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 第一章(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也不是人呀,他说。
  他的手指冻僵了,只能缓慢地打开和关上那把剪刀。我不敢肯定,究竟是那把刀还是他的手发出刺耳的声音。我将刀扔到了雪地里。刀淹没了,根本看不到它究竟落到了哪里。他满院子地搜寻,鼻子上全是厚厚的雪花。我在院门旁边踩到他的手了,于是他耸起鼻子,但并没有走出院门外,到白茫茫的整条大街上搜寻。我说:
  你该住手了吧,那只绵羊被冻死了,羊毛都被冻僵了。
  院子的篱笆边上还有一棵绣球花树,上面的枝叶已经被剪得光秃秃的了。我朝那边一指:
  那是怎么回事?
  这是最糟的,他说,它春天就生孩子了,这可不行啊。
  第二个晚上一过,保罗大清早就说:
  若是人们彼此之间还打搅,那这个人还有另一个人。只有棺材里的人才独自睡觉,这还早着呢。我们夜里应该一起睡觉。谁知道他做过什么梦呢,可他马上又会忘记得一干二净。
  他说这是睡觉,不是做梦。今天凌晨四点半,我看到保罗在灰蒙蒙的光线下睡觉,一张脸走样了,还有一只双下巴。下面的商业大街上有人在骂骂咧咧,大清早地发出大笑声。莉莉曾经说过:
  咒骂把恶鬼驱除。
  傻瓜,把脚拿走。把身子弯下来,难道你鞋子里有大粪吗?张开你的狗耳朵吧,你听听,不过不要在起风的时候飞走。发型随它去吧,我们还在卸货呢。有一个女人像母鸡一样发出短促而嘶哑的咯咯声。车门发出砰砰声。抓住,蠢猪,如果你想偷懒不干活儿,去疗养院好了。
  保罗的衣服在地上。橱门的镜子里贴着今天的日子,是我被传讯的日子。我站在那里,右脚先着地,每次我被传讯的时候都是这样。我不知道是否我相信这一点,但肯定不会颠倒过来。
  我很想知道的是,在其他人那里,他们的脑子是否负责理智和幸福。在我这里,脑子只够用来创造幸福。用来创造生活是不够的。无论如何不够用来创造我的生活。我已经满足于这种幸福了,尽管保罗说过,幸福是没有的。每隔几天我说:

  我过得挺好。
  保罗的脑袋无声而笔直地出现在我面前,并且惊讶地看着我,好像我们拥有彼此不再有效一样。他说:
  你过得挺好,因为你忘记这在其他人那里意味着什么。
  其他人说他们过得挺好时,或许他们指的是生活。我指的只是幸福。保罗知道我并没有满足于生活,我也不想说,还不想这么说。
  瞧瞧我们吧,保罗说,别妄谈什么幸福。
  浴室的灯光将一张脸投向镜子。一把面粉飞到玻璃上,竟然如此迅疾。然后,那块玻璃就成了一幅充满青蛙皱褶的画面,就是在青蛙眼睛所在的位置上,那就和我很相像了。水温暖地流到我的手上,我的脸是冷的。我刷牙的时候,牙膏的泡沫从眼里冒出来,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我身体不舒服,使劲吐唾沫,可还是中断了下来。自从我被传讯以来,我将生活和幸福分隔开了。去接受审讯的时候,我必须从一开始就将幸福放在家里。我把幸福放在保罗的脸上,他的眼睛周围,他的嘴巴周围,放在他的胡子上。要是人们真能看到,那么保罗的脸上一定笼罩上了某些透明的东西。每当我必须离开的时候,我就想待在家里,就像恐惧待着一样,我是无法夺走保罗的恐惧的。就像我离开的时候,将自己的幸福留下来一样。他不知道这一点,他完全无法忍受我的幸福依赖于他的恐惧。但他知道一个人看到什么。在我被传讯的时候,我总是穿着那件绿色衬衣,吃着胡桃。那件衬衣是莉莉的遗物,它的名字是我给起的:这件仍在生长的衬衣。如果我带走了幸福,我的神经就会脆弱得受不了。阿布说:
  你的神经干吗受不了,我们才刚刚开始呢。

  我真的没有失去自制力,我的神经真的不是太少,而是太多。而所有的人都像行驶着的有轨电车那样发出轰鸣声。
  在空荡荡的车里,胡桃对神经和理智是有好处的。每个孩子都知道这一点,可我却忘了个精光。不是因为我经常被传讯才会想起这一点,而只是出于偶然。就像今天,我应该在十点整到阿布那里,七点半就准备好出发了。整个路途顶多需要一个半小时。我准备用上两个小时,一旦早到,我宁可在附近溜达一下。我还从没有迟到过,我难以设想,谁能容忍这种懒散的行为呢。
  我过来吃胡桃,因为我七点半就已经准备好了。以前轮到我被传讯时也总是如此,可那天早上一只胡桃放在厨房间的桌子上。保罗前一天在电梯里发现了它,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胡桃不可能是有人放在那里的。这是刚摘下的胡桃,来自绿色果壳的潮湿纤维还黏附在上面。我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对一只新的胡桃来说,它是太轻了,好像它里面是空的没有果实一样。我找不到锤子,用石头把它敲开,石头本来在过道里,但从此以后就放在厨房间的角落里了。胡桃肉很松软。吃起来有股酸酸的奶油味。那天审讯比平时更短,我保持镇静,重新走到大街时,我想到:
  我要把它归功于这只胡桃。
  自此以后,我相信胡桃是有作用的。我并不是真的相信,但我喜欢做所有可能的一切,凡是有用的我都要做。因此,我把石头作为工具,把上午作为钟表时间。如果胡桃一夜之间启动了四处乱放的程序,那么它们的用处就算走到尽头了。不仅对保罗和邻居,对我而言夜里敲门也更容易忍受一些,可我无法去干涉时间。
  这块石头是我从喀尔巴阡山上带回来的。从三月起,我的第一任丈夫去当兵了。他每周给我写一封痛哭流涕的信,我就用一张安慰性的明信片回复他。现在已是夏天了,可以精确地计算一下,等到他回来,我们来来去去的信件和明信片还有多少了。因为我公公想接替他和我睡觉,所以我对待在院子里和家里感到厌倦了。我收拾好自己的旅行背包皮,等到他第二天早上去上班之后,就把背包皮放在篱笆有一个缺口的矮树丛中。快近中午的时候,我两手空空地走到大街上。我的婆婆在晾衣服,没有注意到我在干什么。我没说一句话,从篱笆那里拿起背包皮去了车站。我坐车到山里,向音乐学院的一个大学毕业生团组求助。我们每天跌跌撞撞地走到天黑,从一个冰川湖走到另一个冰川湖。在每个岸边,在那些碎石之间竖立着一块块木十字架,上面写着每一个淹死者的死亡日期。水下坟墓和周围的十字架,是对世人的警示。仿佛那些圆圆的大湖很饥渴,每年到了那些写在十字架上的日子里就需要肉一样。自从有了这些死者,再也没有人到这儿来潜水,水一切断了生命,人立马就心凉了。大学生们一起唱着歌,湖泊能够映出他们站立时头朝下的倒影,可以证明他们是不是合适的尸体。他们在走路、中途歇脚或者吃饭时齐声合唱。即便就像在最裸露的高处一样,天在那里吹到一个人的嘴里,他们夜里在睡梦中开始多声部唱歌,我也不会感到惊讶。我不得不求助于这个团组,因为死神不会把任何孤身迷路的漫游者交出来。在湖畔,他们的眼睛每天变得越来越大,他们早就抓住了脸颊,我在每一张脸上看到了这一点,而每一天他们的大腿变得越来越短。可在最后一天,我想带点儿东西回家,于是在所有的卵石中捡了一块和儿童脚相似的石头。这些大学毕业生在寻找可以放在手里的小巧平整的石头——忧愁石。这些小石头和我在服装厂每天可以随便拿到的大衣纽扣相似。可大学生们当时相信这些忧愁石,正如我现在相信胡桃一样。

或许您还会喜欢:
红龙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0
摘要:1威尔·格雷厄姆让克劳福德坐在房子与海之间的野餐桌旁,然后递给他一杯冰茶。杰克·克劳福德看着这幢外表漂亮的老式房子。银白色的木料衬着明媚的阳光。“我真应该当你卸职的时候在玛若森就找到你,”杰克说,“你肯定不愿意在这儿谈这件事。”“这事我在哪儿都不愿意谈,杰克。既然你坚持要说,好,我们就来谈谈。 [点击阅读]
纯真年代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作者:蒲隆美国文学批评家菲利普·拉赫夫把美国文学中典雅和粗犷这两种不同的流派形象地称为“苍白脸和红皮肤”。这两种流派不仅写作风格相异,而且题材也不同:“苍白脸”多写上流社会,“红皮肤”则多写下层民众。当然两派作家的家庭出身和社会经历也大相径庭。 [点击阅读]
纸牌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欢笑不长久,欲望不长久,生命本身,也总会走到尽头。这真是至理名言。所以,人生在世,最要紧的就是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把手中的东西紧紧抓住。为什么要虚度一生去换取入土之后碑头的空文呢?“永存我心”,什么样的蠢蛋才会希望自己的坟头铭刻这样一句空话?这不过是无病呻吟的多愁和伤感,毫无意义。我们还是面对现实吧,人生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输赢高下都在政坛见分晓。 [点击阅读]
纽约老大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1991年6月13日,好莱坞。凌晨,加利福尼亚美联社分部一派兵荒马乱。五分钟之前,路透社抢先向全球公布了齐亚托联通公司的最新消息。这一次,英国人灵敏的鼻子终于甚至比美国人更早嗅到了大西洋的腥味。齐亚托联通公司正在制做本世纪耗资最大的色情片,主要外景地选择在沙漠中,也就是拍摄《宾虚传》和《阿拉伯的劳伦斯》用过的场景,其中一处搭设了1000余人在上面翻滚的大台子。 [点击阅读]
绞刑架下的报告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代英雄,惨遭杀害,但他们是一座座高大雄伟的雕像,矗立在大地上,鲜花环绕,阳光沐浴,人们把最崇敬的感情献上。一伙魑魅魍魉,蝇营狗苟,虽生犹死,都是些朽木雕成的木偶,人们投之以冷眼、蔑视与嘲笑。捷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他举世闻名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部不朽的作品里,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伟大与渺歇—雕像与木偶的根本区别。 [点击阅读]
绿里奇迹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当时的州立监狱还在冷山。当然了,还有电椅。狱中囚犯常拿电椅开玩笑,对令人恐惧却又摆脱不掉的东西,大家总喜欢如此地取笑一番。他们管它叫“电伙计”,或者叫“大榨汁机”。大伙谈论电费单,谈论那年秋天监狱长穆尔斯不得不自己做感恩节晚餐,因为他妻子梅琳达病得没法做饭了。不过,对于那些真得要坐到电椅上的人,这些玩笑很快就不合时宜了。 [点击阅读]
罗亭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那是个静谧的夏天早晨。太阳已经高悬在明净的天空,可是田野里还闪烁着露珠。苏醒不久的山谷散发出阵阵清新的幽香。那片依然弥漫着潮气,尚未喧闹起来的树林里,只有赶早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缓缓倾斜的山坡上,自上到下长满了刚扬花的黑麦。山顶上,远远可以望见一座小小的村落。一位身穿白色薄纱连衣裙,头戴圆形草帽,手拿阳伞的少妇,正沿着狭窄的乡间小道向那座村庄走去。一名小厮远远跟在她后面。 [点击阅读]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谢泼德医生在早餐桌上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罗杰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罪与罚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