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举报信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刘卫华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1期通俗文学-侦探小说
  一
  “谁写给雷振天的信?信件超重,退回来啦!”早上8∶00,小伍拿着报纸信函一到县扶贫办,便举着一封信嚷开了。小伍的话,犹如一块磁铁,把大伙儿针一样地吸了过来。
  “雷振天?雷检察长,奇怪,谁给他写信啦?”马副主任问。
  “寄信人地址——县扶贫办。没有署姓名,这是一封匿名信。”钱副主任拿着信件看了看,一字一顿地说。
  “问一问大伙不就知道了。”纪检组长老赵提醒。
  小伍便逐个地问了司机陈司长、会计老姜、出纳小孙,他们都把头儿摇得像拨浪鼓。县扶贫办总共才8个人。小伍又找来出勤签到本,逐一核对了笔迹,可硬是认不出是谁写的。“真是活见鬼啦,明明是县扶贫办寄的,可又没有人承认,待明儿我贴上8角钱给寄出来啦!”小伍又嚷开了。
  “小伍,那封信是我寄给雷检察长的,没想超重了,你给我拿进来。”这时,县扶贫办贾主任把肥硕的脑袋从主任室里伸了出来。
  二
  中午!”2∶30。县扶贫办主任室。贾主任与会计老姜。
  “早上小伍在叫嚷,我就知道这是一封匿名举报信。为什么呢?其一,县扶贫办与县检察院相距不到500米,找雷震天有事,上门走一趟或打个电话不就得了,干嘛要写信?其二,我们扶贫办没听说谁与雷震天很熟,如果不是匿名举报,犯不上要写信。其三,要不是举报信,今天为什么没有人承认?所以,小伍在嚷嚷,我便假装说是我写的。现在你看看,果然不出我所料,还真是一封举报信。”
  听说是举报信,老姜心头不由一紧,他与贾主任鲸吞扶贫款的事儿,随手拈一件都够到局子里走一遭。再说,雷震天嫉腐如仇、破案如神,要是被他盯上了,任你有七十二变也瞒不过他的火眼金睛。不过,现在老姜不敢想这些,他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举报信上来。
  举报信是打印稿,也没有署姓名,上面写着他与贾主任如何如何贪污扶贫款的内容。另外还有一张音乐卡,上面简简单单的几句话:
  “尊敬的雷检察长:
  您好!您为国家破了不少大案,为社会除了不少蛀虫,您辛苦了!附上贺卡一张,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贺卡上也没有署姓名,只有贺卡里的音乐盒正唱着《好人一生平安》的旋律。当然,老姜是无心欣赏音乐的。
  “贾主任,您看看,这信上写的也不对。上次拨给谭家乡的扶贫款,咱俩明明截留了5万,可信上却说只有3万元。还有,信上说我们克扣了旮旯乡的扶贫款,虽然我们付款时以争取扶贫资金需要活动经费的名义少付了旮旯乡2万元,但旮旯乡的收款收据却没少开呀!”
  “唉呀,我现在找你来不是说这些,我们关键是要分析一下谁是举报者,因为举报信今天落到了我手中并不等于他明天不举报。同时,要把帐目处理一下,怎样做平。”
  ……
  三
  县检察院审讯室。
  在对他俩进行单独审讯时,贾主任与姜会计对贪污挪用事实供认不讳。并不是他俩“立场不坚定”,也不是他俩“意志不强”,而是审讯室里播放的那天中午他俩在贾主任办公室的那段对话彻底攻破了他俩的心理防线。不过,至今他俩都搞不明白,那天他俩的秘密对话检察院又怎么会知道呢?
  当然谁也弄不明白。不过雷检长心里最明白,促使“硕鼠”现形的还是那封举报信,在那张音乐贺卡里装有检察系统最新引进的、价格低廉且性能良好的窃听器,把他俩的对话一字不漏地“窃”了过来。
  那么那封举报信呢?当然也是雷检长写的。雷检长在乡下检查工作时,听一些乡干部与老百姓对扶贫办口吐怨言,便给自己写了一封没有贴足邮资的举报信。因为他知道,只要贾主任发现了这么一封信,他肯定是不会不研究一番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夜幕下的哈尔滨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清明过去,谷雨快到了。可是哈尔滨的夜晚,还是凉风扑面,寒气袭人。已经抽出嫩芽的柳枝在北风中摇曳着。真让人担心,那经过严冬酷寒,朔风吹打,挣扎而出的嫩绿小叶,会再被这塞外风吹刮得枯萎回去。一九三四年哈尔滨的春天,好像也被日本占领者卡住了一样,竟来得这样迟缓。夜越来越深了,热闹的哈尔滨站前,南来北往的人流早已断了线,通往道里、道外、南岗、马家沟的电车也没有几个乘客了。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新结婚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2010年新版《新结婚时代》在《新结婚时代》中,对于谁是婚姻的“杀手”,王海鸰提出了新的质疑。小说中,引发婚姻矛盾的原因不是个性不合、第三者,或者两人缺乏沟通、相互猜疑,而是无法沟通的城乡间的鸿沟。从某种意义来说,《新结婚时代》比《中国式离婚》更沉重。门当户对该不该,许多读者从这本书中的两代人三种个性婚恋中展开了话题。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