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真情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左克才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4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灰色墙砖、红色花岗岩台阶、白玉扶栏、黄色门楼、曲径通幽的林园,洁净的月光下,三层洋楼金壁辉煌。一个黑影闪进遮掩月色的林里,轻轻放下包袱匆匆离去,月下的夜静谧而又安详。
  清晨,院内聚满了人,包袱内婴儿疲倦的脸上挂着泪痕,人们或同情或指责,主人抱着婴儿大骂不已。诅咒着有种生无种养的父母,再说婴儿是否健全还不知道呢。婴儿小嘴吸吮着指头,有人掉下同情的泪。
  一位妇女动情地说,收养这个可怜的孩子吧!
  振兴说,不是我心硬,确实是事情难办,前些日子就有人因私自抱养而受到了处罚,真是出力不讨好啊!
  振兴抱起婴儿匆匆赶到居委会,居委会主任出差未回,别人不敢擅自作主,得等主任回来再说。振兴放下婴儿说,婴儿就搁在这儿了,我不能擅自收养。居委会的同志赶紧拉住振兴说,算是帮居委会忙好不好,主任回来就能定了。振兴说,我不能养,既不合情又不合法,私自抱养会受到处罚不算,长大了亲生父母会不会来认领还不知道呢?这样傻事谁愿干谁干去。
  振兴抱回婴儿,妻子查遍婴儿全身,手脚动作灵巧,还是一个男孩。妻子笑对振兴说,肯定是私生子吧,不然谁会丢弃男婴呢!不多会,妻子高高兴兴地拎回大包小包的衣裳奶粉尿不湿。
  振兴天天到居委会,第七天总算在办公室见到主任。振兴重复着上次的话,主任说知道了,不过需要到民政部门登记,按抱养有关程序办理。民政部门不允许振兴抱养,理由是其已有两个女孩。
  振兴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说,总算有理由不抱养了,不然主任还说有钱人麻木不仁,要是没钱让我赞助可以,抱养是万万不可的。
  主任说,孤儿院规模小,现又提倡家庭寄养,让弃儿感受家庭温暖,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男孩还是放在你家寄养,到有人申请抱养时再说,居委会按月支付抚养费。振兴面露难色,勉强答应了主任的要求,不过抚养费就免了,算是给主任的烟钱。日子不紧不慢地过着,当年的婴儿已长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了。
  男孩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没有户口上不了学,振兴才想到该给男孩落实户口了。夜幕刚挂下,振兴拎上厚礼敲开主任家门,说起了男孩户口的事。主任说,我正要找你,计生工作会议刚刚结束,全县对计划生育进行“八清理”,不符合抱养条件的或到读书年龄都应回到孤儿院,户口落在孤儿院户口簿上。振兴说,巴不得的,出力不讨好,还有人说闲话,送走讨个清静。主任说,你能体谅我们难处,支持居委会工作,真得感谢你。
  振兴没有想到找主任竟讨回这么答复,脸一阵红一阵白,气急之下提出补偿寄养费的要求。主任应了下来,即刻就按寄养标准给予经济补偿。振兴顿时蔫了,一再说时间久了,彼此产生了感情,真的离开不得。主任说,我也是没有办法,计划生育和人口管理有规定,除非证明孩子是你亲生的,孩子才能归你抚养。
  振兴无言,闷闷地走出办公室。
  走进孤儿院,杂草荒芜,室内弥漫着霉烂的气息,满屋多是歪嘴斜眼耳聋口哑的孤儿,连桌椅也是缺肢少腿的。男孩望着眼前怪异的伙伴,不自觉地往振兴怀里钻。振兴快步走出院门,心里很不是滋味,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不多会,他又悄悄折回把孩子抱回了家。
  居委会主任到振兴家时,振兴怜爱地望着刚从贵族学校专车下来的男孩。主任说,这次一定得有个证据,要么证明孩子是你的,要么送孤儿院,两者选其一。振兴望了望妻子,答应到医院做血型鉴定。
  孩子在贵族学校上学,户口落在振兴名下,三万元超生罚款一分不少地交了。妻子没有想当初的猜想是多么灵验,含辛茹苦抚养的男婴竟与丈夫有血缘关系,更没有料到这一切都是振兴一手策划的。
  走出法院大门,天空飞舞着雪花,望着瘦弱的女人,振兴张大嘴喊却没有声音,换回的是成串的冰滴。
或许您还会喜欢: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致青春
作者:佚名
章节:179 人气:0
摘要:9月10日,南国的盛夏,烈日炎炎。大学新鲜人郑微憋红了一张脸,和出租车司机一起将她的两个大皮箱半拖半拽从车尾箱里卸了下来。她轻轻抬头用手背擦汗,透过树叶间隙直射下来的、耀眼的阳光让她眼前短暂的一黑,突然的高温让她有些不适应。她在牛仔裤的口袋里掏了掏,翻出了出门前妈妈给她备下的零钱,递给身边的出租车司机,笑眯眯地说道:“谢谢啊,叔叔。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十二月二十四今天又刮风!天还没亮,就被风刮醒了。伙计又跑进来生火炉。我知道,这是怎样都不能再睡得着了的,我也知道,不起来,便会头昏,睡在被窝里是太爱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医生说顶好能多睡,多吃,莫看书,莫想事,偏这就不能,夜晚总得到两三点才能睡着,天不亮又醒了。象这样刮风天,真不能不令人想到许多使人焦躁的事。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檀香刑》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一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俺公爹头戴着红缨子瓜皮小帽、穿着长袍马褂、手捻着佛珠在院子里晃来晃去时,八成似一个告老还乡的员外郎,九成似一个子孙满堂的老太爷。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0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