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 第二十六章警告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还是这样认为,”波洛说道,“我们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是无话不谈的。”
  在他的话音里有一种低沉而严肃的语调,卡泰丽娜还从来没有听过他的这种语调。
  他们坐在蒙特卡洛的一个公园里。坦普林女士又把奈顿捕捉到手,奈顿回味往事又动了心,看来奈顿又将成为她的新欢。她同这个青年人消失在公园里的小林荫路上。
  “当然,我们是朋友。”卡泰丽娜说道。“您还记得吗,那时您对我说,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象侦探小说一样的事?”
  “怎么?难道我没有说到点子上吗?您已经成为这部小说的中心人物了。”
  她以敏锐的目光看了波洛一眼。她似乎从波洛的话语中得到了一种无形的警告,告诉她面临着一种危险,而她至今仍未察觉到这种危险。
  “您为什么说我已经成了这部小说的中心人物?我同这个案子是毫不相干的。”
  “难道您能说:‘我同这个或那个人毫不相干?’”
  “亲爱的朋友,您到底是指什么?我发觉您好象是在暗示我,可是我又没有猜谜语的天才。请您把心里所想的全盘托出来吧。”
  波洛很犹豫地看着她。“天啊,真是英国人的脾气!”他小声说道。“你们岛国人心中只有黑白之分。可是生活却完全是另一种样子。生活中有些东西可能还没有露头,但是已经看到了他们的影子。”
  他用手帕使劲地擦了一下额头,慢悠悠地说道:“我相信,我说得似乎有点玄乎。我们还是回到事实上来吧。比如说,请您告诉我,您喜欢奈顿少校吗?”
  “我很喜欢他。”卡泰丽娜热情地说道,“他很迷人。”
  波洛叹了一口气。
  “您怎么啦?”卡泰丽娜问道。
  “您的回答是那样的衷心而热情。”波洛说道。“如果您只是心不在焉地回答说:‘嗯,他很好,’那么我就更加高兴一点。”
  卡泰丽娜没有答话。她感到心里有点不舒适。波洛很浪漫地继续说道:
  “可是,谁知道会怎样。女人有许多花招把自己的感情隐藏起来,忠诚可能就是其中的一种花招。”他又叹了一口气。
  “我一点都不懂……”卡泰丽娜傻乎乎地盯着他说。
  她的话被打断了。
  “我是个老头,一会儿到这里来,一会儿又到那里去。有时,但不是经常,遇到某一个人,他的幸福和命运总是挂在我的心上。我们是朋友,您刚刚说过,我们是朋友。因此,我非常希望您能够幸福。”
  卡泰丽娜凝视着远方。她用伞尖在地面上画着自己的脚形。
  “我已经向您提了一个关于奈顿少校的问题。我现在还要问您点什么。您喜欢德里克-凯特林先生吗?”
  “我还不了解他。”
  “这不是回答。”
  “我认为,我是喜欢他的。”

  他看着卡泰丽娜。从她的声音里几乎察觉不出什么东西。波洛慢慢地点点头。
  “也许您是对的。我是个饱经沧桑的老头,我总结了一条经验:一个好男人也可能被一个坏女人的爱情而毁掉。反过来也是这样。一个坏男人也可能被一个好女子的爱情拯救过来。”
  卡泰丽娜迷惑不解地看着他。
  “怎样来理解‘毁掉’这个字眼儿?”
  “我是从这个词的本身含义来理解的,如果一个人是罪犯,那么他就应该是个完全的罪犯。”
  “您是想警告我什么。”卡泰丽娜说道。
  “我不能洞悉您的心里想的是什么。您当然也可以完全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只想告诉您一点:有些男人对女人具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
  “比如说,罗歇伯爵。”卡泰丽娜笑着说。
  “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比伯爵更为危险。这些男人具有对女人很起作用的特点:勇敢、冷酷和冒险精神。您现在可能还不觉得,实际上已经处于一个男人的影响之下,并且……”
  “什么?”
  他站起身来看着卡泰丽娜。然后压低了嗓门,但是非常清楚地说道:“您可以爱上一个小偷,但决不要爱上一个杀人犯!”
  当卡泰丽娜抬眼望波洛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
  德里克从俱乐部里走出来,看到卡泰丽娜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就凑到她跟前。
  “我赌了一场。”他微笑着,轻松地说道。“当然又是没赢。我把所有的钱都输光了,当然我是指带在身上的钱。”
  卡泰丽娜看了他一眼。他的激动有点异常。她只是这样感觉,当然没有发觉德里克内心的变化。她深思地说道:
  “是的,我认为您是一个天生的赌徒,一个被赌博迷住了心窍的赌徒。”
  “您可能说得很对!难道您不觉得,赌博之中隐藏着巨大的、妙不可言的力量?一切都取决于一张牌——其它的就都不起作用了!”
  她一直把自己看作一个冷酷和没有热情的人,而现在她却感到自己在跟一个赌徒的心理发生共鸣。
  “我想同您谈一谈,”凯特林继续说下去,“谁知道什么时候还会有这样的机会。人们都在私下议论说,我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不,请您不要打断我的话。当然,这些议论都是毫无意义的。”他停了片刻又以果断的语调往下说。“在警察面前,当然我得装成一本正经的样子。在您面前,我就不必表演那套喜剧了。开头,我就是这种看法,为金钱而结婚。带着这种想法,我第一次遇到了露丝。她当时就象一位温柔可爱的圣母,那时,我当然也尽量表现出自己优越的地方。但是,过不久希望就破灭了。我妻子在同我结婚的同时,却爱着别人。她从来就没对我产生过好感。但是,唉,我并不抱怨自己,这是一笔货真价实的交易。她嫁给我是为了我那未来的贵族头衔,我娶她是因为她有钱。如果露丝的血管里流的不是美国人的血,那么一切都会顺顺当当。我对她来说好比是空气,可是她要我一天到晚都要装成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她越来越放肆地在我的面前扬言,我是她买来的,我是属于她的。她的所作所为,促成我针锋相对地干一些坏事。我的岳父当然把这一切都同您说过,他说得完全对。露丝死之前,我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大笑起来。“是啊,谁要是同鲁夫斯-冯-阿尔丁较量,谁就要崩溃。”

  “以后呢?”卡泰丽娜低声问道。
  德里克耸了耸肩。“以后露丝就被人谋杀了。她死的正是时候。”
  他又大笑起来。卡泰丽娜吓得缩起身子,他的笑声撕裂着她的心。
  “毫无趣味,可以这样说,是吗?”德里克继续往下说。“但却是事实。我现在还要在您面前忏悔一番。自从我们初次见面那一刹那,我就知道,您就是我唯一要找的女人。我在您的面前有点害怕。我怕给您带来不幸。”
  “不幸?”
  “为什么您总是用那种语调讲话?”
  “我在想今天有人对我讲的话。”
  德里克嘿嘿一笑。“人们讲了很多关于我的事,其中有些是事实。我一生都是个赌徒,我指的不止是牌桌上的赌徒。我并不想使自己变得好一些。但是,我可以对您起誓,我没有害死我的妻子!”
  他的话听起来很严肃,但是其中还有点戏剧性的语调。卡泰丽娜的目光停留在他的脸上。他发现了这一点。继续说道:
  “当然,我撒了谎,我到过我妻子的包厢。”他停顿了一会儿。“您应该理解,我那是盯我妻子的梢。在旅途中我一直是隐藏在车厢里。米蕾对我说,我妻子可能在巴黎同伯爵约会。看来这事并没有发生。我当时有一种羞耻感,突然我产生了一种想法,想同我妻子敞开谈一谈。所以我开了门走进了她的包厢。”
  “您看到了什么?”卡泰丽娜紧张地问道。
  “露丝睡着了。她的脸朝着墙,当然我可以叫醒她。可是突然间,我想同她谈话的念头消失了,也可以说同她谈话的勇气消失了。难道我们之间还有什么要谈的吗?那些事我们谈过不止上百次了。她平静地躺在那里。我同进来时一样,轻轻地离开了包厢。”
  “为什么您不向警察说出真想呢?”
  “因为我没有成为疯子。事情一开始我就明白,杀人嫌疑肯定得落到我的头上。假若我承认到过我妻子的包厢,而且就在她被害前不久去过,那我就等于把刀放到了自己的脖子上。”
  “我懂。”
  不过,她真的懂了吗?她自己也不知道。她感觉到,德里克有一种磁石般的引力在吸着她,可是她的内心深处却有另一种力量在扯她的后腿。……

  “您知道,我爱您,卡泰丽娜!那么您怎么样?说吧,对我来讲是无所谓的。”
  “我……我不知道。”
  她向四周环顾了一下,象是求救似的。这时,一个高个、瘦削、走起路有点瘸的年轻人向她走来,她的双颊立刻漾起了红晕。来的人是奈顿少校。
  她轻松愉快地迎接了奈顿,在她的感情里还有一点她自己也尚未察觉的热情。
  德里克站起身来。奈顿的面容是昏暗的,但他的声音还是那样尖刻。
  “坦普林女士试图在赌盘上碰碰运气。”他说道,“那我可要奉陪到底了。我的那一套是无懈可击的,至少是:几乎无懈可击。”
  德里克转身走了,剩下她同奈顿两人。卡泰丽娜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刚才,她的心还是那样忐忑不安地跳动,现在,当看到这位安详而胆怯的男人坐在她的身旁时,她感到,又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了。
  当奈顿走过来时,她更清楚了:奈顿的内心活动比较容易表现出来,而德里克表现内心活动却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奈顿结结巴巴地说道:
  “从看到您的那一瞬间起,我就,我……我不愿说出来。可是,您知道冯-阿尔丁先生随时都可能启程走掉,那时,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同您谈话了。我知道,您还不可能从我身上感觉到什么——那是不可能的。我有些太不自量了。我只是有一点财产——不多——不,请不要回答我,我知道您的回答是什么。我只是想说,我可能马上会离开这里,我只是想,想让您知道,知道,我是爱您的。”
  他那语无伦次的讲话并没有扰乱她的平静的心情。他的风度还是那样的温柔,是那样的可爱。
  “我还要向您表白一句。如果您需要帮助,我将随时为您效劳。”
  他抓住卡泰丽娜的手,握了很长时间。然后他放开了她,快步走向赌场,头也不回。
  卡泰丽娜安静地坐在那里。德里克-凯特林和理查特-奈顿,这样不同的两个人,完全不同的两个男人。奈顿身上似乎使人感到亲切和忠厚,使人觉得可以信赖,而德里克却相反……
  卡泰丽娜这时突然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宛如一种幻觉。她仿佛觉得不是她一个人在赌场公园的椅子上坐着,而身旁象是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很象死去了的人……是露丝-凯特林,她似乎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告诉卡泰丽娜什么事。这种奇异的感觉是那样的强烈而生动,致使卡泰丽娜无法摆脱。她觉得,一定是露丝-凯特林的灵魂降临,试图告诉卡泰丽娜一条消息,而这一消息对卡泰丽娜说来是生死攸关的。这一幻觉缓慢地消失了。卡泰丽娜站起身来。她有些发抖。露丝-凯特林一定有话要对她说。她到底要说什么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