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九重紫 - 第四十一章 震虎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四十一章 震虎(粉红票60加更)
  纪氏也只说玉簪不合适留在窦昭身边服侍,让她另换个丫鬟过来。
  俞嬷嬷知道,这是纪氏逼着她处置玉簪。
  西府的那些丫鬟、婆子之所以巴结奉承她,不就是想从她手里捞点好处。结果犯了事她不仅没办法把人保下,还要亲手惩戒这些曾经阿谀奉承过她的人。
  以后谁还会靠过来?
  但她若是装作没听懂,六太太会不会觉得失了颜面,把这件事捅到二太夫人那里呢?
  想到二太夫人,俞嬷嬷就不禁心里发寒。
  先把眼前这个难关过了再说吧。
  俞嬷嬷咬了咬牙,把玉簪领了回去,当着众人的面结结实实地打了她二十板,直打得她皮开肉绽,进气多,出气少,想着老太爷不知道正为什么暴跳如雷,谁靠近谁遭殃,因而怕玉簪死了触了老太爷的霉头,一面请了大夫过来给她用药,一面让人给玉簪找户人家嫁了。
  “最要紧的是嫁得远远的,”她嘱咐媒人,“也不要她的赎身银子,我们还倒送十两银子的嫁妆。”
  这样好的事,媒人自己动了心:“我有个远房的亲戚,是个挑夫,在淮安漕运上谋生,刚死了老婆,若是能成,还有几封茶叶的谢礼。只是年纪有些大,有两个儿子……”
  俞嬷嬷才不管那些,只要能把人远远地弄走,多的一句话没有问,就应了这门亲事:“我去跟七爷说一声。”
  媒人欢天喜地坐在那里一面喝茶一面等着。
  窦世英在鹤寿堂,俞嬷嬷赶过去的时候却被拦在了门外。
  “老太爷正和七爷说事,”小厮与她小声地道。“吩咐了谁也不许打扰。”
  俞嬷嬷就站在院子里等。
  房中,躺在醉翁椅上的窦铎像一下子老了十岁似的,疲倦而憔悴。
  “万元,这次你一定要考个举人回来!”他手背搁在额头上。挡住了眼睛,低沉的声音里透着几分无奈和愤懑,“现在的窦家。已不是伯祖父当家时的窦家了,你想保住家业,就要争气。知道吗?”
  窦世英直直地站在那里,没有作声。
  窦铎猛地坐了起来,暴躁地大声喝斥道:“你到底听见了没有?”
  “听见了。”窦世英平静地应着,问道:“王家的事,您准备怎么办?”
  窦铎冷笑。森然地道:“这件事你不用管了,西窦有我,就不会任东窦搓圆捏扁!你只要安安心心地去参加乡试就行了。”然后大声道:“谁在外面当差?”
  “是小的杜安。”
  “你去请了王家的大爷过来。”
  杜安应声而去。
  窦铎回头对沉静地站在那里的儿子道:“你回去收拾行李吧,明天一早就启程去京都。”

  窦世英恭敬地向父亲行了个礼,出了鹤寿堂。
  俞嬷嬷急急地迎了上去。把去东府的事说了,最后道:“……六太太的意思,这样的人是留不得了,为着从前***名声,最好还是远远地嫁了。”
  她怕再生波澜,把纪氏搬了出来。
  窦世英错愕,半晌才道:“既然是六太太的意思,你就按着六太太的意思办吧!”
  俞嬷嬷得了话,急急地去回了媒人。当天晚上就一副门板抬了玉簪出去。
  而窦世英在原地呆立半天,吩咐身后的高升:“你去帮我收拾东西吧,我去趟六爷那里,看看寿姑。”
  高升忙道:“那您早去早回,明天一大早还要祭拜祖先。”
  窦世英点了点头,去了东府。
  窦世横正在收拾要带到京都去的卷。房里有些狼藉,见窦世英过来,和窦世英到厅堂里坐下。
  “寿姑和你六嫂去老二媳妇家串门去了,”他给窦世英倒了杯茶,道,“看时辰应该快回来了。”
  窦世英轻轻地说了声“麻烦六嫂了”,端着茶盅沉默良久。
  窦世横笑道:“怎么了?嫌家里烦?”
  窦世英淡淡地一笑,答非所问地道:“六哥,诸家要退亲的时候,你为什么要给诸家说好话?”
  窦世横有些意外,半是玩笑半是调侃地道:“你的名声已经够差的了,要是再被诸家退亲,以后恐怕找不到什么好媳妇了。”
  窦世英听着想了想,突然展颜一笑,眉目舒展开来,如一副缓缓打开的画卷,有种自然写意的流畅与随意。
  窦世横看着一愣,窦世英已抬了抬端着茶盅的手,笑道:“六哥,我敬你一杯。”
  “哟!”窦世横压下心底的异样,笑道,“你这又是为哪一出?”
  “就是想跟六哥说一声‘多谢’!”窦世英嘴角噙着笑,目光却认真又郑重,让窦世横微微有些惊讶,正想问他出了什么事,外面传来一阵嬉笑声。
  “是寿姑回来了。”窦世横道,和窦世英一起出了耳房。
  大红灯笼照得院子一片红彤彤的,一群丫鬟婆子簇拥着纪氏和窦昭走了进来,纪氏低着头,不知道和窦昭说了句什么,窦昭仰着脸,望着她咯咯地笑,耳边坠着的小小赤金丁香忽闪忽闪的,像夜空中忽明忽暗的星子般顽皮可爱。
  窦世英鼻子一酸。
  如果谷秋还活着……不知道有多高兴!
  他不由蹲下身,张开手臂冲着窦昭喊了声“寿姑”。
  窦昭抬头,看见剑眉星目的窦世英。
  她静静地站在纪氏的身边,徐徐地喊了声“爹爹”。

  窦世英的笑容僵在脸上,手臂仿佛托着千斤力,慢慢地垂落下来。
  纪氏忙推了推窦昭,笑道:“你爹爹明天就要走了,他今天特意来看你的。”
  窦昭佯装不懂。曲膝给窦世英行礼,脆生生地和父亲道别:“爹爹一路平安!”
  窦世英失笑。
  自己和一个孩子计较什么?
  他笑着上前摸了摸女儿的头,笑道:“寿姑在六伯母这里,要听话。知道不?”
  窦昭笑嘻嘻地点头。
  窦世英给纪氏行礼:“寿姑就请六嫂多多费心了。”
  纪氏忙还礼:“七叔客气了。寿姑乖巧懂事,我们都很喜欢。”
  窦世英笑着告辞。
  窦世横送他。
  被窦世英拦住:“明天大家都要起早,就不用这么客气了。”
  窦世横是个爽快人。笑着朝窦世英挥了挥手:“那我们明天见。”
  和纪氏并肩而立,望着窦世英离开。
  清风明月下,繁枝婆娑,窦世英的背景孤单而寂寥。
  窦昭扭过头去,啪嗒啪嗒地跑进了内室……高氏站在栖霞院东厢的台阶上,玉簪花浓郁的香味热烘烘地扑面而来,从正隐约传来庞氏娇滴滴的笑声。仿佛针尖刺在她的心上,是那么地令人难以忍受。
  她顿时心浮气躁,忍不住在院子里打起转来。
  自己怎么就和庞氏做了妯娌?
  见过不要脸的,可从来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自己的脸都给庞氏丢光了。
  想她从小到大行得端、走得正。不管什么时候都堂堂正正毫不畏惧,何曾像现在这样,走路都要看着脚尖……
  高氏气呼呼地在庑廊前站定。
  不管王知柄是怎么想的,反正她明天一早就回南洼,然后带着儿子去京都看望父亲,再也不趟这滩浑水。
  王知柄丢得起这个脸,她可丢不起这个脸!
  拿定了主意,她心中略微好受了些,就看见一个黑影从旁边的树林拐了过来。
  她吓了一大跳。定睛一看,是丈夫王知柄。
  他低着头,高一脚低一脚的,一副神不守舍的模样。
  不知道窦家老太爷跟他说了些什么?
  高氏思忖着,想到昨天自己劝王知柄不要住在窦家,随便到哪里窝一夜都行。王知柄不听,结果今天早膳的时候,窦家的丫鬟看他们的眼神就像他们是来打秋风的穷亲戚,她硬是一口气堵在胸口直到了下午才渐渐散去,高氏就不想理睬丈夫。
  她转身回了厢房。
  王知柄望着从半开的房门内泻出来的昏黄灯光,不由苦笑。
  他何尝不知道他们住在这里言不正名不顺,可若是他不住在这里,庞氏没有人压着,谁知道还会做出什么泼皮事来?

  也不知道这门亲事是谁做的媒人,这哪里是在给他们家做媒,这简直是在害他们家。
  偏生他弟弟又懦弱无能,被这个弟媳掐得死死的,他一个做大伯子的,总不能越过弟弟去管弟媳吧?
  王知柄头痛欲裂地进了。
  高氏一句话也没有和王知柄说,默默地打了水给王知柄洗漱。
  王知柄知道自家的事让妻子受了委屈,十分过意不去,拉了妻子衣袖,故作高深地道:“你知道窦老爷叫我去是为什么事吗?”
  高氏敷衍地道:“什么事?”
  “窦老爷问我,是想让爹做个名流青史的贤臣?还是想让爹做个昙花一现的诤臣?”
  高氏骇然:“窦家老太爷都对您说了些什么?”
  “说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王知柄迟疑了片刻,把赵谷秋的死告诉了高氏。
  高氏面白如雪,捂住胸口,嘴角微颤,好一会才颤颤巍巍地道:“会,会不会,弄错了?”却猛然间想起有一次婆婆说是故旧人家嫁女儿,没有钱随礼,不想去。还是她当时当了自己的一根金簪子才让王映雪去喝的喜酒……心里却已经信了几分,眼泪就忍不住扑扑落下来:“这是造的什么孽啊!”
  “我也没有想到。”王知柄的眼睛也红了,“窦老太爷说,他要不是钦佩父亲的为人,是决不会让映雪进门的。原来只当是照顾旧识的女儿,却没想到惹出这样的祸事来。映雪想什么,窦老太爷清楚,可窦老太爷也说了,出了赵氏这件事,赵家是绝对不会答应扶正映雪的。你也知道,没有赵家的同意,就算是窦家承认映雪,也是没有用的……”
  不知道为什么,高氏听了这话脑海里却突然浮现出“祸水东引”这句话来。
  ※
  大家在评论区里让我整个人物表,因为大纲里涉及到剧情,人物表是随大纲一起走的,需要剥离出来,暂时照着“天空中的美人鱼”的格式做了个,大家先看着,有新人物出现再更新。如果还是看得不明白,我们再商量着改格式,欢迎大家指正……第二十八章《过年》里,把窦启俊的年纪改了改。按原来的大纳,窦家的事写得太多,减了几个人物,结果出现了这样的错,在这里检讨一下。
  最后是关于称呼。原来考虑到三房是没有封诰的,所以各称呼各的,准备在第二部分里把所有的称呼统一,现在看来这样更混乱了,又因为工程量太大了,怕改死机,我在窦家“昌”字辈前面缀上各自的名以示区分。比如说窦环昌,就称“环九爷”,大家觉得怎样?
  有些小错误正断断续续的改正中。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海菲在铜镜前徘徊,打量着自己。“只有眼睛还和年轻时一样。”他一边自言自语着,一边转过身慢慢地在敞亮的大理石地板上走着。他拖着年迈的步伐在黑色的玛瑙柱子之间穿行,走过几张雕刻着象牙花饰的桌子。卧榻和长沙发椅发着龟甲的微光。镶嵌着宝石的墙壁上,织锦的精美图案闪闪发光。古铜花盆里,硕大的棕榈枝叶静静地生长着,沐浴在石膏美人的喷泉中。缀满宝石的花坛和里面的花儿竞相争宠。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买夫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楔子那年的冬天很冷,长得像是没有尽头。岁末将至,家家户户忙置办年货,围炉守岁过个好年。那是她失去家人的第四个年头,却依然无法习惯没了亲人在身旁围炉守岁的新年。她讨厌安安静静的屋子,说了话无人应答,空冷的木桌、木椅,怎么也坐不满。每一个独自面对的新年,都好寂寞,好难挨。送走最后一个客人,她收拾妥当,隔壁摊上还剩两块干烙大饼,她索性全买了,却一点想吃的欲…望也无。 [点击阅读]
云中歌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0
摘要:内容介绍:桐华继《步步惊心》。《大漠谣》后,呕心沥血倾情历史言情推佳作《云中歌1》。云歌自幼生活在大漠,偶然的机会让她救了荒漠中的陵哥哥,并赠予珍珠绣鞋,许下诺言。另一只绣鞋也于无意间丢给饥饿的小孩。十年后,云歌到长安寻找陵哥哥,却遇上了难缠的绝世美男孟珏,云歌以为幸福的生活从此开始,谁知又卷入了一场宫廷王位之争……由两只幼时无意送出的珍珠绣鞋, [点击阅读]
云中歌3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0
摘要:树上的叶儿快落尽时,刘弗陵离开了长安未央宫,移居骊山温泉宫。大部分的事情已经不再亲理,每日里只在温泉宫内接见几个大臣,政事都交托给霍光、杨敞、张安世、隽不疑四位议政大臣处理。在议政大臣的选任上,朝堂内起了不少风波。忠于皇权、或者对霍氏有怨的人拼尽全力想维护皇族的利益,力争刚调回京城的赵充国将军能被皇上委任,而霍氏集团则全力排斥赵充国将军。 [点击阅读]
人性的弱点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三十五年来,美国出版商出版了二十多万部各种不同的书,其中大部份是枯燥乏味的,许多是亏了本的。我说了”许多”吗?有一位列人世界上第一流的出版公司的负责人,最近这样对我承认说,他公司拥有七十五年的出版经验,可是每出版八本书,依旧有七本书是亏本的。那么我又如何还敢冒险,再写这本书呢?而且在我写好后,你又为什么要费事去读它呢?.是的,这两个都是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点击阅读]
仇恨之轮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埃里克在吧台后面。正忙着把沾在恶魔头骨上的麦酒擦干净。这时候,一个陌生人走了进来。恶魔客星旅店平时很少有生人光顾。常常是忙活一整天也难得见到一张生面孔。由于来的都是些老主顾,埃里克差不多记得每个人的长相,只是叫不上名字:他从不在乎谁来光顾,他在乎的是客人有没有钱,是不是又饥又渴。那人找了个位置坐下来,看上去像是在等人,又像市在找什么东西,反正肯定不是在看漆黑的木头墙壁。 [点击阅读]
他来了请闭眼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1.怪男人鸦青色的天空掩映着远山,薄薄的雪堆积在林间小径上。空气微寒而清爽,人若行走其中,很快会感觉到身体仿佛被松枝和雪的气息填满,冰冷又惬意。简瑶在大路旁下了公交车,又拐上石板小径走了十多分钟,终于看到前方山坡上,一幢灰绿屋顶的欧式小别墅。自简瑶有记忆起,这幢别墅就矗立在城郊的山腰上。二十多年过去了,即使拿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这幢错落有致的建筑一点也不过时。 [点击阅读]
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今年7月19日,原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跳槽到Google公司,引起了包括《纽约时报》等全球上万家媒体的追逐报道,也在国内引爆了一场关于职业道德的大讨论。如今,李开复博士亲自撰写的第一本中文图书——《做最好的自己》将于9月25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点击阅读]
六顶思考帽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概要六顶思维帽方法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