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靠自己去成功 - 后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们为什么总逼孩子“苦读”,而不让他们自己逼自己“乐读”?
  强壮、独立、自由、快乐!
  Education是“爱到开心”!
  二00三年六月二十号,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惊人的新闻——
  贵州一对双胞胎姊妹,因为高中入学没考好,竟然联手用“毒鼠强”毒死了父母,然后拿着父母的钱到处玩,被抓之后还说她们经验了从来没有的自由。
  接着,我回到台北,打开报纸,又看到一则惊心的报导。说台北县板桥一名国小四年级的女生,可能因为学业压力过大,出现了圆秃的症状;所幸同一版,还有一则令人欣喜的消息——一个女生数学考试每次都在零分到廿分之间,总是要补考;参加大学联考落榜,数学更惨,只得了四分。由于学业压力太大,导致她重度焦虑,每天不断擦鼻涕,一天能用掉一盒面纸,还不自觉地拔头发,拔成圆形秃。可是“剧情”急转直下,那们叫傅仪琳的女生,后来自己申请到美国的学校,到美国之后,发现大学的数学程度跟台湾国中的差不多,她的数学居然拿“A”。接着一路念上去,不但得到加州柏克莱的企管硕士,现在更拿到英国皇后大学的心理学博士。
  又过了几天,我在台北请两个过去跟我习画的学生吃饭,一个是台湾有名的影评人,国中成绩不怎么样,但是五专毕业到美国修电影,以优异的成绩拿到硕士,而今已成为金马奖的评审和名剧作家;另一个是国中时因为重度尤郁,由老师带到我办公室,请我转导的学生。虽然她在国中成绩很不好,但是因为后来参加国际学生交换,到美国读高中,七年下来,不但健康快乐,而且成绩优异,申请到奖学金,马上要进研究所了。
  我的儿子当天也到了,让我想起,多年来总有年轻朋友问我同一个问题——
  “如果你儿子是在台湾受教育,他能有今天吗?”
  每一次我的答案都是“恐怕没有,只怕他也会像他爸爸中学一样,常常两科不及格。”
  问题是,他虽然在高中天天搞社团、搞热门音乐,还去茱丽叶主修钢琴和作曲,又要花不少时间帮我整理资料,后来居然进了哈佛。
  每次“他”和国内大学的学子在一起,我都窃想,那些国内的孩子不知比他多K了多少书,学问不知比他好了多少倍。
  可是我又纳闷:为什么好像哈佛的学生并不比台大的差呢?那么台湾这些十年寒窗的学子,受那许多苦,值不值得?他们牺牲了多少年轻的快乐时光,那些最该让梦想驰骋的岁月,以后还能追得回来吗?

  再过了几天,碰上国中基本学力测验。考试才完,就听不少家长抱怨学测题目太简单,简单得使他资优的孩子考得很惨。
  “因为他不相信会那么简单,心想题目里一定有埋伏,想得太多,到后来反而弄错了。”好几个家长都怨这种题目考不出程度。
  妙的是,这让我想起离美前,女儿说她数学期末考,有一题老师没教过,但是去校外补习的同学教会。老师说因为没教,所以不算分,那些会的学生抗议不公平。老师居然回答:“如果我算分,变成鼓励你们去补习,才是真的不公平。”
  国中学测的题目其实出得很活。看得出主试者希望让学生读活书、不要死背、进而用这“活的题目”逼学校老师把死板的教学方法改掉。
  只是,如同那些向我诉苦的学生家长,当他们发现老师教得浅会不会抱怨呢?当他们发现老师给的功课,孩子两三下就做完了,他们会不会不安,会不会怀疑老师偷赖?
  还有,学校出题的老师,如果出得太简单,不能把别的老师比下去,甚至让别班都被考倒,会不会显得“太逊”?
  宁严勿松、宁深勿浅!于是补习班十年成长六倍,老师与家长上下其手,一起修理孩子。孩子们被修理得早上顶着日月星出门,晚上顶着月亮星星回家,因为压力太大,头痛、肚子痛、总是起口疮、拔秃自己的头发,甚至从楼上一跃而下……
  请问,这是谁害的?恐怕不只是教育政策的,也是家长和学校老师害的吧!
  在“做个快乐的读书人》里,我举过一个例子——
  高中时代,有一天我去台北的新南阳戏院看电影,大概为了被挡到一点点,前面有人把书垫在屁股下;中间人就把椅子折起来,坐在折的地方;中后方的人更进一步,坐在椅背上。至于我,则跟后面的人一样,站到了椅子的把手上。
  今天的教育不正是如此吗?家长只因为别人孩子补,我孩子就不能不补;老师又因为多半的孩子都先补了,于是教的时候“随便带过”。结果恶性循环——穷死家长,累死孩子,挤死补习班。
  而那一切问题不都是由“戏院里有人把书垫在屁股底下”开始的吗?如果主试者都能像我女儿的老师,只要超出范围,就算大多数学生都上补习班,都会,也不给分;如果主试者,总是出灵活而实用的题目,当人们发现“补”和“死背”并没什么大好处,不是就都能安安静静“坐下来”,享受一场好戏了吗?
  真正要紧的是,只有这样,学子们得到学习的乐趣,因为好学、好奇、好强,主动学习,那学到的东西才能“入于心”;学生的潜能、想像力和创造力也才能发挥。

  记得我儿子多年前曾对我说,中文真奇怪,为什么“玩球(playball)要说“打球”;为什么“玩钢琴(playpiano)”要说“弹琴?害他一直都在打、在弹,直到高二才领悟到,打球的目的不应该只是赢别人,弹琴的目的不是跟钢琴对抗。玩!让自己快乐才重要!
  可不是吗?我们为什么总逼孩子“苦读”,而不让他们自己逼自己“乐读”?
  Education是“爱到开心”啊!
  我绝不敢说自己的教育方法最好,只能讲我用的是不逼孩子、让孩子自己发挥潜能的“爱的教育”。希望读者在字里行间看到的不只是我与女儿之间的小故事,更能见到我在那些“事件”背后希望表达的东西。
  从四年前的《做个快乐读书人》、两年前的《小姐小姐别生气》,到这本书,我都暗自有个目的,就是将美国教育值得我们借镜的地方呈现出来。正因此,在这本书里,我提到女儿学校毕业旅行的规定,希望大家看看其实美国的教育非但不是放任,有时还来得更严格;因为只有在大家守法的条件下,才能谈自由。我也在书中再三提到自由是以不妨碍他人自由为前提。当孩子要求自由自主的时候,更应该对家庭和社会负起责任。
  我更强调的是,家庭和学校是延伸向社会的,所以既然年轻人到社会上,别人不会为他读书睡觉而关上电视,为考虑他有应酬而不交代事情,他就该学会早早适应在喧闹的环境中读书、在应酬之间工作,甚至在同一时间办好几件事。
  我是很宠孩子的人,正因为宠,所以我不会为她读书而关上电视,不会怕她危险而不准她去爬山,更不会怕她受苦而阻止她去“魔鬼夏今营”。
  当有一天,她大了,要离开我,我会心疼,但不会不心安,因为我已经早早就把外面世界的门打开,让她看到好的,也见到坏的。
  这本书脱稿时,正近八月八号父亲节。女儿从美国打电话给我,说她以学业总平均九十八分初中毕业,得到布希总统的奖状(inrecognitionofOutstandingAcademicExcellence)。我高兴极了,但是除了贺她、赞美她,又笑说:“别太得意哟!要知道如果拿台湾的国三数学给你做,只怕你会不及格。”
  父亲节,台湾诚品书店的《诚品好读》编辑,要我写封父亲节给儿子的信。我写了,信不长,但是颇能说出我对孩子整个成长所抱的态度,把它附在这儿,作为这本书的结尾——“亲爱的儿子:
  当你小的时候,我跟你打球从不让你,因为我希望你比我更强壮;当你上高中的时候,我要你去达在曼哈顿的史岱文森就读,因为我希望你独立。当你进哈佛的时候,我要你自己选择科系,因为我希望你决定自己的未来;当你拿到硕士时,我任你休学一年跑去阿拉斯加,因为我希望你自由。而今,你做什么我都支持,因为我希望你快乐。你快乐,我就快乐!”

  强壮、独立、自由、快乐!
  普天下哪个父母不这么希望?
  附录
  我觉得女儿学校的毕业旅行规则订得满好,“尤其是礼貌、负责、尊重和诚实的精神。”附在这儿给大家参考。
  大颈南初中毕业旅行的行为规则
  为了要有一个美好而安全的波士之旅,所有参加这次毕业旅行的同学们都须遵守以下的行为规则:
  同学们应自重并尊重别人
  ——以谦恭有礼的态度待人,以示尊重他人的感觉及想法。
  ——尊重别人的权益。
  同学们应表现出责任感
  ——做应该做的事以示负责。
  ——要准时
  ——要合作
  ——要记得我们所在之处,就是我们学校和社区的延伸。
  ——当老师在讲解时,一定要保持安静。
  行为准则
  做为一个负责、尊重、诚实的学校一份子,以下行为是绝对不允许;
  *任何违法的行为
  ——严禁拥有、使用、分配任何违禁品(例如烟、酒、麻醉药物等)
  ——任何武器及会伤人的物品也是严禁的。
  *任何会伤害到自己或他人的行为
  *与其他同学身体的接触
  *骚扰
  *任何性行为或乱交
  *任何暴力行为
  为安全起见,如有触犯以上任何规条,处罚如下:
  a禁止参加旅行中的活动
  b中止旅行
  c家长负责到波士顿来把孩子接走
  其它规定
  *所有学生的穿着、言行举止都要表现出学校的好名誉
  *贵重物品、珠宝请不要带,如果有人带MP3players、数位相机、手机、CDplayer、电脑游戏机或任何电器用品,请自行谨慎保管并要了解:
  *自己要带、自己负责
  *老师不负责保管
  *在用餐、活动及老师宣布事情时,不得使用。
  *在每件物品上,要清楚写上自己的名字。
  以上所录只是规定的一部分,供读者参考。可以知道美国学校并非放任学生自由,而是要求自制与自动。从某些方面看,(譬如中止旅行、家长负责去把孩子接走和与其他同学身体的接触、连勾肩搭臂都不可以。)可能比台湾学校的规定还严格。
或许您还会喜欢:
恋奴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代序惊叹号元湘认识楼姑娘对我来说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那就是——一连串的惊叹号。第一个惊叹号是:讲话速度。相信她的忠实读友宝宝们都知道,咱们楼姑娘所写的作品都是属于那种深情款款;柔情似水又缠绵排恻型的,有时候哭湿一张面纸不够还要抱一整盒面纸哭才过瘾……想像中,这位作者姑娘应该长得是弱质娉婷, [点击阅读]
恶魔之魂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黑龙耐萨里奥开始了一个全新而有大胆的尝试:他要收集所有龙族的精华,在他那黑暗密室了做出了一个毫不起眼却有拥有强大法力的金色圆环——龙之灵魂。与此同时,被年轻的德鲁伊玛法里奥用古老的法术击毙的暗夜精灵参事哈维斯在他的主子萨格拉斯强大法术下再生了,只是他改变了容颜,变得像一头四蹄兽,他已经变成了拥有更强邪恶法术的萨特。 [点击阅读]
悠情似雨浓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一章大清年间傲风堡偏厅。内首席端坐着一名老者,由外观看来,约已年届七旬,虽两鬓斑白,威严肃穆的神情却在无形中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感,犀利睿智的眼眸不但并无垂老之色,精锐中反而带着一股天生的权威气势,令人不由得心生敬畏。一旁卓然而立的男子抿紧了薄唇,英挺卓众的容颜散发着与老者相同的慑魄气势,轻拢的眉宇间有着凝然与苦恼。 [点击阅读]
意随君欢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灶房内,炊烟袅袅。一声直可比拟老母鸡的尖嗓拔地而起──“我说妳们这几个死丫头,动作还不快点,少爷正等着呢!要怠慢了客人,妳们一个个皮就给老娘绷紧一点!”角落里,一名年轻俏美的女子悄悄吐了下舌,在心底咕哝:妳要是少用那种活似母鸡杀没断喉的恐怖噪音来荼毒我们可怜的耳朵,相信所有人的动作都会快上许多。“那个谁,妳给我过来!”一片寂静,所有人的视线全落在她身上。 [点击阅读]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憨夫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1)盛夏里,燠热暑气逼人,忙了一整日,金乌仍迟迟不肯西坠。陆想云一进了村子,便放慢步调走在田间小路上,与擦身而过的邻里亲友打招呼,这自幼生长的一草一木、每一张脸孔,都让她熟悉、并且喜爱。回到家,心也就踏实了。过了这道木桥,再拐个弯,那放眼望去的一片果园,养大了她家三姊妹,不远处高挂的“陆”府门匾,就是她的家。眼看木桥在望,前方蹲了个人,既不过桥也不离开,就蹲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点击阅读]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序: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凌志军“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每个学生都渴望知道自己该如何走向成功,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材,每个老师都期盼自己教出的学生早日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是,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的人没能坚持到终点,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选择了软弱和妥协,也有的人用正确的方法和坚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点击阅读]
我不是教你诈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打听人机的人,易招人怨。泄漏天机的人,易遭天遣。好个知心朋友"可是我菜都买好了……好吧!谢谢……再……"小英的"再见"还没说完,对方挂了电话。许久,许久,她呆坐着,电话还在手里,发出呜、呜的声响,在这个已经空了的办公室里,显得有点刺耳。"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双手伸过来,帮她挂上了电话,抬头,是新来的唐小姐。"没什么事。"她扯了扯嘴角:"你怎么还没走?""急什么?有什么事等我回家办?家又不像个家。 [点击阅读]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法齐娅·库菲是阿富汗第一位女议长,也是著名的妇女儿童权利激进主义分子。目前,她是2014年阿富汗大选的主要候选人之一,曾接受过英国广播公司、《时代》杂志、《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加拿大《环球邮报》等多家世界知名媒体的采访。2009年,库菲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被授予“全球青年领袖”殊荣。 [点击阅读]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有一句话叫做“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就进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社会是很多人际关系的总和,你必须了解他人,与人谋事,而不是无目的地拉人闲谈,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完成“社会实践”。你一定会与某些人达成关系,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必有关系是你无法回避的命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