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锦屏记 - 第十三章 喜讯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三章 喜讯
  荀卿染坐在窗下做着针线,忽然宝珠提了壶水进来。荀卿染见宝珠对自己眨了眨眼,知道她有话要说,就叫麦芽去门外守着。
  “姑娘,我方才去找香坠玩,事情恐怕有些不好。”
  香坠是方氏院里茶水房的小丫头,和宝珠一样大的年纪,两人十分交好。
  “别急,有什么事慢慢说。”荀卿染放下针线。
  “香坠让咱们小心些,说是小吴姨娘去找太太告歪状,说昨晚上的事,是姑娘您调唆的。”宝珠就把香坠听到的,小吴姨娘如何诬赖荀卿染的话学说了一遍。
  荀卿染噗哧一笑,这种事确实是小吴姨娘的手笔。可叹她每次都讨不到好处,却一点都没学乖。
  “结果太太反训斥了她,还罚了月钱,连二姑娘的都罚了。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过,太太会不会真的疑心姑娘?”
  荀卿染摇头,她一点都不担心。昨天晚上的事情,并不是她事先策划,而是见机行事,并没有一点破绽。就算方氏不满她帮着荀淑芝,也怀疑不到别的上去。
  “可惜了二姑娘这个人,相貌好,脾气好,针线好。就是太软弱了些,又有这样一个姨娘,生生被连累了。”桔梗忍不住叹息。
  荀卿染对桔梗的话不能完全认同,荀淑芝不仅软弱,她更没主见。原本荀卿染见荀淑芝为人温顺,没有坏心眼,做事也不藏奸,很想和她结交。两姐妹同住一个院子,互相护持,这是多好的事情。可是和荀淑芝交过几次事情,荀卿染就息了这个心思。

  小吴姨娘只有荀淑芝这一个女儿,她既不年轻,也不受宠,就把后半生的希望都寄托在荀淑芝身上。因此总怕这个女儿不和她一心,凡事都要过问。荀淑芝是老好人没错,可太没主见了,只要小吴姨娘问起,她没有不说的。
  而小吴姨娘的性子,实在是让荀卿染找不出话来形容,只能说她不知好歹。几次在方氏面前卖乖,就是拿荀卿染与荀淑芝私下的交谈说事。好在荀卿染和荀淑芝说的都是姐妹交好的话,这才没让方氏真正拿住把柄。
  “姑娘,还有件事。方才京里派了快马来送信,听说来的是大爷身边的尽忠,还有安国公府的一个管事。”
  方氏出身侯门,她家现有侄子在京里掌管着五城兵马司。而她那一辈现在却只剩下姐妹三个。方氏和郑姨妈的大姐,是嫁进了京城安国公府齐家。大爷指的是方氏的长子荀君兆,现做着兵部的笔贴士,早年间和永昌伯家的姑娘结了亲。
  “是来送寿礼的?”
  荀卿染虽然这么问,心中却有怀疑。前些日子,接到过京里的书信,寿礼应该还得几天才能到。而且送寿礼,是早有计划的,实在不需要派人快马加鞭地来送。
  “就两三个人,没带寿礼。太太请了人进去说话,方才又急急地派人去城里,说要请老爷立刻回来。”

  再过半月,就是方氏的四十大寿。郑姨妈已经派了儿子和侄子来,齐家和方家也会派人来送礼,只有荀家大爷,最是应该带着大奶奶回来贺寿。但是,荀大奶奶正怀着七八个月的身孕,不宜来往颠簸。荀大奶奶已经生了两个女孩,大家都盼着这次会是个男孩。方氏早发了话,不让他们回来,保胎要紧。难道是大奶奶提前生了?
  “可知道是什么信?太太脸色如何?”荀卿染问道。
  宝珠摇头,“说是太太写了封手书,不是口信。不过,太太屋里的人瞧着太太是高兴的。”
  “那就是好消息了。”
  傍晚,荀卿染会同了荀淑芝,一起到方氏屋里问安。方氏依旧坐在榻上,面带微笑,听着荀淑芳和荀淑兰早说话。
  “要给母亲请罪,昨天贪玩,今早上头疼,身子重,吃了贴药才好些,没能给太太来请安。”荀淑芳在为早上没来方氏屋里请罪。
  方氏笑着听了,并不介意。
  “听说大哥来信了,是不是大嫂给太太添了金孙?”荀淑芳睁大眼睛看着方氏,好像就盼着方氏点头。
  方氏嗔道,“小孩子家,不懂事,你大嫂的产期还有一个月那。”
  “哦,那是齐家姨母来信,还是大表哥?姨母和表哥可都好?母亲,什么时候带我们去京城,女儿想大姨母了。记得小时候见过一面,大姨母给了四妹妹一块玉佩,也给了女儿一块,女儿一直带在身上的。”

  “她们都好,就是来信说说家常。”方氏眯着眼说道。
  荀卿染在一边静静听着,看来荀淑芳也不知道什么内情,所以才这样打探。方氏明显心情很好,却不肯透露什么消息。快马送信说家常,说出去谁也不会信吧。看来必定是喜讯,可是会是什么样的喜讯,方氏要瞒着大家。
  “太太,老爷回来了,已经到了门口了。”
  方氏站起身来,荀卿染知道这是要出去迎接,也忙跟着站起,看方氏整理鬓发衣衫,就上前帮忙。荀淑芳早一步抢在前面,荀卿染趁势退到一边,心里更加纳罕。荀老爷已经在郡城住了半月有余,说是以文会友。郡城有戏有酒有美人相伴,又没有人在耳边呱噪,合家都以为他要到方氏寿辰才回来。可他却一得到方氏的手书,一晚上都等不得,立即就回来了。如此牵动荀大老爷的,会是什么样的喜讯?
  众人跟着方氏接到二门,荀大老爷正从车上下来。夜幕降临,四周都点上了灯笼。荀大老爷身材修长,一张白净面皮,鼻梁高挺,长眉凤目,一袭锦缎长袍,迎风而立,真是要身材有身材,要长相有长相,要风度,更是风度十足,完全是个保养良好的中年美大叔。
  方氏眼睛一亮,迈步迎上前去。荀大老爷却扭过头去,从车上扶下一个娇俏的人影,方氏一下顿住了脚步。
或许您还会喜欢:
卡尔洛斯:求战之心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你让我失望了,卡尔洛斯。不论他再怎么努力,这句话就是无法从他的心头消散。不论在经过阿格玛之锤的时候听到多少声激昂热情的“欢迎霸主!”都没用,不论在愤怒之门前方的废墟里站上多久,对着依然熊熊燃烧的魔法烈焰凝视多久也都没用。就连挥斧砍杀胆敢与他为敌的猛兽与天谴军魔物也只能暂且令他分神,就连热辣辣地喷溅在脸上的鲜血也无法淹没那句话。 [点击阅读]
卡耐基口才学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卡耐基的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谈话和演讲中畏惧和胆怯的心理,培养勇气和信心。在“戴尔·卡耐基课程”开课之前,他曾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来上课的原因,以及希望从这种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 [点击阅读]
原来你非不快乐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0
摘要:致内地读者得怀着感恩的心情,在因缘际会下,我第一本在内地发行的书,是关于快乐/不快乐的课题,跟内地朋友分享自己这几年的体会。当前大势。不失为反思“拥有与失去”的黄金机会,能借此想到拥有的代价、失去的回报,内心得以从外在环境与际遇中释放,堪称千金不换。过去写下不少勾引别人眼泪的歌词,有时会反省自己是不是美化了伤感,有时又觉得让人落泪,可得到发泄,但愿也不算是作孽、遗害人间。 [点击阅读]
叛逆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夜半,惊醒!一身的酸痛,直觉摸索身侧的棉被,只触到一掌的冰冷与坚硬。她茫然睁开眼,身下是大理石地板,而不是她温暖柔软的大床。又跌下来了吗?她苦笑。明天,要记得叫人来铺上长毛地毯。室内空调似乎没有发挥它的效用,冷,是唯一的感觉。功能再强有什么用?一点都不暖的暖气,明天要顺便换掉它!她坐起身,赤脚下楼。打开冰箱,里头塞得满满,应有尽有。 [点击阅读]
哈佛女孩刘亦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则轰动全国的独家新闻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用大字标题在头版头条登出了一则独家新闻:《我要到哈佛学经济》。记者雷萍报道: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成都女孩刘亦婷,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尔斯利学院和蒙特豪里尤克学院。 [点击阅读]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0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唤醒心中的巨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醒来吧!控制你的生活!安东尼·罗宾斯是世界顶级激励大师。你将在本书中与这位大师共享那独到而又强大的课程,用来唤醒你心中蛰伏的巨人。他是公认的控制心理变化的专家,在本书中,他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循序渐进的课程,使你通过富于灵感和乐趣的轶事、例子和一步步扎实的策略,组成一个控制情绪和财政困难并获得巨人般灿烂生活的程序,用来帮助你发现你的真实目的,并控制你的生活,激发你控制命运的能力。 [点击阅读]
喃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第1章妄语(1)扎西拉姆·多多自幼便是个孤单的孩子,我习惯一个人想象自己的虚妄世界。少年时开始多思虑,满心满怀的念头与言语,挤得肚肠都酸痛了,只好写下来,变成酸词句。又到青年离家求学去,便总算因了这千山万水,可以将千言万语都寄予书信,借了问候友人的名分,自个儿滔滔不绝,也不管不顾别人是否有心听闻,是否有丝毫兴趣。直到网络互联,博客兴起,便一掷纸笔,十指开始于键盘上,翻飞不已。 [点击阅读]
回首的相思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楔子最后一抹夕阳余光没入地平线之下,宁静的小家庭中,婴儿嘹亮的哭啼、夹杂成一股笔墨难以形容的氛围----那叫温馨。突然,悠扬的门铃声响起。“擎,去开门。“房内,尹心语扬声喊道,由那慌乱的口气和婴儿更加撼动山河的壮烈哭声可以判断,刚晋升为母亲的小女人尚未摆平那个才数月大的小东西。宋擎了然地笑了笑,先关了炉火后,才离开厨房。 [点击阅读]
大漠谣2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绑架-1黑沉沉的天空沉默地笼罩着大地,空旷的古道上只有得得的马蹄声在回荡。我坐在马车篷顶呆呆凝视着东边,那座雄宏的长安城已离我越来越远。不知道多久后,东边泛出了朝霞,虽只是几抹,却绚烂无比,天地顿时因它们而生色。慢慢地,半边天都密布了云霞,如火一般喷涌燃烧着。一轮滚圆的红日从火海中冉冉升起,不一会就把笼罩着整个天地的黑暗驱除一空。天下只怕再没有比日出更灿烂壮美的景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