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狼烟 - 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齐柏年送客回来,老女僕常妈已经在西厢房南间摆好饭菜;菖蒲的母亲梅姑奶奶在后院用饭。
  齐柏年的老妻,也是贫寒人家出身。当年,齐柏年的老母亲为了家裡多一把手,在他十三岁的时候,给他娶了个大六岁的妻子。进门之后,齐夫人跟婆母种园,还要纺纱织布,供给丈夫上学,十分勤劳贤慧。齐夫人不能生育,齐柏年考取了功名,她多次劝丈夫纳妾,齐柏年金石品性,不肯依从。膝下无儿,冷清寂寞,所以菖蒲母子前来投奔,老两口就把全部慈爱,倾注在菖蒲身上。
  平日,他们的生活十分俭朴,齐柏年很喜欢吃粗粮青菜。老两口对面而坐,炕桌上一荤一素。已经是风烛残年的齐老夫人,显得比齐柏年衰老得多。他们吃饭时,不用女僕服侍,齐夫人行动不便,盛汤端饭,都由齐柏年亲自服侍。
  齐柏年给老妻盛了一碗绿豆稀饭,齐夫人吃了两口,便吃不下去了,手举著筷子发呆。
  “你是挂念菖蒲吧?”齐柏年低声问道。
  齐夫人点点头,心事重重地说:“孩子要是困在北平,打起仗来枪子儿满天飞,怎么能叫人放心?”
  “你过虑了。”齐柏年安慰老妻说,“我看菖蒲在京城这几年,很长才干,我们可以放心了。”
  齐夫人咬了一口小米面发糕,又说:“再过几天,就要办喜事,是大办还是小办呢?”
  “且看梅姑奶奶的意思吧!”
  “梅姑奶奶听儿媳的。”齐夫人发愁地说,“我看殷家的小姐,不是个过日子女孩儿,当初还不如找个寒门小户的姑娘。”
  “要信得过菖蒲。”齐柏年又安慰老妻,“我想菖蒲自有主张,凤钗姑娘会听他的话。”
  吃过饭,齐柏年回他的卧房午睡。但是,国事令人烦恼,家事也颇乱心,身下的凉席竟像火烤一样,难以人睡;而院外树上的鸣蝉,更吵得他不能成眠。下午,他不得不闭门谢客。
  晚上,齐柏年正跟夫人坐在院中乘凉,忽听院外阵阵马嘶,跟著便响起一阵敲门声。他一边喊:“门吉,出去看看!”一边也跟在后面走出来。
  街门大开,菖蒲带领一支人马鱼贯而人,叫了声:“舅舅!”跑上来行礼。
  “几点的火车,怎这么晚才到家?”齐柏年问道。
  菖蒲笑道:“我一路上幸会几位相识,所以回家晚了。”
  熊大力、柳摇金、柳黄鹂儿、柳长春、四匹马和文武场的那几位,远远站在菜园-篱墙那裡,不敢上前。齐柏年问菖蒲道:“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大力,过来!”菖蒲喊道。“他在关外砍死日本警官,逃进关来,赶脚为生。”
  熊大力跨前一步,扑身拜倒,说:“小的熊大力,给恩人老举人叩头!”
  “菖蒲快把他搀起来!”齐柏年急忙说,“我不是官儿,你不要跪拜;就是见到做官儿的,也不要低三下四。”
  “柳师傅!”菖薄又叫柳摇金,“他是柳家马戏班的班主。”
  菖蒲刚把熊大力扯起来,柳摇金又要跪下,他忙又伸出胳臂把柳摇金拦住。怕见生人而又女孩子气的柳长春,躲藏在姐姐身后,柳黄鹂儿还没有换下男人的衣裳,也怯生生地不敢抬头。

  齐柏年喜爱年轻人,他走近两步,抬起柳黄鹂儿的下巴额几,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呀?”
  “柳……柳黄鹂儿。”
  “原来你是女孩子!”齐柏年抽回了手,怔住了。
  “他们爷儿仁都有一身好武艺。”菖蒲又从柳黄鹂儿身后扯出柳长春。“我带他们到县城来,想请他们在日知小学操场表演马戏,不收地皮钱。”
  齐柏年答应道:“小学后天放假,就可以在操场表演他们的绝技。”
  菖蒲又说:“我还想把大力留在身边,将来有所倚重。”
  “很好,很好。”齐柏年吩咐老僕人们吉,“你给众位客人安排食宿,不可怠慢。”
  菖蒲搀舅舅回院裡去,齐夫人已经在正院月亮门口,拄杖等候多时了。
  “舅妈,您又为我提心吊胆了吧?”菖蒲嬉笑著问道。
  “儿行千里母担忧呀!”齐夫人一块石头落了地,深深叹了口气,“还不快到后院看你娘去。”
  菖蒲将舅父和舅母送到乘凉的假山石下,才到母亲居住的后院去。
  后院,五间大房,两间小屋,院裡有一棵怪松,几株老梅,数竿翠竹,两畦杜鹃花,还有一对古色古香的彩釉鱼缸,养几尾鱼和几蓬蓬,满院流荡著一股淡淡清香。
  菖蒲的母亲并不是齐柏年的胞妹。齐柏年二十二岁考中举人,随母亲到城郊去祭祖,路遇从外地逃荒的一家三口。归途,那一对走投无路的夫妻已经双双吊死在路旁的歪脖树上,五岁的小女孩跪在父母的尸身下哀戚啼哭。齐老太太心如刀割,把小女孩搂在怀裡,打发齐柏年买来两口棺材,请来地保,装殓掩埋了小女孩的父母,把小女孩带回家去。
  齐老太太年轻守寡,只有一个儿子,于是就把这个孤女收为女儿,十分疼爱,取名齐梅,全家上下都叫她梅姑娘。梅姑娘聪慧超人,齐老太太让齐柏年教她读书;十八岁时,不但读完四书五经,而且通晓诗词歌赋。
  齐老太太去世,梅姑娘跟兄嫂一起生活。齐柏年比她年长十六岁,齐夫人更比她大二十二岁,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兄嫂更是疼爱她。后来,齐柏年为她挑选了一位品学极高的青年才子;谁想红颜薄命,嫁过去没有几年,那位才子不幸身亡,梅姑娘带著孤儿菖蒲回到了娘家。齐柏年夫妇十分悲痛,觉得一生对不起小妹,也负罪于九泉之下的老母。这时候,齐柏年已经有了一点家产,就写下文书,将全部财产归于梅姑娘所有。
  二十年过去,小菖蒲已经是二十几岁的北京大学毕业生,而当年二十几岁的梅姑娘,也已经是年过半百的梅姑奶奶了。
  梅姑奶奶幽居后院,每日浇浇花,看看书,写写字,画松、竹、梅、莲,很少抛头露面;她的字如其人,画如其人,风骨峻秀,品格清高。

  菖蒲快步走进后院的小门,大喊著:“娘,我回来啦!”
  梅姑奶奶闻声从屋裡走出来,身穿飘飘然的白绸衫和黑绸裤,手拿一柄缟素团扇,神态端庄深沉,恬静优雅。
  “啊,又长高了!”梅姑奶奶微笑著,“学问呢?”
  “明天再请您『殿试』!”菖蒲压低声音、神秘地说:“娘,您猜我遇见谁啦?”
  “谁?”
  “您最喜欢的人,常常挂念的人。”菖蒲望著母亲的眼睛。
  梅姑奶奶的眸子一亮:“难道是她?”
  “她又是谁?”蒲明知故问。
  “是你芳倌儿姐姐?”
  “娘真料事如神!”菖蒲笑了。“她跟夏竟雄先生秘密住在北平香山,约我在颐和园见了面。”
  “对你必定有所教诲吧。”梅姑奶奶欣喜地问道。
  “训导甚多,大受教益。”菖蒲兴奋地说,“夏先生还让我给舅舅捎来一封长信,希望将学校办成训练抗日战士的地方。”
  “快给你舅舅送去!”梅姑奶奶催道。“今天下午,殷县长带来三封电报,听说倭寇兵犯北平城,战事吃紧,你舅舅十分心焦。”
  “唉呀!”菖蒲全身像著了火。“昨天夜晚火车经过卢沟桥,走出二三十里,隐隐约约听见枪炮声,原来是日军发动了战事。”
  “快到书房去,快到书房去。”
  菖蒲扭头就走,忽然又转过身,说:“娘,我在路上结识了几个人,其中有个跑马戏的女孩子,不但有很高的技艺,而且有很好的人品,您愿见一见她吗?”
  “请她来吧!”梅姑奶奶说,“常妈,跟菖蒲去。”
  菖蒲和常妈来到外院,只见柳黄鹂儿正调拌芝麻酱,切黄瓜丝儿,给大伙儿抻游丝面吃。
  “对不起各位!”菖蒲连连说,“仓促之间,只有粗茶淡饭,先吃一顿吧!明天再设宴招待。”
  “公子,您太礼重了!”熊大力和柳摇金捧碗过头,感激地说。
  菖蒲向柳黄鹂儿走过去,笑著说:“姑娘,我母亲想见见你,你跟常妈走一趟。”
  “姑奶奶赏脸,黄鹤儿快去!”柳摇金高兴地说。
  “我……我……”柳黄鹂儿背转身,“我不敢,我见不起。”
  “去吧,黄鹤儿!我母亲会喜欢你的。”
  柳黄鹂儿瞟了他一眼,脸上飞红,低著头跟常妈走了。
  菖蒲又一再请大伙儿吃饱,才到舅舅的书房去。
  正院五间正房,三间藏书,一间客厅,一间书房。书房裡,燃著一支蚊香,灯光下齐柏年正审阅小学一年级和六年级毕业班的期末考卷;他一生主张贯彻始终,所以亲自掌管这两个班。
  门声一响,菖蒲还没有来得及问好,齐柏年便心急地问道:“你可知道,北平城下已经燃起战火?一
  菖蒲在舅舅面前坐下来,说:“夏竟雄先生跟我谈话之后,我也就不感到意外了。”
  “你见到了夏竟雄!”齐柏年喜出望外。
  “也见到了芳倌儿姐姐。”说著,菖蒲把芳棺儿给他的纸卷递过去,“这是夏竞雄先生给您的长信和共产党的几份文件。”

  齐柏年急不可待地打开长信,捧读起来。但是,看完之后,却把长信拍在案上,气恼地说:“流了那么多血,死了那么多人,怎么还想跟蒋介石合作?”
  “您不同意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这只不过是共产党一厢情愿。”齐柏年低沉地说,“蒋介石如果有丝毫抗日之心,也就不会将东北四省拱手让给倭寇,继而又接连签订丧权辱国的《淞沪协定》、《塘沽协定》和《何梅协定》。”
  “那么,您也就不接受他在信中的主张?”菖蒲失望地问道。
  “把日知中学办成抗日学校,我愿意的。”齐柏年又拿起夏竞雄的信来看,“而且欢迎他来担任校长。”
  “他一时还不能到萍水来,还得我们先自己动手。”菖蒲又兴奋起来。“我想,抗日学校录取新生,主要招收有胆量、有强力的热血青年,不必计较文字上的学识。”
  “教育科未必淮许。”齐柏年一挥手,“不过,我们不管它!”
  “我还打算建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应该有所作为。”
  “还应该成立各界救国会。”
  “我来出面。”
  “办小报,进行街头讲演,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都很好!”齐柏年笑著,“等你办完喜事,立即著手筹备。”
  “当此民族危急存亡之秋,我不想结婚了!”菖蒲突然说。
  “那怎么行?』济柏年脸一沉,“兵慌马乱,凤钗是咱家的人,岂能置之乾娘家而不顾?”
  “国难当头,不宜铺张。”
  “这要尊重女方的意见。”齐柏年戴起老花镜,在桌案上摊开另外那几份文件。“你明天早起,就去拜望你的岳父岳母,言语不可失礼。”
  菖蒲从舅舅的书房出来,又到后院去请示母亲。
  后院,梅枝上挂起两盏灯笼,柳黄鹂儿陪著梅姑奶奶在荷花鱼缸旁閒话。她换上了梅姑奶奶山图之前的一身衣裳,灯影中显得十分娇艳。她一见菖蒲,慌乱地站起身,说:“公子,请坐。”
  “娘,您很喜欢黄国儿姑娘吗?”甚蒲笑问道。
  “她比你可人疼。”梅姑奶奶忍不住牵起柳黄鹂儿的一隻手,心爱地摩娑著。“跟你舅舅谈过了吗?”
  “舅舅接受了夏竟雄先生的主张。”菖蒲沉吟了一下,问道:“娘,舅舅要我到殷公馆去,您对我有什么吩咐吗?”
  梅姑奶奶摇摇头,说:“你已经大学毕业,难道不比娘更明理吗户
  菖蒲告退,常妈已经睡去,柳黄鹂儿跟在他身后去插门。到门口,柳黄鹂儿忽然柔声问道:“公子,您这几天就要成亲了吧?”
  “是的。”菖蒲苦笑了一下:“真不是时候。
  “梅姑奶奶有常妈妈侍候,您收下我服侍少奶奶吧!”柳黄鹂儿仰起脸,目光裡充满依恋。
  菖蒲的心一阵发沉,回答不出,急忙离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致青春
作者:佚名
章节:179 人气:0
摘要:9月10日,南国的盛夏,烈日炎炎。大学新鲜人郑微憋红了一张脸,和出租车司机一起将她的两个大皮箱半拖半拽从车尾箱里卸了下来。她轻轻抬头用手背擦汗,透过树叶间隙直射下来的、耀眼的阳光让她眼前短暂的一黑,突然的高温让她有些不适应。她在牛仔裤的口袋里掏了掏,翻出了出门前妈妈给她备下的零钱,递给身边的出租车司机,笑眯眯地说道:“谢谢啊,叔叔。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十二月二十四今天又刮风!天还没亮,就被风刮醒了。伙计又跑进来生火炉。我知道,这是怎样都不能再睡得着了的,我也知道,不起来,便会头昏,睡在被窝里是太爱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医生说顶好能多睡,多吃,莫看书,莫想事,偏这就不能,夜晚总得到两三点才能睡着,天不亮又醒了。象这样刮风天,真不能不令人想到许多使人焦躁的事。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檀香刑》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一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俺公爹头戴着红缨子瓜皮小帽、穿着长袍马褂、手捻着佛珠在院子里晃来晃去时,八成似一个告老还乡的员外郎,九成似一个子孙满堂的老太爷。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0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