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九重紫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喝酒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一百七十四章 喝酒
  可子息怎么拦得住纪咏。
  纪咏大摇大摆地到穿过抄手游廊到了前院。
  迎面一大堆人簇拥着个老者走了进来。
  那老者中等个子,须发全白却面色红润,穿了件半新不旧的宝蓝色杭绸直被,腰间坠着个红玛瑙的小瓶子,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却透着几分少年人才有的新奇。
  他一看见纪咏就呵呵地笑了起来,道:“见明,你怎么知道我来了?我还特意嘱咐他们,让他们不要告诉你。听说你在翰林院里干得不错?来,我瞧瞧,有没有长进一点。”
  “曾祖父!”纪咏睁大了眼睛,回头狠狠地瞠了子息一眼,一副“你为什么不告诉我”的样子。
  子息不由缩了缩脖子,忙道:“是两位老爷吩咐的,说是老太爷的意思,想给您一个惊喜,我们才没有说的。”
  “我看惊倒是有,喜可不知从何而来!”纪咏嗫嚅着,板着脸走了过去,给纪老太爷行了个礼,喊了声“曾祖父”。
  纪老太爷习惯性地伸手去摸纪咏的头,不曾想纪咏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稚气的少年了,长得比他老人家还高了一个头,举起手来才摸到纪咏的头,笑眯眯地说赞了声“乖。”场面不免有些滑稽。
  纪颂和纪颀垂下眼睑,全当没有看见。
  其他的人也纷纷别过头去。
  纪咏嘴角微抽。
  纪老太爷已拉了纪咏的手,一面里走,一面和他说着话:“你这是要去哪里?今年难得大家齐聚一堂你就不要出去玩了,陪陪我老头子。我从江南带了几块砚台来,是你大伯父孝敬我的其中有一块易水砚,一块龙尾砚,你帮我掌掌眼。”说着,回头扫了身后跟着的孙子、重孙们一眼笑道,“等会你们一人拿一块去用。”
  纪咏的几个堂兄听了纷纷上前凑趣地向纪老太爷道谢,嚷着纪老太爷偏心,道:“有砚无墨有何用,您老家不如好人做到底赏几块松烟墨给我们使使吧!”
  “就知道不能开口,”纪老太爷一副心痛肉痛的样子“开口就要大出血。要砚有一方,要墨没有,你们是要还是不要?”
  大家都喜欢老顽童似的纪老太爷,笑着起哄:“自然是砚也要,墨也要。”
  一群人嘻嘻哈哈地进了厅堂。
  纪咏呲着嘴,牙疼似得跟着纪老太爷身边。

  如果是别人,甩都不甩就会走人。可面对从小到大他都没有赢过的纪老太爷除了长幼之别,他还有种对强者的尊敬,虽然心中不愿,他还是陪着纪老太爷在厅堂坐下。
  纪老太爷就倾着身子对纪咏道:“你的房师杨大人对你赞不绝口,还特意写了封信给我夸你通晓稼稿,非一般读人可比。他如此看重你,我既然来工,怎么也人见见他一一你明天陪着我一起去拜见杨大人。我们同为南直隶,远亲不如近邻,你平日无事,应该常去请教才是。”有什么好去的?
  每次去都说要农事,害得他到处找懂农事的管事寻问,这才没有穿帮……
  纪咏闷闷地应了一声“是”。
  纪老太爷脸上笑开了花,不再理会纪咏,和纪颂、纪颀说着话。
  去找陈曲水的事自然就泡汤了。
  不仅如此,纪老太爷还今拖着纪咏去拜访这个,明天拖着他去拜访那个,美其名曰地要介绍些老友让纪咏认识,纪颂和纪颀自然是全力支持,以至于纪咏除了去翰林院,其他的时间都用来陪纪老太爷了。
  转眼间就到了盛夏,纪老太爷却没有一点回去的意思,反而兴趣更浓,要把年轻时走过的地方都走一遍,没有走过的地方更是要弥补遗憾,更得走一遍了。
  偏生他的人来禀,说陈曲水过了几天就要起启回真定了。
  纪咏烦不胜烦,袖子一甩,不奉陪了。
  纪颀青筋直冒,教训他:“老爷子还有几天好日子,趁着他老人能吃能喝的时候,我们这些做子孙的不孝敬,难道等他老人家入了土再孝敬不成。你要是敢在他老人家面前横来,你就给我去跪祠堂去!”
  纪家的祠堂在宜兴。
  纪咏索性跪在了供奉纪家祖宗画像的佛堂。
  纪颀气得差点闭过气去,到处寻鸡毛掸子,要打纪咏。
  韩氏也觉得纪咏太过分,拦了来劝的纪颂:“百事孝为先口他若是连这都不懂,不如打死算了。”
  纪颂叹了口气。
  纪颀把纪咏打了一顿。
  纪咏道:“那我不用天天陪着曾祖父到处跑了吧!”
  纪颀半晌都没有说了一句话来。
  纪咏下了衙就去找陈曲水。
  陈曲水不在铺子里。
  田富贵十分殷勤地和纪咏说着话:“……,七老爷请了陈先生过去说话,回来的可能有点、晚。不知道纪大人找陈先生有什么事?要不要我传个话?要不,我跟他说您来找过他,让他明天去拜访您?”

  自己要不要去看看姑母呢?
  纪咏寻思着,心不在焉地出了铺子。
  有马车停在他身边,撩了车帘喊他:“纪见明,你在这里做什么?”
  纪咏抬头,看见了一身锦绣坐在马车里的何煜。
  两人自从在醉仙楼打了一架之后,何煜觉得纪咏性格豪爽,纪咏觉得何煜也算是个有担当的,两人反而不远不近地走动起来纪咏金榜题名,何煜送了贺礼过去:何煜成亲,纪咏去喝了喜酒。
  “没什么事,到处逛逛。”他下意识地不想让何煜知道这是窦昭的笔墨铺子。
  何煜也没有在意,点了点头,道:“我去醉仙楼喝酒,你要不要一起去东道是陈泽西,徐志骥、杨云宵,还有蔡固元几个都在场。”
  陈泽西是礼部都给事中,今年才三十二岁,原内阁大学士陈炎的孙子,是朝中有名的青年才俊,何煜娶的就是陈泽西的堂妹。
  徐志骥和杨云宵则是纪咏在翰林院的同僚,年纪也都不大。
  纪咏心里正不舒服,听说那个时时斜眼看自己的蔡固元也在,立刻来了兴趣,不客气地上了马车:“那就打扰了。”
  何煜最欣赏纪咏这副桀骜不驯的名士风头,哈哈大笑着朝里让子让,和纪咏一起去了醉仙楼。
  纪咏要是毒舌起来,还真没有几个招架的得。
  一顿酒没喝完,蔡固元已是脸色铁青。
  徐志骥和杨云宵强忍着才没有笑出声来。
  陈泽西瞧着这不是个事,朝着何煜使眼色,示意何煜和纪咏先走。
  何煜见这个蔡固元十分的无趣,也无意继续在这里粉饰太平,悄悄地和纪咏说了几句,两人喝完了酒盅中的酒,起身告辞。
  穿过走道的时候他不禁抱怨道:“不是说他才高八斗吗?我看也不怎么样……,”
  一句话没有说话,旁边的雅间突然出来一个人,差点撞在了何煜的身上。
  何煜不由推了那人一把。
  那人喝得有点多,一个趔趄,差点跌倒在地,顿时有些恼羞成怒,大声道:“你他妈的走路不长眼睛啊!”
  何煜哪里听得这样的话,立刻揪了那人的衣襟骂了过去:“你他妈的说谁呢?你有种再说一遍!我不把你打得满地找牙,我不姓‘何,!”

  那个却“咦”了一声,醉醺醺的脸上堆起了谄媚地笑:“纪大人,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您?”
  纪咏吐了糟,正心情大好地在一旁看热闹,没想到对方却把招呼打到他身上来了。他微微一愣,道:“你谁啊?”
  那人麻溜地站直了身子,笑道:“在下郑兆坤,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纪大人高中探花时,曾去府上道贺,见过纪大人一面。”
  纪咏哪里认得他。
  想到伯父是工部侍郎,这人多半是为了巴结伯父借着自己高中去送过礼。
  他“哦”了一声。
  何煜也不好和他算帐了,不悦地道:“算了,你给我陪个不是,这件事就这样算了!”
  郑兆坤忙点头哈腰地陪不是,并热情地邀请:“何公子,纪大人,相请不如偶遇,请给个机会让我能敬两位一杯酒。”
  把何煜说的笑了起来,打量着他道:“看不出来,你还是个机灵人。”
  他的话音刚落,就看见郑兆坤身后的雅间扇门大开,一阵丝竹声和女子的调笑声传了出来…
  有人走了出来,扯着嗓子喊了声“郑兆坤。”抬眼见郑兆坤就在旁边,大力地拍着他的肩膀道,醉意浓浓地道:“你他妈掉到毛坑里去了?”
  纪咏和何煜的不由朝雅间望去。
  就看见雅间主位上坐着个比小姑娘还要漂亮秀气的少年。
  他身边坐着两个姿态妖娆的女子,一个正在给那少年倒酒,一个则和少年旁边坐着的个二十出头,剑眉星目,英俊挺拔的男子调笑着。
  那男子好像有些不适应这样的场合,眉眼间带着几分尴尬勉强。
  感觉到有人看过来,少年抬起头来,似笑非笑瞥了他们一眼,神态间带着几分痞气。
  何煜皱眉,低声对纪咏道:“是顾玉。”
  京都小霸王,万皇后的侄子,云阳伯顾全芳的嫡长孙。
  纪咏也听说过。
  可他的目光却落在了顾玉身边那个英俊的男子身上,眼神骤然闪过利刃般的寒光。
  “郑大人盛情相邀,我们不去喝两杯,也大不给郑大人面子了。”纪咏淡淡地道,走进了雅间。
  何煜愕然。
  只好也跟着走了进去。
  ※
  姊妹们,兄弟们,今天的更新。
  O(∩_∩)O~
  ※
或许您还会喜欢: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塔木德智慧全书
作者:佚名
章节:451 人气:2
摘要: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分贵贱的。在犹太人的赚钱观念中,他们从来就不把蹬三轮、扛麻袋看成是低贱的事,也不认为做老板、经理就高人一等,钱不管在谁身上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点击阅读]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第1章我是全中国最穷的穷光蛋第1章我是全中国最穷的穷光蛋2005年7月30日星期六阴我30岁。我没房子,住在岳父母家。每天,我睡到上午十点钟起床,煮一大碗面条,狠狠地填饱肚子,然后出门“上班”。白天就不再吃东西了,到了晚上七点,我“下班”回家吃晚饭。一天吃两顿,从不例外。我“上班”就是找一个网吧上网。 [点击阅读]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使“富爸爸”系列丛书在中国获得如此成功。我们美国富爸爸公司为能与伟大的中国人民合作而感到骄傲。我们从未想到,这些最初仅仅为《现金流》游戏而撰写的小册子会使我们在世界各地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富爸爸”系列丛书被译成35种语言,在67个国家发行了1300万册。中国是我们最成功的市场之一。同时,还要感谢你们在我们访问中国期间对我们的热烈欢迎。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支持。 [点击阅读]
伊索寓言
作者:佚名
章节:454 人气:2
摘要:农夫替牛解下犁套,牵着它去喝水。这时,有只穷凶极恶的饿狼正出来觅食,看见那犁,开始仅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觉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觉地将脖子慢慢地伸了进去,结果再无法拔出来,只好拉着犁在田里耕起田来。那农夫回来后,看见了它,便说:“啊,可恶的东西!但愿你从今弃恶从善,回来种田吧。”这故事是说,尽管有些恶人做了一点善事,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无奈。 [点击阅读]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痴将军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3
摘要:第一章长安城外,炮竹、锣鼓喧闹之声绵延数里,不绝于耳。人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扶老携幼,大街上形成长长的人墙,站前方的个个欢欣期待,后方的便伸长了脖子,就怕晚那么一眨眼,就要错过亲眼目睹大英雄伟岸英姿的好时机。“爹爹,恬儿也要看大英雄。”五、六岁的女孩儿拉拉父亲裤管,细声细气地说。“好、好、好。”那当父亲的庄稼汉一把抱高了女儿,放上肩头。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河自漫漫景自端
作者:佚名
章节:37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一)楼下落地钟发出清脆的声音,自端下意识的合上书,数着,钟敲了十二下。她揉了揉额角,从沙发上站起来。原本拥着的靠垫和毛毯拖在地上,她没管。光着一双脚,走到窗边。从窗帘的缝隙中看着静静的庭院,屋前的水杉默默的立着。夜色深沉。静的让人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响动。自端撩开窗帘一角,看到警卫开了大门。车子进门以后便熄了火。车上下来两个人。 [点击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文/朱旭东认识尹建莉缘于她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那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刚为他们这一批教育硕士确定了导师。她当时很明确地选择了教育作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刚好是教师教育这个领域,这样我们自然就有缘认识了。第一次读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诗歌。她初次和我见面时,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给我。她的诗写得很好,我读了后觉得她很细腻,文字功夫很好,但也让我有微微的担心。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