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呼吸秋千 - 土豆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
  六点钟我出发了,夹克里塞着枕头,怕万一集体农庄上有什么东西可以偷。风“沙沙”地吹拂着长满野菜和甜菜的田野,橙红色的野草摇摆着,露珠波浪般闪耀。其中就有如火如荼的麦得草。风迎面吹来,整个荒原袭入我的身体,想让我崩溃,因为我是那么羸弱,而它是那般贪婪。在一片野菜地和一片狭长的金合欢树林背后,是第一座炉渣堆,再后面是草地,草地过去是一片玉米地。然后就是第二座炉渣堆。草中露出土狗的头来,它们后腿直立着向这边观瞧。我看见褐色皮毛的背脊,手指长的尾巴,苍白的肚腹。它们的脑袋点动着,两只前蹄合在一起,像人类祈祷时的双手。就连它们的耳朵也和人一样贴在脑袋侧面。那些头又点了一下,然后就只剩下荒草在地洞上面摇来摆去,和风吹的完全两样,前后就一秒钟的时间。
  直到这时我才醒悟过来,土狗已经发现我独自一人走在荒原上,无人看管。土狗的直觉很灵敏,我想,它们在祈求我逃跑。逃跑现在是可能的,可是能逃到哪里去呢。也许它们想警告我,因为我很可能早已踏上了逃亡之路。我环顾四周,看有没有人追踪我。后面很远处有两个人影,看上去像一个男人和一个孩子,扛着短把儿铁锹,没带枪。天空像一张蓝色的网,笼罩着原野,在远处和大地连成一体,无空可逃。
  营地里已经三次有人逃跑了。三次都是来自喀尔巴阡山脉的乌克兰人,图尔•普里库利奇的老乡。他们俄语说得很棒,然而还是被抓获了,被打得不成人样,在点名时被拉出来示众。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他们,不是送去特别劳动营,就是送到坟墓里去了。
  这时,我看到左边有间简陋的小屋,一个警卫腰带上挂着手枪。他是个瘦瘦的年轻人,比我矮半头。他对我招招手,是在等我。他很赶时间,我还没有在他面前站定,他就带着我沿着菜田走去。他嗑着葵花子,一次扔进嘴里两粒,迅速地一动,从一个嘴角吐出壳儿来,与此同时,另一个嘴角已经吃进下两粒,空壳又从另一边飞了出来。他吃得很快,我们走得同样快。我寻思,他也许是个哑巴。他不说话,不出汗,嘴巴耍着杂技,节奏丝毫不乱。他一路走去,如脚踏双轮,御风而行。他沉默着,吃着,宛如一部去壳机器。他拽了一下我的胳膊,我们停下脚步。在那儿,有二十来个妇女散开在田里。她们没有工具,徒手将土豆从土里刨出来。警卫把一行田垄分派给了我。太阳居于天空的中央,像块烧红的炭。我两手刨着土,那地很硬。皮肤开裂了,泥土钻进伤口里,火辣辣地疼。我抬头时,眼前飞舞着一群群闪亮的金星。脑子里的血凝固了。在田间,这个佩戴手枪的年轻人除了是警卫外,还是工头、生产队长、领班、检验员,身兼数职。妇女们聊天,如果被他逮到的话,他就抡起土豆的茎秆儿抽她们的脸,或者把烂土豆塞进她们嘴里。而且他一点儿都不哑。我听不懂他骂了些什么。那不是铲煤时的咒骂,不是建筑工地的叱令,或者地窖里的切口。

  慢慢的,我对今天这事儿有了新看法,定是图尔•普里库利奇和他商量好了,让我干一天活,等到晚上再毙了我,就说我想逃跑。或者晚上把我塞进一个地洞里,一个完全隐密的地洞,因为我是这儿唯一的男人。也许不仅仅是这天晚上,而是从这天起的每个晚上,我都别想回营地去了。
  夜晚降临了。那家伙除了是警卫、工头、生产队长、领班、检验员外,还是营地主管。妇女们排成行集合点数,说出自己的名字和编号,然后把工作服口袋掏干净,每只手里握着两个土豆等待检查。她们可以留下四个不大不小的土豆。如果有一个太大了,就得换掉。我站在队列的末尾,打开枕头接受检查。枕头里装了27个土豆,7个中等的,20个大的。我也只允许留下四只,其余的必须倒出来。这个配着手枪的人问我叫什么。我说:雷奥帕德•奥伯克。他拿了一个中等大小的土豆,好像它和我的名字有什么关联,然后就是一脚,踢得它从我肩膀上飞过去。我一缩头。第二个土豆他没用脚踢,而是冲我的脑袋扔过来,然后拔枪就射,飞行的土豆被击得粉碎,我的脑袋也是。我正浮想联翩的时候,他盯着我,看我如何把枕头塞进裤子口袋里。他扯着我的胳臂把我拉出队列,给我指指黑夜,指指荒原,就是我今天早上来的那个方向,仿佛他又变回哑巴了。他让我就立在那儿。他命令女人们齐步走,自己跟在队伍后面朝另一个方向走了。我站在田边上,看着他和女人们一行越走越远,心里却明白,要不了一会儿,他就会离开队伍独自回来。一声枪响,又没人证,这就叫:试图逃跑,就地枪决。

  那队伍像条褐色的长蛇越来越小。我站在那一大堆土豆前像是生了根。我渐渐明白了,有什么约定的话,也不是在图尔•普里库利奇和警卫之间,而是在图尔和我之间。这堆土豆就是那个约定。图尔要用土豆来付我围巾的钱。
  我把浑身上下都塞满了大大小小的土豆,连帽子里都是。数了一下,一共273个。饥饿天使帮了我忙,它可是个臭名昭彰的窃贼。然而帮过之后,它又变成个臭名昭彰的施虐者,抛下我在回家的长路上独行。
  我出发了。不一会儿我浑身上下痒起来,头上有虱子,脖子前后有虱子,腋下有虱子,胸前有虱子,xx毛里有一团团的虱子。在雨靴的裹脚布里,脚趾之间不用说是奇痒了。要搔痒就得抬手,可袖子里塞满了土豆,如何抬得了手。要走路就得弯膝盖,可是裤腿里塞了土豆,弯腿也做不到。我拖着步子挪过了第一座炉渣堆。第二座怎么也看不见,抑或是我没注意到。那些土豆比我还重。要想看到第三座炉渣堆就难了,因为天色已经很暗了。满天的星斗都连起来了。银河从南流向北,理发师奥斯瓦尔德•恩耶特曾经这么说过,那次他的第二个老乡没逃成,正在营地操场上示众。要想去西方的话,他说,就得跨过银河,再向右拐,然后照直走,一直保持在北斗七星的左边。不过我始终没有发现第二座和第三座炉渣堆,回程它们应该出现在左边的。我宁愿随时随地受人监督,也不愿彻彻底底迷失方向。金合欢树,玉米田,还有我的脚步都披上了黑色的斗篷。野菜的头注视着我,像人的脑袋,留着各式各样的发型,带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只有月亮戴着一顶白色的女帽,像护士一样轻抚着我的脸。
  我心想,也许我再也不需要这些土豆了,也许我已在地窖里中了毒,已经病入膏肓,自己还一无所知。我听到枝叶间断续的鸟鸣,远处幽怨的低语。暗夜中的侧影是会流动的。我心想,别怕,要不然会被它们淹没的。为了不去祷告,我对自己说:

  一切持久的事物都不会随意变化自己,它们和世界之间只需要一种唯一且永远不变的关系。荒原和世界的关系就是隐伏,月亮和世界的关系就是照亮,土狗和世界的关系就是逃逸,杂草和世界的关系就是飘荡。而我和世界的关系就是吃。
  风呢喃着,我听见了母亲的声音。离家前的最后一个夏天,在饭桌上,母亲说,别用叉子戳土豆,它会散的,吃肉时才拿叉子。这话她不该说的。母亲当时肯定无法想象,荒原识得她的声音。在荒原的黑夜中,土豆曾经扯着我向地上坠,头顶繁星无比刺眼。当年在饭桌上,谁也料不到,有一天我会像一只衣柜那样拖曳着步子,穿过田野和草地,向营地大门挪去。谁也料不到,仅仅三年后,我成了个土豆人,在黑夜中形影相吊,把回营的路视为归家的路。
  营地大门口,狗吠叫着。那音调在夜里分外高亢,总是跟哭声相仿。或许图尔•普里库利奇和卫兵说好了,他没检查我,就摆手放我进去。我听见他在背后笑,脚步笨重地在地上拖。我浑身塞得满满的,无法转身,或许他是在模仿我僵直的步态。
  第二天上夜班时,我给阿尔伯特•吉翁带去了三个中等大小的土豆。或许他想在左右无人之时,到后面开着口儿的铁篮子那儿,用火烤了吃。不过他不想。他拿起每个土豆端详一番,然后放进帽子里。他说:为什么刚好273个土豆。
  因为摄氏零下273度是绝对的零点,我说,不可能再冷了。
  这会儿你搬出科学来说事儿了,他说,你当时肯定是数错了。
  我不可能数错的,我说,273这个数字不用人数,它自己会数的,它是个公理。
  公理,阿尔伯特•吉翁说,你当时该想点儿别的事儿。嗬,雷奥,你能逃的呀。
  我给了特鲁迪•佩利坎20个土豆,算是还了她的糖和盐。两个月后,就在圣诞节前几天,273个土豆全吃完了。最后几个长了青绿色流曳的眼睛,像贝娅•查克尔一样。我在想,有一天是不是该把这告诉她。
或许您还会喜欢: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暗店街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一我的过去,一片朦胧……那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我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当时,我正在等着雨停,——那场雨很大它从我同于特分手的那个时候起,就倾泻下来了。几个小时前,我和于特在事务所①里见了最后一次面,那时,他虽象以往一样在笨重的写字台后面坐着,不过穿着大衣。因此,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将要离去了。我坐在他的对面,坐在通常给顾客预备的皮扶手椅里。 [点击阅读]
暗藏杀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下午两点,卢西塔尼亚号客轮接连被两枚鱼雷击中,正迅速下沉。船员以最快的速度放下救生艇。妇女和儿童排队等着上救生艇。有的妇女绝望地紧紧抱住丈夫,有的孩子拼命地抓住他们的父亲,另外一些妇女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一位女孩独自站在一旁,她很年轻,还不到十八岁。看上去她并不害怕,她看着前方,眼神既严肃又坚定。“请原谅。”旁边一位男人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并使她转过身来。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3:月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我的丈夫,潘乔感谢你的耐心、关爱、友谊和幽默感以及心甘情愿在外就餐也感谢我的孩子们,加布、塞斯及艾利感谢你们使我体验了那种人们甘愿随时为之付出生命的爱火与冰①有人说世界将终结于火,有人说是冰。从我尝过的欲望之果我赞同倾向于火之说。但若它非得两度沉沦,我想我对仇恨了解也够多可以说要是去毁灭,冰也不错,应该也行。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星期集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我完整地得到了你我深知你已经属于我,我从未想到应该确定你赠予的价值。你也不提这样的要求。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你倒空你的花篮,我瞟一眼,随手扔进库房,次日没有一点儿印象。你的赠予融和着新春枝叶的嫩绿和秋夜圆月的清辉。你以黑发的水浪淹没我的双足,你说:“我的赠予不足以纳你王国的赋税,贫女子我再无可赠的东西。”说话间,泪水模糊了你的明眸。 [点击阅读]
最后的莫希干人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美国才开始摆脱对英国文学的依附,真正诞生了美国的民族文学。而书写这个文学《独立宣言》的代表人物,是欧文和库柏,他们同为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而库柏则是“美国小说的鼻祖”。库柏的长篇小说《间谍》(一八二一),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蜚声世界文坛的小说。他的代表作边疆五部曲《皮裹腿故事集》,影响更为广远;而《最后的莫希干人》则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部。 [点击阅读]
此夜绵绵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终了也就是开始”……这句话我常常听见人家说。听起来挺不错的——但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假如有这么一处地方,一个人可以用手指头指下去说道:“那天一切一切都是打从这开始的吗?就在这么个时候,这么个地点,有了这么回事吗?”或许,我的遭遇开始时,在“乔治与孽龙”公司的墙上,见到了那份贴着的出售海报,说要拍卖高贵邸宅“古堡”,列出了面积多少公顷、多少平方米的细目,还有“古堡”极其理想的图片,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气球上的五星期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一章第一章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介绍弗格森-弗格森博士——“Excelsior”——博士的风貌——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旅行者俱乐部”的晚宴——不失时机的频频祝酒1862年1月14日,滑铁卢广场13号,轮敦皇家地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听众如云。学会主席弗朗西斯-M××爵士在向他可敬的同行们作一场重要的学术报告。他的话常常被阵阵掌声打断。 [点击阅读]
沙漠秘井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埃及人把他们的首都开罗称之为“凯旋之城”和“东方的门户”。尽管前一称呼早已徒有虚名,但第二个称呼却是名副其实。开罗确是东方的大门。作为大门,它就不得不首当其冲地面临西方影响的冲击,而这个当年的“凯旋之城”已老朽不堪,没有还手之力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