孩不得不外出谋生。厄休拉的大姐嫁给了福利厄特上尉。那个星期天我见到过她,她当时感到很窘挥,其原因现在一目了然。厄休拉决心自己谋生,但她不想当保姆——这一职业任何未经培训的姑娘都干得了,她选择了客厅女仆这项工作。她不愿意被人们看成是“贵夫从客厅女仆”,而想当个名符其实的客厅女仆。她的这项工作是由她姐姐介绍的。在弗恩利大院她总是避开别人,这一点引起了人们的非议,然而她的工作干得非常出色——手脚利索,什么都会干,做事从不拖泥带水。

  “我喜欢这项工作,”她解释说,“我有大量的个人支配时间。”接下来她谈到了如何遇见拉尔夫·佩顿,他们的恋爱过程,以及他们的秘密结婚。厄休拉并不愿意这么做,但佩顿最后说服了她。他说不能让他的继父知道他跟一个身无分文的姑娘结婚。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秘密结婚,待以后时机成熟再告诉他。
  这件事就这样办妥了,厄休拉·伯恩变成了厄休拉·佩顿。拉尔夫说他想把债先还清,然后找一项工作,当他能够养活她,不再依赖他的继父时,他就会把这件事告诉他。
  但对拉尔夫·佩顿这样的人来说,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是谈何容易。他想在继父不知道他结婚的情况下说服他帮他还清债务,扶持他东山再起。但当罗杰·艾克罗伊德知道拉尔夫所欠的债务的数额时感到非常生气,拒绝帮他还债。几个月后,拉尔夫又被召回家。罗杰·艾克罗伊德向他直截了当地提出,他真心希望拉尔夫跟弗洛拉喜结良缘。他要求拉尔夫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拉尔夫·佩顿天生的弱点又显露出来了。跟往常一样,他总是抓住最简单、最迅速的解决方法。就我所知,弗洛拉和拉尔夫并非真心相爱。对他们双方来说,这不过像一种生意上的买卖。罗杰·艾克罗伊德口述了他的愿望——他们俩都一口同意。对弗洛拉来说,她只是为了抓住这个能够获得自由的机会——钱,以及广阔的前景;而对拉尔夫来说,也不过是在做一种不同的游戏。他在经济上陷入困境,所以他想抓住这机会来偿还债务,从而开始新的生活。拉尔夫天生无远见,但他还隐隐约约地意识到,不远的将来他会跟弗洛拉解除婚妁。所以弗洛拉和他商量好对此事暂时保密,他想方设法要瞒往厄休拉。他本能地意识到,由于她意志坚强、办事果断,讨厌奸诈行为,所以她是绝对不会同意这种做法的。
  不久关键时刻到来了,一向专横的罗杰·艾克罗伊德决定宣布订婚之事。他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跟拉尔夫说,只是找弗洛拉谈了一下,而弗洛拉态度非常冷淡,但并没有表示反对。对厄休拉来说,这消息就像是晴天霹雳,她把拉尔夫从城里召了回来。他们在林子里秘密相会,他们的谈话被我姐姐偷听到一些。拉尔夫请求她暂时不要声张出去,但厄休拉的态度非常坚决,她再也不想隐瞒下去了。她决定马上就把真实情况告诉艾克罗伊德先生,请求他不要无情地拆散他们的夫妻关系。

  一旦作出了决定,厄休拉就会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就在那天下午她找罗杰·艾克罗伊德谈了一次话,向他透露了真相。谈话中他们大吵了一场——如果罗杰·艾克罗伊德本人没有遇到麻烦的话,这场争吵会更加激烈。然而厄休拉并没有达到目的。艾克罗伊德是决不会轻易饶恕欺骗他的人的,他的怨恨主要发泄在拉尔夫身上,但厄休拉也受到了责骂,被视为有意勾引富家子弟的坏女孩,艾克罗伊德对他们俩都不饶恕。
  同一天晚上,厄休拉和拉尔夫约好在小凉亭会面。她从边门溜出屋子,去跟拉尔夫相会,他们的谈话纯粹是相互指责。拉尔夫指责厄休拉不合时宜地泄露他们的秘密,这种做法不可挽救地毁了他的前途;而厄休拉指责他诈骗。
  他们分手后半个小时多一点,罗杰·艾克罗伊德的尸体就被发现了。从那天晚上到现在,厄休拉再也没有见到过拉尔夫,也没有收到过他的信。
  她叙述完后,我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系列事实是多么可怕。如果艾克罗伊德不死的话,他肯定会修改他的遗嘱——我对他相当了解,知道他第一件要办的事就是修改遗嘱,他的死正值拉尔夫·佩顿的关键时刻,难怪这姑娘一直守口如瓶,还在继续扮演她那客厅女仆的角色。
  我的沉思被波洛的说话声打断。从他那严肃的口气可以看出,他也意识到情况的复杂性。
  “小姐,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必须如实回答,因为这是整个案件的关键:你是什么时候跟拉尔夫·佩顿上尉在凉亭分手的?稍微想一下再回答,你的回答一定要非常精确。”厄休拉咧嘴笑了笑,可以看得出,这是一种苦笑。
  “你以为我心里没有反反复复地考虑过这个问题吗?我出去见他时正好是九点半。布伦特少校在露台上来回踱步,我只好绕了个圈从林子中走,尽量不让他看见。我到达凉亭的时间肯定是九点三十三分左右,拉尔夫已经在等我了,我和他一起呆了十分钟——不会超出这个时间。因为我回到屋子时正好是九点三刻。”现在我才恍然大悟,前几天她为什么老是提那个问题:但愿能找到事实,证明艾克罗伊德死于九点三刻前,而不是九点三刻后。
  接下来波洛又问了一个问题,我完全明白他的意思。
  “谁先离开凉亭?”“我。”“让拉尔夫·佩顿一个人留在凉亭?”“是的——但你不会认为——”“小姐,我是怎么想的无关紧要。你回屋后做了些什么?”“回自己的房间。”“一直待到什么时候?”“十点左右。”“是否有人能证明这一点。”“证明?你的意思是证明我在自己的房间里?哦!没人能证明。但可以肯定——哦!我明白了。他们可能认为——他们可能认为——”我从她的目光里看出了她的恐惧。
  波洛替她说出了她要说的话。
  “认为是你从窗子进入艾克罗伊德的书房,看见他坐在椅子上就向他刺了一刀,是不是?是的,他们可能就是这么认为的。”“只有傻瓜才会这么认为。”卡罗琳气愤地说。

  她拍了拍厄休拉的肩膀。
  姑娘用手捂住了脸。
  “太可怕了,”她喃喃自语,“太可怕了。”卡罗琳非常温柔地摇了摇她。
  “不要担心,我的宝贝,”她说,“波洛先生并不是这么想的。至于你的丈夫,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我对他的印象并不好,他自己逃之夭夭,倒让你一个人去承担罪责。”厄休拉拼命地摇着头。
  “哦,不,”她声嘶力竭地叫喊着,“不是这么回事。拉尔夫决不会为此逃跑的,他可能认为是我干的。”“他不会这么想吧。”卡罗琳说。
  “那天晚上我对他太粗暴了——说话太严厉、太尖刻。我根本就不去听他的解释——我以为他不会把一切放在心上的。我站在那里一个劲地把我对他的看法全部掏了出来,我把脑子里想到的最冷酷、最无情的词语都用上了。”“这些话对他没害处,”卡罗琳说,“对男人说什么话都行,你不必担心。他们是那么高傲,即使责骂他们,他们也会认为这并非发自内心。”厄休拉不断地捻着自己的手,显得很紧张。
  “谋杀案发生后,他一直没露面,这一点我非常担心。有时我猜想——但转眼我又想他是不会干出这种事的——他是不会的……但我希望他能回来,公开澄清自己跟这件事无关。我知道他很喜欢谢泼德医生,我想谢泼德医生可能知道他躲在什么地方。”她向我转过身来。
  “那天我把我所做的一切都告诉了你,心想如果你知道他在什么地方的话,肯定会把这些话转告给他的。”“我知道他躲在什么地方?”我惊叫起来。
  “詹姆斯怎么会知道他躲在什么地方?”卡罗琳严厉地责问道。
  “我也知道这不太可能,”厄休拉承认道,“但拉尔夫经常提到谢泼德医生,我知道在金艾博特这个地方,谢泼德医生可能是他最好的朋友。”“我亲爱的小宝贝,”我说,“到现在为止,我一点都不知道拉尔夫·佩顿在什么地方。”“他说的是真话。”波洛说。
  “但——”厄休拉疑惑不解地拿出那张剪报。
  “啊!”波洛脸上微微露出尴尬的神色,“废纸一张,小姐。Riendutout(法语:毫无用处)。我一刻都没相信过拉尔夫·佩顿已经被捕。”“但是——”厄休拉说得异常缓慢。
  波洛打断了她的话。
  “有一件事我想弄清楚——那天晚上佩顿上尉穿的是鞋还是靴子?”厄休拉摇了摇头。
  “我记不清了。”“太遗憾了!你怎么会这么粗心呢?”他的头倾向一边,朝她笑了笑,食指不断地摆动着。
  “没关系,不要再折磨自己了。振作起来,你完全可以信赖赫尔克里·波洛。”第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
烽火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827年10月18日,下午5点左右,一艘来自地中海东海岸的船正乘风前进,看来它是想赶在天黑前进入科龙海湾的维地罗港。这就是在古代荷马书中提到的奥地罗斯港口。它坐落在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三个锯齿状缺口中的一个里。这三个踞齿缺口把希腊南部踞成了一片法国梧桐叶的形状。古代的伯罗奔尼撒就是在这片叶状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地理称其为摩里亚。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盆景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从港口往市区方向走500米就到了宫岛市政府,其位于山脚下。该市政府是一座豪华的四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只有观光科是单独租用了宫岛港大厦的二楼作为办公地点。所有的外地游客都要通过这里才能进入宫岛,所以在这里办公是非常便捷的。当迁谷友里子走进观光科时,那里的职员们正心神不宁地担心着窗外的天气。“照这样下去,天气恐怕会大变。”野崎科长担心地说着,转过身来,看到友里子后挥挥手,“呀,你好。 [点击阅读]
第八日的蝉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握住门把。手心如握寒冰。那种冰冷,仿佛在宣告已无退路。希和子知道平日上午八点十分左右,这间屋子会有大约二十分钟没锁门。她知道只有婴儿被留在屋里,无人在家。就在刚才,希和子躲在自动贩卖机后面目送妻子与丈夫一同出门。希和子毫不犹豫,转动冰冷的门把。门一开,烤焦的面包皮皮、油、廉价粉底、柔软精、尼古丁、湿抹布……那些混杂在一起的味道扑面而来,稍微缓和了室外的寒意。 [点击阅读]
红字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群身穿黯色长袍、头戴灰色尖顶高帽.蓄着胡须的男人,混杂着一些蒙着兜头帽或光着脑袋的女人,聚在一所木头大扇子前面。房门是用厚实的橡木做的,上面密密麻麻地钉满大铁钉。新殖民地的开拓者们,不管他们的头脑中起初有什么关于人类品德和幸福的美妙理想,总要在各种实际需要的草创之中,忘不了划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充当墓地,再则出另一片土地来修建监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