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康复的家庭 - 第八章 没法子,干吧!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件事发生在光上残疾人学校中年级的时候,却如同遥远的记忆。有一年夏天,我们在北轻井泽的山间小屋里避暑,我每天带着光出去散步。这一天来到附近的照月湖畔。野上弥生子女士在回忆录里谈到这个人工湖。她说:北轻井泽的别墅区是战前法政大学的教职人员开辟出来的。大家成立“水道合作社”,当参加的人数超过一定范围时,就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野上女士还写道:在一年夏季即将结束时,住在当地的别墅区管理人对我说,打算修一个湖。听起来像是说梦话,也就不放在心上,但第二年果然把草原的小河流堵截起来,形成一个人工湖。野上女士的笔端流淌着愉快而惊讶的神情。
  我对照月湖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栖息湖边的一对秧鸡诱导出光和家人的第一次会话。光听了几年NHK播音员录制的鸟叫声和鸟的名字的唱片,却从来没有对我和妻子说过一句话。来到北轻井泽的当天傍晚,妻子正在打扫别墅房间时,我让光骑在我的脖子上,站在岳桦林里,耳边婉转着清脆爽朗的鸟鸣。这时,光突然张口说道:“这是——秧鸡。”
  同样是这个照月湖,同样是与儿子有关,留在我心中的记忆,时时想起,仿佛促使我赋予某种意义。这就是我在开头说的发生在那个夏天的一件事。
  那一天,我带着光坐上小船,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绕湖一周,回到渡口,正打算登上木板搭成的栈桥时,发生一点麻烦。光从小船上站起来,船一摇晃,他害怕地半蹲下身子,一动不动。我也在船上,鼓励他勇敢地迈上去。但是,他只是把脚往前稍稍蹭了一下,根本不敢登上栈桥。两个在这里打工的小伙子在渡口上用手拉住小船船舷。这时,其中一个身材高大的小伙子满脸不高兴地突然站起来,转身朝租船的小屋子走去。小船立刻使劲摇晃起来,我猛然跳上栈桥,和小个子的年轻人一起,好不容易把光弄到跳板上。
  那个时候,我对那个把胆战心惊地半蹲在船上的孩子扔下不管,扬长而去的年轻人并没有生气。否则,我肯定会追上去说他几句。当时我对这个年轻人极端不负责任的举动只是感到茫然。那年夏天,我在北轻井泽车站附近的自行车租赁店前又遇见这个小伙子。他一副电视里演艺界人员的打扮,大概是休息时间吧,正和几个姑娘聊天。我实在不理解,有着这一副大人一样高大健壮身材的小伙子,在从事那种需要责任心的工作的时候,怎么居然在关键时刻撒手不管呢?每次想到此事,与其说是愤怒,不如说满脑子觉得不可思议。我甚至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后这类青年——说起来,当年在照月湖渡口的那个小伙子,如今已是中年人了——在我国不仅存在,而且正在不断增加吧?

  因为在电车里、体育俱乐部的更衣室里,或者在与我发表演讲的大学会堂不同的角落里,我都遇见当年照月湖渡口那样的年轻人。
  每次我也都如第一次的茫然感觉那样,与其说是生气,不如说是无法理解。尽管我不能肯定,自己在经历那年夏天北轻井泽发生的那件事之前,从没有遇见过此类年轻人——甚至小孩子……
  这大概是十年甚至更早以前的事了,因为将要提及的朋友在我的脑子里还是很年轻时候的印象。与我一起从事讲座编辑的一位评论家对我谈过这样一件事。编辑部策划给全国著名以及许多尚不知名诗人出版的诗集举办评奖活动,于是需要几位名人审阅评选,但由于报酬的问题,未能找到合适人选——说这话儿的时候,应该是十年以前的事了——当时,谷川说:“大冈,没法子,干吧1于是他们就干起来了。
  谷川俊太郎先生就这样拉着大冈信先生——在诗歌领域,他们不仅是日本国内,也是世界级的重镇,却还有这样的自由时间——审阅数量庞大的诗集,默默无闻地持续了好几年。现在,谷川先生那独特的、平稳中含有坚强意志的清晰语调在我的耳边响起,他说的这句话一直铭刻在心:没法子,干吧!
  我经常接送光去残疾人职业培训福利院,也遇到一些其他残疾儿的父母亲——尤其是母亲。他们都给我具有经过苦难磨炼的个性的印象。在后来的几年时间里,他们中有几个人不再见到,一打听才知道有的患癌卧床,有的把孩子送进全日制住宿设施里,有的只是单纯原因而无法继续接送。我虽然和他们没怎么交谈过,但每个人具有个性的形象连同他们的孩子的印象,一起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简单地说,我觉得,他们——包括现在仍然见面的父母亲——在各自的人生中,都曾经历过自我鼓励——没法子,干吧!——的决定性瞬间,而且至今一直坚持当时的这个决心。
  一看见这些残疾儿童的母亲,就认为她们都在忍受着艰难辛苦的生活,其实这不过是我内心感伤的、而且未必合乎实际情况的观察。其实,残疾儿童也给父母亲带来欢乐。例如职业培训福利院组织孩子出去郊游,傍晚的时候,这些孩子的父母亲——主要是母亲或奶奶——都来到指定地点等待车子回来。我有意无意地听着她们的谈话,再一看车子回来时兴高采烈的孩子们和家人见面的热烈场面,还有我们家的实际情况,我更坚信自己的上述想法。

  我和妻子在决心养育光这件事上,也曾多次各自在心里激励自己——没法子,干吧!——应该说,这句话坦率地反映出我和妻子的实际心态。
  何况我还这么想,残疾儿童对自己正在经受的痛苦以及克服的困难不会夸大其辞地表现出来,总体上说,他们都是具有坚韧意志的强者,但是正因为他们身患残疾,大概也都这样激励过自己——没法子,干吧!
  我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时候,曾经打国际电话责备儿子。因为儿子在家里不听话,妻子让我说他几句。大约十天以后,我收到儿子的来信。他在信中说:“我已经不行了,还要再活二十年,我做不到。”如果他真的对自己这样绝望,有一天早晨从床上叫不起他来,那可怎么办?
  其实,他能够每天坚持去职业培训福利院工作,和同伴们和睦相处,从中午盒饭的饭菜变化里感受到一点小乐趣,回家后听唱片,努力学习钢琴和练习作曲,其根本就在于“没法子,干吧1应该说,我们做父母的以及家人都受到他的激励。
  我追溯光的成长历程创作一批短篇小说,结集为《新人哟,醒来吧》出版。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与我在一个时期集中阅读维利阿姆?布莱克的书籍有关。这部小说集的题目就是取自布莱克的预言诗——布莱克对其赋予特殊的含义——鸿篇巨制的一篇序文。
  众所周知,在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动荡时期,布莱克以具有神秘主义美感的版画和诗歌开创出独特的艺术世界。他的人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的思想紧跟美国
  独立、法国革命的当代史,通过基督教的形象重新理解美国独立宣言,还创作有讴歌标志着人类解放的法国革命的作品。布莱克公开宣称希望拿破仑打败英国,因此以叛国罪被送上法庭。此后,从现实生活的表面上看,他表现出对政治毫无兴趣……
  另一方面,布莱克是一个幻视者,信仰比欧洲基督教更古老的传统。比起语言晦涩、不知所云的新柏拉图主义,布莱克的信仰具有比较容易理解的构思:一切灵魂原本都从属于天上的上帝,但降落到地上,被裹以肉体,过着堕落者的生活。然后灵魂重新脱离肉体,回到天上去。
  布莱克认为,天真无邪的孩子比大人更接近天上的灵魂,体验、经验只是赋予纯粹灵魂的劳役。他的这种思想就是在我国也受到许多读者欢迎的《天真之歌》、《经验之歌》的主题。
  从他以铅字印刷的普通形式出版的惟一一部诗集(布莱克根据诗歌内容制成彩色版画,具有独特的色彩,采用手工印刷的方式,发行数量很少)发行时就开始创作的《塞尔书》属于短诗型的预言诗作品。

  诗歌的整体气氛怪异荒诞,却又可爱可亲,描写天使或者神圣灵魂种族的一个名叫塞尔的姑娘,居住在生命永恒之谷。她对自己的生存感到困惑,便与百合、云彩、蛆虫等对话问答。塞尔终于听从土块的劝说,穿过从天上之谷通往人间世界的大门。但是,她看到一个充满泪水和悲伤的世界,害怕地尖叫起来,逃回天上的永恒之谷……
  我在例如近亲死于癌症这样的时候会想起布莱克的这首诗。因为歌唱永恒世界的语言着实异常柔美,与之搭配的版画也美妙绝伦,然而,他以简洁准确的语言描写必死者的世界的荒寂恐怖以及必死者肉体的脆弱,也极具强烈的表现力。
  于是,我认为,凡是生到人世间来的所有人(包括我在内)的肉体,在这个充满叹息与悲伤声音的世界里,要不极易生病,要不衰老而终。例如我和现在正受到肝癌的痛苦折磨,即将死去的哥哥一起听到的悲叹,其实正在成为我们这个世界的基调。我们却好像无所畏惧一样,依然欢歌笑语,过着孩提时代那样的欢乐时光……
  然而,当我们的心情重新振作以后,还往往会这样继续想像:我们就是降临人世而没有尖叫着逃回天上的塞尔。现在自己身在人世间,大概已经忘记,其实在自己的灵魂决心降临人世间的时候,也曾经说过:没法子,干吧!
  当人到了一定年龄,家庭、朋友中几位重要成员相继离开人世,于是想到十年、二十年后的时光,就不能不考虑自己的死。由于经历过这些人生体验,我的日常生活的感情基础就产生这样的坚定信念:自己的灵魂是叫喊着“没法子,干吧1才决心出生在这地上的世界里来的,那么,当人世间完全被封闭成如塞尔所看到的充满悲伤和苦难的世界时,不也只能自我鼓励“没法子,干吧1——勇敢地迎接新的挑战吗?
  我现在正在写这篇文章,但就在不到一个小时之前,我的儿子在我的身旁发病,我赶紧站起来,帮着妻子好不容易让他躺在长沙发上。当他发烧得最难受、满脸通红地看着我的时候,我也基于本文所述的思考,不由得悲从心来:难道儿子也是对自己呼喊着“没法子,干吧1而生到这人世间来的吗?然而,一旦痛苦过去以后,光便露出微笑。我似乎从他的微笑里看见“没法子,干吧1这个决心的积极成果。
或许您还会喜欢:
睡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客栈的女人叮嘱江口老人说:请不要恶作剧,也不要把手指伸进昏睡的姑娘嘴里。看起来,这里称不上是一家旅馆。二楼大概只有两间客房,一间是江口和女人正在说话的八铺席宽的房间,以及贴邻的一间。狭窄的楼下,似乎没有客厅。这里没有挂出客栈的招牌。再说,这家的秘密恐怕也打不出这种招牌来吧。房子里静悄悄的。此刻,除了这个在上了锁的门前迎接江口老人之后还在说话的女人以外,别无其他人。 [点击阅读]
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0
摘要:前言:物欲世界的异化困惑与追求历来体现在青年人身上.以村上春树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文学新锐,从城市生活这个独特视角,探讨当代青年心灵奥秘的"都市文学",便是这种困惑与追求的产物。村上春树是"都市文学"的中流砥柱.他的《寻羊冒险记》(1982)中的人物,一律无名无姓,个个慵懒、孤独、彷徨,缺乏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中,物化为喧嚣尘世的附属品, [点击阅读]
砂之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剧本作者:松本清张改编:桥本忍、山田洋次翻译:叶渭渠人物表今西荣太郎新闻记者松崎吉村弘俱乐部女招待和贺英良三森警察局局长本浦秀夫三木的旧同事本浦千代吉桐原小十郎高水理惠子检验处技师田所佐知子伊势扇屋老板田所重喜伊势扇屋女佣三木谦一光座经理三木彰吉山下妙侦察处长世田谷的外科医生侦察科长世田谷的巡警西浦田警察局便衣冷饮店老板警察若叶庄女管理员岩城警察局局长警察朝日屋老板农妇酒吧女招待其他 [点击阅读]
神秘岛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神秘岛》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的最后一部。在这部中,他把前两部情节的线索都连结了起来。神秘岛》中,船长是一位神秘人物,一直在暗中帮助大家。后来由于神秘岛的火山活动,岩浆堵住了岩洞口,使潜艇无法离开。船长帮助大家逃离后,自己说什么也要坚持与陪伴了自己一生的潜艇和伙伴在一起。最终当然是永远地留在海底了尼摩船长本是印度的达卡王子。 [点击阅读]
神秘火焰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爸爸,我累了。”穿着红裤子,绿罩衫的小女孩烦躁地说,“我们还不能停下来吗?”“还不能,亲爱的。”说话的是一个高大、宽肩的男人。他穿着一件破旧。磨损了的灯芯绒夹克衫和一条普通的棕色斜纹裤,他拉着小女孩的手,飞快地走在纽约第三大街上。回头望去,那辆绿色轿车仍在跟着他们,紧靠人行道慢慢地向前爬行。“求求你,爸爸。求求你了。”他低头看看小女孩。她的脸色苍白,眼睛下面出现了黑晕。 [点击阅读]
神秘的奎恩先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新年前夜。罗伊斯顿招待会上的大人们都聚集在大厅里。萨特思韦特先生很高兴,年轻人都去睡觉了。他不喜欢成群结队的年轻人。他认为他们乏味,不成熟,直白。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变得越来越喜欢微妙的东西。萨特思韦特先生六十二岁了——是个稍有点驼背的干瘪老头。一张奇怪的孩子似的脸,总是一副盯着人的样子。他对别人的生活有着过分强烈的兴趣。 [点击阅读]
神秘的第三者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凌晨时分,帕克-派恩先生乘坐由巴塞罗那开往马霍卡岛的汽轮在帕尔马下了船。他立刻感到了失望,旅馆全满了!供他选择的最佳住处是一间衣橱似的不透风的楼房,在市中心的一家旅馆里。从房间向下看,是旅馆的内院。帕克-派恩先生并不打算住在那里。旅馆老板对他的失望显得漠然。“你想怎么着?”他耸了耸肩,说道。如今,帕尔马名声在外,游人如织。英国人,美国人,人人都在冬天来到马霍卡。整个岛屿拥挤不堪。 [点击阅读]
神秘的西塔福特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_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神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十九世纪中叶,在我们这个奇怪的世界上,有一类人开始变得愈来愈多。他们大都快上了年纪,被大家称为“科学家”,这个称呼颇力恰当,可是他们自己却非常下喜欢。他们对于这个称呼是如此之厌恶,以致在他们那份叫作《大自然)的有代表性的报纸里一直谨慎地避开它,好像所有的坏字眼都源出于它似的。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0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