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理智与情感 - 《理智与情感》影评——《理智与情感》和李安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伍尔芙曾说过“在所有伟大作家之中,奥斯丁的伟大是最难在一瞬间把握的”
  这句话至少对我是十分适用的。
  读得第一本奥斯丁的书是《傲慢与偏见》,在高一军训期间读完的。当时觉得莫名其妙,读得兴味索然,一点也提不起兴趣。感觉只是一群女人天天参加舞会讨论和谁结婚的故事。无聊至极。
  从此再也没有读过奥斯丁了。直到最近才开始看《理智与情感》,本来是想在准备考试期间用来放松的读物,不想一读起来简直无法自拔,在备考最关键的几天里面 完全沉浸在了奥斯丁的世界里,最终读完了才想起还有考试这么回事,导致最后三天几乎全在熬夜复习中度过的。
  就这样,我把握奥斯丁的伟大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
  这个学期还没有读到能这样震撼心灵的书呢,村上只能在我心里引起共鸣,而奥斯丁真正的深入了灵魂,初看之下可能很无聊,所有的情节都是围绕着几个女人的生 活琐事,日常交际以及情感历程展开的,而那个时代又离我们那么遥远,以致我们有时会情不自禁的耻笑她们的孤陋寡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小资的女人的故事。 然而用心去体会之后,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绝妙之处。就像余华所说的经典作品 “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读者,都可以在这些作品中读到自己的感受,好比是在别人的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形象”。
  书中透过人的这种外在形式,直达人性*的本质,唯有这样,其中的人物形象才会在200年后的今天读起来依然栩栩如生。时代的改变只是形式而已,只要社会还是由人这个物种构成,读者就会在《理智与情感》中找到自己,找到身边的人物,找到灵魂的所在。
  在这个世界上喜欢奥斯丁的人和讨厌她的人同样情绪激烈。喜欢她的人把她同莎士比亚,狄更斯相提并论;讨厌她的人认为她一无是处,就如同马克吐温所说的“一 个图书馆里面只要没有一本简奥斯丁的书就是好图书馆”。对于奥斯丁这个人我是极为尊敬的,因为她终生未嫁,对于任何一个终生未嫁的女人我觉得都值得致以最 高的尊重。因为她们的精神世界不需要由男人,家庭,甚至孩子来支撑。在《理智与情感》中一群女人才是主角,男人只是来来去去的串场作用。每当想到这里,我 就对这本书和作者的崇拜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犹如黄河决口,一发不可收拾。这种观念不要说在两个世纪以前,即使在今天仍然会让大多数人(男人女人都 算在内)在潜意识里面抵制。这个世界太需要这种独立的声音了。

  《理智与情感》讲述的是一个理智与情感的故事。里面有像是张口闭口就是钱的绝对理智,也有天天乱点鸳鸯谱的绝对情感,但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讲述一个人由情感 变为理智的故事。书中否定了绝对的功利化理智(就像现代社会人的思想意识),也不赞成绝对的情感(就像现代未入社会人的思想意识),而是以一种中庸态度来 把握理智与情感的分寸。其实我还是蛮喜欢十分感性*化的玛丽安,敢爱敢恨又不做作,不喜欢逢场作戏,总是把自己的真实情感释放出来,虽然在社会中显得突兀, 但是真实的可爱,没有所谓社会人的圆滑世故。想法天真浪漫,钟情于一见钟情,对自己不喜欢的人理都不理,幸好一直都有姐姐埃莉诺帮着圆场。埃莉诺代表着有 感性*的理智,懂得世故,社会的潜规则,待人接物恰当有礼貌,不卑不亢,不失礼节却又不趋炎附势。同时也有自己的感性*情感,只是能保持理性*的克制。她对待自 己喜欢的爱德华始终没有很热烈的表现,甚至没有暧昧的言语暗示,当得知他早已订婚五年的时候,表现的极为克制。我认为那是一种很强的独立精神——爱情不是 人生的全部,生命有更多的值得珍惜的东西,与玛丽安失恋后歇斯底里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故事的最后以玛丽安向姐姐学习而成为了一个有理智的人结束。理智 与情感不是对立的,正如感情最好的两姐妹开始分别代表着理智和情感,最后她们都成为了集理智与情感于一身的人。
  书中我最喜欢的情节之一是三姐妹的同父异母的哥哥最初想给她们三千英镑,最后如何被他那个绝对理智的妻子一步步规劝到一毛不拔还想着尽早把她们逼出家门。 这个情节时刻提醒着我人性*是如何堕落的以及找个好老婆的重要性*,如果找不到即使单身一辈子也没什么好可惜的。最喜欢的第二个情节是埃莉诺在听低俗粗鄙自以 为是的罗伯特大谈他的令人作呕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时,笑呵呵的表示赞同。她心里说到“没有必要去据理力争,因为他不配受到她的这种抬举”。虽然这是一种社 会社交技巧,但是我还是喜欢的不得了。社会俗人这么多,一个个去纠正实在浪费自己的才能,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俗到底,人生的宝贵时间不必浪费在他们身 上。所以不做解释,不做批判,甚至在必要时奉承两句,这是对自己的尊重。

  小说中埃莉诺和玛丽安的对话和独白(心理独白)十分精彩,很多人甚至认为这部作品如果用戏剧的方式去展现可能更好。作为衍生形式,奥斯丁的小说被改编成了无数的电影,被一次次的翻拍。
  说到《理智与情感》的电影版,就必须说到李安。其实我是因为想看这部电影才找出原著开始阅读的。这部电影算是李安第一部真正的英语片,之前的都是华人电影 (只是故事发生在美国)。名著改编的电影总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特别是文艺片。一部没有电脑特效,没有激*情床戏和裸露镜头,也没有打斗的名著改编的电影不 会有太多的人看,但是看得人则基本都是原著的忠实簇拥者,对于人物性*格,情节甚至对话都了如指掌。导演总是很难满足这些人的需要,因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 一千个哈姆莱特,凡是电影中出现与自己理解的内容不一致时,观众就会百般挑剔。
  但是李安的《理智与情感》还是比较满足观众的。以东方的矜持在好莱坞式的娱乐环境下演绎英国的绅士淑女的爱情故事,的确很有意思。人物角色*的把握很到位, 演员阵容在今天看来实在堪称豪华,有英国超级才女Emma Thompson,也有大美女Kate Winslet,还有休格兰特,当然,在1995年的时候Kate还没出演《泰坦尼克》,格兰特要演《诺丁山》还要等上四年,应该说这部电影改变了很多人 的命运,导演编剧和演员都一炮成名。不过个人认为演的最好的不是那几个主演,而是演约翰爵士和他丈母娘的两个人,是原著中人物最好的诠释,只可惜没有那么 多的戏份。Alan Rickman的演技相当高超,而且对原著中的角色*有些自己的独特看法,很佩服他那种独特的思维视角和诠释方式,难怪罗琳都根据他的意见来刻画斯内普这个 角色*。爱死他那种冷静不带感情却令人心动的声音了,期待《哈6》《哈7》中他的表演。
  本片编剧也是女主角Emma Thompson,饰演她最喜欢埃莉诺。剧本充分表现了她的文学才华和对电影艺术的把握。虽然以三十六岁的年龄出演19岁的埃莉诺实在有点太大了,尤其和 饰演她妹妹的Winslet一比,实在是显老。李安也在电影的前十四分钟里面没有给这个主角一个正面镜头,直到十四分钟在那段优美的《My Father's Favorite》钢琴曲中,才有了一个回眸镜头,其实论电影中的角色*,妹妹完全抢了姐姐的风头,Emma太过矜持克制,尽管坚强,却不引人注意。理智往 往就是这样,不露声色*的隐忍,别人就会以为你是个没感情的木头而忽视你,直到影片的最后,当埃莉诺得知爱德华没有结婚时的放声大哭才让人真正认识到她的情 感炽烈,给人以极度震撼的感觉。这就是Emma所理解的奥斯丁,就是她所能诠释的最好的埃莉诺。Emma在一群美女中间绝对算不上漂亮,在好莱坞这种商业 体制下也没再有什么大的作为,大家似乎更愿意选择看那种能让人过目不忘心跳不已的花瓶,《理智与情感》在奥斯卡中得到的唯一一个奖项是Emma的最佳改编 剧本。如此的才华却不被娱乐商业体制所接纳,让人痛惜扼腕,也是对理智的绝佳讽刺——我们重视的往往是女性*的外表,而不是她们的才华。理智与情感,这是个 永远值得思考探讨的问题。

  李安在有能力拍电影之前在家赋闲了整整六年,每天做饭读书研究电影写剧本带孩子,靠老婆的工资养活家庭。作为一个分泌雄性*荷尔蒙的人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令 人高兴的事。他也曾自我怀疑过“what if I am just an ordinary person, need a job. Never will be great”所以他去报了电脑班,试图接受社会的现实。好在他老婆因此骂了他一通,才使他坚信自己还是在电影方面会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这再次证明了一个 好老婆是多么的重要,找不到的话真不如一辈子光棍。
  李安的《卧虎藏龙》实在没有什么太好的地方,反正我不喜欢;对于《断背山》我是怀着最高的敬意看得,对于任何一部以同性*恋题材的电影或书籍都表示尊重; 《色*戒》因为到处都是什么未删节版,太过于热门,所以至今仍不想看。如果说李安在家蛰伏的那六年是人生的悲剧,那么他那之后的人生道路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 喜剧,也正是因为那六年的厚积,才使得他今后的电影艺术生涯得以薄发。人生中不会永远是悲剧,也不总是喜剧。
  沃尔波尔说过“这个世界,凭理智去领会喜剧,凭情感来领会悲剧”。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握了理智与情感的中庸之道,才能够领会世界的悲喜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或许您还会喜欢: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情人 杜拉斯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的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因为坊间出现了好几种《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偷印版,所以我现在决意在法国印行这种六十法郎的廉价的大众版,我希望这一来定可满足欧洲大陆读者的要求了。但是,偷印家们——至少在美国——是猖厥的。真版的第一版书从佛罗伦斯寄到美国不到一月,在纽约业已有第一版的偷印版出卖了。这种偷印版与原版第一版,拿来卖给不存疑心的读者。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