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活出全新的自己 - 37拿枪的禅师————观黄庭的气机起伏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37拿枪的禅师————观黄庭的气机起伏
  接下来的课程中,助教播放了一些介绍黄庭禅基本观念的教学影片,幸雄这才知道,黄庭真的不是人名,而是古人说的一个身体部位,就是胸口的正中央。在放映片子的过程中,幸雄很惊讶自己没有预期中的昏昏欲睡,反而兴致盎然,因为所谓的黄庭禅,居然就是情绪管理的究竟方法,正好切合幸雄的需求。
  基本上,黄庭禅的观点是:无论我们当下升起的是哪一种情绪,也无论你当时觉得哪里不舒服(头痛、背紧绷、脖子僵硬、腿酸痛),所有的情绪都会在你的黄庭中造成气血的波动。情绪本身是无碍的,造成我们痛苦的其实是我们对它的抗拒————再缩小范围来说,是我们对黄庭中气血动荡感到不安才造成痛苦、烦恼的。
  讲师在影片中引经据典地证明中国的古书中,有多处记载了“黄庭”,而它的位置,就在我们胸口正中央、两乳中间、大约一寸见方的那一小块区域,深入皮下几寸。
  让幸雄觉得有趣的是下面这一段话:
  “人们总以为情绪是由脑中的想法所引发的,然而这只是一部分的原因而已。想法必须有黄庭中一丁点的气血起伏互相配合、推波助澜,才能成为烦恼。如果少了胸中这一丁点感受,脑袋再怎么想,也不会成为烦恼的。例如你的脑袋告诉自己不要生气、不要生气,但是如果胸中的气血一直起伏不定的话,这脑袋 中的想法是没有用的,你还是照常生气,一直要等到气血平复之后,才能平静下来。

  “反之,若是你的胸中很平静,你却一直告诉自己要生气、要生气,如果胸中气血不配合,再怎么装也无法让你真正生气的。由此可知,在情绪的领域来说,脑袋中的思想,或是你所听见、看见的,都只是配角而已,情绪真正的主角是胸中潮起潮落的气血,不是别的。”
  “这是真的吗?”幸雄心想,如果烦恼的关键就只在於我们胸口的这一点气血的起伏,那么对於幸雄来说,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啊。只是,只是,这胸口的起伏要怎么样去感应啊?如果感受到了,是不是用自我安抚的方法来消除它呢?
  幸雄满腔疑问,恨不得立刻找个人来问问。他偷看一眼坐在女生区的向东,瘦弱的向东此刻包在大大的禅服里,显得格外娇小。
  向东则是兴奋之情溢於言表。毕竟受过唯物主义的薰陶,向东觉得这种把看不清摸不著的情绪,解释为肉体感受得到的气血振荡的说法,实在太有帮助了。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从情绪烦恼的枷锁当中解脱出来,也是指日可待了。
  好不容易又盼到讲师出现了。讲师一上台就说:“很多人来到这里,都说他们感受不到黄庭。所以在这短短的两天里面,我们除了提供一些基本知识外,最主要就是帮助大家感受黄庭。 “黄庭,就是很多人说的心轮,古人所谓的‘方寸大乱’,那个方寸,指的就是黄庭。”他看看大家,然后继续说:“你们现在可以试试看,呼出一口气之后,尽量先别吸气,到了非吸气不可的时候再吸,看看有什么感觉。”

  幸雄试了。当胸口已经憋不住的时候,他猛然吸气,居然呛了一下,咳了半天。
  张讲师看到幸雄的窘样,谅解地笑笑,“没关系,慢慢来。刚才那个叫你吸气的就是黄庭!”
  语毕,他居然从桌上的一块布下方拿出一把大冲锋枪。幸雄心想:“这真是奇怪了!这个禅师上课拿的不是禅棒,居然是这么大的一把枪!”
  张讲师挺著枪,告诉大家:“这是一把空气枪,被打到的时候会有强烈的气感,但是不痛。它的声音很大,”说著他就砰砰地连开两枪,吓了向东一跳,“会让你的黄庭很不舒服。我现在就来训练你们观黄庭。请大家围个圆圈站好,背对著我。”
  学员们就像等著上刑场的人一样,乖乖地围成一圈,讲师拿著枪在中间绕著圈子走。“我走路的时候会发出脚步声,走到你附近时,我可能会给你一枪,也或许是给你旁边的人一枪。没有关系,就把注意力放在你胸口的正中央,看看它有什么起伏。”
  幸雄心口怦怦直跳,刚才要他吸气的地方也是这里,难道这就是黄庭?才这么想的时候,讲师就在一旁说了:“如果你觉得 黄庭跳得很快,那其实不是黄庭在跳,是你的心脏啦!黄庭的感觉比较细微、含蓄————紧紧的、麻麻的、热热的、痒痒的。”

  话音一落,讲师一枪打在幸雄身上,幸雄感觉自己的胸口一紧,然后能量向四周散开,随之而来的,是高度紧张之后的松弛,因为讲师已经走远啦。
  向东则是感觉那种紧张、恐惧是在自己的四肢,手脚冰凉而且发麻。当讲师的脚步声靠近时,真的有那种又惊恐又期待的痛苦,胸口正中央也是紧绷到不行,让她很不舒服,甚至想逃离现场。
  这时讲师的声音又响起了:“用平等心来感受你黄庭的起伏震荡,不要附加任何想法或价值判断上去,也就是说,不要有分别、取舍。你不必喜欢它,也不必讨厌它,它只是我们身体上自然的气机震荡,怎么来,怎么去。就像天上的白云一样,让它自在,你就会自在。”
  於是向东开始观照自己黄庭内的动静。她发现,一旦能够以不批判的心看著胸口的激荡起伏,那么虽然她的黄庭随著老师来来去去的脚步而起起伏伏,却跟她————这个观察者!——毫无关系。她可以用一种超然的立场来看待这些气血的波动,感觉好极了!原来,自己的恐惧和愤怒等负面情绪,都可以这样拉开距离来看待!
或许您还会喜欢:
活出全新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分享我灵性成长的体悟二00七年五月,方智出版社发行了我的第一本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晃眼,两年就过去了。这两年间,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在家庭主妇身分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分认同:畅销作家。至目前为止,《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海峡两岸卖出了三十多万本,让很多人跌破眼镜。我也收到无数读者的来信,倾诉他们读书以后的心声,并且表达他们的感谢。而我自己,还是不断地在成长。 [点击阅读]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
海底两万里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这事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对爱情的淡定。“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收藏起点点滴滴的心事,留到以后和你慢慢聊。”这是对婚姻的淡定。“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千年修行,千年孤独。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一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规则……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但同样也是如今中国人的职场环境。第二部延续讲故事的风格,主角仍然是王小峰,他将继续遇到各种问题,各种人,那些问题和人熟悉得就像发生在我们周围。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
激励孩子一生的88个励志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0
摘要:第1章走下去,你还有双完美的脚2010年10月10日晚上,中国达人秀总决赛圆满落幕,断臂青年刘伟凭借一曲钢琴合唱《you’rebeautiful》夺得总决赛冠军。1987年出生的他,从小便热爱足球,希望长大能成为一位职业球员。可是,10岁那年,一场噩运突然降临于他身上——因和伙伴们玩捉迷藏而被电击,失去双臂,成为一残疾人,从此足球之梦与他失之交臂。 [点击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爱丽丝靠着姐姐坐在河岸边很久了,由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她开始感到厌倦,她一次又—次地瞧瞧姐姐正在读的那本书,可是书里没有图画,也没有对话,爱丽丝想:“要是一本书里没有图画和对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天热得她非常困,甚至迷糊了,但是爱丽丝还是认真地盘算着,做一只雏菊花环的乐趣,能不能抵得上摘雏菊的麻烦呢?就在这时,突然一只粉红眼睛的白兔,贴着她身边跑过去了。 [点击阅读]