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教父 - 教父影评·婚礼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星期天闲着无事,又找出《教父》杀时间。没有看完全片,却把第一场戏(段落)看了两遍。
  然后还是叹服。如果说真的有个史上最牛B的电影开头,这个绝对当仁不让。
  像《教父》这种史诗电影,庞大的故事架构,纷杂的人物关系,众多的情节起点,都需要在第一幕中全部建立起来,为后面的叙述打下牢实的地基;在这个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无限的空间,我觉得,只要能把相关的内容全部放进来不显臃肿,已经是相当的境界了;还能够在一个段落里,梳理得脉络分明、简繁有致,惟有大师的大手笔才能做到。
  为何这么多关联的细节,在科波拉手中一如庖丁解牛呢?
  归根结底,我觉得他在讲故事。
  讲故事,抛弃多余的技术手段,踏踏实实的讲故事,“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这种朴实无华,应该也是史诗所追求的气质之一吧。
  叙述始于包皮纳萨拉向教父柯利昂求助。由他的独白特写开始,镜头慢慢后退,出现教父的背影,他挥手示意身边的人给激愤中的包皮纳萨拉一杯酒。一个极尽平静的开场,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变焦镜头,后来在评论音轨里听科波拉提到这是后期处理做出来的效果,才想起这部电影诞生在七十年代初。
  这一段台词相当精彩。精彩之处首先在于形式,评论音轨里科波拉也特别提到了这一点,他说这是写剧本时根据别人的提议,特意加进去的,有意模仿了他获得奥斯卡最佳剧本的《巴顿将军》中,电影由巴顿在美国国旗下一段冗长的演讲开场。
  内容上,这一段也包皮含了丰富的意象。首先由这个人物侧面交待了柯利昂家族的背景,在法律以外存在的规则制定者,一种追求公平的规则,以及家族所处的地位:制定者与执行者合二为一的身份。它点出了这个故事、或者故事所讲述的人所赖以生存的两种东西:一是规则,二是公平;这也是柯利昂安身立命的原则,故事其后的冲突就包皮含在这两个原则所构成的矛盾中。其次它交待了故事主题所包皮含的对比元素之一,美国梦。一个移民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转眼却发现一切并不如自己想象美好,他必须重新回到自己所抛弃了的世界中寻找慰籍。这个元素的存在,同样在柯里昂与迈克的父子关系中构成一个极重要的参照物。
  在其后的对话里,柯里昂由拒绝到应承,进退有据,完全掌控住对方,除了重新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尊重而非金钱)以外,也将报复纳入一个自认公平的范畴。这里还揭示了故事另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生意。这是一段商人手腕尽显的讨价还价,这个精妙之处,在于柯里昂是在一个受限的前提下,成功地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利益。
  这个限制由两部分完成,首先在对白中交待了这是柯里昂女儿大婚之日,随后通过柯里昂养子汤姆之口,交待了另一部分:西西里人在女儿结婚的日子里不会拒绝任何请求。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柯里昂必然会无条件答应包皮括包皮纳萨拉在内所有求助的要求,但即使处于这样被动的条件下,他还是能够争取到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他的手腕由此可见一斑。在整个段落里,柯里昂依次见了四个人,除了一个是致谢外,另三个人全是求助。通过他面对这四个人不同的态度,对求助不同的处理、安排,他的形象已经跃然于纸上。

  这个段落细致的塑造柯里昂这一人物,在后面的故事中,通过他的遭遇,表达了故事所包皮含的悲剧性:“王”正在老去,“王”的威慑力在减弱,他坚持的原则也不再成为所有人的准则;将之扩散开来,一个时代正开始悄无声息的消逝;在这个大背景下,在这个充满转折的年代里,与之息息相关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历史,一些人走上了前台,另外一些人黯然逝去,或老死,或横死。这就是《教父》深沉魅力的根源,不仅是黑帮,也是跨越数代的家族史。
  故事由此转入交叉叙事,一边是柯里昂在室内接待求助的各色人等,另一边是外景中热闹的婚礼场面。两个场景里的光线是一个明显的对比,评论音轨里科波拉也证实了这一处理;他还特别提到了几个穿帮镜头。其实只要你注意了两个场景里用作对比的光线及其方向,就会很容易发现一个穿帮镜头的BUG,但另一个穿帮镜头却可以用剧情内容来解释通顺。
  注意这两个不同场景里,人物各自不同的出场,他们的位置和他们与柯里昂的关系、在家族中的位置,以及在故事中的位置。比如作为家族律师(军师)的汤姆与柯里昂长子桑尼,就与柯里昂出现在第一场戏里。而另一个儿子,弗雷多则在家庭合影时出现,起初并没有单独镜头给他,暗示了他在家族事业中的边缘地位。
  详细来看看科波拉如何交待柯里昂三个亲生儿子各自的形象以及性格。
  首先是桑尼,他在家族事业中处于重要地位。他与柯里昂同时出场,又一同在合影时出现;合影完后,又与柯里昂一同接待另一个黑道大佬巴西尼。这个镜头里,柯里昂与巴西尼占据画面中心,桑尼位于背景但面对镜头;其后是他与戴草帽女人的调情,然后与妻子交谈,对话表达了妻子的不满;然后是他带着两个手下来到院子外,那里有FBI正在抄下来宾的车牌,他极其不满又无可奈何,在密探的证件上吐口水泄愤,回屋时顺手夺下一个狗仔的相机,扔在地上,然后又扔下几张钞票;随后又抽空与戴草帽女人在二楼偷十情;当他再一次来到柯里昂身边时,被父亲责问,内容是与家庭、妻子有关的;这也是柯里昂最重视的关系。
  其次是弗雷多,他在家庭合影时第一次出现,但处于画面边缘;其后在父亲与巴西尼见面时出现,但处于画面边缘且背对镜头;直到迈克出现后他才在一次出现,并首次占据画面中心位置,借其与迈克的关系才首次得以强调,他对待迈克女友的态度也暴露出他的部分性格。
  最后是迈克,这是贯穿故事始终的头号角色。他的出现有别于所有人,科波拉用了抑扬的处理。首先,在家庭合影时,柯里昂因为他没有出现,拒绝照相;汤姆与桑尼的交谈暗示出迈克与他们在父亲心目不同的地位;然后是正式出场,带着女友凯,走进来,而柯里昂正从窗子里向外看;迈克与凯在一边坐下,他们俩谈话的内容先后涉及到路卡、强尼,此时迈克完全以一个旁观者、略带不屑的态度讲述他们与自己家庭、家人的关系;中途汤姆、弗雷多先后过来与迈克拥抱、打招呼。这场戏里并没有特别刻画迈克的性格,而是首先将他置于一个旁观者的位置,与桑尼的重要性、弗雷多的边缘性形成对照。

  在柯里昂的家庭中,除了上述三人外,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养子汤姆。这在他的出场时间、参与场次,与柯里昂的互动关系、迈克的侧面交待中都有体现,也有详细的人物塑造。再外扩散开来,角色就是柯里昂的妻子、女儿与女婿,他们都有较多的镜头交待,但没有细腻的刻画。这样的处理也颇有考量,因为他们将在故事里长时间存在,有充裕的空间来塑造他们,无需集中在开篇部分。
  在帮会里,另外两个重要角色:胖子克里曼沙、瘦子泰西欧也得到了同样多的镜头,并侧重于人物塑造,这与他们在以后的故事中所承担的责任、行为形成对比,同时也与柯里昂对他们的了解相呼应。再往外的就是克里曼沙的手下保利,除了得到单独的交待镜头外,也有简单的形象塑造。另一个重要角色是专程向柯里昂致谢的路卡,他得到了更多的镜头交待,通过多次重复同一对白就揭示了这一人物外强中干的特点;迈克向凯讲述路卡的故事是一个很巧妙的伏笔,他说出了柯里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给观众一个固定印象,但接下来在汤姆解决强尼的问题受阻后却使用了迥然不同的方法,差异化更进一步展示了柯里昂的力量所在,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
  在这两个关系圈以外,还有另外的两个关系圈。第一个关系圈的人物主要就是向教父求助的各色人等,既殡仪馆老板包皮纳萨拉、歌星强尼、蛋糕师,这个关系圈用来烘托柯里昂的教父形象,以及他处事的原则: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敌人,只有朋友,只有生意。最后的关系圈是柯里昂的社会势力,与政治人物的关系。这些人物并没有出场,完全通过侧面来表达,一是解决蛋糕师的难题时提及的非本区议员;二是汤姆看贺信时提及的议员、法官。这个关系圈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与前一个关系圈形成强烈反差,也是柯里昂与迈克的父子关系中一个极重要的参照物。
  在这部电影里面,科波拉特别注意过场角色的重复出现。比如保利、摄影师这类人物,在人物关系上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但科波拉还是巧妙赋予他们重要作用。比如在后面的情节里,保利在柯里昂被刺杀时还有多次出现;摄影师只出现了两场,但却侧面烘托了巴西尼的形象,他无意拍下巴西尼一桌人的时候,巴西尼让手下拿走了他的底片并撕烂,就揭示出巴西尼是一个谨慎而克制的人,他知道这是被柯里昂家族雇来的摄影师,所以没有进一步或者恶意的举动,这恰好与桑尼对待狗仔时的举动形成鲜明对比。即使完全从属于咖喱啡位置的蛋糕师,也有呼应的场次并为故事注入一丝难得的幽默感。在开场出现的包皮纳萨拉,更是在故事幕次更替时再次出场,作为柯里昂家族兴衰的重要见证,成为故事宿命感的重要注脚。

  在这个段落里,现在已经成功完成了故事架构的设定、相关人物的出场以及形象塑造,最后一个任务是为后续情节埋下线索。与处理前两者的巨细靡遗比较,科波拉处理这一任务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这个段落的最后部分,也就是强尼求助离开后,柯里昂询问汤姆是否还有未完的事情,汤姆说出与索拉索会谈的事情,柯里昂说等他从加州回来再讨论,汤姆惊讶自己从未有此行程,柯里昂说让他去解决强尼的麻烦。
  这里用了“三”的重复,能够表现出最大效果的最小次数。针对不同客人的求助,柯里昂视事件不同性质安排了相应的人去处理,这里安排汤姆亲自去办理强尼的事情,表现了他对汤姆的能力的信任以及对强尼这个教子的重视。至此序幕的所有任务全部完成,这一段落也顺理成章的走到了尾声。
  最后的合影是一个暗喻,它代表着以“柯里昂王”为主导的家族最后的辉煌时刻,是这个家族走向衰亡的起点。
  回到开篇的话题,其实技术并非无用,摄影师戈登•威廉斯为这场戏也贡献良多,尤其是低调布光。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我看过的资料里说,拍《教父》时的科波拉还是个小角色,只是因为能够以较低成本拍片,才得到这次执导机会,而他自己起初对这个故事也不热衷,只是由于经济困境在卢卡斯的劝说下才接下这个工作。当原著小说出乎意料的畅销后,《教父》也得到派拉蒙的重视,科波拉就成为最无足轻重的角色。他说自己面临着随时被换掉的命运,最可能的接替者是伊利亚•卡赞,他被视为善于驾驭最难驾驭的马龙•白兰度的最合适人选,讽刺的是,当初极力推荐马龙•白兰度饰演教父的正是科波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据说剧组里所有人都不怎么鸟科波拉,其中自然包皮括了戈登•威廉斯。
  拍婚礼这个段落在派拉蒙的计划里只有两天时间,科波拉无法争取更多时间,只能因繁就简。这场戏里也充满了太多遗憾,这就是电影,一旦洗印,就无从更改,或许这也就是缺憾的魅力所在。但这丝毫也不影响这段戏的超强魅力,唯一的原因,只能是一个正确的时间,一个正确的人做了一件正确的事。
  关于这部电影,另两个名字必须提及,原著作者马里奥•普佐,他与科波拉一起改写了剧本,同时也是科波拉最坚定的支持者。另一个人是罗伯特•唐,他后来被派拉蒙邀请来改写剧本,奉献了片中极精彩的几场对手戏。这个人,据说无法驾驭结构,驾驭细节却拥有无人能及的天分。
或许您还会喜欢:
伊迪丝华顿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作者:伊迪丝·华顿脱剑鸣译在我还是个小女孩,又回到纽约时,这座古老的都市对我最重要的莫过于我父亲的书屋。这时候。我才第一次能够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一旦走出家门,走上那些简陋单调的街道,看不到一处像样的建筑或一座雄伟的教堂或华丽的宫殿,甚至看不到任何足以让人联想到历史的东西,这样的纽约能给一位熟视了无数美丽绝伦的建筑、无数地位显赫的古迹的孩子提供些什么景观呢?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当中, [点击阅读]
伦敦桥
作者:佚名
章节:124 人气:0
摘要:杰弗里。谢弗上校很喜欢他在萨尔瓦多的新生活。有人说这个巴西第三大城市非常迷人。这确实是个充满了欢乐的地方。他在瓜拉球巴海滩正对面租了一套豪华的六居室别墅。在这里,他每天喝着甘蔗甜酒和冰镇啤酒,间或去俱乐部打打网球。到了晚上,谢弗上校——这个绰号“鼬鼠”的变态杀手——就又操起了他的老本行,在这座老城阴暗狭窄、弯弯曲曲的街道上开始了狩猎。 [点击阅读]
伯特伦旅馆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西郊地区中心,有一些小巷子,除了经验丰富的出租车司机以外,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出租车司机们能胸有成竹地在里面游弋自如,然后得意洋洋地到达帕克巷、伯克利广场或南奥德利大巷。如果你从帕克大街拐上一条不知名的路,左右再拐几次弯,你就会发现自己到了一条安静的街道上,伯特伦旅馆就在你的右手边。伯特伦旅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战争期间,它左右两边的房屋全都毁于一旦,但它却毫无损伤。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
你好忧愁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这种感情以烦恼而又甘甜的滋味在我心头索绕不去,对于它,我犹豫不决,不知冠之以忧愁这个庄重而优美的名字是否合适。这是一种如此全面,如此利己的感觉,以至我几乎为它感到羞耻,而忧愁在我看来总显得可敬。我不熟悉这种感觉,不过我还熟悉烦恼,遗憾,还稍稍地感受过内疚。今日,有什么东西像一层轻柔的、使人难受的丝绸在我身上围拢,把我与别人隔开。那年夏天,我对岁。我非常快乐。“别人”指的是我父亲和他的情妇艾尔莎。 [点击阅读]
侏罗纪公园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在最初的不规则零散曲线中,几乎看不到基本数学结构的提示。||迈克尔·克莱顿几乎是乐园迈克。鲍曼一面开着那辆越野车穿过位于哥斯大黎加西海岸的卡沃布兰科生态保护区,一面兴高采烈地吹着口哨。这足七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眼前路上的景色壮丽:路的一边是悬崖峭壁,从这儿可俯瞰热带丛林以及碧波万顷的太平洋。据旅游指南介绍,卡沃布兰科是一块朱经破坏的荒原,几乎是一个乐园。 [点击阅读]
侯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一R侯爵夫人可不是才智横溢的,尽管文学作品里,凡是上年级的妇女无不被写成谈吐妙趣横生。她对样样事都无知透顶,涉足上流社会对她也于事无补。据说饱经世故的妇女所特有的吐属有致、洞察入微和分寸得当,她也一概没有。恰好相反,她冒冒失失,唐突莽撞,直肠直肚,有时甚至厚皮涎脸。对于一个享乐时代的侯爵夫人,我能有的种种设想,她都统统给破坏了。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假曙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懒洋洋的七月天,空气中弥漫着干草、马鞭草和樨草的清香。阳台的桌子上,放着一只淡黄色的碗杯,里面漂浮着几枚大草霉,在几片薄荷叶的衬托下显得那么鲜红。那是一个乔治王朝时代的老碗杯周围棱角很多,折射出错综复杂的亮光,雷西的两只手臂正好刻印到狮子的双头之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