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一张寄不出去的照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谢文斌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2期通俗文学-怀旧小说
  那年初秋,陈国民到甘肃参加西北文学杂志社举办的笔会。笔会一结束,就应青海作协邀请赴青海看鸟岛、看塔尔寺。甘肃方面派车送他,翻过祁连山,车子还刚开始下坡,就出了故障。司机往软椅上一靠,说等吧,黑天黑地的没办法,等天亮再说。
  陈国民无奈地下车抽烟,望着天上的星光。进入了高原地区,海拔平均在5千米以上,高原反应开始出现,心悸、气短、耳鸣、腿脚发软。真没想到为了赶日子,黑夜羁绊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鬼地方。司机催他将就着打个盹,说高原夜里冷,关了车门暖和。陈国民叹口气,只好上车迷糊。
  后半夜下起了冰雹,打得车蓬咚咚响。他缩成一团,浑身成个冰疙瘩,不停地打颤。司机揿亮手电说,陈作家,前面好像有家牧民包,去不去?陈国民犹豫着,司机说我搞惯了,在这守车。
  牧民包的顶蓬上透出暧色的红光,很像是火炉的余光,陈国民在外喊了几声,里面传出嗦嗦的响声,一会儿帐蓬拉开一道缝,一双眼不安地往外瞅,随后哗啦一声从帐帘里跳出个人,手持一把弯刀,喝问:“干什么?”
  嗓音亮脆脆的,带着些稚气,原来是个姑娘。
  陈国民怔了怔,瞬间才回过神。忙对她解释,说车子抛了锚,停在上面斜坡上。冻得实在难过,就想借火烤一烤。
  姑娘将信将疑,打量好一会才说:“我暂时相信你,如果……”她将弯刀往陈国民脖子上一滑,嗔道:“我宰了你。”

  陈国民脖子一缩,双腿直打颤,姑娘噗嗤一笑,说了声胆小鬼,就领他进了帐蓬。
  里面只姑娘一人住,陈国民很尴尬,有点进退两难。姑娘将火通旺问,怎么只你一个,还有人呢?
  陈国民就说司机在看车,姑娘鼓了鼓眼,戏谑着说:“是不是有什么金银财宝怕人打劫?一辆破车谁会要?”说完莞尔一笑。
  陈国民嘿嘿地笑出声,姑娘瞪他一眼,说笑什么笑。
  火的热气一烘,他抑制不住地直磕牙,说话变得吞吞吐吐。姑娘给他喝了热酸奶,又倒了一碗青稞酒,柔柔一笑,说喝点,等等就暖和了。
  陈国民感激地瞅她,瞅得姑娘眼帘阖了阖,显得很娴静,姑娘喘了喘气,问:“你是中原人吧?”声气低低的。
  陈国民说湖南人,到青海看鸟岛,看塔尔寺的。
  “湖南……那有多远哪?”姑娘睁着一对大眼。
  陈国民一时也不好回答,脸色僵了一会,想了想才说:“湖南靠近大海,离这里十万八千里呢。”他喝了几口酒,身子暖和些,想像也跟着丰富。其实湖南是内陆省份,离大海也有上千公里。
  姑娘闪了闪眼,说:“我随爷爷到过西宁,看过青海湖。海比青海湖大吗?”
  陈国民说大,海没边呢。
  姑娘摇头忽闪着眼,说你骗我,大海怎么没边呢,陆地就是海的边嘛。
  陈国民就笑,就埋头喝酒。
  姑娘还在想海,双眼空蒙蒙地瞅着火炉。陈国民问她:“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姑娘回过神,嫣然一笑,说:“我叫花花。”
  陈国民眼一亮,说这名字好,谁替你取的?
  花花说是爷爷,见我的人都说这名好。我才不管,好坏都要吃饭的。她抿抿嘴,很快活地眨着眼。
  陈国民点头,说是好,包好不换呢。花花脸上萌出羞色,就阖眼帘。
  陈国民喝完酒,问花花咋一个住这里。花花说父母去了中原,爷爷到西宁买药,明天才赶得回,就只好一个人看羊呢。陈国民眨眨眼,笑着问:“不怕?”
  “怕什么,坏人我就砍他一刀。”花花瞪着眼,又咯咯笑出声,笑够了,问:“中原好么?”
  “好,青海也好呢。”陈国民说。
  花花满脸高兴,说:“青海是好呢,不过我想到中原看看。不知中原人欢不欢迎。”
  “真的想去?”陈国民逗她。
  “想,想死了。”花花回答得很爽快。
  “我带你去好不好?”陈国民说。
  “真的?”花花蹦了起来,蓦地在陈国民脸上亲一口,说:“我喜欢你。”花花满嘴的热气令陈国民很激动,他摸了摸发烧的脸,显得傻乎乎的。
  花花高兴了一会,情绪忽又低落,她说:“现在还不行,爸爸妈妈不在家,丢下爷爷我不放心。”
  陈国民问她,爸爸妈妈干啥去了。花花说,妈妈是汉族,她讲她再也过不惯青海的游牧生活了,妈妈就回了姥姥家,爸爸当然得去找妈妈啦。爸爸跟着回不来了,爸爸和妈妈在中原做生意,卖青海的东西。说到这里,花花撅了撅嘴。

  陈国民轻叹一声,安慰她说:“这次去不了,下次我来接你。”
  “真的?”花花欣喜地扑他身上,仰头问:“你不要骗我呢。”
  “不骗你。”陈国民说得很庄重。
  天亮不久,司机修好了车,来喊陈国民。推开怅帘,瞧见陈国民和花花搂在一起,两人的脸让火炉烤得透红。陈国民对司机笑了笑,轻轻推开花花,问司机:“可以走了?”司机说争取赶到青石咀吃早餐。花花默默地送他们走出帐蓬。
  临上车时,花花发现了陈国民的相机,就呃一声。陈国民晃然一悟,说好的,给你照个像。
  陈国民将花花的像照得很美。
  陈国民从青海返回湖南,才知道犯了个错误,花花的照片冲洗出来好长一段时间都没地方寄。他给青海方面去了信,作协回信说,你要找的花花,经多方打听无法联系上。
  好多年以后,陈国民要搬新家,他偶然翻出花花的照片,就感叹一番。朋友听了他的故事,给他出主意,说花花人长得漂亮,不如给哪家杂志社推荐推荐,作封面照准行。
  陈国民采纳朋友的建议,将花花的照片上了一家很有影响的杂志的封面。
  花花睁着一双纯净的亮眼,瞅着看她的人,也瞅着陈国民。
  次年,杂志社举行封面人物评选,花花的照片得了最佳人物奖。杂志社派人专程采访陈国民,要他提供封面人物的线索,说要采访她。
  陈国民就讲了这个平凡的故事。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皮皮鲁和活车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不信。我不能不信。我的汽车活了。我的那辆牌照号M7562的金羊牌汽车是活车。国内开车族没有不知照金羊牌小轿车的。这种轿车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特别令驾驶员青睐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完美已无缺的,灵活,可靠,值得信赖。难怪金羊牌轿车的广告是这样说的:金羊牌轿车。坐车的是老板。开车的也是老板。拥有一辆金羊牌轿车是我多年的夙愿。当然,它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靠工资吃饭的职员来说,令人望而却步。 [点击阅读]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研究生痞子蔡一直渴望能拥有一份真诚的爱情,但事与愿违,他与女孩的交往屡屡失败,令他颇不自信。一次偶然的机会,痞子蔡在BBS上的留言引起了女孩轻舞飞扬的注意,她给痞子蔡发来的E-mail中称痞子蔡是个有趣的人。痞子蔡大大感到意外,他开始好奇地关注起轻舞飞扬,并逐渐被她的聪慧所吸引。此时,阿泰却奉劝痞子蔡对网络恋情切勿沉溺过深,因为虚幻的网络不会让情感永恒持久。 [点击阅读]
第二个太阳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一列火车向南急驶。其中一节平板车上装载着一辆小吉普和一辆中型吉普。兵团副司令秦震坐在小吉普司机旁边他的坐位上。雨水在风挡玻璃上狂泻奔流,风把雨水旋进吉普车厢里面,凉渗渗的大雨点扑在秦震的脸上,他的美式军大衣和微微敞开的军装上衣的领口,都淋湿了,雨水聚汇起来,顺着脖颈流注到胸膛上。参谋、警卫员几次请他搬到后面中型吉普电台车上去,他却断然拒绝了。因为在这种历史转折关头,他宁愿在暴风雨里猛进。 [点击阅读]
红塔乐园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皮皮鲁属虎,他的同学也都属虎。他们盼望在虎年能有一番奇特的经历。果然,在虎年中,属虎的皮皮鲁和他的同学们经历了一场难忘的故事--皮皮鲁上课的时候盼放学。下课铃响了,他又怕放学。放学以后干什么去呢?“皮皮鲁,咱们找个地方玩吧!”这天下午放学后,苏宇在学校门口等着皮皮鲁。“玩什么?”皮皮鲁两手一摊,感到没什么可玩。一群麻雀落在电线上。“要是有个足球场就好了。”苏宇叹了口气。“少年宫有!”田莉眼睛一亮。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莫言《檀香刑》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一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俺公爹头戴着红缨子瓜皮小帽、穿着长袍马褂、手捻着佛珠在院子里晃来晃去时,八成似一个告老还乡的员外郎,九成似一个子孙满堂的老太爷。 [点击阅读]
逝去的武林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李仲轩(1915~2004),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弟子,因生于文化世家,青年时代武林名号为“二先生”,34岁退隐,遵守向尚云祥立下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在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荣辱悲欢事勿追我的父系在明朝迁到宁河西关,初祖叫李荣,当时宁河还没有建县。 [点击阅读]
傅雷家书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傅雷(!”908~!”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