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三步扶正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周结东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6期通俗文学-讽刺小说
  装模厂的咪幼在中层副职岗位混了十多年,眼瞅着科里的正职换了一茬又一茬,自己的位置却坚如磐石纹丝不动,不免心中按捺不祝次日狠心购极度腐败牌香烟一包,并很谦恭地向等候升迁的科长请教。科长盯着天花板喷了一大口烟雾,语重心长地为咪幼分析了不为提拔的缘由:被领导重用的要素有三,一曰要你行,二曰要有人说你行,三曰要说你行的那个人自己行。咪幼老弟的个人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十多年不能去掉副字的根本原因是工作没有到位,工作没有到位的根本表现是与领导沟通不够。
  所谓响鼓不用重锤。听科长一席话后咪幼仿佛胜读了一辈子书般醍醐灌顶了。他决心接好科长的砣,分三步实现自己职务扶正的宏伟蓝图。
  第一步是端正态度,展现实力。首先要敢于把自己擅长的诗歌、小说、散文等七铜八铁全丢掉,因为自古以来有实力的哥们都不靠这些东西发迹,要一心钻研八股文章。古时的状元多“牛”啊,但他们也没有什么惊世大作嘛,只需写好圣旨、檄文什么的让皇上满意即可,那些与现在的命令、通知、讲话稿没什么区别。经过几个月对八股文的进一步潜心研究和实践,咪幼对全厂的八股文章采取了大小通吃,抢着写、加班写、精心写的大战略,终于获得成功,得到厂领导两个字的评价:能干。
  第二步是加强学习,虚心求教。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而且非重点学科的知识也要认真掌握,如《厚黑学》这类群众口碑好的专业书籍,一定要悉心领悟,平日要多请示汇报,写的任何东西都要让领导审阅,并一定勿忘预留一两段废话让领导删改。开会做记录时也不能只顾埋头苦干,要善于眼观六路,当副厂长以上职务的领导有拿烟动作时,一定要勇于在众目睽睽之下横跨二十余米的会议室,为领导将烟点上。经过几次小战役的告捷,咪幼得到了所有领导的赞誉:谦虚。
  第三步是注重沟通,主动联系。仅有前二步的小胜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证明了自己行,也有很多人说自己行了,但在说自己行的人当中谁最行的问题上让咪幼绞尽了脑汁。经过细致分析,咪幼认定老书记是个“最行”的人眩因为老书记人品好、威望高,又主管人事,只要得到他的认可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可老书记是个著名的廉洁表率,平生最痛恨庸俗的那一套,这可如何是好?咪幼坚信机会总是留给那些准备好了的人。天遂人愿,春节临近,咪幼一边在为老书记起草节前安全会讲话稿里畅谈了一番君子之交淡如水、送礼讨好不提拔的大道理,为准备在春节期间活动的人打了一剂预防针,一边嘱咐老娘租的士从老家西渡打回20斤湖之酒,乘年前一个倾盘大雨的夜晚送到老书记家。当然了,咪幼知道如此送法,老书记绝对不会收的,前期一定要做必要的准备工作,比如藏好雨伞,然后在雨中淋个七八分钟等等。当老书记裹着睡衣寒颤颤地开门看着全身滴水的咪幼时,面部表情展现出无比的感动,以至于将咪幼后面那些炒鸡放湖之酒可防禽流感之类的话根本就没听进去,只有一种感受:重情。
  三步走完的半年后,咪幼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科长的位子。在首次的科室交班会上,咪幼点上一支烟,盯着天花板狠狠吐了一口烟雾,意味深长地对全科人员说了一句话:今后我们的工作一定要到位。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你在高原
作者:佚名
章节:427 人气:2
摘要:《你在高原》包皮罗万象、精彩纷呈,是一部足踏大地之书,一部行走之书,一部“时代的伟大记录”。各种人物和传奇、各种隐秘的艺术与生命的密码悉数囊括其中。它的辽阔旷远与缜密精致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的强大的思想的力量和令人尊敬的“疯狂的激情”,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包氏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天气还那么冷。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可是听说那些洋学堂就要开学了。这就是说,包国维在家里年也不过地就得去上学!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揩手——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大家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 [点击阅读]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