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天火(外一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江岸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3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暮色四合,黄泥湾的夜空疏疏朗朗出现了几颗星,慢慢便多了起来。西部天际仿佛被人猛地一刀捅了个明亮的窟窿,又似有人在天上燃放了一大挂鞭炮,成千上万条光线顷刻间杂乱无章地向四周狂射,西部山恋便浴了浅浅的红。转瞬间光灭了,天空重新暗了下来。
  人群像开了锅的水一般不再平静。
  掉天火了,掉天火了!
  黄泥湾人都害怕掉天火。天火在哪一方掉下去,哪一方便有人家要失火。但是,天火可不是随随便便掉下去的,肯定是长了眼睛的,凡是失火的,甭打听,准是缺德带冒烟的人家。这是老天爷在罚人呢。失火的人家不仅所有家产化为灰烬,这家人的形象在乡亲们心里也会轰然坍塌。
  怕鬼就有鬼。失火的事儿第二天就应验了。
  失火的时候,菊花婶一家忙着收割稻谷。这是一块狭长的稻田,一家三口摆开来收割,左边是闺女春兰,右边是春兰她爹。开始的时候,三个人还在一条线上,渐渐地父女俩跟不上趟了。菊花婶干活不要命,老半天都没有直过腰,刷刷刷一路领先割下去,像是一条行走在金色波涛里的船,犁起两边参差的稻浪。
  虽然菊花婶很少停下来擦汗,还是最先发现了那团黑云。从西边田野上空慢慢飘过来一团黑云,源源不断,而且越来越黑,越来越浓,越来越近。
  菊花婶吃惊地说,糟了,要下雨了。
  春兰抽了抽鼻子,嗅到一股呛人的焦糊味。不会下雨的,飘来的是烟。她说。
  哪儿来这么多的烟呢?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菊花婶一拍脑门,嚷起来,肯定是有人家失火了。
  三个人几乎同时撂了镰刀,撒腿向烟飘来的方向奔去。果然,黄泥湾村西老吕家那栋两层小楼着火了。那是黄泥湾唯一的一栋楼。他们赶到的时候,已经烧得差不多了,火势不大了。再救火,显然没有必要了。房前房后几丈远的地方站了几个手提水桶、脸盆的乡亲,更多的人和菊花婶她们一样从田里回来,两手空空,裤脚挽得老高。大家默默观看着大火,火光烤红了大家木木的脸。

  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从人缝里匍匐着爬过来,一把抱住了菊花婶的腿,嚎啕大哭起来:亲家母啊,以后让我怎么过哟?女人的声音拼命地从喉管里挤出来,像一根钢丝一样刷地一声抖上半空,在大伙的心尖尖上颤悠。
  这个倒霉的女人,就是春兰未来的婆婆,春兰刚刚和她的儿子订婚。
  当天晚上,菊花婶就给老吕家送去了一些粮食,隔天又送去两床被子、几件用具。菊花婶还到街上给老吕家买衣服、鞋袜。值钱不值钱的、能送不能送的,菊花婶都送了。
  开始的时候,老吕家非常感激,到后来,菊花婶礼物越送越多、越送越贵重的时候,老吕家就不知她葫芦里卖的是啥药了。菊花婶不是小抠的人,但也不至于这么大方嘛。当真这么大方,就不是菊花婶了。再说,男方女方订了亲,只有男方巴结女方,哪有女方腆了脸巴结男方的?人还没有过门呢,就不怕旁人笑话?
  果然,礼物送到一定时候,菊花婶就不送了。
  菊花婶最后一次给老吕家送礼物的时候,顺便告诉亲家母,她婶,今后有难处说一声,咱不是亲戚还是邻居嘛。
  亲家母一听,楞了,知道亲事要黄。仔细一算帐,明白了。菊花婶送来的礼物,大概和订亲时老吕家给春兰买的东西价值相当。
  谁知春兰死活不同意撕毁婚约。
  刚掉了天火,他家就失火,肯定不是好人家。菊花婶劝道。
  几十年在一个村里住着,你不清楚他们是不是好人家?我好像记得,以前说他们家人好的也是你。春兰皱着眉头说。
  为啥掉了天火,别人家不失火,就他家失火?
  什么掉天火?那是陨石雨。春兰念过初中,通一点天文地理。
  我不管你什么雨,你和他们家没有关系了。菊花婶说。
  不会是因为他家的小楼烧了吧?春兰问。
  你这死妮子,叫你胡说八道!菊花婶的脸颊刷地落了两朵红云,暴怒地一声大吼。她弯腰脱下鞋子,举起鞋底要掌春兰的嘴。春兰长到十八岁,还没挨过娘一指头呢,这回见娘动了真格的,吓得一溜烟炮了。

  药渣
  从前,黄泥湾人生了病,很少去看医生,实在抗不住了,才抓回一剂两剂中药,熬了喝下去。熬过的药渣就倒在出村进村的路口上。大家都相信,药渣被千人踩万人踏,病魔就会被吓退,吃药的人病情就会迅疾减轻。
  辣椒婶可没有这样被众人抬举的好福气。
  辣椒婶生了病,熬了中药喝,药渣也倒在村口。大家出村进村的时候,不是绕着药渣走,就是从药渣上面跳过去,尽量不踩药渣。
  辣椒婶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喝了两剂中药,发了几身透汗,身子爽利了一些。她挪下病榻,到村口散散心,愣是没看见一星半点药渣的残迹,狐疑不已。寻觅了半天,才在古枫后面看见了两堆药渣。
  也许是病体在村口受了风寒,也许是重新添了心病,辣椒婶回去后就躺倒了,一直又躺了半个多月
  辣椒婶躲在古枫后面啼哭,全村不少人都看到了,也听见了,都觉得奇怪。这几十年来,何曾看到辣椒婶掉过一星半点眼泪,又何曾听到辣椒婶哭过一声半声?辣椒婶总是因为一件两件家长里短的小事,将邻居骂得花开花谢狗血淋头。直恨爹娘给自己少生了一副伶牙俐口。全村多数人不和辣椒婶搭话。惹不起还躲得起,辣椒婶在村里就成了孤家寡人,没人待见她。现在全村人人都知道辣椒婶的药渣没人踩,辣椒婶气得哭天抹泪,都觉得特别过瘾。
  个别女人心肠软,劝大家,咱别跟她一般见识,她男人死得早,孤儿寡母的,怪不容易,她不厉害点,不就等着受欺侮吗?她男人活着的时候,她可不是这样不讲理。
  哟,你倒可怜她起来了,你忘了,你的娃摘了她家园子一条黄瓜,被她撵到你家门上,骂得你连门都不敢开。现在你充什么好人!有人挖苦道。
  这个女人便哑口无言了,只好苦笑一声,叹了一口气。
  后来,辣椒婶的小儿子当了兵,不到三个月,就牺牲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了。出去一个活生生的人,回来一瓷坛子骨灰,谁能想得到呢?儿是娘连心肉,辣椒婶得知消息,当场昏死过去,老半天唤不醒。前来慰问的军队和地方干部七手八脚将辣椒婶送到了公社卫生院。住了几天院,辣椒婶才在大儿子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挪回了黄泥湾。

  辣椒婶家糟朽的门框上,钉上了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属牌,写着“烈属光荣”四个金灿灿的字。仿佛是一束刺眼的光芒,人们走过辣椒婶门前,都不敢与金属牌对视,心里揣了小兔般扑通通乱跳。毕竟,辣椒婶的小儿子是为国捐躯的,辣椒婶为了国家失去了宝贝心肝般的儿子,与此相比,辣椒婶从前的所作所为,虽然算是小小过节,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有个女人抱着正在下蛋的母鸡,去看辣椒婶。辣椒婶斜歪在病床上,拉着来人的手,不说话,光流泪。这个女人也不说话,陪着辣椒婶流泪。两个女人一起流泪,就什么都有了。
  陆陆续续有人去看辣椒婶。有人送鸡蛋,有人送红枣,有人送花生,还有人从街上买了十根油条送过去。辣椒婶家灶台上、餐桌上、床头边,都堆满了乡亲们送的东西。
  全村人几乎都去看过辣椒婶了,辣椒婶的心情慢慢开朗起来,病情也有一点点缓解,但是还没有彻底好转。大家都想,辣椒婶咋不熬中药喝呢?她倒了药渣,我们帮她踩呀。有事儿没事儿的,总有人往村口那儿溜达。一天,两天,许多天过去了,都没见到药渣。
  终于有人憋不住了,问辣椒婶的大儿子,咋不给你娘抓药?
  从卫生院带回的药片还没吃完呢。
  咱庄稼人土性子,吃洋药会中?还是熬几剂中药喝吧。
  我咋没想起来呢?辣椒婶的大儿子拍拍后脑勺,撒腿往街上跑。
  当天下午,整个黄泥湾都弥漫在熟悉的苦苦涩涩的中药气息中。人们大口大口呼吸着掺杂了药味的空气,感觉如出嫁的老闺女回门一样亲切。
  第二天傍晚,辣椒婶的药渣倒在了村口。人们赶集似的涌到村口,发了疯似地踩药渣。来晚的人挤不进去,在外围干跺脚,却踩不到药渣,急得像没头苍蝇似的。
  辣椒婶的大儿子还没走远,目睹了这一盛况,紧跑慢跑跑回家,告诉了娘。辣椒婶愣怔片刻,一抬腿跳下了床。她感到浑身的病一下子没影儿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乡关何处
作者:佚名
章节:91 人气:0
摘要:章诒和2008年的年初,我和一个从事出版业的朋友相约在建国门友谊商店里的星巴克咖啡店碰面。寒暄几句,朋友说:“愚姐,建议你看看野夫的散文,看几篇就行,你肯定喜欢。”我们各自喝完饮料,聊了几句,随即分手。翌日下午,我打去电话,说:“你推荐的文章,让我一夜无睡,让我痛哭流涕……我要认识那个叫野夫的人。”五月中旬,四川发生大地震。下旬,我在北京见到了野夫。 [点击阅读]
余华《第七天》
作者:余华
章节:44 人气:0
摘要:varcpro_id='u179742';varcpro_id='u179742';【1】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昨夜响了一宵倒塌的声音,轰然声连接着轰然声,仿佛一幢一幢房屋疲惫不堪之后躺下了。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你在高原
作者:佚名
章节:427 人气:0
摘要:《你在高原》包皮罗万象、精彩纷呈,是一部足踏大地之书,一部行走之书,一部“时代的伟大记录”。各种人物和传奇、各种隐秘的艺术与生命的密码悉数囊括其中。它的辽阔旷远与缜密精致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的强大的思想的力量和令人尊敬的“疯狂的激情”,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 [点击阅读]
傅雷家书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傅雷(!”908~!”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