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 第六章米蕾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德里克-凯特林从冯-阿尔丁的住宅里跑出来之后,在走廊里遇到了一位女士。他俩撞了一个满怀,女士说了一声“抱歉”,甜蜜地莞尔一笑。一对美丽的盈盈的大眼睛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他同岳父谈话后,表面上很安静,内心却很矛盾。吃过午饭,他来到一所豪华的住宅,女主人是舞女米蕾。一个衣着整洁的俏皮的法国侍女笑容满面地接待了他。
  “您请进好了,先生!女士只休息一会儿。”
  侍女把他引到一个有着东方陈设的房间里,这里的一切他都很熟悉。米蕾躺在沙发上,周围塞满了很多枕头,枕头都嵌着各种五颜六色的琥珀,同她那赭石色的皮肤十分相称。
  舞女长得非常娇媚动人,尽管黄色的面罩使她的脸孔显得有些细长,却有一种迷人的诱惑力。
  凯特林吻了她一下,坐在椅子上。
  “你刚刚起床,宝贝?”
  她那桔红色的嘴唇现出一丝微笑。
  “不,”舞女回答道,“我在工作呢。”
  她把长长的胳膊伸向一架钢琴,钢琴上杂乱无章地堆着很多乐谱。
  “阿姆布罗泽在这儿呆过了。他弹了弹新歌剧的曲子”。凯特林点了一下头,不十分感兴趣。
  哥劳德-阿姆布罗泽及其舞剧《贵族琼特》对他来说倒无所谓。而米蕾对此的兴趣也只限于她演这个剧的主角安妮。
  “舞蹈太美了。”她自言自语地说,“我将倾注全部的精力跳这个舞。我要是跳好这个舞,就能得到很多宝石。我的朋友!我昨天在奔德大街看到一颗珍珠,颜色是黑色的,真是迷人透了。”
  她很逗人喜爱地看着他,停住了嘴。
  “好宝贝,”凯特林说,“同我谈什么黑色的珍珠,完全没有意义。我的钱库已是空空如也了。”
  她坐了起来,用一双黑黑的大眼睛看着他。
  “发生了什么事,德里克?发生了什么事?”
  “我那尊敬的岳父大人下了狠心,要掐断我的生活来源!”
  “你说些什么呀。”
  “换句话说,我那忠诚的老婆要同我离婚。”
  “多傻,”米蕾说,“为什么会这样?”

  德里克讥笑地说道:“多半是为了你,我的心肝儿。”
  米蕾耸了一下肩膀。
  “她真是太蠢了!”
  “实际上也的确太傻。”德里克压低了声音说。
  “你准备怎么对付这件事呢?”
  “我能说什么呢?我的心上人儿?一方是占有万贯家财的他、冯-阿尔丁;另一方面是债台高筑的我;因此也就不必问强大的一方是谁了。”
  “这些美国人真不可靠。”米蕾说,“要是这个女人能够听你的就好了。”
  “看来,”德里克说,“我们毕竟得采取点措施。可是什么措施呢?”
  她满腹疑团地看着他。他凑近她,抓住她的双手。
  “如果那些债主象一群恶狼一样向我扑来,你不会离开我吧?我爱你爱的要命,你不会离开我吧?”
  她把手从他的手中抽出。
  “你知道,德里克,我对你的感情有多么强烈。”
  从说话的声音就可以听出她是在撒谎。
  “事情就是这样,”德里克慢悠悠地说,“老鼠就要离开沉没的船了。”
  “你怎么能这样想呢?德里克。”
  “少来这一套!”他愤怒地说。“你要抛弃我,对吗?”
  她耸了一下肩。
  “我对你很感兴趣,我的朋友……,差不多可以说,我是爱你的!你的确很迷人,可爱的小伙子,但不切实际。”
  “你是不是想说:你是男子的受用之物,是他们的玩物。对吗?”
  “天啊!假如你硬要这样说的话!”她又靠在枕头上,把头向后一仰。
  “我发誓,我是爱你的。”
  “算了吧!”他走到窗前望着外边,背朝着这个舞女。米蕾马上站了起来,看着他,投以不理解的目光。
  “你在想什么?我的朋友。”
  他越过她的肩膀凝视着远方,撇嘴一笑,使她觉得很不舒服。
  “说真的。我正在想另一个女人,亲爱的。”
  “想另一个女人!你在想另一个女人?”
  “不要激动,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位长着蓝眼睛的女人的肖像。”
  米蕾严厉地问道:“你是什么时候遇到她的?”
  德里克-凯特林嘲弄地一笑。

  “我在萨沃旅馆的楼梯上和她打了个对面。”
  “怎么,她同你说过什么吗?”
  “根据我的记忆,我说:‘对不起’,她说:‘没什么’。就是这些。”
  “然后呢?”舞女步步紧逼地问道。
  “然后就什么也没有了,谈话结束了。”
  “我对你所的一切,感到莫明其妙。”米蕾说道。
  “一位长着蓝眼睛的女人的肖像,”德里克深思着说道,“但愿今后不要再和她相遇。”
  “为什么?”
  “她会给我带来不幸,女人给我带来的总是不幸。”
  米蕾从沙发上跳起来,用长长的手臂搂住他的脖子。
  “你是头驴,德里克!”她喃喃地说,“你是头大蠢驴。你是个漂亮的小伙子,我非常爱你。但是,我不想使自己变得两手空空,真的。现在你听我的,事情很简单,你应该同你老婆和好。”
  “和好,但是事实上行不通。”德里克无可奈何地说道。
  “为什么?”
  “因为同冯-阿尔丁是开不得玩笑的,一旦他拿定了主意,你就别想阻止他。”
  “我听说过他,”舞女点头说道。“他是美国最大的富翁之一,对吗?前几天他在巴黎买了一颗世界上最好的宝石,‘火心宝石’。”
  凯特林不回答。舞女继续说道:“绝妙的好宝石,它应该属于象我这样的人,为了宝石我是不惜生命的。除了我以外,谁还能配戴这样的宝石呢!”
  她叹了一口气,较为实际地说着。
  “你不懂这些事,德里克,你是个男人。冯-阿尔丁很可能把这块宝石给了他女儿。他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嘛。”
  “嗯。”
  “如果冯-阿尔丁死了,她就会成为一个非常富有的女人。”
  “她现在就很有钱。结婚的时候他爸爸给了她几百万美元。”
  “几百万?数目真是可观。如果有朝一日她突然死去,你不就可以继承这笔财产了吗?”
  “如果目前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当然由我继承。”凯特林慢悠悠地说道。“据我所知,她还没有立遗嘱。”
  “我的上帝!”舞女说道,“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解脱机会啊!”

  一阵沉寂降临在他们之间,凯特林大笑起来。
  “你真是个比较实际的人。但是我担心你的愿望难到实现。我老婆身体很好,非常健康。”
  “那好啊,”米蕾说,“可是她总会遇到意外事故。”
  他死盯着她一句话也不说。她继续说道:“你是对的,人们不应该想这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但是,我的孩子,你不能离婚。你的老婆应该放弃这种想法。”
  “她要是不放弃呢?”
  舞女睁大了眼睛。
  “她会的。她那种女人特别害怕把事情弄得满城风雨,有一两件事她肯定不愿意让她的熟人在报纸上看到。”
  “你指的是什么?”凯特林严肃地问道。米蕾仰面大笑起来。
  “我亲爱的!我说的是罗歇伯爵。我很了解这个人。请你不要忘记,我是个巴黎人。她结婚之前,那人可是她的情人。”
  凯特林气愤地抓住了她的双肩。
  “你完全是无耻的捏造!你不要忘记,她毕竟还是我的妻子!”
  米蕾显然有点吃惊。
  “你们英国人都是些怪物。”她抱怨地说。“也可能你是对的。人们都说,美国人天性冷淡,是吗?尽管这样,她还是在同你结婚之前爱上了他。然后她的父亲插了一脚进来。这位可怜的小姐不知流了多少眼泪,但是最终还是屈从了父亲的意志。现在,事情有了一些变化。他们几乎每天碰头,本月十四日她和他在巴黎还有一个约会。”
  “这一切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我?我在巴黎有些朋友,亲爱的德里克,他们认识这位伯爵。一切都安排好了。她借口去利维埃拉,但实际上是去巴黎看伯爵,以后……天知道!请你相信我,一点都不会错!”德里克-凯特林呆若木鸡似的站在那里。
  “懂了吗?”米蕾多情地说,“如果你离了婚,那你可以搞点小动作,使她非常狼狈。”
  “怎么能那样搞?住口!”凯特林叫道:“闭上你那该死的嘴!”
  米蕾大笑着坐到了沙发上。凯特林拿起帽子和大衣,砰的一声关上了门。舞女坐在沙发上还在暗自发笑。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满意。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
烽火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827年10月18日,下午5点左右,一艘来自地中海东海岸的船正乘风前进,看来它是想赶在天黑前进入科龙海湾的维地罗港。这就是在古代荷马书中提到的奥地罗斯港口。它坐落在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三个锯齿状缺口中的一个里。这三个踞齿缺口把希腊南部踞成了一片法国梧桐叶的形状。古代的伯罗奔尼撒就是在这片叶状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地理称其为摩里亚。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盆景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从港口往市区方向走500米就到了宫岛市政府,其位于山脚下。该市政府是一座豪华的四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只有观光科是单独租用了宫岛港大厦的二楼作为办公地点。所有的外地游客都要通过这里才能进入宫岛,所以在这里办公是非常便捷的。当迁谷友里子走进观光科时,那里的职员们正心神不宁地担心着窗外的天气。“照这样下去,天气恐怕会大变。”野崎科长担心地说着,转过身来,看到友里子后挥挥手,“呀,你好。 [点击阅读]
第八日的蝉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握住门把。手心如握寒冰。那种冰冷,仿佛在宣告已无退路。希和子知道平日上午八点十分左右,这间屋子会有大约二十分钟没锁门。她知道只有婴儿被留在屋里,无人在家。就在刚才,希和子躲在自动贩卖机后面目送妻子与丈夫一同出门。希和子毫不犹豫,转动冰冷的门把。门一开,烤焦的面包皮皮、油、廉价粉底、柔软精、尼古丁、湿抹布……那些混杂在一起的味道扑面而来,稍微缓和了室外的寒意。 [点击阅读]
红字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群身穿黯色长袍、头戴灰色尖顶高帽.蓄着胡须的男人,混杂着一些蒙着兜头帽或光着脑袋的女人,聚在一所木头大扇子前面。房门是用厚实的橡木做的,上面密密麻麻地钉满大铁钉。新殖民地的开拓者们,不管他们的头脑中起初有什么关于人类品德和幸福的美妙理想,总要在各种实际需要的草创之中,忘不了划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充当墓地,再则出另一片土地来修建监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