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六顶思考帽 - 第36 章绿帽思路---意动代替判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36 章绿帽思路---意动代替判断
  运用一个想法就象迈一级石阶。
  什么地方对我有启示?
  一个想法的促进作用。
  在正常的思维中我们应用这样的判断:这个想法与我所知道的相比怎么样?与我的经验所建立的模式比较又如何?我们判断它确实适合这些或者指出它为什么不适合。观察一条建议和我们已知东西适合的程度是与批判性思维和黑帽思路紧密相关的。
  我们可以称此为思维的阻碍作用。我们通过回顾过去的经历来评价某个想法,正象一个描写不得不适合它所描述的东西一样,所以我们希望一个想法适合于我们的知识。除此之外我们似乎别无他法来说明他们是否是正确的。
  对于我们大多数的思维情形,判断(黄帽和黑帽两种类型)都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这些判断我们什么也做不了。然而,对绿帽思路我们必须用一个不同的习语来替换,因此我们就用意动来代替判断。
  意动是横向思维的关键习语,这完全又是我杜撰的另一个词。我想绝对地澄清意动绝不是判断的缺乏。许多早期的关于创造性思维方法谈到延缓,未定和推迟判断。我认为这些都太站不住脚,因为它们不能实际地告诉思维者去做什么,而只能告诉其不去做什么。
  意动是一个主动性的习语。我们因为某个想法的意动价值而采用这个想法。有许多着意地从思想中找出意动的思维方法,这些包括概括、主旨和着眼、分歧等。

  由于意动的促进作用,我们因此采用了某一想法。我们利用一个想法是看它能把我们引向何方。实际上,我们正是利用想法向前运动的。正象我们利用石阶从河的一岸到另一岸一样,我们用一次激发作为一级石阶,从一个模式跨到另一个模式。
  正如我们将要发现的,激发和意动相伴而存。
  没有意动一词,我们就不可能用“激发”一词。在实际过程中除非我们能使用“激发”,否则,我们将永远陷于旧模式之中。
  我想让你从它的意动价值而不是从其判断价值来运用这个想法。假设人人都成为警察。
  正是由于这样的激发导致了“邻居监视”这个概念的产生。这是我于1971年4月在纽约杂志的封面故事上发表的。此概念已在美国2万多个团体中采用,其意思是指每个公民都可以做为警察的特殊“耳目”,据此可以防止和发现邻居中的犯罪行为。据说,在采纳该办法的地区犯罪率有显著的下降。
  假设我们把牛肉饼做成方的。从这种想法中你能有什么样的意动呢?
  假设一个人能直接卖给他人可交换的保险债券。用绿色帽思考一下该想法。

  这或许将导致一种保险实际是可转嫁的想法,人们将冒风险去估价它。如果你是三A型保险,你将从这通用的保险债券中得到某种利益。如果你只是三A型的,你将得到相对少的处益。
  有时我们采用一个想法,把它作为一级石阶,并用一个完全不同的想法来结尾。我们只从这些想法的石阶中总结出一些原理,然后应用它们。另一些时候,我们的想法也停留在种子“状态”,要不断地哺育它,直至长成茁壮的植物。这也许就是先有些模糊的想法,然后再把它们转变成某种具体和实际的东西。所有这些都是意动的某些方面,关键是要记住我们是在从一个想法到另一个想法的过程中向前迈进。
  请接受这具建议,即每个想晋升的人都穿上黄衬衣或短衫,戴上绿色帽子,然后告诉我这个想法给了你哪些启发。
  这使我想起了一些方法,我们由此来识别那些有雄心但由于才干原因并未引起注意的人们。或许,训练这些有雄心的人并增长他们的才干是很明智的。
  这使我想到一些游戏规则,身着黄衬衫就是在晋升游戏中的一种限制性规则,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但又有多少雇员懂得必须做些什么才能得到晋升呢?

  我使我想到那些不想往上爬的人,他们通过不穿黄衬衫来表现出他们只想维持现状。
  这使我想到了产生领导者的方式,一个人在他冒险穿上黄衬衫之前,应该确信他是同自己周围的人站在一起的。
  在这种类型的意动中,一些有用的想法会涌上心头。但没有一个会当真实地需要黄衬衫。
  这里有一个建议:周末工作,周三休息,你能为我用绿帽子思考一下吗?
  大家知道没有愿周末工作,但有一个建议是这样的:我们雇佣永久性周末工作的为员,并绝对把他们分开。这似乎是一个行不能的办法,但还是请用绿帽子思考一下。
  吉实上,最后的想法已实践过,并且非常成功。在这个想法上用一些绿帽思维,使它更具有吸引力,让我们去尝试。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黄帽思维也许可以完成同样的功能。
  意动将不拘泥于对一个想法的肯定评价,而能走得更远。意动是一个动态前进的过程,而不是判断过程。
  在这种想法里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呢?有什么不同呢?有什么启示呢?有什么结果呢?这样的问题都是意动这一习语所应该包括的部分。
  关键是要记住在绿帽思路中,意动的惯用法完全取代了判断的惯用法。
或许您还会喜欢: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憨夫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1)盛夏里,燠热暑气逼人,忙了一整日,金乌仍迟迟不肯西坠。陆想云一进了村子,便放慢步调走在田间小路上,与擦身而过的邻里亲友打招呼,这自幼生长的一草一木、每一张脸孔,都让她熟悉、并且喜爱。回到家,心也就踏实了。过了这道木桥,再拐个弯,那放眼望去的一片果园,养大了她家三姊妹,不远处高挂的“陆”府门匾,就是她的家。眼看木桥在望,前方蹲了个人,既不过桥也不离开,就蹲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终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瞬间就已经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添了无数的烦恼。书店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对时间无情的流逝,我还是束手无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最后的守护者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艾泽拉斯双月中较大的那一个,今晚首先升起,现在,她正圆圆地挂在夜空,用那银白色的月光照亮着群星。在这片柔和的月光之下,装点着赤脊山脉的群峰。白天,日光给这些山峰抹上粉红的光晕,而到了晚上,他们又变成高大、孤傲的幽灵。山脉的西边山脚下,便是那艾尔文森林,被橡树和缎木所覆盖,从丘陵地带一直延伸到海边。东边,则是广阔的黑色沼泽。一片布满溪流和河道的沼泽山地。那里到处是荒废的居所和潜藏着的危险。 [点击阅读]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