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霍桑短篇作品选 - 19 美之艺术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9 美之艺术家
  一位老人挽着他漂亮的女儿沿街走来。时值黄昏,二人走出苍茫暮色,踏入一片光明。这光明是从一家小店铺的橱窗射出来,照亮人行道的。这是个向外凸出的橱窗,里头悬挂着各色各样的表,金铜色的,银色的,也有一两块真金的,全体背对大街,好像发脾气不肯告诉路人现在几点钟了。店铺内,一位青年横坐窗前,苍白的面孔正全神贯注俯视某种精巧的机械。一盏带罩的台灯把集中的光束投在上面。
  “欧文·沃兰在干什么呢?”老彼得·霍文顿直嘀咕。他自己就是位退休的钟表匠,也是这位青年从前的师傅,直纳闷小伙子在折腾什么东西。“这小子在干什么呢?六个月来,回回从他铺子路过都见他这样子卖力干活。这比他平日里寻求永恒运动的傻气倒是一大进步。不过,我对自己的老行当了如指掌,肯定这小子现在忙活的并不是什么钟表的机械零件。”
  “爸爸,”安妮对此问题不感兴趣。“也许欧文正发明什么新的计时器呢。我相信他有足够的独创性。”
  “呸,孩子!就他那点儿独创性,弄出来的东西绝不会比荷兰玩具更强。”她父亲回答。欧文·沃兰别出心裁的天才从前让师傅烦透了。“让这号独创性见鬼去吧!就我所知,它的全部后果就是把我铺子里几块最棒的表搅得怎么也走不准。就像我先头说过的,他那点儿独创性要能弄出比小孩子玩具更好的东西,那太阳都得给他弄出轨道,全部时间进程也得乱套喽。”
  “小点儿声,爸!让他听见了!”安妮推推老人的胳膊,小声说,“他耳朵跟感情一样灵敏,您知道他多容易动感情。咱们还是走吧。”
  于是彼得·霍文顿与女儿安妮不再多谈,接着往前走。一直来到城中一条小街,经过一家铁匠铺敞开的大门。只见里头有座熔铁炉,时而火光闪闪,照亮又高又黑的屋顶,时而只照亮小小一块煤炭狼藉的地面,全仗风箱巨大的皮肺一呼一吸的运动而定。火光闪亮时,一眼就能看清铺子远处角落里的东西,还有墙上挂着的马蹄铁;火光暗淡时,火焰似乎只在没遮没拦的空间内发出微光。在这红光与昏暗交替之间,铁匠的身影四下晃动,一明一暗,生动如画,得值一看。这里明亮的火焰与沉沉的黑夜互相搏斗,仿佛各自都想从对方身上把铁匠优美的力量夺过来。不一会儿,铁匠从炉火中抽出一根白热的铁条,搁到铁砧上,扬起力大无比的胳膊,很快就被包裹在数不清的火星之中。这些火星随着他铁锤一记一记猛敲,洒落在周围的昏暗中。
  “瞧,这才好看呐,”老钟表匠道,“我知道如何摆弄金子,可说到底,还不如当个铁匠,他的力气花得多实在。你说呢,安妮?”
  “请别说得这么响,爸,”安妮悄声道,“罗伯特·丹福思会听见的。”
  “听见了又怎么样?”彼得·霍文顿说,“我再说一遍,靠力气和踏踏实实的工作,靠铁匠黑乎乎的光胳膊挣饭吃,是有益健康的好事。而钟表匠呢,被大齿轮套小齿轮弄得昏头转向,要么搞垮了身体,要么搞坏了视力,就跟我一样,刚到中年或刚过中年,就在这行中做不下去,改行又不合适,钱也没赚到足以过舒心日子。所以我还要说一遍,给我力气,甭给我钱,这才能赶走一个人的荒唐念头呐!你听说过哪个铁匠像那边的欧文·沃兰那么傻里傻气呀?”
  “说得好,霍文顿大叔!”罗伯特·丹福思从熔炉边大声喊,嗓门又亮又深,好不快活,屋顶都震得响。“安妮小姐对这番道理怎么看?她呀,俺猜,一定认为收拾小姐们的手表比敲敲马蹄铁,做做铁烤架体面得多。”
  安妮不容父亲答话,拽着他就往前走。
  可咱们得回欧文·沃兰的店铺,再好好琢磨一番他的经历与性格。不管彼得·霍文顿,或许还有他女儿安妮,或者欧文的老同学罗伯特·丹福思,也许都认为这事不值一提。从他小小的指头能握住铅笔刀起,欧文精巧的别出心裁就引人注目。有时他用木头雕些好看的小玩意儿,大多是些花朵和小鸟;有时则一门心思要弄清机械的奥秘。但总是为了美观,从不学做任何实用的物件。他不像同学中的小能人,在谷仓屋角上安装小风车,或在附近的小溪上架一座小水磨。而发现这孩子与众不同,值得更认真注意的大人们,有时满有理由地猜想,这孩子正企图模仿大自然优美的运动,比如小鸟的飞翔呵,小动物的活动呵,等等。事实上,这似乎是爱美之心的一种新发展。这发展也许能造就他成为诗人、画家,或雕塑家。它优雅高尚,毫无功利主义的粗俗,一如任何精美艺术。他对僵化死板的普通机械运动尤为厌恶。一次,人们带他去参观一台蒸汽机,以为能满足他对机械原理的直观理解力,可他脸色变白,感到恶心,就像见到了什么妖魔鬼怪。造成这种恐惧心理的部分原因,是这个铁家伙的体积和惊人的力气。欧文的心好比一架显微镜,天生偏向于精细的东西。这与他矮小的身体,小巧纤细的手指完全一致。倒不是他的审美观因此而降低到精细感。美的概念与大小无关,小至只有显微镜下才能弄清的空间,大到唯有划过长空的彩虹才能衡量的广阔宇宙,都同样能得到充分发展。但无论如何,他目标与才能的这种精细反使本可能赏识欧文·沃兰天才的世人们更不会鉴别了。孩子的亲属们无计可施——大概万般无奈——只好让他去跟钟表匠做学徒,指望他不寻常的创造力能得到调教,达到实用目的。
  彼得·霍文顿对徒弟的看法已发表过了。他对这小伙子也无能为力。没错儿,欧文掌握这个行当的窍门快得不可思议,可他把钟表生意的伟大目标全都抛诸脑后,或根本看不起。哪怕时间会融入永恒,他对测时也毫无兴趣。不过,由于欧文体格欠强壮,只要师傅还为他操心,严格的命令加上严厉的看管,还能约束他那古怪的创造力。可一旦学徒期满,师傅又因视力衰退不得不将小店转让给他时,人们才明白日复一日由欧文·沃兰带领时间老人前进,有多么不合适。他最具理性的一项设计,就是要把一种能奏乐的装置与手表内的机械联结起来,好使生活中一切刺耳的声音都变得动听和谐,使光阴的每一瞬间,犹如金光璀灿的水珠,和谐悦耳地落入历史的深渊。要是谁家把钟交给他修理——那种历史悠久形象高大,测量过几代人生命,几乎与人性融为一体的东西——他就会自作主张,在年高德劭的钟面上,装上一组舞蹈或送葬行列的小偶像,表现十二个欢乐或忧伤的钟头。这种奇思怪想不出几次,就破坏了那些性格稳重讲求实际的人们对年轻钟表匠的信任。他们认为,时间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不论把它看作今生发达的手段,还是来世富贵的本钱。光顾小店的人迅速减少——倒霉,可对欧文·沃兰来说也许倒是天上掉下的好运。他越来越沉迷于一件神秘工作,此事吸引了他的全部科学知识与灵巧手艺,同时也充分利用了他独特的天赋。这项追求已耗费了他数月时光。
  老钟表匠及其漂亮女儿打夜色苍茫的街头凝望他,令他好一阵心乱,手抖得厉害,无法再做精细的活计。
  “是安妮呵!”他喃喃地说,“听到她父亲声音之前,心就跳得这么厉害,我该明白是她嘛。啊,心儿怦怦跳!今晚简直没法子再做这精工细活了。安妮!亲爱的安妮!你应当使我的心和手坚定,不要使它们这样乱抖呵。要知道,我尽力将美的精魂做成有形的东西,使它运动,全都是为了你呀。哦,狂跳的心,安静些吧!要是这件工作就此受挫,迷乱不宁的梦境就会打搅我,使我明天打不起精神。”
  他千方百计使自己平静下来,继续手头的活计。这时店门开了,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彼得·霍文顿在铁匠铺的光明与昏暗之间,驻足欣赏的那位壮汉。罗伯特·丹福思带来一只小铁砧,是最近年轻的艺术家定做的。欧文细看一番,说这东西正合他意。
  “那当然,”罗伯特·丹福思洪亮的嗓门响彻小店,就像一把低音提琴。“俺这行当的活计,没俺干不了的。话说回来,俺这双手跟你的一比,可太丑喽。”他呵呵大笑,把自己的大手伸到欧文纤巧的手边。“可那又怎么着?俺一锤子下去,比你打学徒起到现在花的全部力气还要大得多。这话不假吧?”
  “多半不假,”欧文的声音又低又轻。“力气是人间怪物。我不敢自吹,我的力气不管是大是小,全是精神上的东西。”
  “咦,欧文,你在捣弄啥呢?”老同学问,音量还是那么大,令艺术家闻而却步,尤其这问题事关他脑海中最迷人最圣洁的梦。“乡亲们都说你在想方设法找到永恒运动哩。”
  “永恒运动?瞎说!”欧文回答,做个厌恶的手势,他的古怪脾气还挺大。“这东西永远找不到。不过骗骗那些被物质迷了心窍的人罢了,我才不会上当。再说,就算有可能,光为了把这奥秘用于眼下蒸汽和水所起的那些作用,也不值得我下功夫。对发明什么新型轧棉机的荣耀,我并没野心。”
  “那可太离谱儿啦!”铁匠边说边纵声大笑,使欧文和他工作台上的玻璃罩都一起颤起来。“不,不,欧文!你造的东西绝不会有钢筋铁骨。好啦,俺不打扰啦,晚安,欧文,祝你成功。若是需要帮忙,只要是一锤子敲铁砧的买卖,俺一定效劳。”
  又一阵大笑,力大无穷的人离开了小店。
  “怪事,”欧文·沃兰轻声自语,手撑住头。“我的一切思索,一切目标,对美的强烈向往,对创造美的意志力——一种更精致更微妙的力量,这位彪形大汉完全不懂——这一切的一切,只要遇上这个罗伯特·丹福思,就显得那么虚幻,那么无聊!要是常常见他,真会让我发疯。他那冷酷野蛮的力量弄脏弄乱了我的心绪。但是,我自有办法变得强大,绝不向他低头。”
  他从一只玻璃罩里取出一块极小的机械装置,拿到台灯的光束下面,通过放大镜仔细地看着,再用一种钢制的精密工具进行操作。可刹那间,他往后一跌,倒在椅背上,双手一绞,满脸恐惧,小巧的五官竟巨人般令人难忘。
  “天!我干了什么?”他惊呼,“那妄想,那野蛮力量的影响——迷惑了我,遮挡了我的感觉。我完成了一击——致命的一击——从一开头就担心的一击。全完了——几个月的心血,一生的目标全毁啦!”
  他于是枯坐,深深绝望,直到台灯在插座里闪了几下,把这位美之艺术家抛入一片黑暗。
  就这样,那些生之于想象,在想象中称心如意,并且宝贵到超乎一般人价值观念的种种思想,在现实面前撞得粉碎,一败涂地。理想的艺术家必须性格坚强,这种坚强几乎与他精细的素质势不两立,他必须挺起胸膛对抗全人类,在自己天才与天才的奋斗目标两方面,做自己的唯一信徒。

  一段时期,欧文·沃兰在这种严酷而合理的考验面前屈服了。好几个星期,他老是无精打采,两手撑着脑袋,使镇上的人简直没机会看到他的面孔。终于抬头面对阳光时,那张脸上只有冷漠、无聊,以及说不清的改变。然而,照彼得·霍文顿看来,照那些认为生活应当一板一眼,时钟般按铅制钟摆运动的哲人们看来,这种改变竟是件大好事。如今,欧文照管生意真是勤勉卖力。眼见他检查古老的大银表时,慢条斯理一本正经,好不叫人惊奇。表的主人则大喜过望。这表藏在他表袋里,早已被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当然很介意人家如何对待。如此赢得一片赞扬之声,欧文·沃兰遂被有关当局请去调试教堂尖塔上的时钟。这件有关公众利益的大事,他干得十分出色,令商人们在交易所里大声大气赞不绝口,护士送药到病房时也轻声感激,情侣们赴约会按点守时,也为他祝福。全城上下感谢欧文使他们能准时进餐。一句话,他精神上的重负使一切井然有序,不仅他机体内部如此,一切听得到教堂时钟当当作响的地方都一样。有件小事虽不值一提,倒也说明了他目前状况。就是顾客们请他在银匙上镌刻姓名或姓名首字母时,他如今只用最明了清楚的字体,省掉了种种花里胡哨的矫饰,而从前这正是他的活计与众不同之处。
  在这段愉快的转变时期,一天,老彼得·霍文顿来探访从前的徒弟。
  “喂,欧文,”他道,“真高兴四面八方都在夸奖你,尤其镇上那口钟,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为你唱颂歌哪。只要丢掉你那些有关美的废话,那些玩意儿我不懂,别人不懂,连你自己也不懂——只要你摆脱了那些破烂,你的生活准能成功,就跟青天白日一样确实无疑。可不是么,只要你照现在的路走下去,连我都愿意让你修修这块宝贝的老表喽!虽说除了女儿安妮,我在这世上再没更看重的东西了。”
  “先生,我会碰都不敢碰它的,”欧文垂头丧气,因为一见师傅面,他就如背重负。
  “到时候,”师傅说,“到时候你准能对付得了。”
  老钟表匠倚仗往日的师傅权威,随便翻看欧文手上的活和其它正修理的东西,而艺术家则简直抬不起头来。没比师傅冷漠而缺乏想象力的精明更与小伙子的个性相悖的了,什么东西碰上这份精明都会化作一场空梦,除了物质世界密度最大的东西。欧文的心在呻吟,恳求上帝快将自己从此人手里拯救出来。
  “可这是什么?”彼得·霍文顿突然大叫,拿起一只布满灰尘的玻璃罩,下面露出一种机械装置,纤细精巧,好比一只蝴蝶的小小躯体。“这是什么?欧文呀,欧文!这些小链条、小齿轮、小叶片里有妖术哩。瞧!我食指和拇指只要一捏,就能把你从未来的灾难中解放出来。”
  “看在老天份上,”欧文·沃兰腾地跳起来,“您要不想逼我先疯就别碰它!您手指头稍稍用力,我就永远给毁了。”
  “啊哈,年轻人!会这样么?”老钟表匠盯着欧文,那世俗刻薄的责备目光足以穿透他的心,折磨他的灵魂。“好吧,由你的性子干吧,不过我再次警告你,这小小的机械玩意儿里藏着你的邪恶灵魂,要不要我赶走它呀?”
  “您才是我的邪恶灵魂,”欧文情绪激动——“您和这个冷酷粗俗的世界!您压在我身上的沉闷思想、失望沮丧,才是我的绊脚石,不然,我早就完成上天赋予我的使命了。”
  彼得·霍文顿摇摇头,满脸轻蔑与激愤。以他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自己有权把所*求它*柕莽y谋Ρ矗*不顺大路捡拾一件布满灰尘的现成东西的人,统统看作傻瓜。他立刻走了,还竖起一根手指,一脸嘲讽。之后好几个夜晚,这副表情都缠绕着艺术家的睡梦。师傅前来造访之时,欧文正要拾起放弃的事业,可由于这次可恶的干扰,又把他抛回好不容易才摆脱的状态。
  然而,他只是表面懒懒散散,内心却在本能地积聚新的力量。随着夏日的流逝,他几乎完全歇业,听任时间老人——迄今为止这位老先生还是由他所控制的钟表为代表——在人的生活中任意游荡,将一连串稀里糊涂的钟点弄得完全一团糟。人们说,这年轻人糟蹋白天的时光,在林子里,田野上,小溪旁徘徊流浪,孩子似地追逐蝴蝶,或观看水中昆虫的运动取乐。他细心观察这些活生生的玩物如何在微风中戏耍,认真检查捕捉到的活蹦乱跳的昆虫结构,那份专注真令人不可思议。追捕蝴蝶倒是他理想追求的恰当象征,他已为这种追求付出过大量心血,可是美丽的理想会不会与象征它的蝴蝶一样,屈服于他的手掌?这些日子对艺术家来说无疑既甜蜜又称心,充满灿烂的构思。这些构思在他的智慧中闪闪发光,一如蝴蝶在天空中翩翩飞翔。这一刻,它们实实在在,也无须为使肉眼能看到它们而劳作,而困惑,而失望。唉,一位艺术家,无论在诗歌还是其它别的素材之中,都不会因为内心美的享受而心满意足,他必定去追求那飞翔在他们幻想边缘的奥秘,以有形的把握抓住它,将它脆弱的生命碾得粉碎。欧文·沃兰感到一种冲动,想把自己的思想变成外在的现实。这冲动无法抗拒,正如诗人或画家从他们视觉的丰富印象中不尽完美地进行模仿,将世界表现成一种较模糊较朦胧的美一样。
  如今,夜晚成了他慢慢重新实现自己唯一计划的时间。这计划集中了他的全部智慧。总是在黄昏来临的时候,他悄悄溜进城,把自己锁进小铺,耐心细致地一干好几个小时。有时他会被巡夜人的敲门声吓一跳,因为天下万物都该入梦之时,人家却发现欧文·沃兰的百叶窗缝隙漏出了灯光。大白天对艺术家病态敏锐的头脑似乎是种干扰,妨碍了他的追求。所以,阴云密布,狂风暴雨的日子,他就双手捧头,使自己敏感的头脑沉浸于无穷无尽恍恍惚惚的遐想之中,从而放松自己,摆脱准确与明晰的思考,因为,夜晚紧张的劳作之中,他不得不聚精会神。
  有一回正这般恍惚着,安妮·霍文顿进来了,将他惊醒。姑娘顾客似地大大方方,又像童年伙伴亲亲热热。她的银顶针磨出了一个洞,想找欧文修一修。
  “可我不知道你肯不肯委屈自己做这么件小事,”她笑着说,“既然你如今一门心思用机械体现你的精神。”
  “你打哪儿来的这念头,安妮?”欧文吃了一惊。
  “哦,自己想出来的。”她回答,“老早以前听你说过,那时候你我都还是小孩子。得啦,能不能修修这个破顶针呢?”
  “为你,干什么都成,安妮,”欧文·沃兰道——“什么都成,哪怕到罗伯特·丹福恩的炉子上去打铁。”
  “那可就好看喽!”安妮回他一句,以难以觉察的轻蔑扫一眼艺术家瘦小单薄的身材。“喏,顶针在这儿!”
  “你那念头真够怪的,”欧文道,“就是你方才说的把物质精神化的那念头。”
  这时他暗暗想道,这位年轻姑娘生来比世上任何人都更明白他的心思。若能拥有唯一心上人的同情,孤军奋斗时将得到多大的帮助和力量呵!那些与芸芸众生追求迥然不同的人们——要么超前于世人,要么将世人撇在一边——常常会感到某种寒心,这寒心令精神战栗,仿佛落入极地四周冰天雪地的荒芜。一切先知、诗人、改革家、罪犯或任何怀有人类渴望,却被特殊命运与世人相隔的人,他们可能感到的东西,可怜的欧文也体会到了。
  “安妮,”他叫道,脸色变得煞白,“我多想把自己追求的秘密告诉你呵!我想,只有你才能给它正确评价。我知道,只有你才会对它心怀敬意,而我绝不能指望冷酷功利的世人们会这样。”
  “我就不会么?肯定我会的!”安妮·霍文顿快活地笑着。
  “快,给我讲讲这个小小的陀螺干什么用?做得这么精美,都能给麦布女王①把玩了。瞧!我能让它转起来。”
  “别动!”欧文大叫,“别动!”——
  ①麦布女王(queenmab):英国传说中司掌人类之梦的小仙后。
  安妮只尽量轻轻地用针尖碰了一下那个已不止一次提到过的,极小极复杂的机械装置,艺术家就狠狠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腕,力气大得使安妮尖叫起来。狂怒与痛苦扭歪了他的面孔,安妮吃了一惊。接着他头一沉,用双手捧住。
  “走吧,安妮,”他轻轻说,“我骗了自己,只好自作自受。我渴望同情,想啊,盼啊,做梦都以为你会同情我。可你没有开启我内心秘密的钥匙。方才那一下毁了我好几个月的心血,一辈子的梦!这不能怪你,安妮,可你毁了我!”
  可怜的欧文·沃兰!他的确错了,可又应当原谅,因为倘有谁的心能对他视为如此神圣的事业怀有足够敬意的话,那一定是个女人的心。甚至安妮·霍文顿本可能不会令他失望,要是她对深切的爱情信息心有所知的话。
  接踵而来的冬天,艺术家打发光阴的方式,令一切迄今为止认为他无可药救的人们大为开心。他们认为,他果真命中注定要做人间废物,他本人也活该倒大霉。一位亲戚的亡故使他得到一笔小小遗产,于是不必为谋生辛苦。而且他失去了伟大目标的影响——这目标至少对他是伟大的——他便放纵于一些嗜好,以为能借助它们支持自己脆弱的体质。可一旦天才的超凡之处被掩盖,世俗之处便更难驾驭,因为个性失去了上天早已精心安排的平衡,而那些生性鄙俗者,则依靠其它办法来寻求平衡。欧文·沃兰以身验证纵饮狂欢有多么快乐,他透过金色的酒杯看世界,琢磨着杯沿欢快的泡沫带来的种种幻想。这些幻想使空中充满乐得发疯的身影,但很快就又变得鬼魂般凄凉。即使这令人丧气又无可避免的变化来临,年轻人还是举杯痛饮销魂酒,不管酒气给生命罩上阴影,又让阴影中充满嘲笑他的幽灵。现在,艺术家感到一种刻骨铭心的厌倦,这东西比酗酒唤起的任何愁闷与恐惧更令人难以忍受。酗酒时,就算心中烦恼,总还记得一切都不过是场幻觉;可是厌倦却让人明白,他的现实生活就是一场沉重的痛苦。
  一件小事将他从危险的状态中解救出来。此事不止一人亲眼目睹,但其中最精明者也无法解释或猜度欧文·沃兰怎么想的。事情很简单。一个暖和的春日午后,艺术家与寻欢作乐的伙伴们坐在一道,面前搁着一杯酒。忽然,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飞入敞开的窗户,在他头顶翩翩起舞。

  “啊,”开怀畅饮的欧文一声喊,“阳光之子,夏风之伴,无聊的冬眠之后,你又复活了么?那我动手干活儿的时间也到了!”
  说完,连杯中的酒也没喝完,他起身就走。从此再没听说他沾过一滴酒。
  如今,他重新踏入林中与田野,徘徊游荡。也许,欧文与粗俗的酒徒们共坐之时,那只精灵般翩然入窗的五彩蝴蝶真是一个精灵,前来召唤他重返自己超凡脱俗,纯洁而理想的生活。也许他到阳光灿烂的地方去是为了寻找这个时常光顾的精灵,因为夏天已快过去,人们还是见他轻手轻脚朝降落的蝴蝶走拢去,看出了神。小东西飞起来,他目光也随之而去,仿佛它空中的轨迹能指点一条上天堂的路。然而,他又恢复了反常的辛劳,巡夜人一看他百叶窗泄出的灯光就知道。他到底要干什么?城里人对所有这些怪现象得出一条包罗万象的解释,欧文·沃兰疯了!对那些心地狭隘,头脑迟钝者来说,这种解释多么万应灵验——多么称心如意——对超乎世情常规的不论什么东西,这种解释又何等方便!从圣保罗①时代直到我们这位可怜的小小的美之艺术家,相同的法宝,被用来解释所有聪明过人行事出众者的言行中一切神秘莫测之处。就欧文·沃兰来说,城里人的判断也许没错。他大概是疯了,没人同情他——他与邻人之间有道鸿沟,从而挣脱了榜样的约束——仅此一点就足以令他发疯。或也许他受到太多光华的感染,这光华与普通的日光相杂,使他像普通人一般目幻神迷——
  ①圣保罗(saintpaul,?—公元67?)耶稣门徒之一,广传基督教于当时诸国,被害于罗马。《圣经·新约》中之书信大多出于其手。原称扫罗(saul),其纪念日为一月二十五日。
  一天夜里,艺术家照习惯漫步归来,打开灯,照亮那件精巧的工件。这活计时常被打断,却总是继续进行,仿佛其中蕴含着他的命运。忽然,他吃了一惊,老彼得·霍文顿进来了。欧文一见他心就一缩,世人当中他最可怕,因为但凡他清楚看到的一切,他都能敏锐地理解,而他不曾看到的东西便死也不肯相信。这一回,老钟表匠只有几句和和气气的话。
  “欧文,我的孩子,”他道,“明天晚上请一准上我家去。”
  艺术家支支吾吾表示歉意。
  “哦,你一定得去,”彼得·霍文顿说,“看在过去你曾是我家一员的份上。怎么,孩子!你不知道我女儿安妮已经跟罗伯特·丹福思订婚了么?我们备了餐便饭,庆祝庆祝这件事。”
  “啊!”欧文道。
  这小小的音节就是他全部的话。让彼得·霍文顿听来好不冷漠,无动于衷。然而,在可怜艺术家的内心,这却是被窒息的一声呐喊。他强抑自己,好似压下一个邪恶的妖精。不过,老钟表匠未曾察觉,年轻人允许自己做了一次小小的发泄。他拿起正要干活的工具,又听任它坠落在那小小的机械装置上,这东西已花费它数月心血,这下子被打得粉碎!
  倘若爱情不曾夹在其它一切阻力当中,夺去欧文的巧手神工,他的故事也就不成其为奋力创造美的人们备受熬煎之生活的写照了。表面上,他不是个热烈追求的情人,他强烈感情的发展变化都完全被限制于艺术家的想象当中。而安妮对此除了女性的直觉外,一无所知。但照欧文看来,这爱情却覆盖了他的全部生命。忘却当初她无法作出任何深刻反应的事实,他坚持把安妮的形像与自己一切艺术上成功的美梦相连系。她就是自己崇拜的精神力量的化身,在她的圣坛上,他盼望献上一件宝贵贡品。他当然欺骗了自己,安妮·霍文顿并不具备他的想象所赋予她的品质。他内心的安妮形象,正如那神秘的机械装置若能完成一样,都是他自己的造物。倘若他爱情圆满,能明白自己的错误——倘若能使安妮投入他的怀抱,就能目睹她从天使蜕变为普通女人——这种失望没准儿能赶他回头,让他集中精力,追求自己唯一尚存的目标。话说回来,若发现安妮果真如他想象,他的命运就会美仑美奂,只要从中利用些多余赘物,他就能造出许许多多美丽的东西,比他以往煞费苦心所造的一切更有价值。可是,悲哀戴着假面来到他身旁。想到自己命中天使已被夺走,落入一名鄙俗粗笨的铁匠之手,而此人既不需要也不会欣赏她的宝贵作用——这才是命运的乖戾执拗,令人生太荒唐,太矛盾,无须再抱别一种希望,也无须再担心别一种失落。欧文·沃兰被抢光了,只好目瞪口呆,傻傻干坐。
  他大病一场,痊愈之后,瘦小单薄的身体长了一身从未有过的蠢肉。削尖的面颊圆了,纤细的小手,生就完成鬼斧神工的,变得比肥嘟嘟的婴儿手还丰满。脸上一副小孩子神气,陌生人说不定忍不住会亲热地拍拍他的头——却又打住,纳闷这是个什么怪孩子。他仿佛已失去灵气,听任肉体植物般蓬勃生长。欧文·沃兰可不是白痴,他能说会道,有条有理,颇像只废话篓子。人家真开始这样看他了,因为他老是不厌其烦高谈阔论以前看过的书上,那些机械制造的种种奇迹,如今才明白全都是骗人的鬼话。他历数艾伯塔斯·马格纳斯制造的铜人,培根修士制造的铜头①,讲到近代自动化的小马车,说是给法国太子制造的;还有一种昆虫,能在耳边嗡嗡叫,跟活苍蝇一样,其实不过是一种小巧的钢丝弹簧。还讲了个鸭子的故事,说它大摇大摆地走路,嘎嘎地乱叫,还能找食吃。不过,要是哪位老实人买了去做大菜,会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原来是只机械鸭子——
  ①培根修士指罗杰·培根(rogerbacon,1214—1294),英国哲学家,科学家,方济会修士。铜头故事请参看本书《胎记》注释。
  “所有这些话,”欧文·沃兰道,“我现在才明白全是欺人之谈。”
  接着,他又神秘兮兮地承认,自己一度想法不同。闲荡做梦的日子里,他曾以为用机械体现精神大有可能,再加上新的生命和运动,就可以生出自然母亲在万物中想要达到,却从未下力气实现的理想的完美。然而,他对实现这个目标或这种打算本身,却没有明确的认识。
  “如今我把这些都扔一边儿了,”他会说,“这都是年轻人自己搅得自己心乱的梦幻。如今我有点儿醒悟了,回头试想真可笑哩。”
  可怜哟,可怜而堕落的欧文·沃兰!这些迹象表明,他已不再属于我们周围那个不可见的美好世界,他对无形的东西已失去信心。如今正像这类倒霉蛋所必然的那样,以摈弃甚至能亲眼目睹的东西而得意,除了亲手能触摸的东西之外,一切都不肯相信。此乃这种人的大不幸,他们的精神逐渐凋萎消亡,只剩下更迟钝的理解力愈来愈多地认同那些唯一能认识的东西。不过,欧文·沃兰的精神尚未枯萎也未消亡,只在沉睡。
  他的精神如何再次苏醒,无案可查。也许麻木迟钝受到了剧痛的刺激,也许与昔日相同,蝴蝶飞来,在他头顶起舞,又给了他灵感——这种阳光生物总给艺术家带来神秘的使命——以他过去生活的目的重新鼓舞他。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流遍了他的血管,他的头一个冲动就是感谢上天,使他再度成为有思想,有想象,感觉最敏锐的人。他已有许久不是这种人了。
  “现在动手完成任务,从没感到这样浑身是劲。”他说。
  然而,虽觉身强体壮,他也担心死亡会突然袭来,中断他的工作。于是便加倍努力奋斗。这种对死亡的担心在全身心投入崇高事业的人当中,十分常见。他们将生命仅视为成功的一项必要条件。只要我们热爱生命是为了生命本身,就不怕失去它,一旦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渴望生命,才明白生命何其脆弱。但与这种不安全感并存的,还有一种关键信念,那就是我们从事命中注定适合自己的工作时,死亡不会伤害我们,因为倘若完不成这份工作,全世界都会为之伤心。难道满怀改造人类勃勃雄心的哲学家,鼓足勇气,行将吐出教化之言的时刻,会相信死亡将召唤他脱离实实在在的生命么?倘若他这样死去,长得令人厌倦的时光将逝去——整个世界的生命犹如沙漏中的黄沙,一点一点坠落——才会有另一位哲人打算揭示早就可以晓谕世人的真理。但历史上许许多多例子表明,任何特定的时代,那些拥有最宝贵精神的人们,照凡人眼光判断,往往过早夭折,得不到挥洒自己的空间,难尽自己尘世的使命。先知死去,麻木迟钝懒惰成性者却活了下来。诗人的歌才唱一半,便去了天国,到凡人听不到的地方参加合唱队。画家——正如奥斯顿①——将自己的一半构思留在画布上,以其不完整的美让我们伤心,自己却用天堂的色彩,倘这么说不失敬的话,来完成整幅画面。但更有可能的是,此生未竟之构想,任何地方也无法完成。人类种种宝贵计划如此频繁地半途而废只能证明,尘世的种种作为,无论因虔诚和天才显得多么超凡入圣,其实全无价值,除了将精神付诸行动予以证明之外。在天国,所有普通的思想都比弥尔顿②的诗歌更崇高更动听。那么,他愿不愿给他留在人间尚未完成的诗篇再添一段?——
  ①奥斯顿(华盛顿·奥斯顿washingtonallston,1779—1843):美国画家、小说家、诗人。
  ②弥尔顿(约翰·弥尔顿johnmilton(1608—1674),英国大诗人,著名长诗《失乐园》之作者。
  还是回头来说欧文·沃兰吧。要达到他的生活目标,全看他运气好坏。且略过他长时间的紧张思考、满怀渴望的努力、精工细做的辛苦、劳心伤脾的焦虑、独自庆祝成功的一瞬,让这一切都留在我们想象中。然后目睹一个冬夜,艺术家敲开罗伯特·丹福思的家门。在这儿,他看到铁匠魁梧伟岸的身躯被家庭生活熏陶的暖意融融,温和安宁。还有安妮,如今已为人妇,感染不少丈夫朴素坚定的性格。但欧文·沃兰仍然相信,她具有更细腻的优雅,使她能成为力与美的解释者。碰巧老彼得·霍文顿今晚也在女儿炉火旁做客,乍遇艺术家的目光,依然是那令人记忆犹新的敏锐、冷漠,还有挑剔。
  “老伙计欧文!”罗伯特·丹福思跳起身,惯握铁条的大手,紧紧握住艺术家纤细的手指头。“到底上俺家来啦,够朋友的。俺还以为永恒运动给你弄昏了头,把往日的老交情全忘了呐。”
  “见到你我们很高兴。”安妮少妇的面颊泛起红晕,“这么久不来看我们,哪像朋友呵。”
  “嗨,欧文,”老钟表匠用发问打招呼,“你那美丽的小玩意儿怎么样啦?总算搞出来了吧?”

  艺术家未即刻回答,却为地板上打滚的一个小人儿吃了一惊——这小家伙从广袤无垠中神秘走来,却这样健壮结实,像是用地球上最密实的物质构成。这前途无量的小娃娃朝客人爬过来,用罗伯特·丹福思的话说,竖了起来,用一双极聪慧的眸子看着欧文。做母亲的不由得与丈夫交换一个自豪的眼神,但艺术家却被孩子的目光弄得不安,觉得这娃娃与老彼得·霍文顿的神情何其相似,简直就是老钟表匠被缩小成为小孩的形状,又通过那双睁得老大的娃娃眼,重复着那个恶意的向题:——
  “那美丽的玩意呢,欧文?那美丽的玩意儿怎样啦?你搞成了么?”
  “搞成啦,”艺术家眼中胜利的喜悦一闪,露出灿烂的微笑,却又浸透着深奥的思想,几乎有些悲哀。“是的,朋友们,是实话,我搞成啦。”
  “真的!”安妮脸上又现出少女般的欢乐,“现在可以问问,这秘密到底是什么了吧?”
  “当然,我来就为了揭开这个秘密的,”欧文·沃兰回答。
  “你会知道,看到,摸到,并且拥有这个秘密!因为,安妮——要是我还能这样称呼我童年时代的伙伴的话——安妮,我做这个精神化的机械,这个体现和谐运动与美的神秘东西,正是要送给你的新婚礼物。不错,它来的太晚些,可我们年龄越大,周围的东西越失去鲜艳的色彩,灵魂也变得越粗糙,所以就更需要美的精神,只要——原谅我,安妮——只要你明白如何看重这件礼物,就永远不会觉得它来得太晚。”
  他边说边掏出一只珠宝盒,是他亲手用乌木精雕而成,还镶嵌着美丽的珍珠花饰,表现一个小男孩在追逐一只蝴蝶,这蝴蝶在另一处化作长翅膀的精灵,飞向天堂。而那男孩或少年,为赢得这美丽的蝴蝶,从强烈的愿望中获得极大的力量,从地上升起,飞入云端,又从云端直抵缥缈的太空。艺术家打开这只乌木盒,要安妮把手指放在盒边,她照办了。但她几乎惊叫起来,因为一只蝴蝶突然闪着翅膀飞了出来,落在她的指尖上。那华丽的紫色翅膀金斑点点,忽闪忽闪上下拍动,仿佛展翅欲飞。那柔和的灿烂辉煌,精致华丽,言语无法形容。自然界最理想最完美的蝴蝶在这儿实现了。不是大地花丛中飞来飞去稍纵即逝的小昆虫,而翩额飞翔在天堂的草地上,供小天使和夭折婴儿的灵魂追逐戏耍的美丽造物。它翅膀上有一层密密的绒毛,清晰可见,耀眼的光亮透着灵性。炉火的光亮在这奇迹四周发着微光——蜡烛的光芒在它身上闪闪烁烁,但它分明有着自己的光辉,照亮了它所停留的手指和伸出的手,白色的光芒恰似一块宝石。它美妙绝伦,令人全然忘记了它的渺小,即使它的翅膀大到直抵苍穹,给人心灵带来的欢乐慰藉也莫过于此。
  “太美啦!太美啦!”安妮叫道,“是活的么?活的么?”
  “活的?那当然,”她丈夫回答,“你以为凡人的本事能大到造出一只蝴蝶么?再说,随便哪个孩子夏天午后都能一下子逮到十几只,干嘛自讨麻烦去造一只呢?活的?当然是活的啦!不过,这只漂亮盒子倒肯定是俺们的朋友欧文做的,真给他挣足了面子。”
  这时那蝴蝶又扇扇翅膀,动作栩栩如生,安妮吓了一跳,甚至有些害怕,因为不管丈夫怎么说,她自己还是无法肯定,这到底是活物,还是件奇妙的机械装置。
  “是活的么?”她比先头更认真地再问一遍。
  “你自己判断吧。”欧文·沃兰站在一旁,盯着她的脸。
  蝴蝶此刻翩然升空,在安妮头顶盘旋,又飞到客厅深处,翅膀一扇一扇,发出星星似的亮光,清清楚楚。地板上的娃娃聪慧的目光追随着它。在屋里转了一圈,蝴蝶盘旋下降,又落到安妮手指上。
  “可它到底是不是活的?”她再次惊呼。她手指抖得厉害,落在上面的华丽而神秘的蝴蝶只好靠翅膀来保持平衡。“告诉我,这东西是活的,还是你创造的呀?”
  “干嘛要问是谁造的呢?既然它这么美?”欧文·沃兰回答。“活的么?是的,安妮,很可以说它有生命,因为它吸收了我的生命。在这只蝴蝶的秘密中,在它的美丽中——不仅是外形,整个内部机体也同样美丽——体现了一个美之艺术家的智慧、想象、敏感、还有灵魂!是的,我创造了它,但是”——说到这儿他脸色一变——“如今这只蝴蝶对我来说,已不是少年时代白日梦中,那遥遥望见的东西了。”
  “不管怎么说,总是件漂亮玩意儿,”铁匠孩子似地咧嘴笑着,“不晓得它肯不肯委屈一下,落到我又大又笨的指头上?
  安妮,把手靠过来些。”
  照艺术家指点,安妮把指尖挨到丈夫的指尖上。稍候片刻,蝴蝶就从这只手指飞到那只手指上,拍拍翅膀,打算开始第二次相似的飞行,却又与头一次不尽相同。它从铁匠结实的手指上升起,盘旋的圈子越来越大,直到天花板。在屋里绕一个大圈,又以波浪般起伏的动作回到起飞的原地。
  “哎唷,真是鬼斧神工哪!”罗伯特·丹福思喊道,用他想得出的话表达由衷赞美。的确,要是他就此住口,任何言词更动听,观察力更强的人,也不见得能说出更多。“俺可没这本事,俺认了。不过,这又有啥要紧?俺的大铁锤敲上一下,比咱朋友欧文浪费整整五年光阴造的这只蝴蝶,用处大得多嘛。”
  这时,娃娃抬起小手,咿咿呀呀乱叫一气,看样子是想要这只蝴蝶做玩具。
  同时欧文·沃兰瞟了安妮一眼,想知道她对丈夫关于美与实用之间谁更宝贵的看法是否赞同。她对他的亲切态度中,她凝视他亲手创造的奇迹,他精神的具体体现时的那份惊异与赞美中,透着一种隐秘的蔑视——太隐秘,连她自己大概都没有意识到,只有艺术家这种本能的敏锐才能察觉。然而欧文在自己理想追求的后期已经超脱,对这个发现不再感到难过揪心。他明白世人及代表世人的安妮无论对他如何赞美,也说不出最中肯的话,找不到最恰当的感觉,作为对一位艺术家的最好报偿。而艺术家却以一件小小的玩意儿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将俗物转化为精神的财富——终于以自己的作品表现了美。他并非直到最后一刻方才明白,一切高尚行为的报偿只能从行为本身寻找,不然就会徒劳。不过,安妮和她丈夫,甚至彼得·霍文顿,都完全清楚此举实在了不起,多年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欧文·沃兰满可以告诉他们,这只蝴蝶,这件小玩具,这件可怜的钟表匠送给铁匠新婚妻子的礼物,实际上是一件艺术珍品,连一国之君都愿意用荣誉和大笔财富来换它,并将它视为自己举国上下珍宝之中最稀罕最美妙的宝贝。然而艺术家只笑了笑,没把这话说出口。
  “爸爸,”安妮以为老钟表匠的赞赏许能使他往昔的徒弟开心,“快过来看看这只漂亮的蝴蝶吧。”
  “咱们来瞧瞧,”彼得·霍文顿从椅子上起身,一脸冷笑。这神气总令人像他一样,对除了物质以外的任何事物都感到怀疑。“这是我的手指,让它落上来,等我挨到它就会更明白啦。”
  但令安妮大为诧异的是,父亲的指尖刚挨到停着蝴蝶的她丈夫的手指,小昆虫就翅膀一搭拉,眼看就要栽到地板上。
  连它翅膀上,身上那些灿烂的金斑——除非她眼睛会骗人——也为之暗淡,鲜艳的紫色蒙上了一层暗黑,铁匠手边一轮星星似的光彩渐渐暗下去,消失了。
  “它快死了!快死了!”安妮慌得大叫。
  “这东西做得精细,”艺术家若无其事,“我告诉你,它吸收了一种思想的精华——叫做磁力,或随便什么都成。一碰上怀疑与嘲笑,它细腻的感觉就会受折磨,正如将自己的生命倾注在它身上的那个人,灵魂会受折磨一样。它已经失去了它的美丽,再过一会儿,它的机械性能就会受到无法弥补的破坏。”
  “拿开您的手,爸爸!”安妮发出恳求,脸色煞白。“这是我的孩子,让蝴蝶停在他纯洁的小手上吧。也许,在那儿,它的生命会复兴,色彩会更明亮。”
  她父亲苦笑一下,挪开他的手。蝴蝶顿时恢复了自在的运动,颜色也呈现出原先的光环,那轮星星般的光芒,这最微妙的特征,重现在它四周。起初,它从罗伯特·丹福思身上转到孩子的小手上时,这光芒变得非常明亮,把小娃娃的影子都投到了墙壁上。而小娃娃照爸爸妈妈的样子,伸出胖胖乎乎的小手,看着蝴蝶扇动翅膀,露出娃娃的天真喜悦。可是,这孩子脸上有种奇怪的精明,使欧文·沃兰感到他仿佛是老彼得·霍文顿的一部分,而且不过是把老头子死硬的怀疑部分地转变为小孩子家的信任。
  “这小淘气样子多聪明!”丹福思对妻子悄声道。
  “从没见过谁家孩子这副模样,”安妮夸奖自己的孩子理由充分,远远胜过夸奖艺术家的蝴蝶。“小宝宝比咱们更明白这东西的秘密。”
  蝴蝶与艺术家一样,好像意识到这孩子天性与它不完全相投,便时而发光,时而发暗,最后从小手上飞了起来,活泼轻盈,仿佛主人的精神赋予它的灵气,驱使这个美丽的幻影情不自禁向上飞升,飞向一个更高的领域。倘若这儿没有障碍,它很可能飞上长空,变为不朽。可惜它的光辉只能在天花板上闪耀,精巧的翅膀撞到了世俗的东西,几点光芒宛若星尘,落了下来,在地毯上发出微光。接着蝴蝶飞下来,没落到小娃娃手上,却被艺术家的手吸引。
  “别这样!别这样!”欧文·沃兰喃喃地说,仿佛自己的造物听得懂他的话。“你已离开主人的胸怀,就不能再回来。”
  蝴蝶犹豫一下,发出颤抖的光,挣扎一番,似要飞向孩子,落到他手指上,却又在空中盘旋不下。而那个力气十足,一脸外祖父精明神气的小娃娃,伸手猛一下,就把它紧紧抓在手中了。安妮一声尖叫,老彼得·霍文顿爆发出一阵冷酷讥讽的大笑,同时铁匠用力掰开孩子的小手,只见掌心只剩下一小堆闪闪发光的碎片,美的神秘已从中永远消失。至于欧文·沃兰,不动声色地注视着自己一生心血的毁灭。然而这不是毁灭,因为他早已捕捉到了比这蝴蝶更崇高的东西。一旦艺术家奋勇登攀,达到了美的崇高境界,他所创造的凡人肉眼能看到的那个美之象征,在他自己眼中便失去价值,而艺术家的精神,则在现实的欢乐中泰然自若。
或许您还会喜欢:
阿甘正传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朋友:当白痴的滋味可不像巧克力。别人会嘲笑你,对你不耐烦,态度恶劣。呐,人家说,要善待不幸的人,可是我告诉你——事实不一定是这样。话虽如此,我并不埋怨,因为我自认生活过得很有意思,可以这么说。我生下来就是个白痴:我的智商将近七十,这个数字跟我的智力相符,他们是这么说的。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一个人的好天气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0
摘要:正文第1节:春天(1)春天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再往屋里一看,从左面墙开始,隔过中间窗户,一直转到右面墙的一半,又挂了快一圈儿猫的照片,我懒得去数多少张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猫不理睬我,有的猫死盯着我。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这围脖真好看哪。 [点击阅读]
一朵桔梗花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1.一串白藤花序幕花街上,点着常夜灯。如今,连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可是大正(注:日本年号,1911-1926)末年,在那个伸入濑户内海的小小港埠里,有一所即今是当时也使人觉得凄寂的风化区,名字就叫“常夜坡”。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到如今还常常会想起那整晚点着的白花花、冷清清的灯光;奇异的是每次想起,它总是那么凄冷,了无生气。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