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理智与情感 - 《理智与情感》影评——something about Dan Stevens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对英美文学知之甚少,不知道简·奥斯汀的小说在理论派看来处于何等地位。但若论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次数,简小姐一定可以上榜。她的小说总觉得说来说去都是差不多的事情,情节没有大曲折更谈不上奇情,妙的是任何时代都不会消失的男女情感的百转千回。奥斯汀的简单倒是给以后的改编提供了空间。如果考察一下人们重新讲述简奥斯汀的年代,考察一下彼时相应的社会心理应该会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也许会有重大发现。不过这个不是我能做的事情,只单说说《理智与情感》。
  其实真正读过原著的只有《傲慢与偏见》,纯粹是被Colin Firth的达西先生迷倒,才回硬着头皮去看英文。《理智与情感》好几年前看过95年李安的电影版,具体情节都忘了,只记得结尾处有个峰回路转,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次看08版bbc的迷你剧集,则完全是拜《唐顿庄园》所赐让我注意到了Dan Stevens。95版里休·格兰特演的爱德华总觉得有些木讷过头,说话慢半拍,让人等得很着急。(当然我没看过原著,只是就电影来说)Dan stevens的爱德华开场是很精彩的。人畜无害的微笑,柔软弹性*的声线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观众。当然花痴起来有时难免就忽略了故事的逻辑。开场的爱德华虽谈不上巧舌如簧,起码也是相当主动外向活泼的一个人,怎么到了后来图书馆赠书时就不会讲话了似的?不过也许,当一个人明确了自己心意的时候,反而会胆怯吧。
  另一个被粉丝津津乐道的场景是他在雨中劈柴,显然是在向达西先生致敬。(有粉丝惊呼,不穿白衬衫会死吗?!)爱德华和达西先生倘若脱下白衬衫,不知谁的肌肉更多一些?(但想必Dan Stevens那张被粉丝揶揄像气球样日渐膨胀的肉脸不管是打一拳抑或捏一下手感一定极好)爱德华在伦敦拜访Elinor,意外发现未婚妻露西在场,长开大嘴,久久憋出一声“啊”,神色*很是可爱。寒暄之后,爱德华想尽快摆脱这一尴尬场面,推说要去姐姐家,便与各位女士一一告别,撒腿就走,不想还是走得不够快,被露西叫住欲一同前往,爱德华猛一回头,如惊弓之鸟,(搁在现代,心里一定暗暗骂了无数句fuck)但也只能应一句of course,为女士开门。扮演露西的演员面相太老了些,很难想像爱德华与她见过几次面就私定终身整整四年。
  Dashwood家三姐妹演得都不错。扮演Elinor的女演员颇有英伦女子韵味,也很有理性*气质。也许因为很多人是艾玛·汤普森的粉丝,所以不能接受另外一个女演员演Elinor。不过结尾Elinor听说爱德华没有结婚突然大哭的情节实在是有太多95电影版的影子,两相比照08版这一幕大哭显得不够到位不够自然。95版里,爱德华直到这个时候都没有抢上去安慰Elinor,08版里,爱德华可是立马就追了过去,还说出那经典的三句告白。 Marianne的演员总觉得似曾相识,却又想不起来究竟像谁。Marianne在雨中的两场戏都极美,那种情感的积郁与爆发都很让人动容。只是威洛比实在是太难看了些,俨然憨豆与MJ的合体,难为女主角们还得惊叹他how handsome。布兰登上校也不错,但也确实很难超越Alan Rickman。
  Dashwood家的小女儿跟母亲说,我下辈子要做个男人,男人可以到处走,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女人只能坐在那里等。简奥斯汀的小说到现在还是有那么多人喜欢,大概是因为社会结构仍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奥斯汀的小说结尾,问题总是能圆满解决,不仅是男女主角,所有人都各得其所。这是多么地能够满足读者的想象,尤其是在世事艰难的时刻,实在是绝佳的抚慰剂。简奥斯汀时代的贵族男女们,尽管衣食无忧,却仍然受到种种限制。与克制隐忍的古典爱情相比,无限自由的毫无顾忌的现代生活里,爱情有时反而显得苍白了。
  此片制作之精良自不必多说,画面和配乐都很出色*。PS:庄园戏实在是英剧的杀手锏啊……
  被Dan Stevens的Edward秒杀!!!(尤其是再听到声音)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