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 第三十二章跟踪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您变了。”波洛突然说。他和卡泰丽娜坐在萨沃饭店面对面地坐在一张小桌子旁。
  “您指的是哪方面?”
  “这种细微的差别很难说明。”
  “我变老了。”
  “您是变老了。我的意思不是说,您的脸上一下子出现了皱纹,我第一次见到您的时候,您象是一位冷静地观察生活的观众,给人一种泰然自若的印象,似乎您在舒坦地坐着观赏一出喜剧。”
  “那么现在呢?”
  “现在您不是旁观者了。我的比喻可能有点可笑:您现在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拳击家面临着一场胜负未卜的格斗。”
  “我那位老小姐有时候有点孤僻,”卡泰丽娜微笑着说道,“但是我可请您放心:我可不想与她拳击。有时间您倒是可以去拜访她一下。我相信,这位坚强的老人会使您喜欢的。”
  服务员很敏捷地送来一只带平底锅装着的烤鸡。当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的时候,波洛打听道:
  “自从您回到英国之后,您见过我们在利维埃拉的朋友了吗?”
  “我见过奈顿少校。”
  “噢,噢,真的?”
  卡泰丽娜看着波洛睨目而视的双眼,而自己却不由自主地垂下了眼帘。
  “过几天我要拜访一下冯-阿尔丁先生。”
  “您有什么新情况告诉他?”
  “为什么您认为会这样?”
  “哎呀,我只是问问而已。”
  波洛从桌子对面望着她,不断地眨着眼睛。
  “我看,您象有话要问我,为什么又不问了?难道‘蓝色特快’上的秘密不是我们俩合作的一部小说吗?”
  “我的确要问您几个问题。”
  “那您就鼓起勇气问吧!”

  “您在巴黎干了些什么事?波洛先生?”
  波洛略微一笑。
  “我拜会了俄国的公使。”
  “是吗?”
  “这对您说来难道不是过于离奇了吗?您可能认为,现在对德里克-凯特林的起诉还不太令人满意?当然,是我把德里克送进了监狱。没有我的参与,侦察官先生可能还在忙于进行罗歇伯爵罪行的调查。但是,我对我所作的一切并不后悔。搞清事实真象是我的责任,而线索直接与凯特林先生有关。难道,这条线索以他的这一结局而告终了?尽管警察局方面持此看法,而我,赫库勒-波洛却不满意。”
  他突然转了话题。“告诉我,您最近听到有关雷诺斯的消息吗?”
  “她给我写过几封信。对我回国一事似乎有点生气,感到烦恼。”
  波洛点点头。
  “在凯特林先生被捕的那天晚上,我同她谈过一次话,一次特别有意思的话。”
  两个人又都沉默下来,卡泰丽娜并不想去打断他的思路。
  “小姐,”他最后说道,“我的脚正踏在一只摇晃着的船上,但我要告诉您的一点是:有人爱凯特林先生,正是为这了个人,我希望我是对的,而警察方面是错的。您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停了一会儿,卡泰丽娜低声说道:“我相信我是知道的。”
  波洛摇了摇头。“我不满意,不,我很满意。所有的事实都证明凯特林是凶犯。可是,却有一个情况被忽视了。”
  “您指的是什么?”
  “那就是死者被打变形的脸。我上百次地问过自己:德里克-凯特林是那种人吗?把自己的妻子害死之后再给她这血腥的一击?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对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百思不得其解。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只得到了一种帮助。”

  他掏出一个信封,用拇指和食指从里面夹出一点东西。
  “还记得吗?我在包厢里的枕头旁边拾到这一缕头发时您是在场的。”
  卡泰丽娜很有兴趣地弯下腰去看那一缕头发。
  波洛不住地直点头。“您对这些头发说不出所以然,这我看得出。可是,我似乎觉得,您知悉一点内情。”
  “人们常有一些想法,”卡泰丽娜慢悠悠地说。“很古怪的想法!因此我问您,在巴黎您干什么了。”
  “您指的是我写给您的信?”
  “在里茨饭店写的。”
  波洛的脸上露出独具风格的一笑。“如果可以到百万富翁那里报账,人们是会生活得很美好的。”
  “您刚才说起了俄国公使。”卡泰丽娜皱起眉头说道。“这与此案又有什么关系?我一点都不懂。”
  “没有什么直接的瓜葛。我到他那里去了解一个情况。我还同另一个人物谈过话,并对他进行了威胁,对,就是我,赫库勒-波洛,威胁了他。”
  “是同警察谈了话?”
  “不是,”波洛毫无表情地说道。“同报界,同这个致命的武器谈过话。我怀疑一个人,这个人积极参与了卖给冯-阿尔丁宝石的交易。我向他从头到尾地说了一遍,把事情的真相全盘端出。我在他那儿了解到,宝石是在哪里交货的。我还了解了这个人的情况,交货前后此人一直在附近徘徊,他一头白发,走起路来有点瘸,模样却很年轻。我把此人称为‘侯爵’先生。”
  “那么现在您就到伦敦来了,以便同冯-阿尔丁谈谈这件事。”

  “不只是为了这个目的。我在这里还有其它的事要做。我还同两个人谈过话,一位是剧院的经理,一位是有名的医生。从他们那里我都得到了一些绪料。请您把前前后后的事情理一理,看看是否能从中找出开这把锁的钥匙。”
  “我恐怕不行。”
  “怎么不行!从一开始我就怀疑,偷窃和谋杀是不是出于一个人之手。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此不敢肯定。”
  “那么现在呢?”
  “现在我明白了。”
  又是一阵沉默。然后卡泰丽娜抬起了头。她的双眼发出光亮。
  “我不象您那样目光敏锐、善于思考,波洛先生。您同我谈的那些情况只能使我越来越糊涂,而且我觉得前后没有什么联系。我对这个案子的看法,完全是另一种角度。”
  “事情都是这样,镜子里的映象并不变化。”
  “我的想法可能很荒唐……肯定同您的想法不一样,但是……”
  “什么?”
  “您怎么看待这个,波洛先生?”
  她从手提包里取出一张剪报,递给了他,他看了一遍,点了下头。“这就是我同您说的。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向镜子里看,可是镜子是同一面镜子,映象也是同一种映象。”
  卡泰丽娜站了起来。
  “我得走了,”她说。“我还得赶得上那趟火车。波洛先生……”
  “怎么?”
  “事情,事情不允许再耽搁下去了。再耽搁我就受不了啦。”她的声音听起来很难受。
  他安慰地握着她的手。“要勇敢些!您现在不能再软弱下去了,胜利就有眼前。”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夜半撞车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1在我即将步入成年那遥远的日子里,一天深夜,我穿过方尖碑广场,向协和广场走去,这时,一辆轿车突然从黑暗中冒了出来。起先,我以为它只是与我擦身而过,而后,我感觉从踝骨到膝盖有一阵剧烈的疼痛。我跌倒在人行道上。不过,我还是能够重新站起身来。在一阵玻璃的碎裂声中,这辆轿车已经一个急拐弯,撞在广场拱廊的一根柱子上。车门打开了,一名女子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拱廊下,站在大饭店门口的一个人把我们带进大厅。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
女人十日谈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十位年轻的女人,为活跃无聊的产房生活,十天内讲述了!”00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初恋、引诱、遗弃、强||奸、复仇、婚外情的荒唐、性*生活的尴尬……在妙趣横生兼带苦涩酸楚的故事背后,则是前苏联社会的fu败、男人灵魂的丑陋、妇女处境的悲惨,以及她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烈渴望和执着追求……这便是《女人十日谈》向读者展示的画面及其底蕴。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2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在纽约第三刑事法庭坐着等待开庭,等待对曾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女儿并企图侮辱他的女儿的罪犯实行法律制裁。法官面容阴森可怕,卷起黑法衣的袖子,像是要对在法官席前面站着的两个年轻人加以严惩似的。他的表情在威严傲睨中显出了冷酷,但是,在这一切表面现象的下面,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却感觉到法庭是在故弄玄虚,然而他还不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的行为同那些最堕落腐化的分子相似,”法官厉声地说。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1:暮色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序幕我从未多想我将如何死去,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我有足够的理由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即使我有想过,也从未想到死亡将如此地降临。我屏息静气地望着房间的另一头,远远地凝视着猎人那深邃的眼眸,而他则以愉快的目光回应我。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死法,死在别人——我钟爱的人的家里。甚至可以说轰轰烈烈。这应该算是死得其所。我知道如果我没有来福克斯的话,此刻也就不必面对死亡。但是,尽管我害怕,也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点击阅读]
杰罗德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十月的微风在屋子的周围吹拂着,杰西听到后门不时地嘭嘭作响。秋天里门框总会膨胀,必须猛地一拉才能关上。这次,他们把这给忘了。她想,在他们沉醉于爱河之前,得让杰罗德回去关上门,不然的话,嘭嘭的撞门声会让她发疯的。接着她又想,考虑到眼下的情景,那会多么荒唐,会整个儿破坏情绪的。什么情绪呢?这可是个好问题。 [点击阅读]
死光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中华读书报记者施诺一位当年出版斯蒂芬·金小说的编辑曾预言:“过不了多久,斯蒂芬·金在中国就会像在美国一样普及。”中国出版商认为这位给美国出版商带来巨额利润的畅销书作者也会给中国出版社带来利润,全国有5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斯蒂芬·金,盗版书商也蜂拥而至,制作粗糙的盗版书在市场迅速露面。然而,令出版商失望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惊喜。它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没有出现预想中热卖的高xdx潮。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